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官方古典诗词群诗词知识讲座(一)

秀禾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课件来自:深山野叟</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b></p><p><b style="font-size: 20px;">诗人简介:深山野叟,原名谢景发,现居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诗钟李白,作品业余诗词创作四十余年,九鼎文学社名誉社长及顾问。</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讲课老师:此间风月</b></p><p><b style="font-size: 20px;">风尘浪子,师从深山野叟先生。又名此间风月,本名曾令军,字梓墨,号濂溪堂主。专业歌曲填词人,代表作:刘雨林《岁月》,《渡情》、《无眠夜半》、《长相思》等。出生于1984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人,现居住于广东省佛山市。中国诗歌网会员,九鼎文学社创始人。诗写祖国的大好河山,词写自己的梦想人生!</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一讲:古典诗概论中国的诗歌分古典诗和现代诗两大类。我们这个讲座只讨论古典诗。古典诗又分古体和近体两种。</b></p><p><b style="font-size: 20px;">一、古体诗古体诗从春秋时期就有了,如《诗经》。两汉达到顶峰。(古体从略讲)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偶有六言。(每句几个字称几言)古体诗短的每首有两句,如风潇潇兮易水寒,长的有几十句甚或上百句。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可平仄分押,也可平仄互押。声律上没有平仄限制。对仗方面,可有也可无。(古体就简略的讲这么些。)</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二、近体诗近体诗的名称始于初唐,但兴于齐梁。齐梁时期就产生了大量律句,并产生了大量对式律。(这方面也从略)到了初唐,粘式律开始大量出现并定型,一致于排出了对式律。(什么是对式律,什么是粘式律,在后面讲)为了有别于古体,唐人把这时期的粘式律称为近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种。(那时主要是五言,很快又出现了七言。)律诗一般八句,最短的有六句的,称为小律。但很少,不占主流。长的可有十句以上,称为长律或排律。(关于律诗的对仗在后面讲)绝句只有四句,初唐以五言为主,但很快就有了七言。律诗和绝句,在声律上讲究平仄。押韵上不能平仄通押。要一韵到底,中途不能换韵。对仗很复杂,后面只从略讲一下。这一讲就到这里。</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讲:律诗和绝句的关系</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近体诗主要有两种体裁,一种是律诗,一种是绝句。那么,这两种体裁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绝句又称律绝,是一种最短小的格律诗,每首只有四句。五绝二十字,七绝二十八字。对这种诗体的来源历来看法不一致。一种看法是:“绝句者,截句也。是从律诗截来。故唐人称绝句为律诗。所以,李汉编《昌黎集》,凡绝句皆收入律诗是也。”(见明代吴讷《文章辨体》)这种看法很流行,也为许多现代人所接受。另一种看法是:“绝句之名,唐前即有。徐东海撰《玉台新咏》,别为一卷,实古诗之支派也。至唐则法律愈严,不惟与律体异,即与古体也不同。或称‘截句’,或称‘断句’,谓分律诗之半即为绝句,非也。盖律由绝而增,非绝由律而减也。绝句云者,单句为句,句不能成诗。双句为联,联则生对;双联为韵,韵则生粘;句法平仄各不相重,无论律古,粘对联韵必四句而后备,故谓之绝。由此递增,虽百句可也,断无可减之理。”这种看法是从声律原理上来解释的,我们认为比较正确。一首诗起码四句,才能在格律上趋于完备的境界。这样,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了。因此,律绝,实是格律诗的一种最小诗体,以此为基础,按构律原则延长一联,即为三韵小律,延长两联,即为律诗;延长三联以上,即为长律。(举例略)以上摘自徐青《古典诗律史》。</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关于古风,有以下几种解释:</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1、指古代纯朴民风。</b></p><p><b style="font-size: 20px;">2、古代(唐以前)除了《离骚》之外的诗歌,包括歌、吟、行。</b></p><p><b style="font-size: 20px;">3古体诗。指近体诗以外的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偶有六言,还有杂言。押韵、对仗都比较宽泛,不讲平仄。对仗可有可无。押韵的说法较多。有的说虽可中途换韵,但只能换一次。有的则说可换多次。有的说换韵只可换邻韵(只可换邻韵就是不可平仄通押)有的则说可平仄通押。</b></p><p><b style="font-size: 20px;">4、唐以后有人写不合近体诗格律的诗则标古风,现代人也如此标。(不算词曲)</b></p><p><b style="font-size: 20px;">5、现代艺术的一种,包括音乐、绘画等,反映古代风土人情和艺术风格。总之,很烦琐。当说诗的时候,我们把它看做古体诗就行了,大可不必追求过细过全的定义。</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讲:近体诗的声律</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一讲是重点,分五节讲。今天是第一节:规则旧韵书把汉字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为平,其余三声为仄,仄者,不平之意。近体诗为了使诗句读起来有起伏跌宕之感,规定了平仄声在诗中的应用规则。</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一、一句之中平仄相间。