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两年前的今天,王永福老师逝世。王老师是我听过课的年龄最大的老师。首次认识王老师,是在关院的处级培训课堂上。那是2011年9月15日上午。讲课的主题是《建设学习型组织,培育持续增长的学习力》。</p> <p>王老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学习型组织。虽然我早在2003年就在当时部门领导的引领下,读过《第五项修炼》等有关著作。但当面听王老师讲,感悟远比自己闷头读书深刻。</p> <p>作为一个曾经的教师,我对王老师掌控课堂的能力和引领我们学习的节奏钦佩不已。比如听王老师的第一次课,就是从鼓掌引入。印象非常深刻。</p> <p>王老师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给我们上这次课时,他已经73、74岁了。让我们敬佩不已的是,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在教室里仍然显得那么精力充佩,思维敏捷,对传道授业那么充满激情!</p> <p>王老师的授课,讲述生动,表情丰富,非常善用肢体语言特别是手势。他的授课风格,极大地影响了我,以至于多年后当兼职老师和公益讲座时仍感得益。</p> <p>第二次见到王老师时,是2014年夏天的7月2日。我单位教育部门请王老师给我关培训班讲课。得知王永福老师来我任职的徐闻海关授课。我当时的感觉很是欣喜:想不到还有机会见到永福老师,还能再亲耳聆听永福老师的授课。</p> <p>当天晚上,在王永福老师下榻的住所,我有机会和王老师交流,得知我喜欢积极心理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王老师很赞许,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并介绍了《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他慷慨地把手提电脑里的学习资料能拷贝的都拷贝给了我,这对我是莫大的获益和鼓舞,而我只能赠一点家乡的茶叶和一件汉代万岁瓦当复制品给老师而已。那场景虽然过去了6年,我仍感历历在目。</p> <p>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我才知道王永福老师身患糖尿病,出差讲课还要带着胰岛素针水自己打。这也更进一步增加了我对王老师“德为世范”的敬仰。</p><p>如今王老师已仙逝两年,多少学生对他怀念。我特以美篇记之,以表缅怀之情。而我想:传承实践王老师的所传,仰其泰山之品德行止,终身学习,成长自己,回报社会,也许是对王永福老师最好的怀念。</p><p> 🙏🙏🙏王永福老师精神永存!🙏🙏🙏</p><p> 写于2020年10月27日深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