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提高语文教师的命题能力和执教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营造一种积极竞争、勇于探索、挑战自我的氛围,10月16日,我校语文组举行了“说题”比赛。16位语文老师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专业盛宴。</p> <p>一、组织筹备</p><p> 赛前,语文教研组长张同敏老师解读了比赛规则、评分标准,确定了比赛时间、比赛地点和参赛顺序。</p> <p>二、说题能力展示 </p><p> 参赛老师从近五年中考题型中任选一种题型,依据课标和考纲,从命题角度、考点分析、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试题拓展延伸、教学改进以及建议等方面进行说题,每位老师限时10分钟。 </p><p> “字音字形”专题,蘧文惠老师详细地统计了近五年济南市中考语文字音字形题所涉及到的课内外字词的来源,展示了济南市近五年中考语文字音字形的命题范围、考试趋势和走向,详细的表格和完善的内容让我们对这个题型以及将来的趋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p> <p> “诗歌赏析”专题,孙艺萌老师重点分析了“诗歌鉴赏”中的“描绘画面”,精致的课件以学情为基础发现问题,致力于指导学生突破画面描绘的思维障碍,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描绘画面出现的问题;贾青春的诗歌赏析重点在于对济南市中考语文所考查的诗歌进行分类统计,把脉未来考察诗歌的主题类型以及对诗歌意象进行分类分析、指导答题策略;杨雪老师侧重表现手法的分析,对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分析详尽;李庆香老师综合分析了古诗鉴赏的各种题型,联系课内,拓展延伸,就每种题型分门别类地举例分析,讲解详尽。</p> <p> “诗歌默写”专题,李彤彤老师回顾了近6年诗歌默写的考察内容、类型及分值进行了详尽的统计,明确了实际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的命题范围以及课堂教学中应对策略。</p> <p> “说明文”专题,张朔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事例,为我们展示了一节详细可操作性的说明文加点字表达作用的课,解决了说明文道路上一个“拦路虎”。</p> <p> “整体感知”专题,张同敏老师从2020年现代文阅读题中“整体感知”部分入手,回顾了近五年以及济南市外“整体感知”题目的设题方式、结合2019年和2020年的学考真题,分析了学生答题的思维障碍以及以《藤野先生》和《时光的往事》为例,详尽地分析了如何从整体感知的角度研读文本,并分析了整体感知在中考和整个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整个说题过程条理有序,详略得当,受到一致好评;聂芸梅老师侧重分析历年的变化趋势以及结合学生学情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重对问题的纠正和规范;刘娜老师对于“整体感知”的方法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并结合不同的例文进行分类指导,见解独到,广受好评;</p><p><br></p> <p> “病句”专题,李志良老师的课件精美直观地回顾了历年病句的类型,归纳出历年病句重点突出“成分残缺与赘余”、搭配不当这两个考纲中明确指出的考点,并提出在教学中注意贴近生活的语言指导和不偏难的建议;李艳玲老师直观扼要地统计了病句类型和考查频次。</p> <p> “文言文”专题,阚阿春老师直观地呈现了历年课内外文言文的题目类型、分值变化以及学生的备考策略;田成梁和杨澜老师重点分析了课外文言文的断句,侧重于断句方法的指导,卓有成效。</p> <p> “语言运用”专题,杨永红老师重点分析了仿写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及解题指导,详尽实用。</p> <p>三、活动总结</p><p> 最后,张同敏老师对本次大赛进行总结,对每位教师的优点进行总结表扬,肯定了老师们的努力:初一语文组四位刚参加工作仅两个月的年轻教师侧重于大数据分析,直观明晰地展示了考试命题的趋向;初二语文组老师侧重于结合试题实例分析,彰显了他们精湛的业务,扎实的课堂教学功底;初三语文组老教师见解精辟,经验老到,青年教师关注学情,直击中考,侧重于方法策略的指导。张老师亲切的话语极大地鼓舞了在场每一位语文教师对试题研究的热情;深入浅出的经验分享更是让诸位仍在探索之路上的语文人受益良多。</p> <p>编辑:李志良、李彤彤、贾青春</p><p>审核:张同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