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丹桂香——记第十一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研讨会

岳春玲

<p>  深秋,梧桐叶黄,叶落知秋;雨后,丹桂飘香,暗香盈袖……</p><p> 第十一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观摩研讨会如约而至,课例展示,讲座交流,会场内外,香气氤氲……</p> <p>  10月16日上午,黄厚江老师,“共生语文”倡导者。</p><p> 自读课文《台阶》怎么教?《台阶》是小说还是散文?带着这些疑惑,听课老师和黄老师一起走进了文本。</p><p> 第一个教学活动,找出文中精彩的细节,交流,接着思考,这些精彩的细节都和谁有关?</p><p> 第二个教学活动,文章题目为什么是“台阶”而不是“父亲”?</p><p> 第三个活动,对小说进行更深度阅读,父亲的形象解读,作者想借这篇小说表达什么?</p><p> 课堂上,黄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度阅读。最让我膜拜的,是黄老师的耐心引领——不着急抛出答案,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慢慢地发现,慢慢地探究,直至顺利到达教学的彼岸!</p><p> 至于《台阶》的体裁,黄老师更喜欢把这篇文章处理为小说。作为小说去阅读,这篇文章会更有深意,父亲是中国农民的代表,辛苦一辈子,劳累一辈子,为了一个高台阶,为了一座房子!台阶修好了,房子建好了,父亲呢,怎么了?怎么了呢?文章结尾的问句值得每个人思考!</p> <p>  刘铁梅老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教学设计。</p><p> 刘老师先带着学生感受《西游记》两个版本的区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两个标题对比,学生版标题浅显易懂,原版标题文学气息浓厚,对仗工整,有音韵美。</p><p> 观察章回体小说的开头,结尾,“话说(却说)……”“……且听下回分解”,体会章回体小说的特点。</p><p> 精读经典片段,比较学生版和原版的文字。阅读、讨论、交流,学生版的文字,只剩下了故事梗概,失去了精彩的情节,故事发生的环境,还有人物的感情也不突出了!</p><p> 最后,刘老师再次强调,只有读原著,我们才能了解小说内容的丰富,体验小说情感的细腻,获得自由阅读的兴味!</p><p> 课后,刘铁梅老师分享了她《西游记》名著导读课的设计,比如:陌生化导读课、阅读中推进课、主题式分享课。刘老师的分享,对我们这些刚刚开始设计名著导读课的“菜鸟”们,真是雪中送炭!</p> <p>  周枫琳老师,《济南的冬天》。</p><p> 周老师对教材的把握非常准确,教学设计的重点在语言。课上得中规中矩,三个版块,循序渐进。</p><p> 第一个学习任务:朗读,感受“着色”的艺术美。</p><p> 第二个学习任务:跳读集句,品味“小”中的情感美。</p><p> 第三个学习任务:读背训练,写景美段背诵。</p><p> 七年级学生,第一单元的能力训练重点是朗读,读好重音与停连。开学已经一个多月,学生对《济南的冬天》并不陌生,然而,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并不让人满意。</p><p> 周枫琳老师的课堂亮点:尽管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学生的发言总是不能达到老师的标准,但是,周老师始终不着急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慢慢地领着学生,让学生敢于发言,善于发言。</p><p> </p> <p>  向浩老师,以前听过他的课,印象不深。今年,向老师的课,令人耳目一新!</p><p> 《蒹葭》的教学,一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二品,这首诗主要写了秦地什么生活场景?三悟,伊人美吗?伊人难追吗?你会坚持追吗?伊人是什么?</p><p> 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跳出爱情诗朦胧诗的局限,让学生抓住“伊人”畅所欲言,诗的境界一下子开阔了!</p><p> </p> <p>  向浩老师的讲座《统编版读写共生写作日常课程构建与实施》。</p><p> 三年的时间,向浩老师研究了五本语文教材的作文训练。向老师设计统编教材读写共生写作日常课学习,写作支架的设计挑战老师的教材研读能力。</p><p> 向浩老师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时间在哪里,命运就在哪里!向老师的所有读写共生研究,全部是晚上业余时间在做——白天忙于正常的教学工作,根本无暇顾及!