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叭叭俱乐部10.25日至29日南太行挂壁公路自驾游纪实

秋之韵

<p>金秋十月,嘀嘀叭叭俱乐部22位车友组成太行山自驾游车队,大多数车友是女性,只有3个男同胞。在自驾游队伍中巾帼不让须眉。</p> <p>加上导游和领队24人六辆车,其中三辆车在山东游览青州古镇、石门坊红叶谷、济南百脉泉公园后驾车直接到达河南林州雨晨客栈。</p> <p>进入太行山后,经过林州石板岩小镇。</p> <p>25日下午四点半左右,到达太行山精品民宿“雨晨客栈”</p> <p>其他三辆车的车友乘火车二点多点到达新乡车站,到达后租车落地自驾,五点左右陆续到达客栈,新老朋友居然在这儿重逢。</p> <p>晚饭后想在周边溜达,出门不期而遇地碰到地陪和领队,便结伴同行到石板岩小镇观夜景。</p> <p>石板岩的中心广场晚上看上去居然像欧洲的小镇,房屋设计得欧式格调,艺术气氛很浓。</p> <p>有咖啡馆、艺术馆等。经了解,原来这儿经常有艺术学校的学生来写生,有投资者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划设计建造统一标准外墙的房屋接待学生。</p> <p>白天看到的那一排房屋被灯光勾勒得如此美丽。</p> <p>大峡谷中的梦幻谷玻璃悬空眺台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p> <p>明天我们要去游览的玻璃天桥</p> <p>26日早上出发时发现车上不知何时已贴上车标、车号。</p> <p>六辆车的车队从前后拉开距离及管理的角度来说可能正好。</p> <p>八点多从客栈出发至大峡谷仅几分钟,集体照是必须的。</p> <p>我们三辆车12位车友基本都没有到过太行山,今天游览后,对太行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层林尽染的秋景、形态各异的岩石、高高低低的瀑布、潺潺流淌的溪水、峡谷上端的玻璃桥、以及梦幻谷悬空眺台所震撼。</p> <p>太行山山美、石美、水美,每个景点都是水和石的融合、碰撞,黄龙潭前一坛清水。</p> <p>石桥下的瀑布。</p> <p>形象的二龙戏珠。</p> <p>九连瀑不疾不徐缓缓流淌。</p> <p>好喜欢这儿的石头,每块都不一样。</p> <p>“悟”悟出了什么?</p> <p>此刻的车友柔情似水,情景交融。</p> <p>在石阶上小憩。</p> <p>太行山游览将近五个小时,中午在景点用餐,面条10元/碗,量多价实,从景点来说良心价。</p> <p>午餐后乘上区间车到达观景台。</p> <p>网红公路,在层林尽染的山间会更红。</p> <p>一桥飞架两峰。昨晚夜空中的玻璃桥。</p> <p>有近一半的车友走上玻璃桥。</p> <p>梦幻谷玻璃悬空眺台。</p> <p>下午二点半离开大峡谷,开车前往大垴村的盘山公路,车辆在这又窄又陡的公路上行驶,考验驾驶者的判断力和果断能力。</p> <p>中途停留,登高望远。</p> <p>弯曲的山路犹如一条无尽的彩带,随意飘浮在山间。</p> <p>晚上六点二十分到达今天住宿宾馆。</p> <p>27号早上八点出发来到红旗渠纪念馆。正巧赶上河南税务总局的一批年轻人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讲解导游有限,我们在草坪上等待。</p> <p>红旗渠是新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为改变林州人民百年来缺水干枯的现状,1960年2月起当时县委书记身先士卒带领10万大军,用一锤一钎一双手,经过十年的汗水和功力,艰辛与智慧,心血与砥砺,终于在1969年7月将主渠道、次渠道1500公里的红旗渠全线贯通。</p> <p>等待期间,又是拍、拍、拍。有没有发现照片中的旗帜有变化哦!</p> <p>半个小时后终于入室参观。车友们看得很认真。</p> <p>红旗渠纪念馆旁的分水闸</p> <p>分水闸上方的照片是当时开闸通水时林州人民人山人海欢庆的瞬间。</p> <p>下午参观红旗渠最为险峻的一段实景。红色的建筑物犹如一面飘扬在中原大地上红旗,不断向人们展示当时林州人民开挖红旗渠时展现的精神面貌。</p> <p>现在作为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教育的最佳场所。</p> <p>这是红旗渠开凿中最为险峻的一段,全部由青年人承担,命名为“青年洞”</p> <p>下午二点离开红旗渠,经G22高速赴山西齐王寨———太行第一道。</p> <p>四点五十分到达太行十六柺,号称(太行第一路)。老天不作美,下起蒙蒙细雨。</p> <p>一棵树一座山,一车队在雨中,等待驶上太行山第一路。</p> <p>所谓的第一路原来就是在一个山坡上筑成得16个“S”形爬山公路,犹如美国旧金山的花街。