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哥状元林震传奇故事

写手阿敏

<p>  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到宣德五年(1430年),短短十五年内,漳州竟然出现了榜眼李贞、探花谢琏和状元林震三位英才。正德六年(1511年),知府陈洪谟在郡治之左立“漳南三俊”坊,将他们立为榜样,激励士子。明正德《大明漳州府志》为此作赞:全闽八郡,漳郡居南。奎星下照,厥数盈三。作郡者谁?陈侯宗禹。绰楔煌煌,揭于寰宇。维尓英俊,仰视徘徊。彼以魁举,我胡不魁。志专学专,功莫少置。井虽不鸣,有为则是。 </p><p> 林震(1388-1448),字敦声,又字起龙,福建省长泰县人,为“闽林九牧”衍派、福唐(今福清)刺史林蔇(jì)后裔。因他状元及第,出生地村名由原来“溪园”改为“京元”。漳州历史上共有五名学子进入“三鼎甲”,林震是惟一的状元,其次是榜眼李贞,探花谢琏、林士章、林釬(焊的异体字)。</p><p> 长泰县现今仍存有林震生活、读书、墓葬等文物遗址。位于长泰县城状元巷的状元井,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林震的民间故事,脍炙人口。诸如:林震在漳浦海岛读书,该处因此得名“林震屿”(又名林进屿);林震状元及第时,家中井鸣三日;林震卒之时,有星坠于其户;林震在金銮殿上“一笔化三千”,与江西沈文求争元夺魁;漳州因有状元方能称“府”等。这些故事世代流传,表达了百姓对状元林震的崇敬。</p> <p class="ql-block">  一、林震名字包含一个惊险故事</p><p class="ql-block"> 相传,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林震的母亲张氏在娘家观看花灯,突然临盆,在张氏家庙分娩。按当地习俗,外姓人出生在家庙要被掐死,以免好风水被带走。林震外祖父震惊之余,扶着女儿带着外孙离开,躲过生死劫,因此给外孙取名“震”。</p><p class="ql-block"> 二、少有大志向</p><p class="ql-block"> 林震年幼丧母,事继母以至孝。虽然家庭生活贫困,但贫不移志,坚持刻苦读书。据他自述:“夜则读书于室,昼则樵于山,倦而息影林樾下,出携卷腰底,读之声朗朗出树间。”年纪稍大,林震在九龙山读书,有一天,他在墙壁上发现有人题写宋状元陈尧叟的两句诗:“人生五马贵,山有九龙游”,他感触所至,诗兴大发,挥笔续写:“极品何荣贵,须先占状头”,表达了自己的不凡志向。成年后,林震更加勤奋,每次开卷读书,总要自我勉励:“孔夫子读书,尚且韦编三绝,我辈岂可偷闲?”因此学问日进,知识渊博。</p><p class="ql-block"> 三、文雀断考举</p><p class="ql-block"> 永乐十八年(1420年),林震和8个同乡要去参加乡试(考举人),传说他们先去街边一个算命的那边去算命,这个珠人叫张铁嘴,他会测字、看五形、排四柱,最为神奇的是他养有一只文雀,算命时让文雀去咬地上的字牌,即可得知结果,这一次文雀咬出的是一个一字和一个七字。大伙儿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有人半路被老虎拖走,其他七人则全部中举。据《长泰县志》记载,当年长泰共有八名秀才赴省城参加乡试,行至县东南朝天岭时,有一人被老虎咬死,其余七人全部中举。</p><p class="ql-block"> 四、超高颜值助力得魁</p><p class="ql-block"> 宣德五年(1430年),林震赴京会试,笔试成绩仅为第十五名。到了殿试时,宣德皇帝出了一道题《月中丹桂第一枝》。林震才思敏捷,即赋:“骑鲸直上九天台,亲见嫦娥将桂栽;幸得广寒宫未闭,待臣连月抱归来。”皇帝闻之大喜,加上林震长得非常的帅,当堂点为新科状元。</p><p class="ql-block"> 据林氏族谱的《状元公行状》载:“(林震)风姿魁梧,眉目清爽,两耳超俗,须髯秀长”。故而御笔圈定林震为新科状元。因为林震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不仅身材魁梧,还长着一张颜值极高的脸庞。林震中了状元之后,皇后点名要为其披红戴花,为的是见见这传说中的英俊男子。林震不敢冒犯皇后,没有抬头。皇后道:“恕你无罪。”林震这才敢抬起头来。皇后看了林震一眼,立即被惊呆了,脱口说,“夭寿啊(口头禅),这呢好才(漂亮)!”所以林震后来没办法长寿。 林震得中状元的那天,远在数千里之处的家中,井里的青蛙接连鸣叫了三日。</p><p class="ql-block"> 五、 “一笔化三千”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林震会考的主考官是江西籍的左丞相杨士奇,他比较看好江西贡士沈文求,而另一位主考官则是福建籍的右丞相杨荣,杨荣认为林震略胜一筹,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皇帝决定,以比试谁能在最短时间内写完三千字定胜负。沈文求有双手执笔快写绝技,挥笔疾书,字写得又快又好;情急之下,杨荣用地方方言提醒林震:“上大人,孔乙己”,林震想起了幼学写字描红本上的语句:“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灵机一动,就写了“一笔化三千”五个字,抢先交卷。最后皇帝将机智过人的林震定为新科状元,而没中状元的沈文求一气之下甩手就走,连榜眼也不要了。不过,这则典故正史里并无记载,它只是《大明忠义传》里载的故事而已。</p><p class="ql-block"> 六、状元一心思归</p><p class="ql-block"> 林震不适北方干燥气候,经常流鼻血,另外他也不想外放去偏远地方当官,一直想回家行孝母亲。宣德八年(1433),首任三年期满,林震工作考绩为最高一级。朝廷因此追赠他已经过世父亲从六品儒林郎、翰林院修撰,赠生母张氏及继母为太安人,赠结发妻子薛氏安人。宣德九年(1434),林震请假三年回家,一直到正统元年(1436)。回北京后,林震屡次辞归,朝廷不允许。一直到正统四年春(1439),朝廷终于允许林震辞职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他在北京实际工作也就六年。林震离开北京后回家办学教书,生徒很多,时时以读书为乐。著作存世的有《儒学科贡题名记》《林氏族谱序》及《紫极宫》《春日偶成》《归省》《元宵》《题苏步坊》等30多首诗歌。居家之时,广藩(广东布政)曾两次聘请林震赴粤主持乡试。他慧眼识人,选拔了不少优秀人才,受到士林的赞誉。</p><p class="ql-block"> 七、死时天现异状</p><p class="ql-block"> 正统十三年(1448年),林震在家逝世,“有星坠于其户”,享年61岁,葬于长泰县钦化里(今属武安镇)康林山。坟墓未立碑石,可谓淡泊生后。林震元配薛氏,继室黄氏,传有三子一女,其后裔一部分传衍外县及台湾等地。朝廷曾颁旨,敕封林震继室黄氏为安人,今圣旨保存在长泰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林震是漳州府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漳州(今芗城区)塔口庵及长泰县城南门,各建立状元坊(现已无存),以示彰扬。长泰县仍存有林震生活、读书、墓葬等文物遗址。位于长泰县城状元巷的状元井,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枋洋镇的科山村,原本叫柯山,因为状元林震改为科山。&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