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书卷”气,“朗朗”小语声 —— 践行“五味校园”之书卷味

郑梦娜

<p>  “深秋澄霁,烟淡霜天晓”,中江小语教研课在林校长为我们提出的建设缤纷“五味”校园之“书卷味”的愿景中继续前行,在新一周的教学研讨课中,两位优秀的老师带领我们进入了夏季和秋季的语文课堂氛围,让我们一齐在其中“乘兴约登临,听水乐,习丰碑”,在直观的教学实践中学习和感悟两位优秀教师为我们带来的精粹课堂。</p> <p>  程瑞雪老师在《秋天》一课中,带领我们走进了“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意境之中。在程老师的课堂中既体现了一年级儿童活泼开朗的年龄特征,还呈现了符合新时期核心素养教学观提出的教学课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特点,程老师收放自如地把控着整体课堂教学,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悟到简单教学流程里饱含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的教学风格,感悟到如何用“文言文语”,例如“一片片”,“落下来”来描绘我们所处季节的魅力,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整个课堂节奏犹如春风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地娓娓道来,徐徐推进,符合课标提出的将“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目标相结合的教育方针。</p> <p>  “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秋天所积累的硕硕果实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生长才可得来,没有夏天的生长即无秋日的丰收。伴随着朗朗读书声,刘素红老师带领大家共同走进了《夏天里的成长》,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刘老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主治教学,从植物动物到山水、铁轨、马路和人类;从无生命的到有生命的,点面线三维一体,从三个层次梯度来联系视觉、听觉和触觉,帮助学生联通五感,体悟所获。课堂的最后,刘老师教态亲切,注重交流,设计精巧,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好语文课、为同学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并将课堂内容联系到孩童从小学到中学的成长的切入点,为下一个课时将课文升华到使学生明白所处的时光如“白驹过隙,日光荏苒”且“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并告诫大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要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则自强不息”做准备。</p> <p>  “因课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每一节公开课的背后都是老师们伏案在知识灯光中的日日夜夜,精彩的课堂之后则是大家在一起教学研讨的宝贵时光,每位老师都各抒己见,热烈的讨论着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所见、所思及所想。“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不仅收获颇丰,且每位教师都呈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风范,带着思考和感悟,我们将继续脚踏实地地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正如教务处程媛主任总结所言: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 ,紧扣教学目标、聚焦教学内容,”为本周研讨会的顺利结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p>  “疾风知劲草,岁寒显青松”,作为中江的师者,我们在不断地努力中为“中江娃娃”接受四十分钟的优质语文课堂做最精心的准备,旨在不仅呈现出最优质的小语课堂,更能够为践行林校长为每一位中江“娃娃”提出的建设缤纷“五味”校园之“书卷味”的期待而共同奋斗,“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中江在努力,我们齐加油!</p>

课堂

教学

老师

书卷

素养

语文

我们

课堂教学

中江

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