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零星往事回忆——文革中的“旅游”

董其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中的〈串联〉旅游”,发生在六十多年前,是“文革”时期特定历史现象,盛行于1966年8月至次年3月。其形式为:全国中学以上学校组织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全国红卫兵到北京及全国各地互相进行革命交流学习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六十多年弹指间一瞬间,然而作为那个年代,那场运动的见证者和亲历者,那时候的一些事情,至今历历在目,并不时地在脑海中浮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6年8月,中央文革表态支持全国各地学生到北京交流革命经验,也支持北京学生到各地去进行革命串联。特别是1966年9月5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展串联《通知》发表后,全国性的大串联活动迅速开展起来。当时主要串联地是北京,来京主要是参观、学习和支持北京各学校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接受中央负责同志接见。来京串联一律免费乘坐火车,生活补助费和交通费由国家财政开支。天大好事从天而降,机遇真的来了,那时候我十五六岁,正是青葱岁月里的懵懵懂懂的年龄,而那时候也正是一个盲动的年代;一个狂热的年代;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我们纷纷行动起来,到北京去、到上海去、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去串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和朱庭云、马良田、刘春华、张志文、李景跃、李连喜一行七人组成了一个串联小组。出发之前换取全国粮票,准备两件换洗衣服,由学校开个介绍信,证明是革命的红卫兵,到某某市搞革命串联,请接待为盼云云。后来只要有一张纸,上面盖有公章,有字,有日子,就可以走遍全中国,到哪儿只要能找到红卫兵接待站,就有吃有喝有住的地方。去哪里串联呢!当时我们年龄14~15岁,但野心不小,我说要去就去大城市,去南京、去上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身背军挎包、军用水壶,10月5日来到山海关火车站,凭介绍信取出火车票,山海关车站都是路过车,由东北开往南京火车进站了,大家蜂拥挤向车门,由于身单力薄,挤不过年龄比我们大的学生,没有挤上南下的列车,一直到半夜才上了一列到达天津火车,车里人真多呀!我们站在列车衔接处。大约在清晨5点左右到达天津站,出了站后,我们到售票窗口领取南下列车票,经过3多小时的排队到了窗口被告知三天后去南京、上海的车票已经没有了,我们只好在天津停留下来,由红卫兵接待站安排我们在张贵庄住下,由于第一次出门,没有经验,没有想到天津有两个张贵庄,我们坐上开往张贵庄火车站的公交车,到了张贵庄站才知道去错了地方,应该是天津市内张贵庄小学,又坐车返回。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又饿又困,吃完饭后倒头睡去。第二天又去排队取票,被告知下一个三天后票已经没有了,怎么办!我们紧急商量了一下,既然南下不行,就改去东北,当时去东北的人相对较少,当天晚上就有天津到沈阳的列车,我们与接待站老师告别,接待站老师分别时还送我们一人一本《十六条》的单行本。第一次到天津感觉还不错,就是有两样不好,第一街面上找不到厕所,第二本来天津路就不正,还喜欢用东南西北命名,我们也分不出东南西北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天津火车站人头攒动,人满为患,各种口音的红卫兵塞满了车站广场的各个角落。从晚上7点钟就开始排队候车,一直到半夜12点多钟才得以进入站台。红卫兵们拥挤着、撕扯着、你争我夺、好不容易挤上了火车,额定载118人的车厢里,挤进了200多人,尤其到唐山后又挤进100多人,有的红卫兵看从车门上不来,就由车窗爬进来,从那时起我才知道上火车除了从车门上车外,还可以从车窗上车。两个人的座椅挤三个人,三个人的座椅挤五个人,过道里更是像沙丁鱼罐头一样,塞得满满登登的,任凭火车怎么晃荡,也不必担心被晃倒,因为里外三层都是人。有心眼的人,发现了“新大陆”,行李架上是天然的卧铺,铺上军大衣一觉睡到终点,这叫“上天”;座席底下,也横躺竖卧着,这叫“入地”,靠车窗的小桌上都坐上了人。车里人多,空气流通不好,气味很糟糕,也顾不上许多,车上既没有水,又没有卖零食的,即使你想去一趟厕所,都像跋山涉水一般的艰难。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你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去一趟厕所。