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再游安徽

乔乔

<p>自驾去安徽游,两年前已经有过一次,这次组织者提议再游安徽,十七位群友踊跃报名。</p><p>2020年10月10日~16日,来去六天,完成了二进安徽的自驾游,时间虽短,但收获颇大。两座名山(九华山 天柱山)爬了,一个大峡谷(天柱山大峡谷)下去了,一个天池游了(九华天池),两湖(巢湖 万佛湖)乘坐游船了,一潭(桃花潭)和两古镇(查济 三河古镇)都参观了。不要小看我们一群了不起的老人,加油,继续自驾游,不到八十不算老。</p><p>这个“美篇”是大家共同的作品,有你们的参与才能有素材,出影像,尤其是随团摄影师家旗小弟和四毛妹,里面大量收录了你们的作品,没计较我盗用版权,不胜感激!</p> <p>早晨从北京南站坐高铁,下午1:30就到了合肥。神舟租车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接到租车点,办好租车手续后,直接开到合肥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巢湖。</p> <p>据观光车司机给我们介绍说这两个岛称为“鞋岛”,不知为何得此名,可能是远远望去像一只飘在水上的鞋。</p> <p>岸边远望“姥山岛”</p> <p>在巢湖乘游船上姥山岛</p> <p>中庙寺始建于公元239年,有近1800年的历史,几经毁坏,又几经修复。现为1889年由晚清李鸿章倡捐重修。</p><p>中庙寺的建筑技术被作为临水建筑的典范。</p> <p>巢湖岸边</p> <p>落日中的巢湖十分秀美,如同画卷一般。</p> <p>鲜儿将落日比作爱心,多美的画面。</p> <p>二度安徽自驾游首日的晚餐,一定要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加油,预祝我们此行顺利!</p> <p>第二天一早就直奔“桃花潭”,上次来安徽没有机会去,此行一定要安排。</p><p>“桃花潭”原本就美,再加上李白和汪伦的赞美,更是名声大噪。</p><p>李白《赠汪伦》</p><p>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p><p>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p><p><br></p> <p>潭水清清如一面镜,倒影出蓝天白云和岸边的树木房屋。</p> <p>桃花潭的房屋建筑也别具一格</p> <p>这里有李白雕像和汪伦墓</p> <p>汪伦祠</p><p>借李白的“赠汪伦”,汪伦也出了名,汪伦本只是一个仰慕李白,喜李白诗的人,为见李大诗人,写信邀请,忽悠李白来看“十里桃花”,喝“万家酒”,没成想,这一切根本不存在。结束返回时李白作诗“赠汪伦”,由此,世人知道了汪伦。</p> <p>有这美景陪衬,女士们不会放过拍照的机会。</p> <p>窗外的潭水清清,水中有岸边清晰的倒影,再配上三位美女艳丽的衣着,好美的一幅《三女观潭》。</p> <p>月亮门里窈窕淑女,这哪里是我们的郭姐姐,分明是郭小妹。</p> <p>轻盈的蝴蝶展翅</p> <p>新四军军部旧址在泾县云岭镇,1962年筹建,里面有司令部、大会堂、修械所等,当年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等曾在这里居住办公。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p> <p>我们一行在这里合影留念,也是对革命前辈和先烈的敬仰和缅怀。</p> <p>叶挺将军的塑像</p> <p>品尝徽菜是行程中必不可少的</p> <p>古镇——查济是有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是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p> <p>九华山是此行的重点目的地。</p><p>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5A级旅游景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古迹,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p><p><br></p> <p>坐缆车上到山的中部,再往上爬,就要凭自己的体力了。