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太平老街 <p><b style="font-size: 22px;">我对太平街的初印象是来自规划馆。“太平街长三百七十五米,宽不过七米,鱼骨状的街区两百多年未曾改变,是长沙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清代地方政府为满足居民货物出入城的需要,在大西门和小西门之间新辟一门,名为太平门,太平街之名由此而来”……太平街展项是长沙规划展示馆里唯一一处实景复原,虽未见真容,但久仰大名。</b></p> 太平街真的古老 <p><b style="font-size: 22px;"> 春秋战国时期太平街就是古长沙城的一部分。从时光中走来,它历经数世繁华,以前的太平街主要是洋行和货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干货食品调料批发一条街。</b></p> <p><b style="font-size: 22px;">清末太平街,由英国太古洋行斯威尔1911年拍摄,那时的麻石路面铺得很规则。街中虽仍见挑箩筐拖人力车的传统画面,但路边已竖起标志近代化的电灯杆。</b></p> <p><b style="font-size: 22px;">1924年日本明信片上的太平街,太平街旧时是著名的商业街,经营粮油、食 盐、百货、文具、杂货等。这张图片上的人和福油号是经营批发油料的店铺,其门面是民初长沙传统商铺的典型式样,石库门、石阶台、封火墙、外挑檐、纵横交错的招牌匾额。</b></p> <p><b style="font-size: 22px;">清末贾谊故宅。辛亥革命的组织准备阶段,湖南的革命党人和立宪党人组织了众多的反清团体,机关设在贾谊故居的就有三个。</b></p> <p><b style="font-size: 22px;">位于太平街中段的宜春园古戏台,开幕于清代光绪三十四年,是湖南省的第一家湘剧戏园。那时候的戏园就不售戏票,只收茶钱,人们一边喝茶,一边听戏,这在当时被称为“视听之娱”。</b></p> <p> <i style="font-size: 22px;">1938年11月13日一场文夕大火,长沙城千年的积淀一朝尽毁。</i></p> <p><b style="font-size: 22px;">曾经繁华的街道、精美的建筑毁于一旦,然而长沙人民却在这片焦土之上,开出更鲜艳的花来!</b></p> <p><b style="font-size: 22px;"> 重建后的太平街,小青瓦、坡屋顶、白瓦脊、封火墙,把典型的南方传统民居风格,保留到了现在。。</b></p> <p><b style="font-size: 22px;">还保留了贾谊故居、长怀井等文物古迹。</b></p> <p><b style="font-size: 22px;">这里我要特别介绍一下贾谊故居。贾谊故居被誉为“湖湘文化源头”,是长沙作为“屈贾之乡”的标志性文化遗产,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早的名人故居,拥有现存年代最久且连续使用至今的古井,其基址考古发掘出金砖、玉器、瓷器、陶器、银元等文物。贾谊故居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为长沙王太傅贾谊的府邸。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4年,西汉著名政论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贾谊住在这里,时任长沙王太傅。</b></p> <p><b style="font-size: 22px;">贾谊,洛阳人,十八岁即能诵诗属文,精通儒家经典,22岁任博士,同年升为太中大夫。他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等。在长沙,贾谊撰《吊屈原赋》、《鵩鸟赋》,更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故后人称其为“贾长沙”。</b></p> <p><b style="font-size: 22px;">位于太平老街北口的大牌坊,一条麻石路面纵贯老街南北。</b></p> <p><b style="font-size: 22px;">靠近老街南口不远处,有条巷子叫孚嘉巷。据某学问解释:孚指诚信,嘉指善美,孚嘉的意思是把诚信带给诚实善良之人,可获吉祥。巷内有民国时期的四正社旧址和鲁班庙旧址。在辛亥革命时期,四正社是新民主义革命的主要策源地,原建筑被毁于文夕大火。</b></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b style="font-size: 22px;">太傅里是一条70米长的小巷,因南接贾谊故居而得名。</b></p> <p><b style="font-size: 22px;">马家巷是条很窄很短的巷子,它东边起点在太平老街,西边通到卫国街。巷内有湖南共进会旧址。</b></p> <p><b style="font-size: 22px;">西牌楼街,因明代吉藩府西门的牌楼而得名。</b></p> <p> <b style="font-size: 22px;">农民银行创建于1924年,是民国初年中国四大银行之一,主要经营借贷和典当业务。它是欧洲巴洛克建筑与中国民居传统门墙相结合的建筑风格。</b></p> <p><b style="font-size: 22px;">洞庭春茶馆,是老街上唯一保存原有建筑的老字号,典型的民国商业建筑,是民国时期长沙四大茶馆之一。</b></p> <p><b style="font-size: 22px;">美孚洋行是由美国最有钱的洛克菲勒家族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的附属机构,民国时期,美孚洋油遍及中国各地,在长沙,除了太平老街这个美孚洋行,橘子洲上还有美孚洋行私人住宅的历史建筑。太平老街这个美孚洋行旧址目前已经改造成了天心区非物质文化展示中心。</b></p> <p><b style="font-size: 22px;">湘军巷,当年曾是曾国藩的军队驻地。</b></p> <p><b style="font-size: 22px;">老通义油漆行,创建于民国十三年,主要经营桐油、生漆以及从国外进口的油漆,因质优价廉而享誉商界。</b></p> <p><b style="font-size: 22px;">利生盐号创建于清咸丰三年,由两个人合资白银1500两开设于此,销售食盐、茶油为主,兼营棉花、棉纱、桐油、煤油等,1956年,利生盐号实行公私合营,转入长沙盐业公司。</b></p> <p><b style="font-size: 22px;">现在的太平街还是长沙一条很有名的美食街,几乎每一位来到长沙的游客都会去打卡老街,短短几十米的古街上有着数以百计的特色小店,不管是百年老店,还是新崛起的特色小店,都可能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味蕾回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