</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举例: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每句两个字为一节,每节第二个字是节奏点。</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二、一联当中平仄相对。</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举例:五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三、两联之间平仄相粘。</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即上联的对句(第二句)与下联的出句(第一句)平仄相同。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上联的对句)平平平仄仄,(下联的出句)只是前两个字平仄相同,后三个字平仄翻跟头,即仄仄平翻过来变成平仄仄。这就是相粘。</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五言:</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仄仄平平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平仄仄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平平仄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仄仄仄平平。</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七言:</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平仄仄平平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仄仄平平仄仄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仄仄平平平仄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平仄仄仄平平。</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粘式律。这样的诗谱不用背,后面讲规律,只要掌握了规律,就运用自如了。</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1)七言平起入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言仄起入韵:</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平||仄仄仄平平(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仄仄||平平仄仄平(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仄仄||平平平仄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平||仄仄仄平平(韵)</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2)七言平起不入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言仄起不入韵:</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平||仄仄平平仄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仄仄||平平仄仄平(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仄仄||平平平仄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平||仄仄仄平平(韵)</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3)七言仄起入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言平起入韵:</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仄仄||平平仄仄平(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平||仄仄仄平平(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平||仄仄平平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仄仄||平平仄仄平(韵)</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4)七言仄起不入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言平起不入韵:</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仄仄||平平平仄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平||仄仄仄平平(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平||仄仄平平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仄仄||平平仄仄平(韵)</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讲第二节,讲律句律联的类型。</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唐代五言律句主要用了四种平仄格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仄仄平平仄…………a</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平平平仄仄…………b</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仄仄仄平平…………A</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4、平平仄仄平…………B</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四种律句当然不是唐代才产生的,而是早在东汉诗中就出现了,而在讲究四声八病的齐梁体诗中则已成了定式,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五的诗句,不出这四种格式。