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亭中学:初三(2)班/初三(4)班:语文期中考试必考、必背重点知识内容总汇【一】

上饶市广信区茶亭中学教务处

<p>备注:更多语文预习和复习资料,请家长们和同学们点击关注:熙熙语文教育。获取更多语文预习和复习资料,提高语文成绩!或扫描二维码进入语文学科家长群,获取语文预习和复习资料!若有打扰之处 请家长们和同学们原谅!</p><p>语文老师:敬上!</p> <p>茶亭中学:初三(2)班/初三(4)班:</p><p>语文老师课程表</p> <p>初三(2)班/初三(4)班:语文学科学习宗旨:求真、求善、求美</p><p><br></p><p>初三(2)班/初三(4)班:语文学科学风:乐学精思、美言美行</p><p><br></p><p>初三(2)班/初三(4)班:语文学科教风:松之高洁、水之善润</p><p><br></p><p>初三(2)班/初三(4)班:语文学科训诫:正以养身、廉以明志</p><p><br></p><p>初三(2)班/初三(4)班:语文学科口号:国语第一、爱我中华</p><p><br></p><p>学好母语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振兴中华</p> <p>尊敬的初三(2)班/初三(4)班:家长朋友们!亲爱</p><p>的同学们!您们好!!我是您们的语文老师。为了帮助孩子们复习好初三语文上期中考试,提高语文成绩!语文继续推出全新栏目——“初三语文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必考/必背重点知识内容。</p><p>(语文期中考试:范围:第1课至第20课,课外古诗八首,名著导读)欢迎大家分享+收藏哦~</p><p>请家长们双休日督促您孩子认真看,语文老师总结的,语文期中考试必考重点知识内容,并认真记笔记。期中考试语文考个好成绩!辛苦各位家长了!本人感激不尽!</p><p>语文老师:敬上!</p> <p>备注:更多语文预习和复习资料,请家长们和同学们点击关注:熙熙语文教育。获取更多语文预习和复习资料,提高语文成绩!或扫描二维码进入语文学科家长群,获取语文预习和复习资料!若有打扰之处 请家长们和同学们原谅!</p><p>语文老师:敬上!</p> <p>茶亭中学:初三(2)班/初三(4)班:语文期中考试必考、必背重点知识内容总汇【一】</p> <p>第1课:《沁园春-雪》</p><p><br></p><p>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沁(qìn)园春 分(fèn)外 &nbsp;妖娆(ráo) &nbsp;成吉思汗(hán) &nbsp;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的读音。</p><p>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惟余莽莽 惟:只。(2) 须晴日  &nbsp;须:等到。(3) 略输文采 输:差、失。(4) 俱往矣  &nbsp;俱:都。</p><p>二、重点句子1、用原文填空。(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p><p>2、解释下列句子。(1)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p><p>三、文学常识《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p><p>四、整体把握《沁园春·雪》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p><p>五、课后练习答案一、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答: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空间极其广阔,景色极为壮丽,令人感受到诗人豪迈的胸怀,雄伟的气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p><p>二、仔细的体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些人物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而且是无数英雄之中的佼佼者,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但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才能也颇有欠缺,这是作者以形象思维和文学语言对这些英雄人物加以委婉的批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现出后来者居上的气概,理解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自信、自励和抱负。</p><p>三、下面这首词的内容也与雪有关。反复朗读这首词,说说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情与景是怎样交融的。如有条件,课外抄录或背诵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与同学交流心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年2月)毛泽东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答:《沁园春·雪》与《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都描写了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景,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像;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p> <p>第2课《我爱这土地》</p><p><br></p><p><br></p><p>01 积累运用</p><p><br></p><p>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p><p><br></p><p>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ī(嘶)哑的hóu(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yǒng)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guā)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fǔ)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p><p><br></p><p>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p><p><br></p><p>A.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p><p><br></p><p>B.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p><p><br></p><p>C.截至目前,阿坝州光伏项目已并网超过15万千瓦左右。</p><p><br></p><p>D.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混双冰壶循环赛中,中国组合先后遭遇两连败,令热爱这项项目的观众非常深感意外。</p><p><br></p><p>(解析:B.搭配不当,删去“和规模”;C.前后矛盾,删去“超过”或“左右”;D.语意重复,删去“非常”或“深感”。)</p><p><br></p><p>3.文学常识填空。</p><p><br></p><p>《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p><p><br></p><p>4.2018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8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p><p><br></p><p>(1)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60字左右)</p><p><br></p><p>【示例】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p><p><br></p><p>(2)微信公众号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公众号,请你仿照例子再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p><p><br></p><p>栏目一:风雨历程  栏目二:【示例】诗海漫步&nbsp;&nbsp;&nbsp;&nbsp; 栏目三:仰望星空</p><p><br></p><p>(3)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颁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获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80字左右)</p><p><br></p><p>【示例】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p><p><br></p><p>02 课内精读</p><p><br></p><p>阅读全文,回答问题。</p><p><br></p><p>5.诗中鸟儿所歌唱的四个对象是什么?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p><p><br></p><p>四个对象分别是:土地、河流、风、黎明。“土地”象征遭受日寇践踏的国土;“河流”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黎明”象征独立自由的曙光。</p><p><br></p><p>6.品析下面诗句所包含的意义。</p><p><br></p><p>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p><p><br></p><p>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p><p><br></p><p>7.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p><p><br></p><p>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p><p><br></p><p>8.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感情?</p><p><br></p><p>诗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本身的意义,上升到了祖国的象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p><p><br></p><p>03 拓展阅读</p><p><br></p><p>(原创)</p><p><br></p><p>中国的土地</p><p><br></p><p>刘湛秋</p><p><br></p><p>&nbsp;&nbsp;&nbsp;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p><p><br></p><p>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p><p><br></p><p>&nbsp;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p><p><br></p><p>&nbsp;&nbsp;&nbsp;&nbsp;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p><p><br></p><p>&nbsp;&nbsp;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p><p><br></p><p>&nbsp;</p><p><br></p><p>&nbsp;&nbsp;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p><p><br></p><p>&nbsp;&nbsp;&nbsp;&nbsp;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p><p><br></p><p>&nbsp;&nbsp;&nbsp;&nbsp;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p><p><br></p><p>&nbsp;&nbsp;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p><p><br></p><p>【注释】 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p><p><br></p><p>9.