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康熙四十年(1701年)吴敬梓出生在安徽全椒一个“科第仕宦多显者”的官僚家庭,其祖宅原名“遗園”,是襄河北岸一座庞大的庄园,吴敬梓在这里出生长大。</p><p>正宅分东、中、西,各有三进院落,均为砖木结构,徽派马头墙,建筑多为一层,局部二层,用回廊相连。后花园是一座江南园林,亭台、池塘、小桥、假山……</p><p>如今看到的吴敬梓故居,是2011年开始,经过四年的修缮恢复的。</p> <p>因家里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的吴敬梓自称“文木老人”。</p> <p>吴敬梓纪念馆与吴敬梓故居隔着襄河遥遥相望,一座敬梓桥把他们连在了一起。</p> <p><br></p><p>为了纪念清朝伟大的小说家、中国讽刺小说的奠基者吴敬梓,于1986年在襄河畔修建了“吴敬梓纪念馆”。纪念馆是仿明清建筑的徽派风格,曲檻回廊,不仅古典,还蕴含秀美。</p><p>纪念馆系统地介绍吴敬梓的生平、著作、国内外对巨作《儒林外史》的评价……令参观者既能了解吴敬梓、再读《儒林外史》增添传统文化知识,还能感受优美环境的愉悦。</p> <p>记得在语文课本里读过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记忆深刻,从那时起就记住了《儒林外史》和吴敬梓。</p> <p>著名学者胡适先生对吴敬梓的评价极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