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启悦人生—《草房子》阅读指导

春丫

<h3>  四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共读课,师生每月共同精读一本经典,形成了整本书共读的“阅读导读—阅读推进—阅读延伸—活动展示”模式。</h3> <h3>第一步,导读—— — 形成阅读期待<br>  在导读环节,老师可从书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几个鲜明的形象,或讲讲作者和相关书评,或概述书中精彩的内容、情节等,激起学生对新书的关注,形成一种期盼。如《草房子》导读课:第一板块,闪亮在《草房子》上的光环(名家大师对此书的高度评价);第二板块,掀开《草房子》的面纱,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此书的目录、脉络;第三板块,细数《草房子》的魅力,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篇章段落读一读。观看视频《夏日桑桑穿棉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对照视频和原著中的文字,你更喜欢看电影还是阅读原著?为什么?这样几个环节下来,学生对此书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h3> <h3>第二步,推进—— — 开掘共读深度<br> 整本书阅读的推进可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文学意蕴等方面展开,可以是分章节的讨论,也可以是通读全书后围绕若干小主题讨论。此时的共读讨论需要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师要提出一些重要话题,让学生带着话题阅读,围绕话题对话,也可以鼓励学生梳理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或想要交流的话题。如阅读《草房子》后,我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1. 为什么油麻地的人都说秦大奶奶是个“可恶的老婆子”?请用笔画出她“可恶”的地方。2.听老师读关于桑桑和秃鹤的一段文字,说说你特别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和有特点的片段,感受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h3> <p>第三步,延伸—— — 拓展共读广度</p><p> 一本书读完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结束。相反,共读中,观点的碰撞、心得的交流将激起学生新一轮的阅读热情。此时,应把握时机,巧妙整合资源,拓展延伸,将阅读活动引向更为广阔的时空。读完《草房子》后,可以引导学生去读曹文轩的其他作品,如《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等;可以共看电影《草房子》,再来交流、对比,别有一番滋味;可以引导学生排演书本剧,演书中大家印象深刻的精彩片段。这样的延伸活动能使学生对书中的情节、人物、内涵的了解更深入全面,感受更具体。</p> <p>第四步 以活动为媒,让学生享受阅读</p><p> 组织富有特色的读书活动,让课外阅读富有情趣。</p><p>1. 多彩读书交流 </p><p> 围绕《草房子》这一课外读本,在班内组织开展美文朗诵会、阅读分享会、电影作品赏析会、优秀文学作品推荐会、课本剧表演、思维导图设计大赛等。</p><p>2. 特色读书笔记 </p><p> 为方便学生开展有“写”的内容的阅读,每个学生准备了一本读书笔记,用于摘抄好词佳句,编写阅读提纲和体会等。学生的读书笔记富有特色,有文字的,有图文结合的,还有结构图的。</p><p>3. 个性读书小报 </p><p>  书的内容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呈现,“读书小报”就是呈现方式之一。学生在动手制作小报的过程中,对读物内容进行选择、改编、重组,进行“二次阅读”的再创造,阅读成为活动着的快乐的过程。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草房子》的精彩文字和读书心得体会等,出一期“读书小报”,里面有“作者链接”“美文精粹”“阅读心得”等栏目。展出读书小报,并组织全班学生参观、评比。</p>

草房子

阅读

学生

共读

小报

读书

读书笔记

导读

活动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