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大西北 《之二》

伊人

<p>青海最美公路</p><p><br></p><p>在这条笔直宽敞的公路上,天广地阔,有随着山峦起伏的大草原和遍地盛开的花朵,有在山坡上悠然自得吃草的成群牛羊,远处是一望无垠天水相连的湛蓝湖水,虽然此刻没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但是真真切切看到“秋水共长天一色”了。</p> <p>这些年流行的公路照模式。</p> <p>不过公路上拍照还是会心有余悸的,因为无人区的公路上汽车会跑的飞快。这不,姑娘们在拍,我在旁边担任警戒,一看远处有车来到,便大喊一声:“车来了,快撤”!</p> <p>最美公路上有一群年轻的灵魂在肆意撒欢。</p><p>漂亮的川妹子貌似力大无穷,一招江湖八卦莲花掌,其余妹子便随之摇曳如风摆柳</p><p><br></p> <p>不知不觉中,小马哥已带着我们驰离青海来到甘肃酒泉。我们好似穿越时空,来到了有着千年遗风古韵的阳关。</p><p><br></p><p>看到一座有仿古城门楼连接的城墙,不由心灵一阵震颤,阳关?那就是阳关!今天终于来到多年来心驰神往的大漠戈壁的阳关了?!</p><p><br></p><p>其实很多时候,梦想只有一只背包的重量。</p> <p>阳关,一座己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吟唱的古城。</p> <p>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p><p>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p><p><br></p><p>王维的一首千古绝唱阳关三叠,让多少人对大漠阳关心生向往……</p> <p>想昔日那古之阳关,“东望长安,西通楼兰”,漫天黄沙中的一片绿洲,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隘。</p><p><br></p><p>自西汉以来历经繁华,有多少商贾、使臣、僧侣、游子在这里验证出关,有多少边关将士戌守征战,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p> <p>古阳关大道遗址,也就是后人常说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中的阳关道。</p><p><br></p><p>站在阳关遗址景区,看着关外无尽的戈壁与飞起的黄沙,感受着古人在此送别时的依恋与苍凉。</p> <p>张骞出使西域雕像。</p><p><br></p><p>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夷文化交往,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p> <p>阳关烽燧</p><p><br></p><p>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p><p><br></p><p> 阳关的烽燧,是景区里唯一的一处千年遗迹、仅剩5米高的残垣断壁了。站在烽火台上可远眺绿洲、沙漠、雪峰自然风光,但仍有一种悲凉寂寞,沧海桑田之感。</p> <p>静立风中,望沙坡之上孤立的烽燧和依稀残存的故道,往昔关外沙场的金戈铁马、丝路栈道的驼铃阵阵似乎又在耳畔渐渐地响起……</p> <p>回望阳关的苍凉肃杀,《渭城曲》中所蕴含的意境在这烽烟滚滚、黄沙漫卷的大漠中愈加鲜活起来……</p> <p>依依不舍告别阳关,带上装满梦的行囊,随着驼铃声声去那风沙弥漫的远方,沿着遥远又遥远的古道,</p><p>寻找我梦中的大漠敦煌--丝绸之路上的那颗最耀眼、最璀璨明珠。</p> <p>到敦煌后已近黄昏,正好赶上参加旅行社额外赠送的一晚沙漠露营。终于可以体验一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是何样壮美的景致了。</p> <p>憨憨的骆驼,浩瀚的沙海,丝绸之路落下的夕阳……</p> <p>沙漠露营篝火晚会开始</p> <p>舞台上表演绚烂的传统节目“打铁花”</p> <p>晚会节目有一个互动环节,比赛绕口令,得胜者奖励的是一次免费专业拍星空照机会。</p><p><br></p><p>几轮下来参与者一个个被淘汰出局,没想到我女儿倒是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捧得桂冠归,拿到了一张宝贵的拍星空照的门票哈!还别说,今晚挺为我女儿骄傲的!</p><p>哈,我骄傲!</p> <p>女儿笑盈盈的把拍照机会让给了我。</p><p>沙漠露营主办方开着车把我们一行拉到沙丘上面,静待星星出现。</p><p><br></p><p>摄影师在静谧的黑夜中给拍了几张星空照片,我小心的收藏了起来。