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从前,在南山坡的“陈家湾”有个姓王的“富时郎”,他生有两个儿子,大儿起名叫王大毛,小儿就叫王小毛。王大毛从小就被娇生贯养惯了,从小就不务正业,奸巧圆滑,啥子事要捡点便宜,起不得“丁点儿”亏。这个弟弟王小毛嘛,为人忠厚老实,本本分分。</p><p> 不久,这“富时郎”老两口就死求了,剩下大毛和小毛兄弟俩人。自古就说“长哥当父”,可他这个当哥哥却没有“一丁点儿”当哥哥的样子,反而觉得弟弟小,帮不了自己什么,成了他的“累赘”。于是就很想把弟弟分出去,自己好独吞父母留下的家物财产。于是,就把弟弟喊到面前说:“我们兄弟俩要分家了,你看这耕牛也只有这么一条,家物田地也不好分。我有一个办法,不知你同意不?”弟弟点点头算是答应了。哥哥继续说道:“我把牛鼻绳子逮着,你把牛尾巴拉着,再喊一个人帮忙抽打牛,看看牛往那头跑就算那个赢,这牛和家物就是那个的!”弟弟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但心里也知道哥哥在蒙他,但他还是答应了他。</p><p> 哥哥紧紧拉着“牛鼻绳”,人长力大;弟弟拖着“牛尾巴”,人小气弱。哥哥赢了,自然耕牛和家物都归了哥哥。后来弟弟也就分了丁点儿窎远的,别人说的是“屙屎都不生蛆”的“边边角角”的坡坡地。</p><p> 哥哥分得的那可算得上是“一颗谷子两颗米”的良田好地,旱涝保收,但他却成天游手好闲,东游西荡,就像老古板人说的“蛇都钻进屁眼头连扯都不扯一下子”的懒汉,好田好地被他荒芜得不像个样子,那些“丝茅草”、“马儿笋”、“马桑树”遍地都是!</p> <p> 弟弟手勤脚快,放了锄筢就是扫帚,放了“连盖”就是“爬爬”,虽然说是“窎远”的边边角角,但他把这个地挖得深深的,欶得细细的,该垒的就垒,该抾的就抾,坡坡地成了一梯一梯的好地了,粪饱水活,做出来的庄稼哟长得个爱死人!他那菜园里结出的丝瓜就有扁担、扦担那么长。</p><p> 这些扁担、扦担长的丝瓜总是被那些爱“些小”的人偷偷采摘。小毛他很是心痛!</p><p> 后来,这弟弟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钻进了一根麻布口袋,吊在丝瓜架下,准备捉那来偷瓜的强盗……</p><p> 到了半夜,丝瓜地里来了两个老猴,摸到吊起的麻布口袋,好生欢喜道“好根胖子丝瓜!”,于是两个猴子就把这“胖子丝瓜”抬回了岗沟卡子石对面的“猴儿洞”放在那里。老猴想偷更多更好的瓜,于是又返回丝瓜地里去了。</p><p> 弟弟等两个猴子出了洞,爬出口袋往洞里一看:吙哟!金银财宝到处都是。后来,弟弟他也不贪心,只是顺手拿了点金子装在麻袋里悄悄的出“猴儿洞”,经“道坡”回了“陈家湾”的家里。</p><p> 哥哥看见弟弟忽然把煞有了很多的金子,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就把弟弟喊来进行盘问。弟弟就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前前后后经过告诉了哥哥。</p><p> 哥哥心里想到:自己虽有很多肥得要流油的田地,但金银财宝不多,要是去把那猴儿洞里的金银财宝全都搬回家,比“戴顶子”“坐轿车”都还安逸!更不用说还要做庄稼地了。于是,他也照着弟弟的办法,跍进麻布口袋里,把自己也吊在弟弟的丝瓜架下。</p><p> 晚上,两个老猴又来到弟弟的菜园地里,摸到麻布口袋,说:“今晚这个‘脔九九’、‘肥膧朣’的是个冬瓜,抬回去就‘跟斗’煮来吃了,不要像昨晚上的那根丝瓜,抬回去放在洞里就不见了!”</p><p> 两个老猴就把麻袋装着的哥哥当成是个大冬瓜,费了蛮大的力,往山岩上的“猴儿洞”抬。抬在半岩上,哥哥在麻布口袋里放了一个“闷屁”。自古就说“响屁不臭,臭屁不响”!老猴闻到屁臭,误以为是冬瓜烂了。一边说道“真可惜!这个冬瓜烂求咑,臭死娘个人”,一边就把用麻袋装着哥哥往岩下一搝“唉!费了妈蛮大个力还是烂冬瓜,不要求咑!”</p><p> 就这样,奸滑、贪财的哥哥王大毛,被老猴搝下了山岩,在乱石膏碄中跶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