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陕甘会馆

龙的传人

<p class="ql-block">山陕甘会馆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内徐府街,建于清朝乾隆年间。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该会馆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第一家”的中山王徐达府的遗址上聚资修建,成为旅汴同乡聚会的场所,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旅汴客商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已有2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2012年4月27日摄,2020年10月29日整理成篇,2022年10月15日修改)</p> <p class="ql-block">山陕甘会馆入口处。山西陕西商民经商历史很早,但作为影响全国经济的强大势力却是明代形成。</p> <p class="ql-block">明末开封遭受黄水浩劫,城市如墟,一片黄沙。至康熙年间,汴城始得逐渐复兴。当时商业,以农产品、布匹及日用货品充市为主,大多操在山西客商行帮之手。</p> <p class="ql-block">山西旅汴的客商,遂集资于今老会馆街(龙亭东侧)建起一处山西旅汴同乡会馆,简称“山西会馆”。</p> <p class="ql-block">清代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改名为山陕会馆,并与新址重新修建。清光绪末年,改名为山陕甘会馆。</p> <p class="ql-block">照壁,又称树屏、照墙、影墙,俗称“影壁墙”,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形式,其功能是建筑物前的屏障,挡住外人的视线。会馆照壁为一字形,位于会馆中轴线的最南端,临街而设,沿街东西走向,高8.6米,长16.5米,厚0.65米,分为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由青砖砌成,檐下全部以砖雕装饰,是砖雕、石雕最集中的地方。照壁的背面也都有砖雕牡丹和回字纹框,框内四角有四块夔龙石雕,中心是石雕二龙戏珠,两边是阳雕的忠义仁勇4个字。</p> <p class="ql-block">牌楼正对戏楼的门洞,牌楼的正面题写“大义参天”。会馆的牌楼是为歌颂关羽的品德而建的。它位于中轴线之北部,拜殿之南面,为三间六柱五楼不出头式,歇山顶。平面布局呈形,三柱一组,三角鼎立,呈鸡爪状,故汴城人士称“鸡爪牌坊”。</p> <p class="ql-block">戏楼又名歌楼,为旧时节日、祭祀、还愿、祝寿所用。戏楼楹联写道:“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不差。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p> <p class="ql-block">”该戏楼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分上下两层,下层有一南北通道,供人通行,有行走演出两不妨碍的功能。该戏楼是开封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古代戏楼,甚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东西厢房,每侧各有房间八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五间、北面三间各为一整体。东西厢房均为硬山顶,灰筒瓦屋面,屋面正脊饰高浮雕青砖牡丹花脊,两端置青砖鸱吻,垂脊为狮、马、羊、鱼走兽,前坡明间上方均砌成“菱”形的黄色枋心,民间称作“黄气冲天”。东西配殿屋檐下边额枋、斗拱、雀替、挡板、垂柱等,几乎遍布木雕装饰。木雕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举凡山川树木、花鸟虫鱼、亭殿楼阁、民间故事、人物传说等无不入画。</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山陕甘会馆戏楼北侧,中轴线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中国古代重镇和规模较大的寺庙都设有钟鼓楼。在中国古代城市中,因在楼内设置钟楼,按时敲钟鸣鼓,向城内的居民报告时辰,因此称为钟楼、鼓楼。山陕甘会馆的钟楼、鼓楼经过战乱水患后依然保存完好,因此弥足珍贵,而且这也是开封市唯一存在的同类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木雕装饰最集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地方。牌楼由三进殿宇组成。前为拜殿,面阔三间,中为卷棚,后为大殿,皆面阔五间。三殿由天沟相连,构成整体,总面积达540平方米。拜殿正脊装饰雄狮宝瓶,上书“城圣大帝”四字。大殿木雕分三部分组成,拜殿挑檐桁以至额枋宽1.7米,全部木雕装饰,共分七层。</p> <p class="ql-block">木雕艺术。山陕甘会馆的建筑装饰常用的材料有椴木、杨木、梨木等。一般构图都以圆木周边宽度为限,大多木雕以人物、花卉、山水、楼台、亭阁、水禽、瑞兽等为题材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石雕艺术。山陕甘会馆的石雕装饰大多用于柱础、栏杆、抱鼓、壁芯、香案和墙基等处。会馆照壁里侧壁芯中央雕刻有一外为长方形、内为一椭圆形的高浮雕“二龙戏珠”,构图严谨丰满、华贵典雅,造型上下翻飞,扶摇飞翔、刚健威武,技法细腻精湛,充满了超人的神秘力量,为清代石雕佳作。照壁四周雕刻镶嵌有四条夔龙捧寿,照壁的须弥座束腰部分雕刻有行龙,工丽严谨,气韵生动。</p> <p class="ql-block">会馆为四合院式布局,面积达3870.29平方米,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戏楼、牌楼、正殿,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包含有左右掖门、垂花门、钟楼、鼓楼、厢房、东西跨院等。</p> <p class="ql-block">其将佛教故事、传奇人物雕制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布满了砖雕、石雕、木雕,堪称雕刻艺术的珍品,是研究清代建筑史、美术史、民俗史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纪念关羽的关庙,是一组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红色柱子排列有序,每根柱子下面都是精雕的石柱础,大殿正中供奉着关羽雕像。</p> <p class="ql-block">山陕甘会馆,建筑雄伟、飞檐交错,五彩纷呈,是一座瑰丽的艺术宫。它的砖、木、石雕艺术和建筑艺术,不仅誉冠中州,名闻遐迩,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