其中a和b两式作平韵诗的出句用,A和B两式作平韵诗的对句用(也有作出句用的,但较少)。唐代完全接受了这四种律句,广为使用,成为近体诗的基本句式,并在这种律句的变式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齐梁体主要使用了两种律联,即aB和bA联,唐代又发展出两种律联,即AB和BA联,这样,唐律定型了四种律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即: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aB</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bA</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AB</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4、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BA</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四种律句,搭配了四种律联。由于五言律绝首句多不入韵,所以1式和2式(aB式和bA式)用得较多,这样,就有了四种情况:</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仄起不入韵式,用aB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平起不入韵式,用bA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仄起入韵式,用AB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4、平起入韵式,用BA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讲了半天,都是说得五言,若是七言,就在前面加上两个平仄相反的字,例如:五言的仄仄平平仄,开始是两个仄,在这两个仄的前面加上两个平,就成了平平仄仄平平仄,就成了七言。以上讲了律句和律联,你说出句仄仄平平仄,我马上对平平仄仄平。若出句是平平平仄仄,对句肯定是仄仄仄平平。若出句是仄仄仄平平,对句肯定是平平仄仄平。若出句是平平仄仄平,对句肯定是仄仄仄平平。有了一联,怎样接下一联呢?下一联要和上一联有了一联,怎样接下一联呢?下一联要和上一联相粘。怎样粘?举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样下去,可无限。若是七言,就在前面加上两个平仄相反的字。这一讲就到这里。</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讲的第三节:近体诗的拗救。</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一节讲了近体诗的平仄类型,那是基本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字字合律。于上一节讲了近体诗的平仄类型,那是基本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字字合律。于是,就只要求节奏点合律,非节奏点也可不合律。一句之中,两个字为一个节,一节的第二个字是节奏点,最后一个字也是节奏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以,有人提出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方法。就是说,第一三五字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字一定按律不能变。当然,第七字也是不能变的。这是说的七言,五言则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当然第五字也是不能变的。不过,一三五不论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能因此而犯了诗病。</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什么诗病?即孤平、孤仄、三平尾(三连平)、三仄尾(三连仄)。后来,有很多诗人只避孤平和三连平而不避孤仄和三连仄,现在,我们只要不犯孤平和三连平就行了。如果有了特好佳句,三连平也可。但,没有人突破“孤平”!那什么是孤平?孤平即是指律句B式(即“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的平声不能改为仄声。因为一改变,即成为“仄平仄仄平”或“仄仄仄平仄仄平”了。这样,除了韵脚之外,句中就只剩下一个平声,因而称为“孤平”。这是诗之大忌。究其原因,大概是因B式律句是平声占优势的句式,而且是属于诗联中用韵的句子。因此,韵脚之前在平仄的分配中,平声不能少于两个。</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还有,在b式(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中,虽不讲孤平之病,但也必须保持两个平声。其余两种五言律句(“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由于是仄声占优势的句式,所以就不避孤平了。其他两种七言律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则不可能出现孤平现象,只可能出现孤仄,但古代诗人只避“孤平”而不以孤仄为病。所以,这种所谓声病,其实不是纯粹从声律道理上来讲求的,还存在着一个诗歌的历史和传统的问题。</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连平即“三平调”,主要发生在A式句(“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仄平平”)中。如果这种律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不论平仄的话,就会出现“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现象,即三个平声结尾。