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同评一堂课系列之一: 基于深度学习的同一堂课课堂教学评析

钔杰列氟

<p>撰稿:<b><font color="#333333">周红杰</font></b> 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中学</p> <p><b>活动主题</b>:粤教同一堂课·走进广东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新课标新教材网络教研活动</p><p><b> 主办单位</b>: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p><p><b>承办单位</b>:广东实验中学</p><p><b>协办单位</b>: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p><p>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p><p><b>技术支持</b>:央视频、网易新闻广东、教育PLUS、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p><p><b>授课教师</b>:</p><p> 广东省实验中学 <b>柳先美</b>老师</p><p> 深圳市南山区教研员 <b>尹红</b>老师</p><p>同课异构<b>课题</b>:《<b>铁盐和亚铁盐</b>》</p><p><a href="https://gdmxms.yunke.com/course.plan.play/818098/"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活动全程回放</a> https://gdmxms.yunke.com/course.plan.play/818098/<br></p> 2020年10月27日上午,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主办,广东实验中学承办的“粤教同一堂课 走进广东实验中学”高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新课标新教材网络教研活动在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举行。<div> 课例展示环节,由广东实验中学柳先美老师、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尹红老师分别围绕铁盐和亚铁盐进行同课异构,基于高中化学教学中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堂变革,通过网络直播向全国各地56万余人次观看者献上了精彩纷呈的课堂。</div> 深度学习乃是当前课堂改革的实质和方向。深度学习是指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对知识内容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对问题及结论进行深入探索;学习者自发形成一种自主内在的学习动机,依靠内在的动力对问题保持长期的兴趣和全身心的投入。简单来说,深度学习是孩子们内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对每一个问题都会进行自己的思考,是一种自发主动学习的过程。<div> 深度学习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下非常重要的关键能力之一,在课堂学习层面主要体现在“深度思考力”(涵盖横向多元思考和纵向深度思考)、"学习专注力"(高度专注凝神思考)、“深度判断力”(善于独立判断不受外因干扰)。<br></div> 基于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设计旨在化学学科本质和学生学习的理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指向以化学核心内容为载体的学生高阶思维与核心素养的培养。<div>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展示了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基于化学学科核心内容提炼学习主题,实现少量主题的深度覆盖;基于核心内容本质与学情分析,确定以学科高阶思维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和针对性的问题情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起学生认知冲突;采取问题解决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学会知识构建+学会问题解决+学会角色体验——学会高阶思维);抓住课堂教学内容的“牛鼻子”,组织多样化的深度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养;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开展深度学习时,给予学生实时奖励(掌声激励、口头奖励、抢答鼓励等形式),强化学生学习行为的获得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设计联系工业生产实际的习题情境,让学生开展深度思考、深度判断,及时评价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深度学习的获得感。</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评柳先美老师课堂:</b></font></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亮点一:</b></font>名师引导活、学生悟性好、动手能力强、探究意识佳、校服颜值高、先进技术靓、投屏效果棒!</p>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b> 亮点二:</b></font>目标明,思路清;状态好,素养高;趣味浓,气氛活,技术棒,效果佳!</p><p>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实时同屏,现代技术运用得当,效果杠杠的;学生表述清晰、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学生素质棒棒的!</p>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b> 亮点三:</b></font>课堂完整流畅,设计合理,连贯有序,轻松愉悦,紧凑高效,生动有趣;渗透“互联网+教育”实践体验,体现出“化学是美丽的,学习是幸福的”,听者悦其身,学者浸其脑、悦其心、提其神、促其思!</p>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b> 亮点四:</b></font>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互动新颖、教学更高效:多次现场抢答,课堂科技感十足,震撼!学生做实验后用pad平板对实验结果拍照上传,老师对实验结果的点评与讲解更加具有针对性、时效性;手持技术与实验改进完美结合,科学设计实验,让化学反应可视化、定量化!</p>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b> 不足与建议:</b></font></p><p style="text-align: left;"> 课堂上要加强对学生知识体系自主构建的落实及对有关方案结论展示的落实与及时评价,适当减少对先进技术手段的依赖,让课堂更温情、更接地气。比如,设计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习题,学生在完成练习过程中对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问题进行随堂实践、落实并实时评价,这就是不停留在表面知识点上的深度学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评尹红老师课堂:</b></font></p> <p> <font color="#ed2308"><b> 亮点一:</b></font>化学即生活,生活即化学。能联系实际,服务生活,学以致用!教者将生活中电路板带入课堂,以实验室模拟印刷电路板刻蚀的趣味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工业运用真实情境的解决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自主整合,实现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落实。</p> <p> <font color="#ed2308"><b>亮点二:</b></font>本堂课的主线清晰明朗,很好的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籍真实情景引导(印刷电路板制作)-突出重点(铁盐与亚铁盐转化的实验探究)-具体运用(刻蚀液的再生)。此设计极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课堂设计感十足!</p><p> 教者能循循善诱,引导到位,师生共振,提升关键能力;证据推理,实验探究,落实核心素养。</p> <p> <font color="#ed2308"><b>亮点三:</b></font>教者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课堂真实感强,学生获得感足!</p><p> 每一次活动前,老师都作了适当的引导,即让学生明确活动目的,又不过多干扰学生的思维发展。“很棒啊,这个可以继续走下去!”老师对学生的此类激励多次、具体、诚恳,有温度,有亲和力,不形式化。</p>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b> 亮点四:</b></font>这是一节“四声”的课堂</p><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b06fbb" style="text-align: left;"><b> 掌声</b></font><span style="text-align: left;">:深刻与精辟——有感悟有收获 </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b06fbb"><b> 笑声</b></font>:生动与精彩——有兴趣有激情 </p><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b06fbb"><b> 互辩声</b></font>:自主与探究——有参与有互动 </p><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b06fbb"><b> 赞美声</b></font>:爱与激励——有爱心有赏识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亮点五:</b></font>本堂课的“五有”之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有法</b></font>(融合新技、思路清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有序</b></font>(设计科学,层次分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有效</b></font>(互动探究,体验充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有趣</b></font>(生活激趣,拓展延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有爱</b></font>(激励赞赏,获得感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不足与建议:</b></font></p><p> 宜适当多点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创新学习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对二价铁与三价铁互变进行深度实验探究时,短时间内现象不够明显,可以借用手持技术和投屏技术,从定量角度跟踪反应过程中相应离子浓度的变化,“看到”反应过程得出结论,这样既可以体现化学“变化之奇妙”,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同时又与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深度融合,一举多得!</p> <h1>审核: <b>程俊</b>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h1><p>图片提供:教育频道</p>

深度

学习

学生

课堂

实验

探究

教育

教学

亮点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