请从诗中各找一处运用了下列修辞手法的诗句。【辨别修辞手法】</p><p><br></p><p>(1)比喻: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p><p><br></p><p>(2)拟人: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p><p><br></p><p>10.“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什么?“挂霜的葡萄”象征着什么?【理解词语含义】</p><p><br></p><p>&nbsp;</p><p><br></p><p>“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所有的炎黄子孙永远思恋祖国母亲;用“黄金”修饰“相思”,形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挂霜的葡萄”象征中国人民的思想成熟,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p><p><br></p><p>11.诗歌的第二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诗人主要抓住哪些具体内容从而使诗歌层次井然有序、逐层推进?【理解诗歌内容】</p><p><br></p><p><br></p><p>写出了中国人民的“美丽”。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p><p><br></p><p>12.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情感】</p><p><br></p><p>抒发了诗人歌唱祖国,礼赞人民,颂扬中华民族,热烈欢呼,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p><p><br></p><p>13.比较本诗与《我爱这土地》在内容上的异同点。【比较探究】</p><p><br></p><p>相同点: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都借助具体意象,抒发对土地(祖国)的真挚情感。不同点:《我爱这土地》感情比较深沉,当国土被践踏时,诗人号召同胞们奋起反抗,并自愿为祖国奉献一切;本诗感情较愉悦,除表达对祖国土地的热爱外,还歌颂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热烈欢呼。</p><p><br></p><p>04 写作创新</p><p><br></p><p>14.《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深情。请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心中的情感。(200字左右)</p><p><br></p><p>&nbsp;</p><p><br></p><p>【写法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内涵丰富(运用象征手法)。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接着,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它们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相似点;②注意围绕相似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③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p><p><br></p><p>&nbsp;</p><p><br></p><p>【例文】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红军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凌霜的梅花,真真切切地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吗?</p> <p>第3课:《乡愁》</p><p><br></p><p>一、作者简介</p><p>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县,1928年生于南京,少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江南到四川,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到最终回转台湾。主要诗作有《乡愁》等,著有诗集《莲的联想》《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等。</p><p>二、写作背景</p><p>余光中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由于台湾和大陆长期隔绝,这种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都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说:“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后来在感到回乡无望时,他写下了这首《乡愁》。</p><p>三、理解词义</p><p>1.嘶哑:声音沙哑。2.悲愤:悲痛愤怒。3.激怒:刺激使发怒。</p><p>四、问题解疑</p><p>1.“乡愁”原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是如何将它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的?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 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里,诗人将“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从而将抽象的情感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p><p>2.诗中的四个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共同突出了这四个意象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 把乡愁浓缩到四个面积小、 程度轻的对象之中,这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思乡之情,而且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氛围。</p><p>3.诗的第4节对诗意的拓展有何作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仅隔开了“我”和祖国,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 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升华主题,余味无穷。</p><p>4.《乡愁》中,诗人借助的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请简要分析。不一样。四个意象分别表现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小时候想母亲的时候,可以写一封书信,贴上一张邮票,这张邮票就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送到自己的家乡;船票虽窄,但一张船票可以使作者乘上轮船来到心爱的妻子面前,可以想见,这两个事物都融进了作者深深的乡愁。而坟墓却不同,当作者来到母亲坟前的时候,无论怎样也不能和母亲相见了,纵然有千言万语又能向谁说呢?而第四个“海峡”又进了一层,如果说“矮矮的坟墓”是死别,那么“浅浅的海峡”则是痛于死别的生离。祖国大陆就在对岸,可“浅浅的海峡”就是过不去,他只能眷恋,比眷恋母亲、妻子更眷恋着大陆,至此,诗歌的感情由乡关之思升华到家国之恋。</p><p>五、课文主题</p><p>诗人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自己无尽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自己以及台湾人民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p> <p>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p><p>知识点</p><p><br></p><p>一、作者简介</p><p><br></p><p>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人,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同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p><p><br></p><p><br></p><p><br></p><p>二、课文背景</p><p><br></p><p>这首诗发表在1934 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一说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放下这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p><p><br></p><p><br></p><p><br></p><p>三、问题解疑</p><p><br></p><p>1.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有什么作用?</p><p><br></p><p>副标题提示了诗歌的写作缘由,即诗人对生命的 赞颂。整首诗究如笼罩在一轮识热的爱的光环之中。</p><p><br></p><p><br></p><p><br></p><p>2.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 “你”的哪些 特点?</p><p><br></p><p>“你”光艳多变、轻柔妩觸、娉婷鲜妍却又 天真庄严、充满生机、令人期待。</p><p><br></p><p><br></p><p><br></p><p>3.作者是如何描绘“风’’这一抽象的意象的?</p><p><br></p><p>本处运用诗歌意象分析法。“风”本是抽象的, 却由爱的“笑响”将它“点亮”。从听觉到视觉, 引导读者从各个感官、各种角度去真切体味。所 谓“笑响”是对“爱”的生动描述。它越是“交 舞着变”,就越让人刻骨铭心。</p><p><br></p><p><br></p><p><br></p><p>4.诗中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带给你怎样的阅 读感受?</p><p><br></p><p>诗歌用这些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意象,将雪后鲜艳的鹅黄、初生的绿芽、梦中的白莲,各种鲜、亮、美、静的色彩交汇。加之于“轻灵的风” “柔软的烟” “闪动的星子”“绵綿的细雨”, 将四月里轻风拂面、湖面夕阳、云烟笼纱、雨润 万物、生命喜悦等一系列美好画面用诗的形式跳跃于文字间。</p><p><br></p><p><br></p><p><br></p><p>5.诗歌为什么运用第二人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p><p><br></p><p>诗人以第二人称的手法,用美丽的春景来比心中的“你”,通过对春天的点染和描摹,表达了对心中的“你”永不老去的爱。用第二人称“你”,更易直接倾诉内心的情感,把心中的形象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心中的爱意,亲切感人,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p><p><br></p><p><br></p><p><br></p><p>四、课文主题</p><p><br></p><p>诗人借用“四月天”,这一温馨美好洋溢生机的意象,轻灵欢快的节奏,书写着对生命的赞歌,抒发了诗人内心满满的爱意、温暖和对新生事物的希望。</p> <p>第5课:《我看》</p><p>知识点归纳</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br></p><p>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早年留学美国,“九叶诗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p><p><br></p><p><br></p><p><br></p><p>二、相关资料</p><p><br></p><p>“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 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p><p><br></p><p>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p><p><br></p><p><br></p><p><br></p><p>三、理解词义</p><p><br></p><p>1.