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20年合肥教育家刘君尧先生创办了安徽私立正谊中学(现合肥三中)。正谊两字取自《汉书 -董仲舒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安徽私立正谊中学的学子们曾佩戴过一枚校徽。(图1)</p><p class="ql-block">这种三角型的金属校徽在民国期间的大中学校中曾风行一时!</p><p class="ql-block">提起校徽,老一代知识份子心中,校徽带给他们的是自豪、荣耀,也是对母校的归属和怀念之情。</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校徽(图2)</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徽(图3)</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徽(图4)</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复旦大学校徽(图5)</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中央大学校徽(图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徽私立正谊中学这枚三角形校徽的上部书写"皖"字。以示"安徽"简称。与1913年创建的山东济南私立正谊中学有所区别。</p><p class="ql-block">中部书写"正谊“二字,显出学校之名。</p><p class="ql-block">现从刘君尧校长1936年颁发给教师的聘书中的校名:安徽私立正谊中学 看来,民国时期的安徽私立正谊中学校徽制作和流行于抗战时期的1936年前后。(图7)</p><p class="ql-block">这枚校徽在今日显现纯属偶然,几年前它曾出现在合肥周谷堆旧书交易市场的地摊上。当时围观者众多,最后被一位青年藏家所购。上月笔者在周谷堆旧书交易市场偶见这位藏家提到此物,笔者试图与其交换未果。</p><p class="ql-block">好在它真容已露!恰逢合肥三中百年校庆之时,它应时而现!的确是件可喜之事!</p><p class="ql-block">此校徽设计精巧,寓意深长。它在民国期间为何人所制尚待探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安徽私立正谊中学校徽 (图1)</p> <p>北京大学校徽 (图2)</p> <p>清华大学校徽 (图3)</p> <p>清华大学校徽 (图4)</p> <p>复旦大学校徽 (图5 百年校庆复制)</p> <p>中央大学校徽 (图6) 印刷品</p> <p>1936年刘君尧校长所颁发的教师聘书。(图七)</p> 安徽私立正谊中学校徽初考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应合肥三中王文忠老师之邀,参观了由校徽持有者,安徽画报图片总监马启兵策展和提供全部展品,並在合肥35中举办的合肥教育史展览,见到了这枚民国期间鋁制的安徽正谊中学校徽!</p> <p class="ql-block">在合肥庐阳区主办,马启兵提供所有展品的合肥地区党史展中陈列的民国时期铁制的安徽私立正谊中学校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