这就叫三平调。由于三平收尾是古风的常用句式,因此近体诗就有意避免,但避得不像孤平那样严格。至于三仄调(三连仄或说三仄尾),由于作出句用,所以避免得就更不严格了。拗,在诗律上是指该平而仄或该仄而平的不合格律的现象。二四六是不能出现拗的情形的,只能是基本式。一三五可以有拗的情况,但要以不出现诗病为前提。有拗的现象,又不出现诗病,可以拗而不救。但有诗人还是愿意去救一下。怎么救?就是当一处出现了拗字,又在另一处造一个拗字以拗救拗,但必须是平仄相反,即此处该平而用了仄,再在一处该仄而用平。</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面分别讲一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B式律句中之拗,会造成孤平,要加以补救。办法是在本句另一处(即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再拗一次,补偿一个平声字,使“仄平仄仄平”成为“仄平平仄平”(这是五言,七言就不举例了。这是必须救的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之拗,救的办法是在另一句相同位置上再拗一次,以保持上下两句平仄相异相对的状态。(不举例)这是不救也可的拗。其它方面也还有,就不一一讲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分享舍得老师的讲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面再简单说一下近体诗写作时要避免的有些忌讳。也就是所说的“押韵八戒”1, 出韵,也叫落韵。前面一再的说了,近体诗只能押一个韵,不要出韵。押一东的,就不能用三江的韵,也不能押八庚的韵。前面说的借韵借的尚且还是邻韵,而且有“格”可言。这是为了音韵的美感协调。2, 凑韵,就是说,你押的这个韵脚的字,与全句的意思不一致,属于勉强凑合用的,强凑是为了押上韵而押的。一凑,你的句子必然就软,一软了就不稳了。四冥诗话里说:诗韵贵稳,韵不稳则不成句!所以,押韵要讲究自然,韵脚之字与全句主题意思不可脱离。3, 重韵。这个简单,同一个韵字,不能反复在韵脚出现。这在近体诗中的严格禁止的。4, 倒韵。就是为了押韵,凑合韵脚,把词反着写。如果与习惯读法或意思不伤害,可以,否则就属于倒韵。5, 哑韵。就是声调不响亮,而且意义很含糊的字,就尽量避免使用当做韵脚。其实有些字,自己读着也别扭啊。一东里的“忡、懵”这样的字,就不太适合。就是不美的意思。6, 僻韵。有些人喜欢用生涩的字。这不好。都看不懂,读着别扭,哪里还有韵律美了?《随园诗话》里说“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少卖弄生僻字,尽量通畅为主吧。7, 复韵。就是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字,在一首诗里同时押上韵脚。显得罗嗦讨厌。比如,六麻韵中之“花、葩、华”,基本都差不多,七阳韵中之“芳、香”也是一个意思,十一尤韵中之“忧、愁”等字。尽量避免吧。8, 挤韵。不是韵脚的地方用上同韵的字。----就是挤韵了。例: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用一东韵,“逢”和“峰”也在一东。这就是例子。要避免。以上这几条,是写格律诗押韵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的。尽量记住。关于近体诗的押韵,大致先说这些吧。因为准备的仓促,挂一漏万,请格位多多批评。</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用韵十三忌</b></p><p><b style="font-size: 20px;">1、忌出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出韵又叫落韵。就是压错了韵部,比如平水韵中押“冬”韵部,可是你压到了“灰”韵部。这就犯了落韵,也就是出韵了。</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2、忌挤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也叫冒韵。也就是一句中不是韵脚的地方用了同韵的字。这就是挤韵。但要说明如果是叠字或词组,就没这么严格了。比如“匆匆”、“阑干”、“阑珊”等等。</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3、忌撞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格律诗中的话。不管平仄,只要白脚处和韵脚处的字韵母相同,都属于“撞韵”。因为这样的话,诗中就缺少了丰富的变化,读起来就有点涩。但有的大家作诗也犯撞韵,比如韩愈的《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白脚的“处”和韵脚的“酥、无、都”都押了“u”韵,属于平仄互押。但读起来并没有涩口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韩愈有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第二句用了一个“近却无”把重心放在了“近”上,韵活了,这个水平要极高的,一般人做不来,所以大家还是不要随便犯。</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4、忌凑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押的韵字,在全句甚至全诗的意义不相连,甚至毫无关系,完全是为了押韵硬凑上去的就是“凑韵”。</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5、忌重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押韵的同一个字,在韵脚反复出现,就犯了重韵。其实这条并没有那么严格的,因为唐诗中有一些作品就是重韵。这样只是让诗少了些许变化,所以要忌。</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6、忌复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也就是意义相同的字,如“尤”韵部中的“忧、愁”意义相同,如果押了,就犯了这条戒忌了。</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7、忌连用同音字押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是指押韵的句子【连续】用同一个音的字,并无间隔。