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p><p><br></p><p><br></p><p><br></p><p>2. 枉然:白白地。</p><p><br></p><p>3. 飘逸:漂浮,飘散。</p><p><br></p><p>4.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p><p><br></p><p>5 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p><p><br></p><p><br></p><p><br></p><p>四、问题解疑</p><p><br></p><p>1.“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 么样的图画?</p><p><br></p><p>本题运用诗歌画面描绘法。描绘了向晚的 春风、丰润的青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傍晚时分柔美*1•舌静、充满生机的春景图。</p><p><br></p><p><br></p><p><br></p><p>2.本句中的“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p><p><br></p><p>“揉”是用手来回擦或搓的意思,这里运 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力度和温柔。</p><p><br></p><p><br></p><p><br></p><p>3.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 的?有什么作用?</p><p><br></p><p>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 看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 看到“流云” “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 它的大地”,作者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 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为 后文抒情做铺垫。</p><p><br></p><p><br></p><p><br></p><p>4.这里的“你”指谁?</p><p><br></p><p>这里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p><p><br></p><p><br></p><p><br></p><p>5.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 的起伏而飘逸”这句话怎么理解?</p><p><br></p><p>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 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 河里飘逸。</p><p><br></p><p><br></p><p><br></p><p>6.作者在结尾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 的愿望?</p><p><br></p><p>作者在结尾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 花朵又把它吹熄”的诗句,表达了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同悲同乐的愿望。</p><p><br></p><p><br></p><p><br></p><p>7.诗歌后三节都是作者所思,其内容有什么不同?</p><p><br></p><p>第③节主要写在孕育了万物、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面前,“我”的“欢乐和忧戚”是微之甚微, 以此突出大自然的博大。第④节主要写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 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 长河里飘逸。第⑤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抒写出 希望将生命融人自然,让“我”的爱回归大自然 之中去,真正获得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 的归宿。最后一节,点明主旨,升华主题。</p><p><br></p><p><br></p><p><br></p><p>五、课文主题</p><p><br></p><p>诗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 春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 的热爱以及要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思想感情。</p> <p>第6课:《敬业与乐业》</p><p><br></p><p><br></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br></p><p>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著名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曾任《时务报》主笔,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p><p><br></p><p><br></p><p>二、理解词语</p><p>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p><p>骈进:一同前进。</p><p>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唆。不舍,不停。</p><p>一点不旁骛:意指专心致志,一点不分心。</p><p>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意思是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p><p>亵渎:轻慢,不敬。</p><p>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大意是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期望做职分外的事。</p><p>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人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不二的方法。</p><p>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p><p>主眼:主要的着眼处。</p><p>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p><p>言行相顾:言行一致。</p><p>征引:引用。</p><p>容赦:原谅赦免。</p><p>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p><p>杜绝:制止,消灭。</p><p><br></p><p>三、课文分段</p><p>第一部分(①):开篇点题,揭示中心论点。</p><p>第二部分(②—⑧):依次论述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p><p>第三部分(⑨):以“敬业” 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收束全文,只有这两者都实现了,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p><p><br></p><p>四、问题解疑</p><p>1.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p><p>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p><p><br></p><p>2.作者引用孔子言论和百丈禅师的例子有什么作用?</p><p>引用孔子的言论证明“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引用百丈禅师的例子有效地说明了人要不断地劳作,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p><p><br></p><p>3.作者是怎样阐述什么叫“敬”的? </p><p>第六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p><p><br></p><p>4.作者是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的?</p><p>第七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 用《庄子》中的语句并做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 </p><p>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论证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p><p><br></p><p>5.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性,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p><p>作者在前面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本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p><p><br></p><p>6.第6段中“当大总统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 理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p><p>事实论据。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和“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p><p>的”两个观点,从而证明了为什么要“敬业”的道理,增强了说服力。</p><p><br></p><p>7.“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运用 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p><p>道理论据。都是为了证明“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这一观点的正确,增加了权威性。</p><p><br></p><p>8.第8段的论点是什么?分析“做工苦”的实例有什么作用?</p><p>论点是“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说明“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自然地点到乐业上(引出话题)。</p><p><br></p><p>9.“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指什么?</p><p>第一,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第二,对于所做的事情应该生出敬意,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积极投入地把它做好;第三,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能一味叫苦,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p><p><br></p><p>五、课文主题</p><p>这篇讲演针对听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并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理想的生活。</p> <p>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之久。