</p> <p>九华山中奇峰叠起,怪石嶙峋,可以说它奇特,又可以说它壮美。</p> <p>花台景区,大花台和小花台是九华山的重要景区。</p> <p>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p><p>奇峰一见惊魂魄</p><p>自是造化一尤物</p> <p>迎客松展开双臂迎接远道来客</p> <p>登高望远,还有更高更远更美处。</p> <p>山口处风大,全副武装,包括戴上口罩。</p> <p>  在这里,登山队分成两个小队了,其中四人继续登山,暂时拜拜!</p> <p>队长和我们四人告别,微笑中露出担心和不安。</p> <p>四人准备出发,目标“大花台”。</p> <p>我们登上了《大花台》</p> <p>天风海涛</p> <p>从大花台下来,两拨人又相遇了,甚是高兴,一定要在山上合影。</p> <p>下午去了九华天池,九华天池是典型的花岗岩石经地壳多次变动形成多级峡谷盆地,内有竹林溪流,瀑布石谷,怪石层叠,原始自然的景色,很值得踏石沿溪,随着潺潺溪流前行。</p> <p>我们四人没有坐观光车上天池,因为听司机说沿途风景很美。沿着溪流穿过石谷而上,风景优美,别有情趣。</p> <p>石谷中的瀑布</p> <p>溪流</p> <p>像即将倾倒的巨石</p> <p>冰河密窟</p> <p>洗心革面池</p> <p>到达“天池”</p> <p>身后“天池”的水面很大,总面积有20平方公里。</p> <p>第二天(13号)原本计划去百岁宫和其它寺庙,可是几次打听都说去往大殿的路上人多车多,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才能进去,只好做罢,如有机会,下次一定要去。</p><p>照片中是九华山主要的佛殿</p><p>大悲宝殿—大型佛事活动的场所之一</p><p>百岁宫—第二座“肉身殿”,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p><p>甘露寺—内設有九华山佛学院</p><p>真身宝殿—俗称“肉身殿”,主供地藏菩萨,故与一般佛寺不同,是佛教徒朝拜九华圣地的主要场院。</p><p><br></p> <p>原来的计划不能实现,只能改道去九华大愿文化园。</p><p><br></p> <p>倍受海内外关注的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建在大愿文化园里,像高九十九米,加上莲花宝座共有一百五十五米,是世界上现有佛教塑像最高的。</p> <p>虔诚的教徒</p> <p>“谛听”,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可以通过听来辨别世间万物,尤其善于听辩人心。</p><p>传说是地藏菩萨的坐骑。</p> <p>摸摸神兽的脚是否可以给你带来好运?</p> <p>13号下午赶到天柱山脚下,但时间已晚不可能登山,就选择“天柱大峡谷”游玩。没想到那么大,四个钟头下来人都差不多累到极限了,但风景之美,还是满足了。</p><p>天柱山倒影,据说在天气晴好时,能看到山景倒影。</p> <p>远望天柱山,那高度有些望而生畏呀。</p> <p>秋已到,树叶已显多种色,倒影在池水中的画面是摄影家的最爱。</p> <p>峡谷中还有些拓展训练的设施,胆大的人也上去试试。</p> <p>夕阳的余晖穿透茂密的竹林</p> <p>峡谷中有多处瀑布,星罗密布,形态各异。</p> <p>14号,早晨就下起了毛毛雨,很担心雨天路滑,要增添登山的难度。</p><p>今天是出行的第四天,有的朋友已体力不支。领队决定这天的活动将十七人按个人意愿分为三组:一组在宾馆休息;二组乘缆车上去后不向上爬,直接去“炼丹湖”;三组向天柱山主峰进发。</p> <p>天柱山世界地址公园</p> <p>下了缆车,二组和三组先来张合影。</p> <p>二组的伙计们</p> <p>黄山以“奇松怪石”著名,我以为天柱山的奇松怪石可以和它媲美。</p><p>这棵松树笔直地挺立在倾斜光滑的岩石上,彰显出“松树的风格”。</p> <p>噼里啪啦,就要掉下来了!</p> <p>“帝坐石”,正面看像一把巨大的椅子。