大家发现了,连续二字被我们重点标了出来,也就是说,中间如果有间隔的话,就是可以押的啦。比如李白的《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中“香”和“乡”虽然同音,但中间间隔一个“光”,就是可以的了。</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8、忌倒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是两个字组成的一个词,为了迁就韵脚颠倒使用。如果不妨碍原义也是可以的。如果不能颠倒,而作诗的人颠倒了就是倒韵。大家韩愈等有“湖江、白红、慨慷”之类的颠倒用法。后来人也有讥笑他们倒韵的。</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9、忌僻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又叫“险韵”或“难韵”。说简单点,就是用了生僻字。各朝大家对僻韵都不怎么犯,似乎是不屑用。反而现代诗人用的还多。有故意显露才华的嫌疑。一首诗词中,如果用上几个生僻字,是不是会让读者望而生畏?短短几句话就有许多让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那么能把这个作品记住的人,想必也不多。而且也不会有太多人喜爱的。</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10、忌哑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是指用声调不响亮或者意义不明显的字押韵。比如“葩”字不响亮,就该避免使用。</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11、忌别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古代和现代都是有多音字的。一个字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尽相同,如果误押就成了“别韵”。如“重”在“东”韵部中,是“复叠”的意思,在“宋”韵部中就是“贵重”的意思了。</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12、忌混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就是指韵书混用。一般在格律诗中,是《平水韵》和《中华新韵》混用的现象。</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13、忌乱借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什么是借韵呢?就是押韵的地方用了邻韵。比如“一东”韵和“二冬”韵,就是邻韵。如果你是押“一东”韵,而用了“二冬”韵的字,邻韵的字就是借韵。我们主要要戒忌的事乱借韵。其实就首句可以借韵,因为按照格律诗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的规则,要求是比较宽泛的,是可以借韵的。</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挤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诗句中的重音节字(一般为2,4,6字)的韵母与韵脚相同,这也是诗词创作的忌讳之一。另,第六字韵母如与韵脚相同,则构成叠韵,如声母相同则构成双声,更需避讳。</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讲第四节,平仄的特殊形式。</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以上所讲,都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从简罗列,今天先发一段原文,然后再讲一些本人的运用经验。原文:“从南北朝格律诗到唐宋律诗,都有一种与‘平平平仄仄’近似而实质上有别的句原文:“从南北朝格律诗到唐宋律诗,都有一种与‘平平平仄仄’近似而实质上有别的句式,就是‘平平仄平仄’。它们差别不大,仅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互换位置;而且,它们的作用是相等的,即都作出句用,跟‘仄仄仄平平’结合成律联。这种特殊形式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十分常见,因此,实际应用上可以说是‘平平平仄仄’的等价品。但是,从声律要求上看,由于‘平平仄平仄’的第二字和第四字是同声的,从而把两个节拍间的界限模糊了,所以说又有实质上的不同。为了重视古典格律诗的应用习惯,我们认为这种句式仍可视为律句。由于‘平平平仄仄’这种句式三个平声相连,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格式,所以在古典律诗中‘仄平平仄仄’和‘平平仄平仄’这两种变式大量出现,几乎与‘平平平仄仄’三足鼎立,也不是不可解释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例如:“千山鸟飞绝”、“ 羌笛何须怨杨柳”。</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讲第五节:律句的变式。</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先讲过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那个不论的,也有前提;那个分明的,也有特殊形式。这些前面都讲过,就不再重复了。现在,把各种律句的变式分述如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a式句的变式五言a式句“仄仄平平仄”的变式是:“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其次,也可以容许“仄仄仄平仄”的句式。七言a式“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变式是:“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b式句的变式五言b式“平平平仄仄”可以有变式“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也可容许“仄平仄仄仄”的格式。