毕竟若干年后回忆起来,那是沙漠中一个难忘的浪漫星空之夜啊!</p> <p>四周一片漆黑,天空繁星点点,遗憾今晚有些阴云,北斗七星,土星,织女牛郎星没有那么亮,隐约可见的银河交相映入眼帘,还有不时划过的流星。</p> <p>据说浩瀚星河中每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仰望夜空星汉灿烂,不知道有没有一颗属于我的星?</p> <p>第二天清晨,我们走进了莫高窟,这个在心里幻想过一万次的神秘之地。</p><p><br></p><p>余秋雨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p><p><br></p><p>第一次见你,是在儿时的课本里。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像一串有魔力的符号,又犹如神奇的密码一样,永久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p> <p>莫高窟的A类门票是需要提前预定的,可以看八个洞窟和数字电影《千年莫高》及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定的晚了就只有B类票,只能看四个洞窟还不让你看电影。</p> <p>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p> <p>也有很多人说莫高窟是中国的卢浮宫,其实它距今已有1600余年,远比卢浮宫历史悠久。</p><p><br></p><p>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p> <p>在沙漠中沉睡了一千年寒暑岁月的莫高窟九层楼。</p><p><br></p><p>莫高窟第96窟,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从远处观看,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p><p><br></p><p>真要感谢我们的祖先,在1600多年前就能给我们留下这样一处充满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的神奇宝藏。</p> <p>九层塔的内部结构其实这样的,里面安放着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也是莫高窟参观的重点。</p> <p>敦煌莫高窟藏经洞</p><p><br></p><p>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并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巨大宝藏。</p><p><br></p><p>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后经英、法、日、美、俄等国探险家的盗窃掠夺,藏经洞绝大部分文物不幸流散到世界各地,仅剩下少部分留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p> <p>我寻着崖壁上的佛光,仿佛看见风卷僧衣的乐尊和尚,在石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在穷荒中点燃了第一柱香火,一代代虔诚的僧侣随他而来,创造出佛洞悬空的圣堂。</p> <p>为了保护文物,敦煌的壁画和雕塑都是不允许拍照的。</p><p>这里展示的几幅图片均出自网络。</p> <p>在莫高窟洞穴里,有众多精美的彩塑佛像、菩萨弟子。</p> <p>神秘的敦煌莫高窟,玄妙神奇的彩塑壁画令人心驰神往。</p> <p>反弹琵琶是敦煌壁画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p><p><br></p><p>我们很难知道,当初是否真的有个善歌善舞且才华非凡的朗姬作为模特,还是画工们离奇的想象和杰出的创造。不管如何,反弹琵琶都是大唐文化一个永恒的符号。</p> <p>还有最著名的敦煌飞天壁画,她们的衣裙飘带的晕染和线条十分清晰,飞天的姿势自如优美。人物神情各异,仪态万千,无不让人真切感受到古代工匠画师张扬的想象力和动情的描绘。</p> <p>以前只在文字描述和图片中见到的飞天,今天第一次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飞天,是敦煌的标志,临空飞舞、彩带飞扬、反弹琵琶、奏乐散花,极富节奏感和韵律感。那神奇的图腾,是远古的岁月里,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人安详。</p> <p>不过说实话,感叹之余,现在的莫高窟给我的感觉还是有些怪怪的。