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鸣祥:陪老父亲吃饭(散文)

竹韵

<p>  今天老父亲一个人在家,我的任务是安排好老人的午饭。</p><p> 时至中午,我回到了家。老父亲一个人在门前转悠。所谓的门前,就是小区的单元楼门前。我问老父亲想吃点什么?老父亲想来想去,说想吃点馄饨。我说好办,中午我领你到街上吃馄饨去。</p><p> 老父亲今年76岁了,几次脑梗塞使他步履蹒跚,走得很慢。再加上近几天腰疼、头晕,情绪有点不太好。我尽着耐心满足他的要求,我开车领他来到淇园路和人民路交叉口,想让他尝一尝玉口馄饨店的馄饨。不巧的是玉口馄饨店已经转让,变成了一家烤鸭店。老父亲有点失望,看到附近有一家烩面馆,只好说吃点烩面算了。我领老父亲走进烩面馆,坐下,报饭,老父亲有点口渴,想喝水,就让服务员上水,可服务员说今天没有开水了。人老了,脾气也就大了,他一听说没有水,就非常生气地说:没水开什么饭店?弄得店老板非常尴尬,奇怪地看着老父亲。老父亲更是生气,说,不吃了,什么态度?我赶紧说,好,咱不吃了,咱换一家吃。并向店老板致歉,示意他别做饭了。</p><p> 陪老父亲走出饭店,碰到了朝歌朗诵沙龙的姜海燕,他是实验学校的一位老师,就在锦绣华庭居住,工作关系,我们曾在一起合作过,彼此十分熟悉。他问我们干什么?我说,老父亲想吃馄饨,馄饨店转让了,不得已来吃烩面,烩面馆没有水喝,老人生气了。姜老师向我解释说附近还有其他的馄饨店,可以再找一找。说完姜老师忙他的事去了。我看看表,已经是中午12点半了,不敢很停,便搀着老父亲又找,没有找到馄饨店倒是找到一家手工面馆。我和老父亲一商量,吃手工面也行,就进到了手工面馆。不知是老父亲想不中小店的环境,还是刚才的怒气未消,来到手工面馆一转,坐也不坐,说,不在街上吃了,回家做吧。我耐着性子说,回家做,家里没有准备面条,也没有蔬菜,怎么做?正说着,从远处过来的姜老师又正好看到了我们,他问我们怎么还没有吃上饭,我说老爷子生气了,想回家吃。姜老师安慰老爷子说,稍等,我去那边看看。说着他骑上自行车就向西边奔去。一会他打来电话说,来吧,周主席,我给老爷子安排好了,馄饨。今天的饭费我来结。我和老父亲正在犹豫,姜老师已经来到了跟前,他扶着老父亲说,老爷子,不要生气,我被周主席的孝心感动,所以,今天我请你吃馄饨。拗不过姜老师的热情、善良和友好,我陪着老父亲走进了那家馄饨店。姜老师又点了小菜,陪着我们吃了一个午餐。当然,饭费姜老师也争着给结了。看看时间,这顿午饭吃到了下午一点四十分。</p><p>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可我却一直忘不了这件事。第一,人老了,身体不舒服,真的需要我们悉心照顾;第二,姜老师的“解围”,让老人吃上了馄饨,喜悦了老人的心情,我真是十分感激,我觉得世上真的有一种人太好,通过他们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美丽;第三,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自己的工作,真的需要合理安排时间。</p><p><br></p><p> 作于2020年10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