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培训第六天

高处无寒

<p>  今天上午,和我一起参加跟岗学习的马鞍山市新都小学校长王晓燕要回校公务。吃过早餐,我和博望区薛镇初中徐红萍书记、和县姥桥中学陈涛校长一起匆匆向各自学校赶去。他们所在的学校是共青团中学,比我前往的雨花实小要近约10分钟路程。告别后独自一人漫步在这秋后清晨的花神大道上。萧然的秋风伴着飘零的落叶,此情此景让我有种想“家”的感觉。参加跟岗学习整整一周了,学校何克平校长及其带领的团队因我外出更加忙碌了,德育主任——一向身体欠佳的我的搭档费素凡、数学教研组长——我班临时班主任陶萍萍、年轻的骨干教师——202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王强……他们都因我的跟岗学习在超负荷工作,还有我的那些调皮可爱的孩子们 ,想到这些,内疚之情不禁爬上心头。</p> <p>  戴着印有“小校长”袖章的红领巾监督岗的小队员们正在进行一日常规检查。我们在楼梯口邂逅,他们见到我后主动敬队礼并向我问好,我被他们的行为感动了。我想南京市提倡的“四礼八仪”已经被雨花实小的孩子们内化于心,外化于形。</p><p><br></p> <p>  很荣幸今天能在雨花实小教学管理中心韩发忠副校长的陪同下一起参加了“特级帮我来磨课——暨名师工作室活动”。</p> <p>  首先为我们展示的是赵广鑫老师带来的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夏天里的成长》,这是习作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赵老师紧密结合单元训练重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来设计教学。教学过程中赵老师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并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高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p> <p>  接下来是曹蔚老师带来的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曹老师在课堂上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最新时事——纪念抗美援朝等相关内容,通过学生搜集的课外资料,熟知当时的社会背景,层层引导孩子体会“中华不振”的深刻含义,感悟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启发孩子们从小立志、明志。整节课落实了小学语文务实、扎实、真实的要求。</p> <p>  最后我们有幸聆听的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校长潘文彬和《凤凰母语》杂志社教授顾维平两位专家作的精彩点评。</p><p> 两位教授告诉我们:一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应来自于精心、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一份有效的教学设计应来自于教者对编者意图精准的揣摩,对作者写作目的的准确把握,也就是真正做到吃透教材。两位专家还告诉我们文本不是一个面,更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球,它是以立体网状结构呈现给读者的,教者更应该要立体式解读文本。两位专家还要求在座的小语同行们要做到公开课常态化,常态课公开化。也就是要以平常心对待公开课,要以公开课的要求落实到平时的常态课中。</p><p> 两位专家对课堂的精准点评,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教学的高标要求,使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感谢雨花实小为我们搭建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p><p> </p> <p>  根据2020马鞍山市赴南京市跟岗学习工作方案,下午我们全体人员在市二十二中学党支部书记王雁的带领下欢聚一堂,汇报学习一周来的心得。大家畅所欲言,气氛活跃,分别从学校创新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年轻教师培养、全体学生成长等方面交流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p>

教学

雨花

语文

公开课

学习

两位

习作

感悟

中华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