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前言 <p> 对于出生,每个孩子都充满了神秘感,许多孩子会问“我从哪里来?”“我是怎么来到这儿的?”“谁把我送到这儿的?"等许多问题。</p><p>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说到4岁的孩子开始对外部世界、对他人和自己有初步的认识,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周边的一切充满好奇,经常会问很多问题,最多的就是我从哪里来。</p><p> 于是我们通过活动《我从哪里来》让孩子初步了解原来我们是爸爸妈妈相爱后,用他们表达爱的方式让精子和卵子一起,一个新的生命被孕育了,后来就生下了独一无的我们了。可是在活动中,老师发现孩子们对于另一个问题兴趣很大,那就是妈妈的大肚子。</p> 活动开展 <p> 有趣的“大肚子”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开始讨论: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会有什么反应?肚子里有宝宝,行动会很方便吗?</p> <p> 针对孩子们的这个讨论,我们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让孩子回家和妈妈一起进行关于大肚子的话题交流。</p> <p> 知道了妈妈大肚子的感受,继而对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长大的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通过观看PPT《“大肚子”变形记》让孩子感受生命在子宫中的孕育过程,以及妈妈在孕育过程中的辛苦付出。</p> <p> “原来我在妈妈肚子里是这样长大是呀!”小朋友们对这个新的认识感到非常兴奋。</p> <p> “老师,我们可不可以来怀宝宝啊?”“老师,我们也想来试试做大肚子。”看着孩子们那迫切的小眼神和跃跃欲试的神情,于是我们决定进行《我们来怀“宝宝”》这一活动,让每一位孩子来体验妈妈怀孕的情景。</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讨论:用什么来当做小宝宝?</b></p> <p> 最后大家觉得用靠垫和娃娃做大肚子不够圆润,用气球做大肚子用力过猛会破,有点可怕,觉得用皮球做大肚子是最好的方法,于是一致决定用皮球来代替“宝宝”做大肚子。</p> <p> 一天的体验活动下来,孩子们都有感而发:带着"宝宝"身体变得很笨重;带着"宝宝"弯腰捡东西很累;带着"宝宝"吃饭不方便;带着"宝宝"走路都看不见;当妈妈真是件辛苦又幸福的事。</p> <p> 体验过做“妈妈”怀“宝宝”后,我们又设计了美术活动《妈妈肚子里的我》,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画一画在妈妈肚子里的自己,满足孩子表达的愿望,激发孩子对妈妈的热爱之情。</p> <p> “老师你看,阅读区也有这本生宝宝的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绘本《小威向前冲》,它将复杂的生子过程讲述的恰到好处,让人既不觉得神秘又有吸引力,看看孩子们看的多认真啊!</p> 活动后续 <p> 等等,孩子们还有很多好奇的事,为什么有的妈妈生的是女孩,不是男孩呢?为什么有的妈妈生双胞胎?龙凤胎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些妈妈生一个宝贝,而有些妈妈又会生几个宝贝呢……</p> <p>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对他们进行了基本的性教育,避免了幼儿对其错误的认识,使孩子们对生命的形成过程有一个科学的认识。</p> 致每个孩子 <p> 你们都是带着爸爸妈妈的爱来到这个世界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20px;">编辑:王德凤</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20px;">图片:中二班</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20px;">审核:园长室</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