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给法国文坛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p><p><br></p><p><br></p><p>二、故事背景</p><p>1856年~1860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人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火。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而作为强盗之一的巴特勒上尉,却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以人类的良知,于1861年11月25日写了这封回信,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同时对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寄予了深切同情。 </p><p><br></p><p>三、理解词义</p><p>1.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p><p>2.晨曦:晨光。 </p><p>3.瞥见:一眼看见。</p><p>4.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p><p>5.箱箧:箱子。</p><p>6.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p><p>7.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p><p>8.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p><p>9.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p><p>10.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p><p>11.箱箧:箱子。</p><p>12.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p><p><br></p><p>四、课文分段</p><p>第一段:(1)交代写作缘由。</p><p>第二段:(2-9)作者以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p><p>第三段:(10)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愤恨之情。</p><p><br></p><p>五、问题解疑</p><p>1. 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p><p>作者在信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 己的态度,而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具有极浓 的讽刺意味。这样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更能宣泄作者愤怒的感情。</p><p><br></p><p>2. 作者极力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有什么作用? </p><p>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突出圆明园的世界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以“美”</p><p>衬“丑”,突出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 </p><p><br></p><p>3.作者把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有何作用? </p><p>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热爱。</p><p><br></p><p>4.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p><p>本题运用独句段作用分析法解答。这句话独立成段,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内容上和前一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在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这样一座神奇秀丽的园林建筑为什么消失了呢?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过渡到对奇迹消失的原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叙述上来。</p><p><br></p><p>5.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p><p>“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运用反语讥讽英法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出了历史上罕见的破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蕴含着无比愤慨的情感。</p><p><br></p><p>6. 为什么说这篇文章体现了雨果精神的难能可贵?</p><p>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禁园,但归根到底,是属于全人类的。正因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所以对文明创造者非常尊重。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这封信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敬重。</p><p><br></p><p>六、课文主题</p><p>这封书信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饱含深厚人道主义的精神,热情赞美了圆明园的美丽和艺术价值,强烈谴责了侵略者焚毁文明的罪行,表现出作者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的伟大气魄。</p> <p>第8课:《论教养》</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利哈乔夫(1906—1999),苏 联学者、作家。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 耶夫斯基,是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大师,被誉为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著作有《善与美书简》、《俄罗斯思考》等。</p><p><br></p><p>二、相关资料</p><p>1928年,利哈乔夫因在一次学生组织的 研讨会上质疑了苏联政府简化俄语字母表的改 革,被关人集中营。四年的集中营生活,利哈 乔夫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他在那里搜集民俗 材料,调查囚犯的黑话,他的第一部著作就写 于狱中,题为《罪犯的纸牌游戏》。他研究古 罗斯文化,是苏联古罗斯文化研究的泰山北 斗。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 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p><p><br></p><p>三、理解词义</p><p>1.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p><p>2.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p><p>3.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p><p>4.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p><p>5.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p><p>6.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p><p>7.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p><p>8.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p><p>9.恪守:严格遵守。</p><p>10.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p><p>11.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p><p>12.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也指不是天然或自然的。</p><p>13.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p><p>14.随机应变:指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p><p><br></p><p>四、课文分段</p><p>第一部分(①②):引出论题——什么是教养。</p><p>第二部分(③-12):列举了“无教养”和“有教养”的种种表现,点明什么是真正的教养。</p><p>第三部分(13-18):指出“优雅风度”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号召人们把保持优雅风度的做法付诸实践。</p><p><br></p><p><br></p><p>五、问题解疑</p><p>1.从文题中你得到哪些信息?</p><p>本题运用议论文标题作用分析法。“论”,“论说,议论”,表明了文章的体裁是议论文;“教养”是“论”的内容,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文题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和主要内容。</p><p><br></p><p>2.文章第①自然段有什么作用?</p><p>本题运用开头段(句)作用分析法。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指出良好的教养的三个来源——家庭、学校和自身。</p><p><br></p><p>3.第③自然段中,作者说“我 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 又说“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p><p><br></p><p>不矛盾。“不敢贸然”是作者谦虚、 谨慎的表现;“愿意交换意见”是作者 的诚恳态度。作者这样说,既表现了他 谦虚谨慎的文风,又在情感上拉近了与 读者的距离,易引起读者的共鸣。</p><p><br></p><p>4.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 里对此,你怎么看?</p><p>同意作者的观点。假如一个人在 家里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的所作 所为都缺乏教养的话,很难相信他能 在其他地方做出有教养的举动。所以, 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p><p><br></p><p>5.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p><p>“无教养”的行为,是人人痛恨 和鄙视的,“有教养”的行为是大 家敬佩和赞扬的。作者在文中先谈 “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 的表现,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重视和 思考,起强调和突出的作用。这样 的写作顺序,使作者的观点更突出、 更鲜明。</p><p><br></p><p>6.由“教养”转向“风度”,二 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p><p>“风度”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 态。有教养的人,一定有风度;有 风度的人不一定有教养。“风度” 是“教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p><p><br></p><p>7.14段第一句中的“可能”一词,能 否去掉?