三年的打磨,磨少了满头乌发,磨出了五本“巨著”!</p><p> 一切都是时间的成果,要经营好我们的人生,先要掌控好我们的时间!</p> <p>  王君老师的《卖油翁》教学设计,疫情期间,在她的公众号里已经有介绍了。</p><p> 这节课,王君老师着重解决两个问题:积累现代高频词语,积累现代高频句式;打通读法和活法,打通古代和现代。</p><p> 积累环节,王君老师出示了大量的现代高频词。自矜,如释重负,颔首,清风徐来,遣送等,这些高频词语的出示,有助于学生理解原文,更有助于学生积累文言词语。</p><p> 打通环节,王君老师出示了大量的视频,学生思考,《卖油翁》为什么千年来一直打动人心?学生回答,有意思;通俗易懂;熟能生巧。老师追问,除了“巧”,还有什么?大量视频展示,陈尧咨的资料补充,庖丁解牛的小故事,网红李子柒,最后上升到工匠精神。</p><p> 最后,王君老师引导学生,从《卖油翁》中,我们除了读出熟能生巧,还有小人物的职业境界和尊严逆袭!</p><p> 卖油翁是小人物,我们又何尝不是小人物?国家需要工匠精神,我们在工作中更需要匠心独运!</p><p> 努力,打造自己的工匠精神!</p> <p>  青春语文,打通教法与活法,实践意义疗法,助力幸福人生!</p><p> 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倡导的,更多的是语文人爱自己、爱生活的一种生存状态!</p><p> 爱自己,才会爱学生!爱自己,才会爱生活!</p> <p>  蔡欣欣老师,《天上的街市》,中等语速,特别韵律。突出重音,以声传情。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响亮饱满,深情背诵。</p> <p>  一个触发点,一个巧妙的过渡,一个中心意向,一个大胆的改造,一个精彩的收束——这个设计很余映潮!</p> <p>  发挥联想与想象,描述诗中的任意一幅图景。</p><p> 赏析诗歌的韵律美。</p><p> 最后,用美好的朗读结束!</p> <p>  余映潮老师,已过古稀之年,曾戏称自己是七零后,永远年轻!听余老师的课和讲座,总让人觉得,余老师的教材研读水平,令人望尘莫及!</p> <p>  《永久的生命》,一节读写结合课。</p><p> 介绍作家,文体,积累生字词语,特别强调“臼”和“卑”的笔顺。</p><p><br></p> <p>  第一次自读活动,用课文中的一两个句子,证明自己读懂了课文标题的含义。</p><p> 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小结:“解说标题”能让我们把握文意。</p><p> 殷切嘱托,对学生,又何尝不是对听课的老师呢!</p> <p>  第二次自读活动:朗读背诵课文第二段,老师引导大家品析表达之妙。</p><p> 第一句,承上启下,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技巧。</p><p> 第二句,中心句。</p><p> 第三句,以小草为例,诠释永久的生命。</p><p> 第四句,激情赞美。</p><p> 本段美妙的表达:先记叙后抒情。先叙后议。前后照应。小草、小牛犊,作者用不同的材料支撑观点。两个例证生动展开,小草、小牛犊的生命力、色彩、画面感。</p><p> 总结:先叙后议夹叙夹议。相互映衬抒发真情。巧用意象表达观点。</p><p> 这个环节的设置,引导老师关注文章精美段落。解读段落,积累语言。</p> <p>  第三次自读活动:从赞美生命的角度,自由命题,从课文中撷取三个美句,成为一篇微文。</p><p> 教师示例,学生创造,读背示例。最后总结:“微文创写”是一种既训练思维又积累语言的好方法。</p><p> 最后,读背微文,结束教学。</p> <p>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p><p> 语文是流向生命的河流。余老师的这段微文创写是从原文提炼的结果,更是余老师的精神写照!</p><p> 永久的生命,永远年轻的余映潮老师,永远引领语文教学的、永远时尚的余老师!</p> <p>  余映潮老师的讲座,永远干货满满。记录了大量笔记,回去后慢慢学习,慢慢实践。</p><p> 三天的学习,紧张忙碌。我们一行六人,早上,早早到场,为的是抢到最佳位置。中午12:00下课,我们分批次吃午饭,担心晚了没有好位置。午饭后,大家抓紧交流听课感受——真的是一场心灵盛宴。</p><p> 这三天,对我而言,又岂是一个“忙”字!周四晚自习下课,到家九点多了。简单收拾行李,休息。周五早上4:30起床,5:00向郑州出发。周五晚上,我还在加班整理材料。同室的李老师也不敢打扰我,在安静地看书。周六早上,接到反馈,发言材料不太合格。从6:30开始,坐在电脑前,一直到中午1:00,完稿,收工,怎一个“累”字了得!</p><p> 忙碌,是一种工作常态!也因为忙碌,让我们日渐充实!</p><p> </p>

老师

学生

王君

语文

教学

小说

设计

自读

微文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