红星照我去战斗之七:肖凤岗浴血上甘岭(老兵肖凤岗——大余版张富清的故事)(上集)

如境

<p>红星照我去战斗之七:肖凤岗浴血上甘岭</p> <p>我叫肖凤岗,是大余县南安镇新余村滩头人。我是志愿军战士参加过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历经过七年峥嵘岁月,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尤其在上甘岭战斗中,消灭了不少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军。好多人都说我是大余版的张富清式战斗英雄,其实我比张富清差远了,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老兵,更是一名普通农民。</p><p>我一生的故事,说起来也有点话长……</p> <p>战前起义共同解放大余南安</p><p>1923年6月,我出生在新余村滩头一户穷苦人家里,年幼时父母相继逝世,全靠兄长拉扯着我和两个弟弟长大,一家人起早贪黑给新余村大园里的大地主刘财发家当长工,过着衣不掩体、食不果腹的贫苦生活。</p><p>1948年4月,江西第26保安团团长赖天球为了加强大庾的军事防务,要求每保要抽签抓三个壮丁当团兵,我顶替了被充中签的大哥去了当兵,成为了大庾县保安团以张礼光为团长、肖道志为副团长的地方团丁,每天在南安泰山门站岗值勤,负责县城的治安工作。</p><p>1949年8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第48军向赣南进军,退守赣南的国民党部队仓皇沿赣余公路向广东撤退。县城南安的地主老财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收拾细软想向广东逃跑。</p><p>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赣南支队和北二支队接获情报后,在刘建华、杨尚奎领导下从游击区下山配合南下大军追歼逃敌。</p><p> 赣南支队司令部指挥崇余大队挺进池江坳阻击敌人,击毁敌军车一辆,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接着,烧毁了池江坳东面的公路桥,切断了赣余公路。敌人撤逃受阻后,改道杨柳坑翻山越岭经信丰逃往南雄。信余康游击队则在杨柳坑山道上,利用有利地形阻击敌人。班长叶隆达率领一个班击溃敌人一个排,缴获美式冲锋枪、航空手枪和步枪共10支,崇余大队趁势解放了池江乡。</p><p>国民党军见先头部队受阻,立即折向赣信公路,企图经信丰、三南退入广东。信余康游击队又烧毁南康龙回公路桥,切断赣信公路,敌军300多辆辎重车队无法通过,只得弃车南行,狼狈逃跑。</p><p>与此同时,北二支队司令部率领主力团、罗景福起义部队和赣南支队凌浪中队,从大余内良向县城挺进,相继解放了内良、河洞、沙村、吉村、游仙等五乡。</p><p>8月14日,北二支队进军浮江,国民党大余县长刘让裕闻讯后连忙带着家属逃往广东南雄,江西民众反共自卫救国军独立支队独立营营长张南洋率部窜上西华山。北二支队司令部指示起义连长张炳煌利用宗族关系写信给张南洋,阐明形势,交待党的政策,劝其投诚起义,走光明之路。张南洋收信后坚持反动立场,毁书辱使,拒绝投诚,最终自取灭亡。</p><p>16日凌晨,北二支队主力团迅速抢占了城西宝珠山和城北的几个制高点。国民党军如惊弓之鸟,仓皇向广东南雄逃窜。三连也立即从滩头涉水渡过章江,占领了五里山,在公路上缴获国民党残兵步枪1支,子弹两担。</p><p>这时,北二支队司令部部署游击队和起义的第三连各自选派机警人员先行潜入大余保安团作内应,我怀疑副团长肖道志是潜伏的共产党员,因为他命令我们放下枪打开城门迎接解放军。其实大家也知道,在解放军游击队面前,我们这些抓来当壮丁的几十个人肯定是一枪也不会放的。</p><p>午后,北二支队主力团和赣南支队凌浪中队以及起义部队第四连进入老城,三连进入水城,至此,大余县城和平解放。</p><p>  8月16日上午,赣南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刘建华偕同张定,率两个班战士在池江圩开展宣传活动。四野15兵团48军142师426团此时已由南康进至大余新城圩。刘建华得到消息后,立即写了一封信让地下团员前去联系。下午,刘建华与杨涛、唐明等率领崇余大队主力前往新城,与南下大军胜利会师。17日,全体干部到新城、池江、青龙、黄龙等乡全力筹粮,支援南下解放大军。至此,大余县全境解放。