为什么?</p><p>本题运用议论文限制性词语 能否删除分析法。不能去掉。“可 能”表推测,体现了作者语言的 严密性和准确性。去掉后就成了 “优雅风度是外在的”,过于武断, 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去掉。</p><p><br></p><p>8.由此可以看出,“优雅” 与“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p><p>“优雅”是“有教养”最重 要的表现形式,是判断一个人“教 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一个 人的教养水平越高,行为举止越 优雅,反之亦然。</p><p><br></p><p>9.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p><p>紧扣文题,结尾画龙点睛,指 出做到优雅风度的具体方法。</p><p><br></p><p>六、课文主题</p><p>本文通过列举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深入浅出地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启发我们思考教养的真谛,自觉做一个有教养的人。</p> <p>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p><p><br></p><p>二、理解词义</p><p>1.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p><p>2.林林总总:形容品种繁多。</p><p>3.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者欺凌 弱者,获得现成的东西。</p><p>4.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 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p><p>5.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就。只要低 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p><p>6.广袤:开阔,广阔。广,从东到西的长度。袤, 从南到北的长度。</p><p>7.驰骋:骑马奔驰。</p><p>8.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p><p>9.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 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难相距极近, 情势极其危急。</p><p><br></p><p>三、问题解疑</p><p>1.文中有哪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为什么说我们面对名言与古话时会自惭形秽、不知所措?</p><p>文中“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和“宰相肚里能撑船”两句话对人的心灵进行了描述。“自惭形秽”是因为“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不知所措”是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p><p><br></p><p>2.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 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p><p>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 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 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 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 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两个假设句, 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 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 般深广的胸怀。</p><p><br></p><p>3.人的一生工作“七万个小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大多数人会有怎样的反应?为什么?</p><p>大多数人“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这是因为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七万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七万个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p><p><br></p><p>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p><p>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p><p><br></p><p>5.为什么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p><p>因为在当今世界里,我们在被世事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往往会丢失了自己,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p><p><br></p><p>6.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p><p>作者首先用一个问句引起思考,接着用 了两个比喻句说明在我们的精神小屋里唯独 没有我们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 迷失了自我。</p><p><br></p><p>7.怎样理解“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 小不小”?</p><p>因为相对于人类而言,它涉及的都是个 人的喜怒哀乐、事业与生活;相对于个人而 言,它的意义可能比大地、海洋、天空都要 宽广。</p><p><br></p><p>8.说一说怎样才能把我们自己的精神小屋建设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p><p>作者认为只有为自己的精神生活留下 足够的空间,用独立的思考来重塑自我, 同时认真地规划、寻找自己的事业,使事 业和人生缤纷和谐、相得益彰,才能把自 己的精神小屋建设得美观结实,并有丰富 的储物。</p><p><br></p><p>四、课文主题</p><p>这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p> <p>第10课:《岳阳楼记》</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p><p><br></p><p>二、相关资料</p><p>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子京心里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借题发挥,写出自己所推崇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p><br></p><p>三、翻译课文</p><p>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p><p>注释</p><p>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做郡的长官。</p><p>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及、到。</p><p>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通,顺利。和,和乐。</p><p>具:同“俱”,全、皆。</p><p>旧制:旧时的规模。</p><p>属:同“嘱”,嘱托。</p><p><br></p><p>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时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上面。(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p><p><br></p><p>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p><p>注释</p><p>胜状:胜景、好景色。</p><p>汤汤:水流大而急。</p><p>涯:边。</p><p>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早晚阴晴变化,景象变化多端。晖,日光。气象,景象。</p><p>大观:雄伟景象。</p><p>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完全。</p><p>然则:(既然)这样,那么……</p><p>北:名词用作状语,向北。</p><p>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p><p>会:聚集。</p><p>得无异乎:怎能不有所不同呢?</p><p><br></p><p>译文:我看那巴陵郡的胜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水流大而急,宽阔无边;清晨湖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向北通向巫峡,向南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p><p><br></p><p>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p><p>霏(fēi)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p><p>开:放晴。 </p><p>排空:冲向天空。</p><p>耀:光辉。 </p><p>楫:船桨。</p><p>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迹。岳,高大的山。潜,隐没。</p><p>冥冥:昏暗的样子。</p><p>斯:这,指岳阳楼。</p><p>去国:离开国都。</p><p>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p><p><br></p><p>译文: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倒下,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的心情),满眼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伤到极点而悲痛万分了。</p><p><br></p><p><br></p><p>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p><p>注释</p><p>景:日光。</p><p>万顷:极言其广。</p><p>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群鸟停息在树上。</p><p>锦鳞:指美丽的鱼。</p><p>惊:起伏。</p><p>郁郁:形容香气很浓。</p><p>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或,有时。一,全。</p><p>璧:圆形的玉。</p><p>答:应和。</p><p>何极:哪有穷尽。</p><p>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p><p>宠:荣耀。</p><p>偕:一起。</p><p>把:持、执。</p><p>临:对着。</p><p><br></p><p>译文:</p><p>又如春风和煦、日光明媚时,(湖面)没有惊涛骇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情开朗,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极了。 </p><p><br></p><p><br></p><p>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p><p><br></p><p>注释</p><p>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p><p>或:或许。