到了厕所门口,还得和坐在厕所里的红卫兵商量,否则,人家不出来,你也方便不成啊!列车走走停停,早就没有了运行时刻表,不知道时间,全车厢里没有一个戴手表的。蒸气机车,时速很慢,胆大的司机拉着不要命的特殊乘客,奔驰在铁道线上,超载的火车,喘着粗气,呼呲呼呲地拉着红卫兵小将们向前奔驰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上午8:30,到达沈阳站。红卫兵接待站将我们安排到一家地质学院,我在地质学院内捡到一片云母(属于硅酸盐类的一族矿物,主要是白色和黑色,能分成透明薄片,用做电缘材料)。深秋的沈阳天气已经凉了,树叶枯黄了,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像铺上了层黄地毯,我们去各大专院校地抄写大字报,一开始大串联的学生,很守规矩,真的像模像样到各大学院校去抄写大字报,去旅游玩的人有,但多是年龄较大的学生,后来大串联就被改写成旅游了。在沈阳一家学院,马良田发现一件挺奇怪的事,男女卫生间不分,男女上同一卫生间,同一卫生间是由不同隔断隔开,而且里面都有门,可以关闭,这和火车上的卫生间是同理的,真是少见多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在沈阳呆了三天后,决定去大连,经过半天排队拿到车票,明天上午10:30的火车。10月10日早上沈阳下起雪来,南方红卫兵冷的个个都嘶嘶哈哈,端肩缩脖的,我们几个穿的衣服也比较少,冻的够呛。我们顶风冒雪步行到火车站,排队等候上车,检票时队伍大乱,学生们争先恐后上车,我们七个人被挤散,张志文、李景跃、李连喜不见了,只有我、马良田、朱庭云、刘春华挤上了火车,当天下午6时到达大连站,经接待站被安排到大连日新街小学住宿。当时去北京免费吃饭,其他城市还是要花钱、要粮票的,由于马良田是回民,我们去经济实惠的回民小饭店吃饭,大连海鲜比较便宜,我们经常去吃小鱼小虾。参观了几个学校,抄写了一些大字报,然后去大连星海公园游玩。星海公园是大连历史最悠久的海滨公园,始建于1909年,占地面积15公顷,是市内最大的海滨公园,由沿岸公园和海水浴场两部分组成。当时已经是10月份,天气已经转凉,但仍有人在洗海澡,我们在潮水退去的浅滩里翻翻找找,找到几个小鱼小螃蟹,很是开心快乐,当时海边海带、海菜很多。晚上去看大连码头,码头上灯火辉煌!汽笛声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大连逗留3天后,10月15日我们返回山海关,回到学校,发现学校里基本没有学生,还都在全国各地大串联呢!我们从广播里听到,从报纸上看到了毛主席已经七次接见红卫兵的信息,我们心情十分激动,我和朱庭云、刘春华商量(马良田因是回民,出去吃饭不方便,所以没有同去),我们还要出去串联,这次要到北京去,去见毛主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说去就去,开介绍信,换取全国粮票,带了两件较厚的衣服,由家里要了20元钱,在10月20日上午登上直达北京的列车,在下午5点到达北京站。北京火车站真是够气派的,外观建筑体现了民族文化传统,立面装饰重点突出,钟楼、翼楼、三拱大窗等处采用了琉璃瓦屋顶及玻璃花饰,简洁大方。楼顶是两座镶嵌着大理石面的四面钟,每天早上7时到晚上9时,它会在正点播放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和钟声。站前的广场好开阔呀!比山海关火车站广场大的太多了,据说,这是建国后北京十大建筑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跟着大队人群步行10里多地,来到北京接待站——先农坛体育场,体育场人山人海,全国各地红卫兵住宿都要由这里安排出去,接待站要求自愿组成100人的队伍,然后分配出去,可是大家互相都不熟悉,自愿结成组后,一转眼就不见了,体育场内的红卫兵人流在不断流动着,我们三人被卷在其中,突然,我感觉脚下被什么东西套住,不能迈步,我冒着生命危险,极速蹲下取下脚下的东西,原来是一条老式牛皮武装带和一枚毛主席像章。我们多次结组组合,但一直到天亮也没有被分配出去,接近10月下旬的北京夜里气温达到零下1度,南方的红卫兵衣服单薄,冻的不行,就将场馆木材生火取暖,我也饿的不行,就取出挎包里红壤白薯吃了起来,周围的红卫兵问我吃的这是什么东西,由哪里买来的?我告诉他们这是红壤白薯,是由家里带来的。天亮了,有人喊105组过来走了!我们盲目地随着队伍走去,大约走了1小时左右,来到白纸坊北京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当时的所有小学都成了红卫兵大串联的集散地,外地来的红卫兵小将安营扎寨小学校,就在教室里打起地铺,铺上稻草垫子,然后在上面铺上被褥。我们在一个国棉纺织厂食堂吃饭,只交粮票不花钱,主食以馒头、玉米发糕、大米饭等,蔬菜以白菜豆腐、萝卜粉条等为主。早饭基本是大米粥、小米粥、咸菜。有时我们也到外面早摊点去吃油条、豆腐脑,刘春华花2分钱买了一碗豆浆,加了点醋,居然成了豆腐脑。当时住宿条件艰苦,学校也没有洗澡处,也没有什么可换洗内衣,穿着棉衣、棉裤,因此身上都长了虱子,浑身上下痒痒的,临睡前脱下衣服捉拿虱子。