</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离开网红公路时夜幕已经降临,马上赶往下一个景点齐王寨挂壁公路。到达时已经五点四十分。还好景点有人售票。在夜幕中留下这几张还算比较清晰的照片。</p><p><br></p> <p>28日早上八点十分离开昨天住宿的西溪假日酒店,前往回龙挂壁公路。</p> <p>昨天住宿的酒店周围的景色很美,这是早餐时空中餐厅窗外的景色。</p> <p>在雨蒙蒙中出发,对今天的行程期望不高,可车队到达天界山景区,居然是一片云海迎接我们。</p> <p>锡崖沟景区云雾缭绕,山影若隐若现,我们似乎误入仙境。</p> <p>那儿的摄影师说我们运道真好,他守候了两天才看到云雾。</p> <p>我们似乎在仙境中,在云端里,在现实虚无缥缈的世界里。</p> <p>变化无穷的云雾拖住了我们的脚步,在领队的不断催促中才忍心离开。</p> <p>接着车队穿越回龙挂壁公路。</p> <p>这条挂壁公路是回龙村民从1993年至2001年八年的时间用最简单的生产工具(锤、钎、锹、)等,开凿出一条八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和一千米长“S”隧道,被党和人民誉为“回龙精神”</p> <p>离开回龙挂壁公路,来到太行红岩大峡谷。迷雾茫茫,能见度很低。车友兵分两路,一路乘索道上山,另一路乘电瓶车上山走栈道。</p> <p>没有想到在悬崖峭壁上竟然开凿出一条栈道,更没有想到在云雾密布的景区就这个区域能见度较高。</p> <p>绝壁立仞一棵松。</p> <p>绝壁上名副其实的栈桥。</p> <p>远处看这个栈桥是挺吓人的。</p> <p>景区就我们这波人。</p> <p>人似乎悬在空中。</p> <p>时间关系,我们不上山顶——老爷顶,等待区接车。</p> <p>下午二点多到达另一个景区——王莽岭</p> <p>层层叠叠的山峦。</p> <p>一幅幅山水画</p> <p>小太行——太行山的微缩板,太行山几十亿前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地壳运动,形成目前的景色,层峦叠嶂,奇峰怪石,悬崖峭壁。</p> <p>来不及走大环线,就走小环线,来到太行云顶。</p> <p>一群喜欢拍集体照的车友。</p> <p>在群山怀抱里,人是那样的渺小。</p> <p>离开王莽岭景区,车队驶向原始、险峻、奇特的昆山挂壁公路。</p> <p>公路一侧的峭壁上,有一个个类似这样的窗口,既采光又可观景。</p> <p>昆山挂壁是这次所有的挂壁公路最为险峻的,道路崎岖不平,前方宽窄不一,窗边犬牙交错,因为道路沿山形走向,时弯时曲,时高时低,使窗内的景色与窗外反差很大。</p> <p>驾驶员驾车不容易,副驾驶在行驶的车中记录这些美景也不容易。</p> <p>终于开出隧道,车队停靠路旁,让大家留下这难忘的时刻。</p> <p>车队掉头转个山头时发现云雾在蔓延,又下车拍照。</p> <p>傍晚时分车队沿着山路驶向郭亮村。</p> <p>车队从山西进入河南,在关口等待检验车辆和查检人数。</p> <p>夜晚的郭亮挂壁公路,灯火通明。这个隧道只有晚上5:00至8:00能通车,白天只能走行人。</p> <p>这条挂壁公路现在成为景观道路。</p> <p>晚上六点多入住郭亮“影视人家”民宿。</p> <p>29日上午8:30我们在万仙山景区郭亮村游览。</p> <p>郭亮村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悬崖村庄,因为解晋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而出名。现在是万仙山的一个景点。</p> <p>郭亮挂壁公路全长1250米,蜿蜒在120米高的红色绝壁上,被日本名古屋电视台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美国媒体称为“全球最奇特、最出名的18条道路之一”</p> <p>这是挂壁公路内的窗口。游客可以从里面看风景。</p> <p>郭亮村现在是一个旅游景点,外面的车辆一般不能进入,自驾车辆一般只能停靠在照片右侧盘山公路下端,再通过景区区接车走盘山公路到隧道口,游客下车后在隧道行走1250米后再进入郭亮村,我们是因为有人协调,车子直接入村。</p> <p>抛开挂壁公路这个题材,其实郭亮的自然风光确实非常美。</p> <p>车友们不断的寻找最佳摄影角度,把美景带回家。</p> <p>中摄会的摄影师的角度就是不一样,俯瞰全景,尽收眼底。</p> <p>中午11:30分导游给大家颁发“穿越南太行山挂壁公路”荣誉证书。</p> <p>每个车友拿到穿越证书欢快的合影。</p> <p>至此,五天四夜的穿行南太行山行程顺利结束,特别敬佩那些女司机、老司机,你们是真正的勇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