</p><p>为:心理活动。</p><p>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因为。</p><p>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p><p>是:这样。</p><p>进:在朝廷做官。</p><p>退:不在朝廷做官。</p><p>先:在……之前。 </p><p>后:在……之后。</p><p>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非,如果没有。归,归依。</p><p><br></p><p>译文: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他们的君主忧虑。这样,在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p><p><br></p><p>四、问题解疑</p><p>1. 首段叙述滕子京“谪守”之事有何用意?</p><p>①交代本文写作起因。</p><p>②“谪守”暗含作者对仕途浮沉的感慨,奠下本文写作基调——下文的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围绕着如何对待贬谪这一点展开的。</p><p>③反映了作者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应该奋发有为,而不能消沉下去。</p><p><br></p><p>2.“衔”和“吞”这两个词用得好在何处? </p><p>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衔”“吞”二字采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极力渲染洞庭湖的阔大气势,生动别致,绘成了一幅大气磅礴的画面。</p><p><br></p><p>3. 第3、4两段中的写景与两节中的抒情有什么关系? </p><p>这两节中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作者要极力渲染出悲喜之情,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是为了抒情。</p><p><br></p><p>4.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迁客骚人“感极而悲”也是“忧”,他们的“忧”各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阐述。 </p><p><br></p><p>古仁人的“忧”是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即“忧国忧民”;迁客骚人的“忧”是指“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即因外物环境的触发而“忧”个人之遭遇。</p><p><br></p><p>5.文中“庙堂” “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 </p><p><br></p><p>①“庙堂”指朝廷(或:在朝、为官),“江湖”指民间(或:在野、为民);</p><p>②值得肯定:不管是为官为民,都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p><p><br></p><p><br></p><p>6. 分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警句的含义。</p><p>(1)揭示了古仁人和迁客骚人思想感情之异;</p><p>(2)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p><p>(3)表达了作者高远的志向。</p><p><br></p><p>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p><p><br></p><p>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p><p><br></p><p>8.“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p><p><br></p><p>(1)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阔达胸怀和崇高情怀的肯定和赞美;</p><p>(2)具有自勉之意,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p><p>(3)表达了作者对好友滕子京的勉励之情;</p><p>(4)同时,慨叹当今世人具有这种胸怀和情操的人太少了。 </p><p><br></p><p>五、课文主题</p><p>本文通过对迁客骚人登岳阳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p> <p>第11课《醉翁亭记》</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吉水(今属江西省)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代表作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卖油翁》《采桑子》《踏莎行》《蝶恋花》等。</p><p><br></p><p>二、故事背景</p><p>欧阳修因支持韩琦、范仲淹等人的革新运动,遭到保守派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后,欧阳修被贬到滁州。《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大力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而且滁州又有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些都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但是当时的北宋王朝政治昏暗,奸邪当道,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p><p><br></p><p>三、课文翻译</p><p>1.环滁 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p><p><br></p><p>注释</p><p>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环,环绕。</p><p>诸:各个,众。</p><p>尤:格外。</p><p>蔚然:茂盛的样子。</p><p>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上。</p><p>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回,回环,曲折环绕。</p><p>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p><p>临:坐落在高处。</p><p>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p><p>辄:就。</p><p>号:取别号。</p><p>意:情趣。</p><p>乎:相当于“于”。</p><p>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p><p>得:领会。</p><p>寓:寄托。</p><p><br></p><p>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树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p><p><br></p><p>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p><p><br></p><p>注释</p><p>而:就,连词,表顺承。</p><p>云归:云聚拢。</p><p>暝:昏暗。</p><p>晦:阴暗。</p><p>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秀:草木茂盛。</p><p>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p><p>水落而石出: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p><p>往:上山。 </p><p>穷:穷尽。</p><p><br></p><p>译文:又如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就散了;云气聚拢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之时,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中春夏秋冬四季。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物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p><p><br></p><p>3.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p><p><br></p><p>注释</p><p>负者:背着东西的人。</p><p>休于树:在树下休息。</p><p>应:应答。</p><p>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p><p>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p><p>临:在……旁。</p><p>渔:钓鱼。</p><p>洌:清澈貌。</p><p>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p><p>前陈:在面前摆着。前,在面前,名词作状语。</p><p>酣:尽兴地喝酒。 </p><p>丝、竹:泛指音乐。</p><p>中(zhòng):射中。 </p><p>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p><p>苍颜:脸色苍老。 </p><p>弈:下棋。</p><p>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p><p><br></p><p>译文: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 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玩。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酒清而醇,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摆着,这是太守在举行宴会。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而在于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在尽情地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p><p><br></p><p>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p><p><br></p><p>注释</p><p>已而:不久。</p><p>从:跟随。</p><p>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p><p>去:离开。</p><p>乐:欢乐。</p><p>乐:乐趣。</p><p>乐:以……为乐,意动用法。</p><p>述:记述。</p><p>谓:为,是。</p><p><br></p><p>译文: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面。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叫,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起来。</p><p>但是鸟雀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够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欧阳修。</p><p><br></p><p><br></p><p>四、问题解疑</p><p>1. 开头对醉翁亭周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p><p>①引出本文描写的对象;②点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③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p><p><br></p><p>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两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p><p>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为主线,把全篇各部分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p><p><br></p><p>3. 