11月15日开始供暖,暖气还很热,朱庭云光着膀子不小心靠在暖气片上,后背被烫伤一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北京串连期间,我们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首都的繁华景象。这次来北京不再去抄写大字报,而是去参观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去陶然亭公园游玩;去天桥等处溜达。我们想去参观故宫、天坛,但却都关门谢客,怕红卫兵破四旧乱砸破坏文物。我们想到景山公园去看看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子树,听说树已经被北京红卫兵给砍了(现在的歪脖子树是后来补栽的),原来的树没了,干脆也就不去了。没事就在小学校游艺场荡秋千、坐轮椅、打滑梯、玩单双杠玩,就像小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体育锻炼。也不知道毛主席何时接见我们,只能等待着,反正见不到毛主席就不走。文革中的大串联,说白了,就是免费旅游、免费交通、免费吃住,但出去30天仍花掉了父母给的20多元巨款,当时一个月生活费才8元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1月15日解放军进驻学校,由解放军同志在操场训练队列,每10个人一列,100个人组成一个方队,第二附属小学共计两个方队,稍息、立正、向右看齐、齐步走,训练是单调、枯燥无味的,但为了能见到毛主席始终坚持着。11月23日半夜12点突然吹起紧急集合号,说毛主席今天接见,但30分钟后又解散让回去睡觉,可能是一次紧急演练吧!但在25日凌晨3时,又响起紧急集合号,我们都急忙起床,简单洗漱后,集中到校园的大操场上,将钢笔,钥匙,指甲刀,水果刀,手表通通上交,由解放军统一保管,接着又给我们每人发了馒头、鸡蛋及鸭梨,装在挎包里。大家心里明白毛主席今天可能接见我们,我们激动万分,多少天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叫我们怎么能不高兴呢!解放军同志强调了纪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特别嘱咐我们要将鞋带扎紧系牢。但是,也不知解放军同志也不知道,还是因为保密或者还是别的原因,当时解放军同志也未宣布毛主席具体怎样接见,在什么地方接见。然后我们排着队伍出发了,各驻地的红卫兵都向天安门东边集中,路上特别拥堵,走的速度很慢,天亮时我们到达天安门东面的东单附近等待,一等待就是4小时左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6年11月25日,天安门广场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显得格外美丽、庄严。一个个巨型气球托着标语彩带,漂浮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分外美观。广场上人山人海,排列着整齐的方队,热闹非凡。11:20在优美雄壮的《东方红》乐曲中,敬爱的周总理等中央首长陪同毛主席和林彪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中央。毛主席面带微笑,身着军装、头戴军帽、满脸红光、神采奕奕,身体非常健康。上午11:30康生宣布大会开始,中央首长讲话完毕后,游行队伍在《大海航行靠航手》的乐曲声中游行开始,接受毛主席检阅。50人为一路纵队,我在北面第8位纵队,我们这一路纵队是胳膊挽胳膊、肩并着肩、迈开大步、雄赳赳气昂昂由东往西向着天安门方向前进,我离天安门较近,看毛主席看得很清楚。毛主席不停地向我们频频招手,我看到毛主席啦!我看到了毛主席啦!幸福的心情难以言表,但游行队伍走的很快,多么想停下来多看毛主席几眼,我们一直走到西单后,然后解散返回驻地,群众游行一直到下午3:30才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毛主席第八次接见是分两批、三处地点进行的。第一批接见在11月25日上午11:30,组织了70万红卫兵,在天安门举行群众游行。第二批接见在11月26日,分两处以群众夹道的形式进行。一处在市区从天安门东侧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马路上,经西长安街、复兴门大街,到钓鱼台东门马路上,全长6500米,组织了80万红卫兵。下午2:30,在《东方红》乐曲声中,毛主席等乘敞篷车,从红卫兵中间缓缓通过,检阅了全部队伍,3:00结束。另一处在西郊机场,组织了110万红卫兵,也以群众夹道的形式进行。