想来应该是为了保护古老的莫高窟洞穴吧,管理方给每个洞穴安装了一道门,不过用的是现代的铝合金材料,喏,就是图中这个样子了,古老和现代元素被生硬的结合在一起,看着很是别别扭扭的感觉。</p> <p>莫高窟和月牙泉各出有一款巧克力冰激凌,15元一支,造型别致,味道不错。</p> <p>《又见敦煌》大型文艺情景剧演出,票价298元一张令人咂舌。</p><p>不过,为了梦中的大漠敦煌……</p> <p>《又见敦煌》的总导演王潮歌,在业界名气大的吓死人,《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海南岛》、《印象西湖》、《印象普陀》、《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等等都是她的代表作,窃以为一定能够大饱眼福,欣赏一场引人入胜、美轮美奂的敦煌大戏!</p> <p>说来几乎所有的演出,都是观众坐着看,演员在舞台上演。而这里不一样。它设置了三四个空间剧场,每个空间即为一幕,需要你边走边看的沉浸式演出。直观的了解到莫高窟的前世今生。</p><p><br></p><p>原来演出需要走着看?走就走吧……</p> <p>可是这一次的《又见敦煌》,体验却是出奇的差,完全没有想象中的视觉盛宴,有的只是大失所望大跌眼镜……</p><p><br></p><p>狭窄的剧场里乌泱泱的站着许多观众,又挤又闷,演员忽而东忽而西在不同角度你方唱罢我登场,观众们不得不在黑暗中一边摸索着随着人群往前走,一边把头摆的像拨浪鼓一样努力寻找发出声音的方向。</p> <p>往往还来不及看清台上的演员在说什么,来不及沉浸剧情中就会被成群结队的人流裹挟着往前涌去,演出全程90分钟站着走了一个小时,累啊累!演出不停的换场所,完全就是春运赶火车过安检,所谓浸入式唯一的浸入感就是离演员近,能看到演员的眼睫毛。</p><p><br></p><p>整个演出形式大于内容,没有剧情,没有故事情节,没有笑点,没有泪点,没有哪一个情节能让人感动回味!</p> <p>可怜我的三百块大洋……</p><p><br></p><p>闻知敦煌的沙葱牛肉饼极其美味,才十元一个,真不该看这甚么劳什子《又见敦煌》,省下这银两,能买三十个沙葱牛肉饼……悔呀悔!</p> <p>人影消散,岁月离欢。</p><p><br></p><p>“一千年究竟有多长?”</p><p>“不过一瞬间,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就过去啦。”</p><p><br></p><p>演出中唯有这两句台词,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p> <p>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敦煌最值得一看的就是敦煌夜市了。</p><p><br></p><p>敦煌夜市也称沙洲夜市,或许是敦煌夜间最热闹的地方。</p><p><br></p><p>这里是丝路美食和旅游纪念品的聚集地,因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被誉为敦煌“夜景图”和“风情画”。</p> <p>学生时代,对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夜光杯”,始终充满了好奇,这夜光杯究竟什么样子?真的是在夜里能发光的杯么?</p><p>这一次来到敦煌夜市,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夜光杯”。</p><p><br></p><p>夜光杯由墨绿色的玉石精制而成,壁薄如纸,纹理透明。在古代,酒泉产的夜光杯和吐鲁番葡萄酒是绝配,两样宝贝在敦煌交汇,体现了古代敦煌的生活奢靡。其实夜光杯在黑暗中并不发光,只是在环境比较暗的的地方折射出较亮光线,矫情的古人认为在月圆的时候用夜光杯盛葡萄酒,要的是一种意境。</p><p><br></p><p>千年前的稀世珍宝,成了今天华灯下满目琳琅。</p> <p>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沙瓶。</p> <p>木版画</p> <p>沙洲食驿</p><p><br></p><p>古风古色的灯笼</p><p>将你带回大唐繁华</p> <p>敦煌名吃: 驴肉黄面</p> <p>敦煌名吃: 胡杨焖饼</p> <p>红柳枝烤肉</p> <p>酿皮子</p> <p>夜风携酒引梦回,醉看飞仙舞琵琶</p><p><br></p><p>告别夜市,回到敦煌的酒店已然半夜了。带着一身的疲惫和兴奋,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满都是明日即将看到的塞外风光一绝、梦萦魂牵的千古绝唱【鸣沙山、月牙泉】。</p><p><br></p><p>《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