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切勿“内卷化”

薛峰

<p>  今天在亿万粉丝的抖音号“央视新闻”上学到一个名词—“内卷”。大致意思为阶层流动固化或产业升级停滞,非理性的内部竞争下,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边际递减。“内卷化”现象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体现,企业员工的“白加黑”“996”“007”,考核工作中创而不新、层层留痕、PPT考核……甚至在远离尘嚣的教学中,此现象也屡见不鲜。</p> <p>  譬如为数不多的假期中,A学科老师布置了N套作业,其他学科老师看到后,会产生臆想:不布置同等或者更多数量,是不是代表学科没有地位?是不是导致学生重视度下降,亦或在领导眼里工作不努力?这样的盲从心态催动下,产生的是非良性行动导向,老师们一起致力于在作业的“量”上作文章。对学生而言,老师的甩包袱的倾向,导致学习陷入到低水平的重复和无效的消耗中,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课余时间是被占用了,老师的出发点也不坏,结果也并非完全反向,但这种把敷衍差事当目的,为了作业而作业,本质上还是懒于思考,缺乏创新,消极作为的“形式主义”。与之相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如早读和晚自习的结构化安排等,缺乏统筹规划,为了看班而看班,只要有人顶岗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延伸到教师备课阶段,比谁手写教案更多,比谁字迹更美观,而缺乏“脑中有课纲”“目中有学生”“导学有方法”的思考和尝试,结局只能是教育人的职业倦怠和受教者的惰性泛滥。</p> <p>  如何避免“内卷”,关键在于思维创新,通俗讲就是“破圈”很重要。线性的努力并不意味着勤奋,找到适合的方法,减少趋同的内耗才是正道。譬如听曹荣海老师讲单词背诵方法,深有感触。同样是背单词,漫无目的背诵或者费劲洪荒之力都不值得称道,抓住词根发散联想,在辅之以勤奋,才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他举例说,词根cap,有抓住、拿的释义,那么capture(捕获、俘获)、captive(俘虏)都可由此展开,对学生而言,只要看到单词内有cap这一词根,即使遇到生词,也能够产生联想。再譬如在平时学案有效性考量时,有时过于侧重题目日日练,周周练,月月练,但如果能以考点为引导,真题为核心,变式训练为辅助,尝试自编分层导学,也许更有适配性和针对性。此外,积极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整理错题集,对错误的题目归纳整理,时常拿出来看看,也是避免低端重复学习的良方。</p> <p>  具体到政治哲学教学,枯燥乏味的原理最易让学生反感,让老师也自讨无趣,课堂中出现一两个有思考价值,有生活气息,有人文涵养的案例,是防止“内卷化”的策略。譬如在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的知识阐释时,衍生到抗疫模式中蕴藏着文化差异,更能激发学生的共情。匈牙利的诗人裴多菲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粗俗的理解就是没有自由就是死,所以西方国家不少人在为戴不戴口罩,出不出家门纠结,甚至上升到虚伪的民粹主义和民权辩论。而《报任安书》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白了,就是国人理解的死是有的崇高理想和社会集体意识的,对普通人而言,至少是体谅,理解,不添乱;对一线人员而言,是为人民的利益奋斗,为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追求。抗疫的不同结局,我国是文化自信的支撑,制度自信的彰显,而西方不少国家还在追逐病毒自由还是生命自由中迷惘。</p> 教学天地宽、课堂大舞台、大有可为,也应大有作为。防止“内卷化”,就是要更好地营造“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氛围,需要对做事的方式、思维的固化适时调整。正所谓“内卷多做无用功,千篇一律很雷同;只有寻找差异化,人无我有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