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是继今年七月“雨访黄叶村”后的“再访黄叶村”,也是我一直的愿望,想看看秋天的“黄叶村”究竟是什么样儿?</p><p> 秋天的黄叶村太美了,简直让我醉了!山水环抱的黄叶村,被五彩缤纷的颜色点缀得绚丽多彩,远山层林尽染,近水枯荷与芦苇泛着金光,而“曹雪芹纪念馆”的房前屋后爬满了五颜六色的地锦,枫树和银杏树的红黄树叶在蓝天映衬下格外漂亮。对比七月,现在人来人往,热闹了许多。走进“芹圃学坊”正赶上中央电视台在录制节目,出门看到红学专家们的“评论”正掩映在火红的枫林中。我又重走了一段曹雪芹小路,一路秋光美不胜收,我仿佛已沉浸在橙黄橘绿姹紫嫣红中,俨然忘了这是当年曹公著书的荒凉的黄叶村了。</p><p> 如今的黄叶村,早已变成了植物园。秋天,这里是阳光与秋叶的盛宴,若曹公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黄叶村”,他的“红楼梦”是否会少许些悲凉?那红楼“十二钗”,若是看到这秋景,是否又会在这里吟诗作画,但不再是“秋花惨淡秋草黄……那堪风雨助凄凉……”,哈哈,这是遐想了,还是看看眼下的黄叶村美景吧!你一定会怦然心动!</p> <p> 不如著书黄叶村</p><p> 黄叶村,花雕酒,当年曹雪芹,在此写红楼。红楼未成人先去。留下红颜磊石头。遂成残篇惊天下,古往今来第一楼。小儿小女都随红楼成绝唱,不复记王侯。秃笔诗,流水箫,鸳鸯锁,龙凤裘。横空飞来马,潮汐过往舟。大江东去淘不尽,文章从来著高丘。岂为岁月流。</p><p> 满园芬芳各春秋,杏花屋顶起碉楼。云断香炉霞,月隐西山后。远闻碧云禅,近牵卧佛手。北与孙传芳为邻,东与梁启超成友。还有南国雨树,愈是残冬繁盛、就在村西头。每逢细雨潇潇,村前重重飞烟,多少冷风花瘦。每遇飞雪絮絮,世界清清正气,管他浮云苍狗。</p><p> 风也走,雨也走,扯得岁月一起走,为争风流满人间,勿使青丝笑白头。松竹风采到此见,京师俗气到此休。莫怪人高卧,只因酿未熟。两三眼花开叶落,四五个骚人墨友。为的是此山此水此村与此酒,博得天公一抖擞。</p><p> (这是曹雪芹故居旁的“杏花楼酒家”山墙上挂着的一首散曲《不如著书黄叶村》,不知作者是谁?该散曲将古今史料相融合,千古兴亡多少事,怀人念己叹人生,书写得潇潇洒洒,不知若曹公看见,该作何想?)</p> <p> 看了那么多咏秋的诗,我还是最喜欢刘禹锡的《秋词》(其一):</p><p>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p><p>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p><p> 我不知道我的那些热爱诗词的朋友们,看到秋天的黄叶村,是否再会诗兴大发,我盼着等着……若他们写出脍炙人口的佳作来,一定收入我的《秋访黄叶村》中来。</p><p> 此时,熟悉的《红楼梦》音乐在我耳边响起,挥之不去……,也许大观园的宝黛钗云们正在“梦”的金秋里吟诗作画,陶醉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