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行之六:出阳关,回头走,赏青海美景

海鸥

<p>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就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p> <p>  这是去阳关途中,所见到的一座始建于汉代的烽燧——山水沟烽燧,颇有点沧桑感。</p> <p>  阳关的关遂,历经千百年,现今已经废圮,仅存一烽燧,“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景象突兀眼前。</p> <p>  出了阳关,东望关燧,心中便有“风潇潇兮杨柳凄,天涯何处是归期。”之感觉。</p> <p>  高大雄伟的关楼烽燧,曾几何时,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戍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诗人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出了凄凉、悲惋与寂寞。</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阳关,河西走廊之行,算是圆满结束了,下面继续的行程便是青海行了。在青海游走,就是有与一系列盐湖过不去的感觉,一路上大大小小的盐湖众多,吉乃尔湖、翡翠湖、茶卡盐湖就是其代表。</p> <p>  当地人称之为“翡翠湖”的湖,是一个盐湖,由于盐床由淡青、翠绿以及深蓝的湖水辉映交替、晶莹剔透而著名。</p> <p>  当人们在欣赏翡翠湖五颜六色的湖水时,我更关注湖水干沽后由结晶体盐形成的各种线条,犹如素颜的青春少女,美得不可方物。</p> <p class="ql-block">  雅丹地貌,是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有一雅丹地貌分布在公路两侧,既苍凉又豪放,在长达几十公里的景色里边走边拍。</p><p class="ql-block"> 柴达木雅丹地貌群,通俗一些的话可称为风蚀脊,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在风的磨蚀作用下,小山包的下部遭受较强的剥蚀,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雅丹地貌广袤,但形态单一,离县城路程较远,要想拍出有震撼力的照片,有点难度,除非你选择来一次露营,扎幕过夜。</p> <p class="ql-block">  水上雅丹,是一非常独特的地貌,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陆地的雅丹地貌很多,但水上雅丹就非常罕见了。青海水上雅丹,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雅丹,它被誉为“魔幻城堡”。</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遇到很多广东人,顺德人、肇庆人、中山人都有,都是跟团旅游的。</p> <p class="ql-block">  甘肃与青海,由阳关往青海走,有一特点显著,就是盐湖多,内陆湖多,一路上都是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