七言b式“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变式有:“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也容许三仄调的格式:“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A式句的变式五言A式“仄仄仄平平”的变式是:“平仄仄平平”。七言A式“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变式有:“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4、B式句的变式五言B式“平平仄仄平”的变式有:“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七言B式“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变式有:“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律句的变式大致就这些,其可变的不过是一些属于一三五字的平仄,因此,虽屡变形,而不离其宗。然而,这样一来,不仅律句的式样变得丰富、活泼了,诗人作诗选字也更加灵活、自由了;而且,近体诗的格律气氛和风格也不会失诸呆板,而是多色多样了。</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四讲近体诗的韵律。</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节:概论。</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古典诗多数是押韵的(也有极少数不押韵)。押韵的好处是顺口,动听。押韵,就是把同韵的字挑出来,用在句末。有句句押韵的,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三句一换韵且句句押韵,但这样的形式极少。有双句押韵的,这样的形式占大多数。有的一韵到底(近体诗多如此),有的中途换韵(只有古体才可如此)。有平仄韵互押的(如古体诗)有或平或仄,一首诗只押一种的(近体诗多如此)。那么,怎么挑同韵的字?那就要靠韵书了。韵书的作者,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挑出来,归在一类,编辑成书,供人使用。挑选同韵字的依据是根据当时的汉字的读音。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古今读音变化很大,所以,韵书也在不断变化创新。今人不通古韵,要现在的人再去按古韵作诗,不但很困难,也没有必要。所以我非常赞同按普通话的音韵来写诗。中华诗词学会顺应汉语发展的历史潮流,编纂了《中华新韵》,给我们写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是我们诗界的大幸事!我们要热烈欢迎,积极响应!可是,新事物的出现,总会遇到抵制和阻挠,有的所谓权威,拒不承认新韵,有的大赛,不允许新韵作品参赛!他们这样做,愚蠢至极,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螳臂终难挡车,《中华新韵》必将是诗歌押韵的主流!但是,我们不能不通古韵。不通古韵,不光看不懂古人的作品,也看不懂现代人用古韵写的诗。我们欢迎新韵,也不能让人家笑话我们不通古韵。所以,学点古韵知识还是有必要的。</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四讲第二节:近体诗的押韵</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近体诗主要指律诗和绝句。律诗八句,长律八句以上。分五言律和七言律。(不说六言)。绝句只四句,也是分五言和七言。押韵,指选同韵字放到韵脚。律绝的韵脚指一联的偶句最后一个字。单句则不用押韵,但一首诗的第一句除外。也就是说,一首诗的首句有押韵的,也有不押韵的。首句押韵的叫“首句入韵式”,首句不押韵的叫“首句不入韵式”。律绝押韵,一般押平声韵,也有押仄声韵的,但很少。押平韵的,单句的末字要用仄声。(首句入韵式除外)押仄声韵的,单句末字要用平声(也是首句入韵式除外)。押韵,怎样找同韵字?这就要靠韵书。唐宋及后来几代人写近体诗一般用《平水韵》。《平水韵》是南宋平水人刘渊编写的。那有人就问了,唐人写诗怎么用宋人编的韵书?事情是这样的:唐人用的是《唐韵》。《唐韵》分两种版本,一是开元本,分一百九十五部;一种是天宝本,分二百零五部。这些韵书由于分部过多过细,很不实用。到了南宋,刘渊就把《唐韵》重新编写,将其合并成一百零六部,名曰《平水韵》。唐人写诗,虽据《唐韵》,但拿《平水韵》去衡量,却也相合。《平水韵》有很强的生命力,用到现在,仍然在用。我们现在虽有了新韵,但也要研究《平水韵》。要是能买到纸质书最好,若买不到纸质书,就到百度下载一下。用《平水韵》写诗的好处是有入声字,在写诗时可以给我们很大的方便。例如: 七律.项羽(词韵)2016.5.22。匹夫凭勇即为王?忧患元元多祸殃。(1)暴虐挖坑灭降卒,凶残持炬焚阿房。且悲人杰已成鬼,(2)还叹英雄未过江。(3)虎鼠真龙有高论,(4)诗家莫再费评章。上面这首《七律.项羽》,是我用词韵写的(用词韵写诗的事情下一讲专门讲),第三句“暴虐挖坑灭降卒”的“卒”,是入声字,为仄,而这里正好用仄。你若标新韵,由于新韵没有入声,“卒”是平声,用在这里就不行了。还有第五句“且悲人杰已成鬼”。“杰”,入声,为仄。这里正好用仄。若标新韵,“杰”为阳平,用在这里就不合适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为什么用词韵写诗?诗界承认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了中华新韵已经非常实用了。后面又整一个什么通韵?很多人抵触很正常。</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四讲第三节,谈谈用词韵写诗</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词韵,顾名思义,就是写词用的韵。写词,早时也是用平水韵。后来,清代戈载著《词林正韵》,为词界所依重。但因分目繁多,标目有僻字,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当代诗人、学者张珍怀(2005年去世),将《词林正韵》删去僻字并用诗韵(平水)标目(原书用集韵标目),仍如原来分十九部。这样,《词林正韵》就成了词界的正统之韵,凡写词皆用之。后来,慢慢地,就有人用词韵写诗。为什么会这样?用词韵写诗的理由是什么?有好处吗?