</p> <p>飞来峰,因山峰上有一块石头,海拔1424米。</p> <p>喘口气吧,还远着呢!</p> <p>天柱峰,海拔1488米,像刺天的宝剑。连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都有记载,可见它早已名垂青史了。山顶的那块擎天巨石上刻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描绘了天柱峰高耸入云,巍峨雄壮的身姿。</p> <p>看见石头上的字了吗?“孤立擎宵”“中天一柱”。</p> <p>天柱峰也叫朝阳峰,因为太阳最先照到天柱峰顶,能爬上天柱山,看到天柱峰的真容是一件幸事。</p><p>我们看到时山顶正有薄雾,轻雾弥漫,虚无缥缈,峰顶时隐时现,既神秘又壮观。</p> <p>视频中,天柱峰极像披着薄薄的轻纱,若隐若现,神秘莫测,我们到来的时刻,她竟褪去轻纱显露出完全的面貌,感谢上帝赐给我们好运!</p> <p>征服了高山,心情愉悦,四人在天柱峰合影。</p> <p>看看天柱峰离我们还有多远</p> <p>“蜀道难难于上青天”</p> <p>秋天五彩斑斓的色彩十分迷人,这是秋天独特的魅力。</p> <p>董存瑞托炸药包的姿势,它可千万不能掉下来!</p> <p>天风海涛</p> <p>如意石</p> <p>悬崖峭壁,小心地靠里边走。</p> <p>“总关寨”</p><p>鲜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小心,它要滚下来了!</p> <p>你说它怎么这么巧,不前不后停在那儿,稳稳当当地不知多少年。</p> <p>可能这儿就叫“青龙背”。</p> <p>青松和巨石全然不顾,只顾埋头向上。</p> <p>这个应该叫什么?“天洞”?“天窗”?</p> <p>据说王羲之运笔受雨水冲刷山谷的沟豁启发,轻重自如,行云流水般。</p> <p>老花牛回头和背上的一只老猴谈心</p> <p>鲤鱼越龙门,看出来了吗?</p> <p>如在石缝中行走</p> <p>朝天阶</p> <p>从山上看到了“炼丹湖”的全貌。</p> <p>炼丹湖是我国第三大高原平湖。之所以叫“炼丹湖”,相传是东汉末年左慈炼丹之处。水面积34亩,坝高13米,海拔1100米,可以和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相媲美。可是我们运气不佳,待下到湖边已是雾气笼罩,看不到碧绿清澈的湖面,只灰蒙蒙一片。</p> <p>炼丹湖的本来面目</p> <p>炼丹湖畔留念</p> <p>15号早饭后全员去“万佛湖”游览。</p><p>万佛湖水面很大,由五个岛组成,各岛不相连,乘游船上各岛游览。游客们称它是安徽的“千岛湖”。万佛湖是大型人工湖,1958年动工,1969年最后竣工,历时11年,可造福万代子孙。</p><p><br></p> <p>在游船上</p> <p>岛上的仿造风情街</p> <p>我来撞一下钟,钟声鸣响,祁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 <p>发扬群里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小弟一路照顾着大姐。</p> <p>在用绢花装扮的彩虹通道穿行</p> <p>风雨桥</p> <p>16号上午,最后一站是三河古镇,大部分人上次来安徽时已去过,今天报名的只有七人。</p><p>三河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 <p>典型的水上古镇,徽派建筑特色。</p> <p>这里有杨振宁旧居,他年轻时在三河古镇住过,回国后也来过这里看望邻居亲友,回忆往事。</p> <p>三河古镇有名的小吃—“米饺”,经海宁同学搜寻找到一家正宗的,配上一碗热腾腾的馄饨,一餐午饭解决了。随即往高铁站去。</p> <p>返回前“最后的晚餐”每次出游都要隆重一些,以祝贺我们的旅程顺利且愉快完成。</p> <p>摄影师的敬业精神处处体现</p> <p>群里的文人李三爷,喝点儿小酒又诗兴大发,看这表情,这神态,说没受过专业训练谁信啊。</p> <p>祝贺成功完成了安徽之旅,共同呼声:尽快安排下次出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