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了什么方式?</p><p>都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朝暮之景”分写的是从早到晚的景色,“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总收的是“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四时之景”分写的是由春到冬的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的是“山间之四时也”。</p><p><br></p><p>4. 这幅“太守与民同乐图”可以分为几个画面?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p><p>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其余是陪衬。</p><p><br></p><p>5.从滁人出游的场面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为什么先从滁人游写起?</p><p>①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政绩斐然。②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为写后面的三幅图画作铺垫,引出了下文的太守醉。</p><p><br></p><p>6. 结合全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p><p>①不胜酒力;②与民同乐;③陶醉山水;④为自己的政绩而陶醉。</p><p><br></p><p>7.“醉能同其乐”,请你谈谈醉与乐的关系。</p><p>“醉”与“乐”是统一的。因“乐”而“醉”,“醉”增其“乐”;“醉”是表象,“乐”是本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p><p><br></p><p>五、课文主题</p><p>本文生动地描绘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百姓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以及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p> <p>第12课:《湖心亭看雪》</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p><p><br></p><p>二、故事背景</p><p>张岱出身于书香门第,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悠闲的布衣生活。明亡以后,他消极避居于嵊县西白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p><p><br></p><p>三、翻译课文</p><p>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p><p><br></p><p>注释</p><p>崇祯五年:即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p><p>俱:都。</p><p>绝:消失。</p><p>是日:这一天。</p><p>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p><p>定:止,停。</p><p>拏(ná):携,带。 </p><p>毳衣:细毛皮衣。毳(cuì),细毛。</p><p>雾凇:雾气和水汽。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汽。</p><p>沆砀:寒气弥漫的样子。</p><p>舟一芥:船如同小草一般。芥(jiè),小草。</p><p><br></p><p>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连续下了三天大雪,湖中人声、鸟声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初更刚过,我划着一条小船,披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景。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天空与云、与山、与湖水,上下全是白色的。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小草似的小船,船中的两三个人罢了。</p><p><br></p><p>2.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p><p><br></p><p>注释</p><p>焉:怎么,疑问代词。</p><p>更:还。</p><p>大白:大酒杯。</p><p>强:尽力。</p><p>金陵:地名,即今江苏南京。</p><p>客:这里是“客居”的意思。</p><p>及:等到。</p><p>舟子:船夫。</p><p>喃喃:小声地不断念叨。</p><p><br></p><p>译文:</p><p>到了湖心亭,(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仆在煮酒,炉中酒正沸腾着。(两个人)看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中怎么还有这样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就告辞,(我)问他们的姓氏,(他们回答)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下了船,船夫不断地小声念叨说:“别说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p><p><br></p><p><br></p><p>四、问题解疑</p><p>1. 赏析“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p><p>点明时间和地点。文章写于明朝灭亡之后,但用的仍是明朝的纪年,说明在作者的心中明朝始终没有灭亡,故国之情仍在。</p><p><br></p><p>2.大雪过后的寒冷夜晚,作者为什么独自一人去赏雪,他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p><p>一个“独”字,写出了作者有着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当他一个人面对寂静广漠的雪景时,应该是孤独寂寞,遗世独立的感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有对故国的怀念,和普通人无法理解的独特审美倾向。 </p><p><br></p><p>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句话连用了三个“与”有什么效果?</p><p>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色。</p><p><br></p><p>4.“雾凇沆砀……上下一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p><p>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山、湖水一片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p><p><br></p><p>5.“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 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p><p>“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运用白描的手法,表现了随着小舟的缓缓行进,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时它们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p><p><br></p><p>6.夜深更定,作者独游西湖,却在湖上邂逅了两位客居西湖的人,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p><p>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本以为自己的怀恋之情 ,隐逸之趣是无人理解的,但遇到知己时的欢欣只有自己明白。</p><p><br></p><p>五、课文主题</p><p>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p> <p>第13课:《诗词三首》</p><p>1:行路难(其一)</p><p><br></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nbsp; 《将进酒》《静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传世。韩愈(768~824),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著有《韩昌黎集》。</p><p>二、故事背景《行路难》&nbsp;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为“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p><p>三、理解词义樽:古代盛酒的器具。珍羞:精美的菜肴。直:价值。四顾:往四处看,这里泛指看。茫然: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塞:塞满、堵塞。川:河道。垂钓碧溪上:传说姜尚(姜子牙)在磻溪垂钓,遇到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后被重用。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在受到成汤的重用之前,曾经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歧路:岔路。安在:在哪里。济:渡过。译文:金樽中的清酒,一斗价值十千钱,玉盘里精美的菜肴,价值万钱。(面对美酒佳肴我)放下杯子,扔下筷子,(烦闷得)吃不下饭,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漫然无所适从。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大雪却铺满了山岭。闲时我学姜太公在碧溪上垂钓,忽又梦见自己像伊尹一样乘船经过日、月的旁边。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径直挂上白色的船帆横渡沧海。</p><p>四、问题归纳</p><p>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不能食?&nbsp;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nbsp; &nbsp;“酒”不能咽,“羞”不能食,由于朝中奸佞阻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p><p>2.“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刻画出诗人怎样的形象?此题运用动作描写作用分析法。刻画出诗人极度苦闷迷惘而又竭力想从中挣脱出来的形象。</p><p>3.“欲渡……雪满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此题运用分析感情法。这两句运用比&nbsp; 喻,以路途的艰险比喻仕途艰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历经仕途险恶后想有所作为而事与愿&nbsp; 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p><p>4.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p><p>5.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题运用赏析古诗文名句法。这两句意思是无论路途多么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诗句引用宗悫的典故,以此自勉,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豪迈的气概。