</p><p>8月19日,解放军142师和赣南支队、北二支队、及我们起义团丁共5000余人,在大余县城东山公共体育场(现牡丹亭公园)举行了胜利会师和庆祝解放大会,军民尽情地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当时的热闹场面,我当时想,解放了,我可以回家种地当农民去了。</p><p>8月20日,随军南下干部工作大队一行33人在中共大余县县委书记肖茹带领下到达南安,开展筹资筹粮工作,向大余人民宣讲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策,鼓励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解放军。</p><p>我也回家背了半缸米送去了,几天时间大余人民就征集了柴火131万斤,禾草22万斤,收粮22.5万斤,有力支援了南下大军,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从此拉开序幕。</p><p>在泰山门内大余中学校内大樟树下,解放军长官找了我和起义后的团丁们谈心谈话,了解我们的出生经历和思想动态,告诉我们解放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贫苦大众谋求幸福的,解放区人人有田分、个个有工作。同时,在我们当中开展了叙贫述苦会,让大家谈地主压迫,倒心中苦水,新城一名团丁痛哭着说他父亲因借地主100大洋高利贷,被强占粮田10余亩,父亲还被地主勾结的国民党军队打成重伤,妹妹被强行卖走,他的经历让受压迫的大家义愤填膺,每个人都讲了自己受压迫的经历。</p><p>叙贫述苦会后,解放军长官在操场上插了两根竹杆做了个“解放门”,愿意留下的进了解放门就翻身成了解放军,愿意回家的就发两块大洋当路费。</p><p>我看到解放军官兵平等,和蔼可亲,自己又没有学到什么手艺,想想回家做田也没什么混头,就和留下的蓝祥凯、刘木生、谢飞等30多人一起被编入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十五军45师133团,当了三营九连的一名普通战士,时任师长崔建功(政治委员暂缺),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p><p>&nbsp; &nbsp;</p> <p>抗美援朝保家卫国</p> <p>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抵御***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李承晚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p> <p>1951年3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秦基伟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三兵团十五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当通信兵的我又随部队入朝参战,一直到1954年4月才随军回国。</p><p>在朝鲜战争期间,我印象最深刻的战斗场景有这么几个:</p> <p>首先是开展“步兵打飞机,光荣立大功”比赛</p><p>刚入朝的志愿军没见过飞机这种现代化怪物,对飞机心有恐惧,只知道防,不知道打。&nbsp;</p><p>当时我们在大西南剿匪还没完全结束,就突然接到入朝作战命令,连剿匪庆功会都没顾上开,就穿着棉袄棉裤往鸭绿江赶。</p><p>按志愿军后勤部被服供需计划,第十五军过了江就换夏装。可部队过江后,平壤东边的三登物资转运站遭敌机轰炸,堆放在站里的近四十一万套军装、衬衣和十九万双胶鞋,被烧成一片灰烬。</p><p>我们只得仍旧捂着厚棉衣继续行军。热得受不了了,从军长到战士一起撕开棉衣缝,边走边往外掏棉絮。等赶到战役集结地,棉衣也都掏成件夹衣了。&nbsp;</p><p>  这还不算什么,敌机还老来骚扰,让我们第十五军官兵们窝火憋气得很。整个第三兵团十几万人马,都挤在几条南北向的简易公路上,敌机一来就得隐蔽,山窝、树林、沟坎,到处躲藏。部队撒开隐蔽容易,防空哨兵一声枪响,千军万马就没影儿了,可是敌机飞走后,部队好半天才能收拢起来,有时一天走不了四十里地。&nbsp;</p><p>  军里几个首长一合计:防敌机空袭也不能消极地防,你越是躲着藏着,它越是嚣张。我们要积极防空,大胆前进,边打边走,以打代防。况且,飞机对于第十五军来说也不是什么希罕玩意儿,解放洛阳时我们不就用步枪揍掉一架老蒋战斗机吗?