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之母《拙政园》

此木为柴 山石成岩

<p>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p> <p>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苏州拙政园,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p> <p>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为“拙政园”。</p> <p>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赌博将园输给阊门外下塘徐氏的徐少泉。他“以己意增损而失其真”。此后,徐氏在拙政园居住长达百余年之久,后徐氏子孙亦衰落,园渐荒废。</p> <p>明崇祯四年(1631),园东部荒地十余亩为刑部侍郎王心一购得。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于崇祯八年(1635)落成,名“归田园居”,中有秫香楼、芙蓉榭、泛红轩、兰雪堂、漱石亭、桃花渡、竹香廊、啸月台、紫藤坞、放眼亭诸胜,荷池广四、五亩,墙外别有家田数亩。园中多奇峰,山石仿峨嵋栈道。</p> <p>康熙元年(1662),拙政园没收为官产,被圈封为宁海将军府,次第为王、严两镇将所有。</p> <p>咸丰十年(1860)六月二日(旧历四月十三),太平军进驻苏州。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以拙政园并东面的潘爱轩宅、西面的汪硕甫宅合建忠王府。</p><p> 据李鸿章后来给李鹤章的信中所述,“忠王府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宅”,“花园三四所,戏台两三座,平生所未见之境也”。</p> <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拙政园</span>于1961年3月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全园占地78亩,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p><p> 现在她不仅仅是人们喜爱的旅游胜地,更是许多网红的打卡之地。</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门票价35元还有优惠政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