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北京报国寺, ——范云峰

范云峰

<p>北京报国寺位于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处于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域。</p> <p>报国寺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但随着琉璃厂书市的兴起,报国寺书市渐而衰落。而今,报国寺又秉承数百年之文脉,成为书市文化广场,实为盛世之举。</p> <p>现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御制碑,和乾隆二十一年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p> <p>寺内还有嘉庆六年(1801)《五彩天尊仙女》1轴。</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原有殿7进,后有毗卢阁,高36级。阁下有瓷观音像高尺余,宝冠绿帔,手捧一梵字轮,系神宗时景德镇瓷窑所贡献,为旧京八宝之一,谓之窑变观音,梁间曾悬《胜果妙因图》1轴。</span></p> <p>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p> <p>明初塌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因“国舅爷”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红尘要矢志出家当和尚,由皇家拨内帑钱粮在小报国寺的旧基上,扩建为“慈仁寺”,周吉祥去当了住持。扩建后的慈仁寺规模宏大,有七层殿房,错落有致,后院建有“毗卢阁”,阁高三十六级,周围长廊,可登临远眺,“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京师之景尽收眼底。</p> <p>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师大地震,报国寺大部建筑坍塌。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span></p> <p>在明末清初,报国寺就曾是京城最著名的书市,比琉璃厂书市还早许多年。这里曾是当时文人墨客的雅游之地,留下了许多传奇佳话。</p> <p>现在报国寺门前是广宁公园,西至广义街,南起广内大街,北抵报国寺西街。步入园中,假山翠竹掩映,松柏香花遍植,青砖步道平坦,木质连椅俱全,是一处清幽、雅致的所在。我常去散步写生。</p> <p>公园紧邻报国寺中的“顾亭林祠”这里是明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北京的故居,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朝灭亡后,年仅三十二岁的顾炎武誓不损节,不为清朝服务,还参加抗清复明的"复社"。</p> <p>大家熟知的那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源于顾炎武,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来的八字成文的语型,则是出自于梁启超。</p> <p>漫步公园内,古树掩映,绿草茵茵,绵延古朴的明城墙及深沉凝重的角楼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民族的沧桑。</p> <p>公园内“老树明墙”“残垣漫步”“古楼新韵”“雉堞铺翠”等景观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展现崇文深厚之文化积淀,令人平添无限的遐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