下面我就一一讲解。写诗押韵,就是为了顺口,便于朗诵,也能提高诗的美感。现在,我们的普通话共分十四韵,写诗用它,就非常顺口。但是,早时没有普通话,人们写诗写词,就用平水。再后来,汉字的读音逐渐变化,再后来就有了普通话。这时,人们发现用《平水韵》写诗词也有不押韵的地方,比如“微”和“希”,“鱼”和“书”,在《平水韵》里是可以通押的,但按我们现在的发音就非常别扭,而且,《平水韵》分106个韵部,非常繁琐!再后来,戈载著《词林正韵》,把诗韵106部合并为19部,这19部,已非常接近普通话的14韵。现在,有人就认为,它能用于词韵,就不能用于诗韵吗?如“一东”里的“同、弓”和“二冬”里的“容、龙”,写词能通押,写诗就不能通押吗?再如“三江”里的“江、窗”和“七阳”里的“阳、方”,写词能通押,写诗也应能通押。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由于用词韵写诗的人越来越多,才促进了新韵的产生。词韵19部,接近普通话的十四韵,中华诗词学会的专家,干脆组织人马,以普通话语音为基础,编写了《中华新韵》。现在,用新韵写诗已是大势所趋,但也有不承认新韵的。还有的顶级大赛可以承认用词韵写的诗,但不承认用新韵写的诗。那么,用词韵写诗有什么好处吗?干脆用新韵不就完了吗?是这样的,我们有时写的句子里有用入声字充当仄声的,这时,你若标了新韵,因为新韵没有入声字,你的诗就不合平仄了。有时,我写诗标词韵,就是用它充当救星的。例如: 七律.项羽(词韵)2016.5.22。匹夫凭勇即为王?忧患元元多祸殃。(1)暴虐挖坑灭降卒,凶残持炬焚阿房。且悲人杰已成鬼,(2)还叹英雄未过江。(3)虎鼠真龙有高论,(4)诗家莫再费评章。注:(1)元元,人民。见叶剑英七律《远望》。(2)人杰,宋.李清照《夏日绝句》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叹英雄未过江,唐杜牧在《题乌江亭》诗中假设,项羽若过江重整旗鼓,或许可卷土重来。李清照也叹其“不肯过江东”。(4)明.王象春《书项王庙壁》诗中有刘邦项羽谁是真龙谁是虎鼠的议论,最后说“真龙亦鼠虎亦鼠”,说他们都是鼠辈。诗里的“卒”和“杰”都是入声字,属仄,而诗中的这个部位正需仄声。你若标了新韵,就没有入声了。那标平水不行吗?因为这首诗的韵脚不合平水而合词韵!这首诗标词韵是唯一的选择,要不就得换字换韵脚了。</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四讲第四节,谈谈《中华新韵》</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一讲,我讲了用词韵写诗。有的大赛公告这样说:“诗作可放宽到词韵,但不能出现与现代普通话音韵不合的现象,比如:六鱼里的鱼和初若通押,七虞里的夫和愚若通押,就不符合普通话音韵。”那么,古时的平水韵和词韵,为什么会有和现代普通话音韵不一样的地方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有的汉字读音古今不一样。平水韵的作者是根据汉字当时的读音编的韵书;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汉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就觉得平水韵里有些允许押韵的情况很别扭。既然汉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我们按古韵书写诗觉得别扭,那么,编写新韵书就是历史的必然。中华诗词学会,顺应汉字发展的潮流,编辑出版了以普通话音韵为标准的《中华新韵》,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文化界的大幸事!我们广大诗人和诗词爱好者欢呼雀跃,热烈拥护!但是,仍有一些人反对,有的大赛宁愿要放宽到词韵的诗,也不要新韵的诗,这是对新韵诗的歧视!但这阻挡不住历史潮流的发展,新韵诗歌一定会如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新韵以普通话的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新韵没有入声字。用新韵写诗,在一首诗里,不能再掺和旧韵。朋友们可到百度下载《中华新韵》,好好学习。(重点学前半部分,后面的十四韵部现用现查就行。)</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五讲近体诗的对仗。</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一讲从简,只一节。对仗,又称对偶。诗的一联,上下句相对。律诗一般是首尾两联不对仗,中间两联要对仗。但也有例外。有的首联就对仗,有的只有一联对仗。长律除了首尾两联不对仗之外,其余各联都要对仗。但由于篇幅较长,要求中间各联全对仗是颇为不易的。因此,有些诗出现对仗中断现象也不新鲜。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对仗一般在首联,也有两联全对仗的。对仗所及词语,主要是名词。也有其它词类。其对仗形式一般是同类词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一般说,相同词性的词相对就算工整。但是,有人总结了古代对仗用词,对其细化分类,如天文,时令,地理,帝后,职官,政治,礼仪,音乐,人伦,人物,闺阁,形体,文事,武备,技艺,珍宝,宫室,器用,服饰,饮食,布帛,草木,花卉,果品,飞鸟,走兽,鳞甲,昆虫等等门类,并认为同类范围内的词语相对,才是工对;不按此分类只按词性相同的词语相对,就是宽对。其实,这种细化分类,在当下已被大多数诗人所摒弃,人们普遍认为,只要词性相同的词语相对就是工对。另外,还有宽对,就是对的不严格,如“虎居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还有借对,扇对,流水对…共二十多种,可去百度下载即可,我就不一一讲了。关于对仗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以后大家会慢慢遇到,我也不讲了。关于对仗,就讲这些。</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六讲,这一讲从简,只一节:诗律的发展。</b></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诗歌诗律也不例外,也是发展的。唐人在前人的基础上,把诗律发展到一个全盛的时代。后来,发展虽慢,但总的趋势也是发展的。所以,我们不能把以上所讲的诗律奉为一点也不能变的“圣旨”!早就有人说过,如果有了佳句,可以突破格律。