毛主席等乘敞篷车,在市区检阅后,直接到西郊机场,继续检阅,下午5时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毛主席从1966年8月18日~11月26日,八次接见了大约一千三百万左右红卫兵,这在世界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毛主席接见后,解放军同志要返回了,10天来我们与解放军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为我们操了很多心,每天带领我们跑步锻炼、队列训练,甚至还给我们理发等等,最后带领我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因此,我们对解放军同志留恋不舍,依依惜别,有的同学甚至留下了惜别的泪水。在此,向带领过我们的解放军同志道一声真诚迟到的感激,谢谢你们!时光如梭,半个世纪时间不经意的就过去了,但是,1966年11月25日毛主席接见的情景仍然不时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回忆起来,还是令人思绪万千,感慨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见到毛主席后,在11月28日离开北京返回山海关。 我向家乡的小伙伴们描述见到毛主席的情景,他们都羡慕不已,都说我是幸运的。不过现在反思起来,全国性大串联带来了多大的浪费,文革使国家经济达到崩溃的边缘,特别是浪费了学生的学习光阴,说是初中毕业,实质我只学习了初一课程,为以后上学,参加工作带来了困难。大串连也使地方各级党政机构逐渐陷入瘫痪状态,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妨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通运输。1966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从11月21日起到次年春天,暂停来北京和到各地进行串连。并说毛主席支持步行串连,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为来年徒步大串连作好准备。12月1日又发出补充通知,重申暂停乘坐交通工具进行串连,12月20日以前返回原地,12月21日起,不再实行免费。1967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外出步行串连的应当回到本地本学校去,全国停止长途步行串连。同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停止全国大串连的通知》,取消原定的当年春暖后进行大串连的计划。由于大串连是为了发动“文化大革命”而进行的,1967年春决定不再进行串连,大串连便成为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名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时隔五十四年,半个世纪已过。我从朝气蓬勃、青春年华的青少年变成了两鬓白霜、老态龙钟的老者。文革中我两度出去串联,尤其北京串连是我的三生有幸,梦想成真。让我这个农村长大、没有坐过火车的孩子大开眼界,目睹了北京及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见到了一般人见不到的大世面,特别是毛主席检阅红卫兵的壮丽情景,丰富了我的阅历、北京串连见毛主席,永远是我人生的最美一段历程,它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阔步前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彻底否定“文革”,已经写入中央决议中。历史就是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但还是会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记忆历史,回首往事,很多历史犹在,又有很多历史让人难以言表。青年学生是从大串联开始走向社会、经风雨见市面,得到了锻炼。但大串联对全国“文化大革命”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造成全国动乱的重要因素。对过去的反思,说到底还是为了未来,记住过去的痛楚和丑陋,无非是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错误的历史是可以重复的。坚持党对“文革”的政治结论,以及坚持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这在中国有着极高的现实必要性。(完)</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文章中某些资料来源于网络之中,特此说明,感谢原作者。</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特别感谢吴秀琴老师辛勤校对、修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