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我入住蒲松龄下榻的客栈</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你是做梦穿越了,还是蒲松龄借妖还魂了。</b></p><p><b> 看官朋友一定认为老小子哗众取宠,且听俺细细道来。</b></p><p><b> 金秋天气,阳光和煦,退休工人可不能辜负这大好时光。</b></p><p><b> 10月初,我选择了以“枫林映清泉,绿树掩幽谷”为主题的“油画中国”东北内蒙自助行。第一天晚上,在途经山东淄博时选择玫瑰大酒店下榻,用“玫瑰”作酒店名,对过路客蛮有吸引力。客官会说,你一定是花痴!一个退休老人专门去看东北漫山遍野的红叶,不是花痴也是花痴!而且是个老花痴也。</b></p><p><b> 淄博玫瑰大酒店,名后还有括号:聊斋文化主题酒店。听着是否有点好奇和怕怕感觉,也许蒲松龄笔下有个叫“白秋练”的冤魂少女,会到你床边泣泣哭诉,不说了!不说了!</b></p><p><b> 我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世人皆知、名扬中外,作者是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获得过“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殊荣。作为淄博文化代表人物,蒲松龄先生的塑像成了淄博火车站广场标志性景观。后来,火车站广场改建,蒲松龄塑像被迁至淄博玫瑰大酒店。蒲松龄塑像何缘“落户”玫瑰大酒店?还得从头说起。当年2月,康熙皇帝下旨在全国禁“淫词小说”,包括《聊斋志异》在内,有人要毁掉《聊斋志异》并给蒲松龄定罪,又因为此书刺贪刺虐对当权者不利,被焚毁是完全可能的。蒲松龄朋友王渔洋急中生智写下了“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的名句,这就把《聊斋志异》开脱出“淫词小说”的范畴。如此才把《聊斋志异》当作民间消遣类故事书保留了下来,之后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蒲松龄称王渔洋“真可谓平生第一知己也”。</b></p><p><b> 是日中午,蒲松龄约王渔洋等好友,来到当时新城县张店镇的“张家店客栈”(玫瑰大酒店所在位置及前身),张家店众多乡绅目睹大文豪蒲松龄现场挥毫作诗,尽抒情怀,大加赞赏。当年蒲松龄下榻过的张家店客栈已今非昔比,但他在此下榻的这段佳话却一直流传至今。在蒲松龄塑像迁至玫瑰大酒店后,进一步全面融入蒲松龄的聊斋文化风格,成为中国首家具有独特浓郁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饭店。</b></p><p><b> 几十天的旅程中,第一天的住宿,让人如此难忘、深刻记忆,这就是旅行带来的收获和愉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