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夏朝都城——山西夏县纪行

雅馨

<h3>文字:雅馨</h3><h3>图片:雅馨(第3、8幅图来自网络)</h3> 导读 <h3>夏县,山西运城市的一个县,夏朝开国之君禹、亡国之君桀都曾在此建都。“割股奉君”、“寒食节”与此地有关,这里是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也是“司马光砸缸”主角司马光的祖籍与归葬地。</h3><h3><br></h3><h3>孕育过灿烂辉煌历史的夏县今日是何模样?请跟随本文,了解夏县的古往今来。本文涉足夏县三个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历史典故。</h3> 正文 <h1><font color="#1564fa">一、处处历史典故的土地</font></h1><h3><br></h3><h3>7月20日,到运城的第三天,文物管理局协调我们到夏县考察。夏县古称安邑,因夏朝初建都于此而得名,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br><br>夏县位于中条山西麓,与芮城相比,这里地势更加平坦开阔,沿途见很多村庄。车辆疾驰而过,几个村名略过眼帘,蚩尤村、辕村(轩辕村),无不昭示着此地的文化气韵。裴介是介子推故里,介子推因“割股奉君”壮举,深得世人爱戴。<br></h3> <h3>春秋时,晋献公死后,公子重耳(晋文公)被迫流亡国外19年,先锋营首领介子推等大臣随从,忠心耿耿,有一次,重耳饿得走不动路,随从们挖野菜煮熟端给他,重耳难以下咽。介子推偷偷走到山沟,割下大腿上一块肉,连同野菜一起煮熟端给重耳,重耳一气儿吃了个精光,问从哪儿来的肉菜汤,旁边的大臣说是介子推从大腿割下来的,重耳感动得泪如雨下。介子推死后葬于介休绵山,重耳下令改山名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寒食节。<br><br>深深感叹,运城这块土地,处处都是历史,处处都有典故。听说今日运城人普通人家有红白事时,去的宾客都要自撰对联,亲手书写,可见文化积蕴之丰厚。<br></h3> <h1><font color="#1564fa">二、禹王庙遗址</font></h1><h3><br></h3><h3>车辆在县道、乡道、村道间不断变换,第一站到达禹王城。夏县博物馆馆长、文物专家黄永久陪同参观。黄馆长在文物战线工作了38年,即将退休,一辈子与文化打交道,生长于文化遗存如此丰厚的运城市夏县,他对夏县,乃至运城、山西、全国的文物、文化知之甚广。<br><br>禹王城为纪念大禹而建,这里也是夏朝开国皇帝启和亡国君主傑的王城所在地,自夏启开始才有国家的概念,因此称之为华夏第一都也不为过。若按当今众多游客的眼光来看,到禹王城或许会抱怨连天,它位于一片庄稼地里,除少量学者和周围居民,很少有人到此拜谒。<br></h3> 这里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只是觉得,这个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如果不是出于对历史文化的自发热爱,应该会颇觉寂寞清贫。我也暗暗细想,不对这里进行开发,只对其保护,那些不懂文物、不好历史文化的游客不到这里凑热闹,或许就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br><br>登上几十层没有护栏的台阶,上面一处不大的平台上是禹王大帝庙,三开间,普通红砖砌墙,上覆普通青瓦,破旧萧索远不如今日农村民居。其实,原本的禹王庙气势恢宏,一旦发生战争,谁占据此地就可以清晰瞭望周围的军事目标,据黄馆长介绍,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战略需要,烧毁了禹王庙。禹王应该不怪,四千余年后,还在庇护着这方土地上的人民。后来,在原来禹王庙的位置建了这座简陋的庙宇。<br> 站在平台远眺,黄馆长手指前方,说那里是酒池,夏桀王宠妃妹喜爱看人们在规模大得可以划船的酒池里饮酒。站在我们站立的王城高台,可以遥想三千人在酒池饮酒的奢靡。转一个方向,黄馆长指向前方中条山,夏桀王喜欢打猎,从王城到中条山专修一条大路,两边是排排高大的火把,夜幕降临,火把通明,妹喜可以看到桀王打猎晚归的壮景。<br><br>时光过去四千余年,物换星移,昔日穷奢极欲的王城早随夏桀王的昏庸无度淹没于历史长河,如今,这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农田间,一道坍塌的土墙,是四千多年前王城的城墙,最宽处有22米。走在城墙上,感觉只是一道低矮的土梁,乱草丛生。不到此处驻足回望,聆听历史,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四千多年前最繁华、最高贵的地方。<br> <h1><font color="#1564fa">三、西阴村遗址</font></h1><h3><br></h3><h3>除禹王城,西阴村遗址也是夏县四个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遗址之一。西阴村距离禹王城8公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西阴村遗址在我国考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中国人发现并主持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br><br>说起养蚕丝织,会想起江南,想起湖州,很少会想到北方,然而,1926年,中国考古之父李济在夏县西阴村挖掘的半个蚕茧是迄今发现我国最早养蚕的实证。<br></h3> 西阴遗址位于夏县尉郭乡西阴村西北部一高地,俗称“灰土岭”的地方。到遗址前,果然看到裸露在外的灰土层,雨中,沿一条土路斜向上行走,有李济先生发现蚕茧的纪念碑。<br><br>雨打湿路面,露出很多细碎陶片,俯身捡起一片,黄馆长说这是典型的仰韶花纹陶片。果然这里处处都是宝,不能贪婪,只捡拾一小片留做纪念。当然,在文物贩子眼里,这些碎片太小,没有什么价值,否则不会让我随手捡到。<br> <h1><font color="#1564fa">四、司马温公祠</font></h1><h3><br></h3><h3>位于夏县峨嵋岭上的司马温公祠,是司马光及其家族的祖茔,又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生于1019年,今年是其诞辰1000周年。一行人到司马温公祠,工作人员带领讲解起这处文物保护地的知识,千篇一律的讲解词,讲解员背得滚瓜烂熟,总觉太过表面,我只能囫囵吞枣,回头细细消化。<br><br>文学上,司马光 生平著作甚多,《资治通鉴》由他主持编撰,他自己也著述了很多文集。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受到当时朝廷上下,百官百姓的拥戴,即使故去近千年,他的故事广为流传,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br></h3> 政治上,司马光官至宰相,辅佐过北宋四个皇帝,与同时期的王安石政见相左。北宋重文轻武,是个文人辈出的朝代,司马温公祠的碑文为苏轼撰稿,年仅11岁的宋英宗亲笔书写。<br><br>司马光为国人熟知,怕还是几十年前春晚小品“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不禁尴尬羞惭,历史为我们创造了那么灿烂的文化,有籍可查的那么多名人,灿若星河。很多史前文明,也通过文物发掘向我们展示着久远的辉煌,然而,当下多少人穷其一生都在蝇营狗苟,全不关心祖先留下的文明。<br> <p>千年之前,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从公元前403年为起点,横跨16个朝代, 1362年的历史,目的是以史为鉴,向历史向前人学习知识与智慧,毛泽东自称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p><p><br></p><p>我虽愚钝,近年来却喜欢上了历史、文化,这次文化考古之旅的第四日,在司马温公祠,不禁对留下史书巨著的司马温公更生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