格律是为内容服务的,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古时的一些规则,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遵守了,所以,我没有全讲。比如“八病”:一,平头。五言诗第一字和第六字不能同声,第二字和第七字不能同声,否则就犯“平头”。现在,我们只遵二七不同声即可。二,上尾。五言诗第五字和第十字不能同声,否则犯“上尾病”。这一条已经打破了。因为,当时五言诗第一句都是不入韵的,平韵诗第五字肯定是仄声,第十字肯定是平声。自从五言诗有了首句入韵式,这一条就打破了。三,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和第五字同平仄。四,鹤膝。指五言诗第五字和第十字同平仄。这两种声病恐是流传有误。蜂腰应该是这样:仄仄平仄仄,两头粗中间细。鹤膝应该是这样:平平仄平平,两头细中间粗。这两种情况,我们若按五言格律去写,是不会出现的。五,大韵。指五言诗一联十字,前九字不能和第十字同韵。六,小韵。指五言诗一联十字前九字也不能互相同韵。这两种诗病,也被后人废弃。《文镜祕府论》云:“不足累文……不需避之。”七,傍纽。五言诗一句之内,不能有“隔字双声”。八,正纽。五言诗一句之内不能有同音字。这两条早就废了。诗律流传,不能千年不变。别的不说,就说汉字的读音吧,古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按老韵书押韵,就是别扭。鱼和书押,微和衣押,支和推押,在平水韵都是可以的,你说按普通话语音来读,别不别扭!冬和同押,巾和文押,按普通话是很顺口的,可平水韵不能通押!你说这韵书,不改能行吗?清代有个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袁枚,他就非常倡导诗律改革。在当时,他属于“灵性派”,不认同古典诗律。他说“冬、东二韵可合一,江、阳二韵可合一”,可惜当时没有人赞同。后来《词韵》走了这条路子。他还说,忘却韵律吧,我写诗不喜欢叠韵、和韵,也不喜欢用古人韵!写诗是抒发感情的,用词只凭我的感觉,感觉适当与否。袁枚说,有人论诗,是把别人的脚削了,来适合他的履!所以,我们写诗,不要太顾忌格律而做了它的奴隶。好了,这一讲已到了尾声了,我们的诗律课也要结束了。非常感谢众诗友的陪伴和支持!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一定会更上层楼!眉先生,须后生,后生长于先生!相信大家一定会长足进步而远超于我!诗友们,愿大家互相记住,做永远的好朋友!至此,我已潸然泪下。</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诗词的起承转合每首诗词为了表达明确的主题,就必须具备严密的结构。结构章法不会一成不变,但对初学的人可以先熟悉起承转合这种形式。起承转合可以把诗词的文字、内容、意境连缀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格律诗中尤为突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起”,就是开头。即先说一件事引起这首诗,好的起头,能起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承”,就是承接连贯。顺着起句写,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要承接,贯穿作品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转”,就是转折。表面是岔开话题,区别于前边所述的内容,实际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转的技巧较高,要着重练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合”,就是整合总结。把作者的感悟表达出来,深化意境,突出主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面举几个例说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例一:唐李绅的五言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起:写农夫在田里劳作。汗滴禾下土。承:写农夫辛苦的程度。谁知盘中餐,转:离开劳动场面,转向餐盘。粒粒皆辛苦。合:点明主题,劳动艰辛,果实不易。(韵:仄上七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例二:南宋陆游七绝《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起:困居荒村不为己悲。尚思为国戌轮台。承:点明想为国戌边的志向,说明不自哀原因.夜阑卧听风吹雨,转:用夜深风雨大作转换话题。铁马冰河入梦来。合:梦中骑战马赴沙场,表达爱国情(韵:上平十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例三:唐杜牧七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起:清明细雨景色。路上行人欲断魂。承:人在雨中愁绪。借问酒家何处有,转:提出避雨消愁办法。牧童遥指杏花村。合:找到解决的去处,言尽意无穷。(韵:上平十二文,十三元)“起”的开头形式多样,如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设问式等等,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随自己的喜欢。</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直入式,开门见山,如杜甫《闻官年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陈述式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衬托式,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设问式,如唐崔涂《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个起承转合之法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先收藏,慢慢吸收。</span></p> <p></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特别申明:直观课件、需者自取、转载请注明出处尊重版权!</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