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风摇落露为霜,橙黄橘绿天微凉。为促进我县小学语文教师有效推进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使用,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2020年10月26日,在省教研室主任杜侦的亲自统筹安排和大力支持下,由安远县教育科技体育局主办、县教师进修学校和思源实验学校共同承办的安远县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安远县思源实验学校隆重举行。</p><p> 研讨会邀请了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徐承芸老师、江西科技学院附属中学小学部胡婕和廖艳霞老师莅临指导。安远县教科体局副局长杜泉,县教研室主任钟祥活,县教研室小语教研员钟晓英,思源实验学校校长卢红胜,全县小学语文教师近500人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同时,本次活动在赣教云平台同步直播,全省5000多人观看了本次活动。</p><p> 本次教学研讨会由三个部分组成——课例展示、课例点评、专题讲座。</p> <p> 课例展示</p><p>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首先带来课例展示的是思源实验学校的周雪晶老师,她执教的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我变成了一棵树”,这是多么奇妙的想象啊!周老师在本课中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孩子们放胆想象,启发学生有意思的表达,从而使学生思维更广阔,理解更深刻,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在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看到了一群大胆想象、充满活力的孩子。</p> <p> 第二节带来课例展示的是江科附小胡婕老师,她所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课文《雪孩子》,胡老师这节课设计巧妙,以落实默读为教学主线,随文识字穿插其中,书写指导也符合年段要求。课堂上既呈现了联系生活的多种识字方法,又结合教材启发学生想象的能力,还重视了课堂学习的体验!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会说、敢说,课后还留有期待。</p> <p> 江科附小的廖艳霞老师执教的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课文《牛和鹅》,廖老师的这节课紧紧围绕本单元两个语文要素进行教学,既有细致的批注式阅读指导,又巧妙地引导孩子们关注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看似朴实无华,却让孩子们通过这节课扎实有效地习得了体会人物内心和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学有所得,学以致用。</p> <p> 课例点评</p><p> 课后,省教育厅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徐承芸老师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精彩而精准的点评,徐老师指出:对于习作单元教学,老师要有梯度展开教学活动,体现教材定位,把握年段目标,要紧密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如:周雪晶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就充分落实了本单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的教学目标。胡婕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雪孩子》和廖艳霞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牛和鹅》都是阅读教学中很有特点的课文,一篇是长文,一篇是阅读策略单元里的课文,徐老师指出:低段阅读教学,学生第一次接触默读,要一步步引领孩子,要有一个由“扶”到“放”的学习过程;中段阅读教学,学生学习批注式阅读,要从符号批注引导学生走向文字细致化批注。</p> <p> 专题讲座</p><p>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习作教学该如何更有序有效地进行呢?这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困惑,徐承芸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理解的习作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无疑是雪中送炭。</p><p> 徐老师的讲座从习作教材编排特点讲起,从习作内容、习作方法、习作目的、读者意识、习作评价五个方面,让我们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写给谁看、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判断写得好不好等问题,鼓励现场教师要多阅读,多写作,带领孩子们一起写作。</p> <p> 从徐老师的讲座中,我们知道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编排的特点是小练笔、单元习作、习作单元三个板块三管齐下;教学中有目标、有系列、有抓手,做到循序渐进;教学中重实践、重过程、重方法,让每练必得。徐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结合教材中的小练笔、习作单元,举了许多鲜活的例子,为我们今后的习作教学指引了方向。讲座结尾处,徐老师还与现场教师进行交流,面对面解答现场教师的疑惑。</p> <p>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学无止境,学而无涯。 感谢省教研室徐承芸老师,感谢江科附小的胡婕和廖艳霞老师,好学上进的安远小语人将继续在教学和研究的路上奋勇前行!</p> <p>图:欧阳婷 管斐婷</p><p>文:卢芳 陈萍萍 王美慧</p><p>编辑:陈晓琴 古金娣 黄雁红</p><p>审核:郭福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