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暮秋的北京天清气朗,第十中学副校长乔亚玲、逸城学校主任张敬梅、第二中学副主任林珊珊抱着一颗空杯的心态,来到了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开始为期三周的挂职跟岗培训。</p> <p> 2020年10月19日,由党办主任陈明慧热情的接待了我们。随后教院附中的校级领导班子为我们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薛松校长向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学校领导、教师将全力配合我们的学习。</p> <p> 在过去的一周,我们的学习方式基本可以概括为参观考察、访谈交流、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教研活动。</p><p> 我们了解到教院附中的校训是“志诚、勤奋、健康、发展”,决心打造一支“肯奉献,勤钻研”的教师队伍,这一点在我们这周参与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能深切的感受到。</p> 教学篇 <p> 这周我们参与了两节公开课的听课,并与做课教师、学科组长、校领导一起进行了评课议课。两位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很好的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习习惯,课堂实效性强。尤其是学校“数学课上一支红笔”的传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领导评课也能直击教师问题,并从专业的角度指导,促进教师成长。</p> <p> 周二我们参与了教研组长会议,在会上教学部的李洪主任布置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让我们觉得教院附中的校本课程真实,有效,而不是在做样子。</p> <p> 为了了解学校真实的授课情况,我们还听了推门课,并找到负责学校科研的严主任、教务处的王主任分别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访谈。我们了解到疫情之前,学校一直实行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分层走班,这一做法拓展了我们的工作思路,引发了我们的思考。</p> 教育篇 <p> 到校的第一天,我们参加了教院附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升旗仪,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p> <p> 周二非常荣幸的听了迟希新教授关于主题班会活动的讲座,讲座内容详实,有可操作性。</p> <p> 周三我们三人早早到校,在校门口与吉校长就入校,目前防疫工作的学生管理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学生入校礼貌,有序,跟平时学校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分不开。</p> 丰富的校园活动 <p>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展示了学生的风貌和能力,也使得我们的学习变得有滋有味。</p> <p>气氛火热的初一初二年级体能比赛!</p> <p>高一年级的诗文朗诵比赛,作品形式多样,孩子们热情饱满!</p> <p>初一学生学习经验介绍</p> <p> 周四晚上,班长赵校长组织我们这期学员分批进行了阶段交流,气氛热烈。赵校长也提出希望和要求,要多思,多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跟紧,争取学到更多的理念,经验。</p> <p>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计划更深层面的了解教院附中,体悟好的经验做法,学人所长,补己之短。</p><p>撰稿:林珊珊</p><p>照片提供:乔亚玲 张敬梅 林珊珊</p><p>校审:乔亚玲 张敬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