就算美国飞机比老蒋的高明一些,可我们现在也有了高射机枪。&nbsp;</p><p>于是,军司令部一个号召发出去:开展“步兵打飞机,光荣立大功”活动,争取打下美国飞机。</p><p>恨得牙根痒痒的官兵们全都动起来,苦练射击本领,大家分工合作,三八步枪在山顶上响了就示警飞机来了,侦察兵立马用大拇指测距离,机枪、冲锋枪集中打,敌机一来就搂火。在第五次战役推进途中,高荣成第一个用机枪打下美军飞机。</p><p>那是4月23日上午,两架敌机飞临三巨里上空盘旋,正好撞到第二十九师第85团高射机枪连的枪口上,射手高荣成一匣子弹没打完,便将其中一架侦察机击落,活捉了飞行员杰克;另一名跳伞飞行员飘到友邻部队军阵地被擒。</p> <p>同一天的上午,我团的机枪、冲锋枪,编织起一张对空火力网,将一架超低空撒传单的宣传机打成了马蜂窝,当即坠毁爆炸。仅隔一个多小时,三架敌机赶来进行报复,我们又再次将一架轰炸机打得冒烟起火。慌忙弃机跳伞的飞行员,悉数被俘。&nbsp;</p><p>  美军近乎恼羞成怒,随即又派出十架F-51型野马式战斗机为一架直升机护航,编成攻击队形,直扑我团驻地,企图营救被俘飞行员。不料营救未遂,又被击落一架F-51。&nbsp;</p><p>  美国第五航空联队像是跟我们上劲儿了,仅隔一天,便又派来多架战斗机实施空袭。高射机枪连沉着应战,射手屈秀喜五发子弹就敲掉它一架F-51。紧接着,另一名射手张常聚也凌空打爆一架。&nbsp;</p><p>  23日、25日两天里,第十五军仅我们团就连续击落五架敌机,创造了志愿军步兵团打敌机最高纪录。&nbsp;</p><p>  27日,志司向志愿军各军发出《关于第十五军对空射击经验的通报》,表彰我军:“22日至26日,四天之内击落敌机十一架,成绩很大,值得表扬。 ”由此,志愿军各部队纷纷掀起步兵打飞机的热潮。</p><p>然而,在入朝轮战的二十七个野战军中,第十五军战绩始终居高不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记载,五次战役期间,志愿军共击毁击伤敌机467架。而第十五军仅在第五次战役中,就击落击伤敌机83架。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总部为我们第十五军记全军集体功一次。</p><p>我用脚踩了踩打下的飞机翅膀残骸,觉得很轻,不像死铁样重,又用手掂了掂,又轻又硬,心里得瑟的想道:“等战争结束了,我要多收点飞机翅膀回家打几个铁锅来炒菜!让乡亲们尝尝,看下美国钢铁锅炒的菜有没有硝烟味。”</p><p>这个90多岁的老兵说到这里,中风后的嘴巴歪笑着,露出了慈祥的笑容。</p><p>这真是祖国最可爱的人呀,我写着写着,眼角的泪水澿澿而下,在笔记本上溅起朵朵浪花......</p><p>未完待续</p> <p>(我团战士交流打飞机心得体会)</p> <p>(肖凤岗 去年未中风时照片,来源于大余作家协会秘书长彭古斌)</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77pao4g?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红星照我去战斗之六:何挺颖大余喋血</a></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6uhudiy?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红星照我去战斗之五:牺牲在对越自卫还击前线的大余籍烈士肖承忠(大余版高山下的花环)</a></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5wcmur3?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红星照我去战斗之三:大余籍参加红军长征原电力部列车电业局局长——俞占鳌</a></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55jq7k8?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红星照我去战斗之二:彭总介绍我入党</a></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52ts9ep?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红星照我去战斗之一:大余籍参加红军长征的首位解放军将军黄萍</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