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传说

邓海才

<p>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填过一首脍炙人口的“重阳”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唐代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样也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重阳名篇。</p><p> 自汉魏六朝以降,九九艳阳,赏菊花,吃螃蟹,登高览胜,重阳节就成为一个诗味很浓的节日,屈原曾留下诗歌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古代类书中有不少关于重阳节的资料,其中,陶渊明的故事有些意思。陶渊明五十多岁的时候,家境贫寒,又是九九重阳,没有酒喝,就走到菊花丛中打坐,这时候远远看到一个穿白衣服的人走来,原来,他的朋友王弘给送酒来了,陶公也不多说话,拿过酒来就喝,一直喝到醉。若把陶渊明的率性而为说成是行为艺术,却又比现在一些人风雅不知多少倍。</p><p> 为什么将农历九月九日称之为重阳节?古代中国文化九为阳数,并与“周易”有关联。月也逢九,日也逢九,九而又九,故曰重九,阳而又阳,故又重阳。于是乎,中国古人认为是个吉利的数字,十分吉利的日子。曹操的儿子曹丕曾给人写信,译成现代汉语,其大意:“岁往月来,忽然又是九月九日,九是阳数,日月并列呼应,而民间对重九这个名称又特别喜欢,宜于长久,因此,就到高处摆宴欢聚。”</p><p> “重阳节”人们要登高望远,因而又叫登高节。相传在东汉时期,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瘟魔。恒景为民除害的英雄意志感动了一位仙长,于是老者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恰逢九月初九日,按照仙长的叮嘱,他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大家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合力降瘟魔。最终恒景手持降魔宝剑,将瘟魔刺死。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习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了下来。因此,古人重阳登高,既反映了人们消灾避祸的美好愿望,又蒙上了一层迷信色彩。而现代人们却给它赋予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意义。秋高气爽,有人远足旅行,饱览风光,寄满腔热情于山水;有人参观菊花展会,抒节日愉悦之情于诗画;还有人去户外活动筋骨,调整心态,融健身、休闲于一体。</p><p> 历史赓续,风俗传承,“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这一天,人们要给老人赠送糕点,因“糕”、“高”谐为音,体现对老人高寿的庆贺,也是祝福老人活得更长久之意。从晋魏时期起,我国就有将重阳糕和菊花献给老人的传统。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孝心,孝老敬老是人间真情永恒的旋律。儿女一声温馨的话语,一个质朴的微笑,一次次看似平常的回家看看,都会使老人感到温暖、幸福。这一天,与父母一同分享喜悦,在父母开心、舒心的笑声里,酒杯溢出醇香的波纹。作为儿女要用心步入老人的内世界,用手去抚摸老人粗粝而苍筋暴突的手,用眼神去抚慰老人苍茫而依旧清澈的眼神,用心去和老人沟通、交流,与老人促膝交谈。“重阳节”,晚辈的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