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国庆同学会的那份情愫还未完全散去,带着那种小小激动的情结,回到母校,沐浴着雅雨、雅风,零距离触摸当年的味道,当年的很多很多,如蒙太奇般,浮现在眼前。</p> <p> 可曾记得这个大门,因为新冠,今年封闭了,30年前,我从这里踏入,进入川农的第一步,大学生活,从这里开始……</p> <p> 就在这几株树下,当客车停稳的那一刹那,师兄师姐的热情扑面而来,川农80多年厚重的文化底蕴拥抱着我们,给稚嫩的我们带来了丝丝的平稳和从容……</p> <p> 大学生活第一年的宿舍早已经不再了,那是一栋三层的小楼,每一间住8位同学。哪些一起同住的兄弟,已经忘记的远远了,连一点模糊的回忆都没有。正好印证了自己,懵懵懂懂上的大学,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p> <p> 研究生院已经夷为平地,取代的是一棵大树。我不知道是什么树,但能体会到百年树人的味道。毕竟,研究生院,对于当年的我,自以为那曾经是不可触摸的梦……可是,我的同学,却有9个同学先后实现,我,惭愧不已!</p> <p> 当年的校团委不见了,现在是停车场和二号住宿楼,当年,这里是我们的学生工作活动中心。记忆中,第一次排队报名就在这里,还能依稀记起新奇的感觉。</p> <p> 这栋U型七层大楼,当时川农的千人楼,全是清一色男同胞。三年的时间,都在左边六楼第一个房间。每天上上下下,没有电梯,本来就没有吃饱,运动量还挺大,于是,自己也就只能瘦削的面对大家,不像现在的自己,猪一样的身材,自己看看就很讨厌的那种,不过,脸上的笑容比当年有肉感多了。</p> <p> 当年的女生宿舍,现在已是男生七舍了,外面的围墙,变成了学生服务中心。想想这里,当年等一个人滋味,是不是很有同感!</p> <p> 去往操场和教学楼的三角路口,一直都是等待准女朋友最好的地方,有女朋友的早都进女生宿舍去了;还在追求的,好像基本上都在这里等待,你等过吗?</p> <p> 还熟悉不?想想……</p> <p> 再想想……</p> <p> 对,就是一直伴我们度过四年大学的第三教学楼。30年了,他还在这里,只是,重新装修了。外面的公示栏,好像从没有变过,一如我们想念母校的感情。</p> <p> 记得吗,3-102,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阶梯教室,上大课的地方。经常的,晚晚的来,坐在后排,只为可以早点走切吃饭。有你吗?</p> <p> 三教边的林荫小道,现在已是双车道的校园交通要道了,当然,仍然是宿舍区走向教室的必经之路,不是耍朋友的那种小路。</p> <p> 第一办公楼,当年农学院的政治和学生工作中心,毕业照就是在这里拍的。岁月,没有改变它的模样,却能感受到它第一的肃意,发自内心尊重的那种!</p> <p> 这两栋办公楼,已经记不起它们当年的情况了。</p> <p> 四教,很雄伟。好像,大学四年,只上去过一次。记不起干什么了,唯一的一次。</p> <p> 四教的后面,原来是图书馆,没看到图书馆去哪儿了,现在已经变成拓展营地和运动场。</p> <p> 第五教学楼,做实验的地方,基本上学化学课时,每周有两天下午都在这,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你怕过吗?真心话,我怕过!</p> <p> 校园靠濆江边的围墙没有了,现在是读书走廊。</p> <p> 能够值得自豪和傲娇的地方,似乎只有这了。冠军也好,球星也好,都已是过眼烟云。这个年龄,最想说的是,感谢母校的这片热土,不仅仅提高自己的学识,还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p> <p>逸夫教学楼,就在第一办公楼的对面,应该是捐赠的吧,我没有去考究。这是曾经的第二教学楼,现在已没有很久了。</p> <p>高大上的行政大楼,就是原来西康日报的驻地,也是当年西康省政府驻地,风水应该不错。当年,我们体育老师就住在这里,能记起他吗?和蔼可亲,总是笑呵呵的李培文老师。</p> <p>行政大楼对面,是新建成的体育馆,体育学院就在这。当年,是居民区,哦,应该叫宿舍区,没有那么高大上,据说是用多营农场置换来的。</p> <p>“和我在农大的街头走一走</p><p>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p><p>这是川农版《成都》的拍摄地。当年还是校园外街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如今成为了川农校园的网红打卡地。</p> <p>四教远远望去,后面的周公山清晰可见。去过两次,集体活动,要爬山三个小时。很想再去一次,估计难以成行了。错过,也许就是一辈子了……如果有当年的陪伴,我可以再去试试,约吗?</p> <p> 还是那个地方,还是那个医院,只是,设施设备科室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当年要有今天的医疗条件,周大汉也不会去雅安医院呆着了,烫伤的洪波兄弟不至于疼那么久了……</p> <p> 加宽的濆江大桥,车水马龙,连接着新旧小区,见证着川农雅安校区的变迁……</p><p> 留校实习的日子,每天都从这里走过……</p> <p> 当年的濆江农场,水稻、油菜、小麦……的实验地,现在已是高楼林立,教学楼发展到了10栋,住宿区已经有三个了,可以容纳2万学生,已是我们当年的5倍。</p> <p> 我不想回忆这些,因为,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但也没有遗憾,因为,我们都青春过。</p> <p> 十教,专门为院士周开达修建的。非常荣幸,我还能在这里听现任校党委书记授课,乡村振兴的那种,正好我们目前非常非常需要,受益匪浅。这一次,认真努力听了的,虽然,很快就忘记了,回去好好复习,必须的!</p> <p> 专门去看望了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帅帅的,好像还不能用萌来形容。喜欢品茶,家中的陈设,已经有了古典艺术的味道。师娘很好,在成都陪伴快高考的女儿。真心为老师叫好,衷心祝愿老师健康长寿,家庭幸福!</p> <p> 青衣江边,芦苇荡中,麻辣烫与烧烤的味道,还在想念……</p><p> 张家山公园就不切了,从校园就能看过去,好像没有好大的变化。</p><p> 金凤寺,土壤采样的地方,原来一条小路,现在是云梯了。对面,就是行政新区,市政府就在那里。</p><p> 百丈湖,清漪湖,飞仙关……还能记起名字的地方,都很想去,留待下次吧。也许,还有兄弟愿意与我一起,是不?</p><p>……</p><p> 青春的记忆,总是那么的美好!</p><p> 回归现实,活在当下,</p><p> 我爱你,我的川农!</p><p> 我爱你,我的祖国!</p><p> </p><p> 等你哟,我的兄弟,我的同学!!!</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