</p><p>五、课文主题《行路难》全诗抒写了诗人深感仕途艰难,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强烈的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充满积极的浪漫主义情调。</p> <p>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曾</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br></p><p>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关心人民疾苦,主张政治革新。与白居易并称“刘</p><p><br></p><p>白”。其诗刚健豪宕,雄浑老苍,有“诗豪”之称。散文长于说理,有《刘梦得文集》传世。</p><p><br></p><p><br></p><p><br></p><p>二、故事背景</p><p><br></p><p>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后失败被贬为连州刺史。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会。白居易在酒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深表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此诗答谢白居易。</p><p><br></p><p><br></p><p><br></p><p>三、理解词义</p><p><br></p><p>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p><p><br></p><p>译文:巴山楚水之地,使人倍觉凄凉,二十三年遭受贬谪,被抛弃在这荒蛮之地。怀念故人,徒然吟诵《思旧赋》,柯久谪归来,真如那在山中观棋烂了斧柄的王质返回家乡一样,恍如隔世。沉舟之畔,正有千帆驶过,病树前头,却是万树争春。今日听你赠的这首诗,暂且凭借这一杯美酒振作精神。</p><p><br></p><p><br></p><p><br></p><p>四、问题归纳</p><p><br></p><p>1.首联表达了诗人内心怎样的境况?</p><p><br></p><p>借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表达自己的怀旧之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感喟。诗中用“巴山楚水”概括诗人被贬谪的地方。“二十三年弃置身”一句,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p><p><br></p><p><br></p><p><br></p><p>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p><p><br></p><p>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p><p><br></p><p><br></p><p><br></p><p>3.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p><p><br></p><p>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以“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而“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被贬他乡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两句本是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在客观上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p><p><br></p><p><br></p><p><br></p><p>五、课文主题</p><p><br></p><p>本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p> <p>3.水调歌头:</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成就都很高。其词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表现为题材新、形式新、风格新,具有豪壮、雄浑的风格,使宋代词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南宋辛弃疾等人继承并发展其词风,形成豪放词派。有《东坡全集》等。</p><p><br></p><p>二、故事背景</p><p>“水调歌头”是词牌名。本词无题目,为了与其他同词牌的词区分开来,常用词的第一句来充当题目。《水调歌头》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多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遂作此词。</p><p><br></p><p><br></p><p>三、课文翻译</p><p>1.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p><p>注释:</p><p>丙辰: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p><p>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p><p>译文:宋神宗熙宁九年的八月十五,(我)欢畅饮酒直至天亮,醉醺醺的,写下这首词,同时(借此)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思念。</p><p><br></p><p>2.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p><p>注释:</p><p>把酒:举起酒杯。</p><p>阙: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p><p>归去:回到天上去。</p><p>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这是想象中的仙宫。宇,屋檐,引申为房屋。</p><p>不胜:不能承受。</p><p>译文: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担心不能承受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p><p>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p><p><br></p><p>3.原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注释:</p><p>朱阁:朱红色的楼阁。</p><p>绮户:雕花的窗户。</p><p>恨:怨恨。 </p><p>何事:为什么。</p><p>共:一起。</p><p>婵娟:姿态美好,这里指月亮。</p><p>译文: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透进雕花窗户,照着不眠之人。月亮对人不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藏晴出,时圆时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p><p><br></p><p><br></p><p>四、问题归纳</p><p>1.“高处不胜寒”有怎样深刻的含义?</p><p>这句词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的党派相争、钩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含义。</p><p><br></p><p>2.作者为什么把幻想乘风上天说成是“归去”?欲去却“又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p><p>把上天说成是“归去”,是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时,作者又犹豫了,通过“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表现了出来。</p><p><br></p><p>3.赏析词中的“转”“低”“无眠”。</p><p>“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泛指因遭受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的人,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深。</p><p><br></p><p>4. 你是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p><p>从个人的悲欢离合引出月的盈亏变化,对月表示原谅,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月亮的阴晴圆缺,犹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的规律。既如此,就不必慨叹和悲伤了,表现了词人心胸开阔、情怀旷达的一面。</p><p><br></p><p>五、课文主题</p><p>《水调歌头》 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第14课:《故乡》</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p><p><br></p><p>二、故事背景</p><p>《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p><p><br></p><p>三、理解词义</p><p>1. 阴晦:阴沉昏暗。</p><p>2.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p><p>3.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这里指瘦弱。</p><p>4. 愕然:吃惊的样子。</p><p>5. 鄙夷:看不起。</p><p>6. 嗤笑:讥笑。</p><p>7. 大抵:大概。</p><p>8.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p><p>9. 恣睢:放纵,放任。</p><p>10.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p><p><br></p><p>四、课文分段</p><p>第一部分(1-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p><p>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p><p>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ꎬ寄托于下一代。</p><p><br></p><p><br></p><p>五、问题归纳</p><p>1. 简析课文第二段故乡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p><p>“阴晦”“冷风”“苍黄”“横”等字词形象地渲染出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原野,“苍黄的天”已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忧虑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则更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现,它们个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些活气”。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p><p><br></p><p>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迎”“飞”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p><p>“迎”“飞”用词准确,符合人物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写出了两种不同年龄层次人物生命的活力的差异。“迎”字写出了母亲盼望“我”归来的急切心情,“飞”运用拟物修辞,既写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又写出了侄儿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p><p><br></p><p>3.“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母亲又高兴又凄凉的心情是否矛盾?为什么? </p><p>不矛盾,“高兴”与“凄凉”这两个词写出了母亲内心复杂的情感,“高兴”是因为见到了久别的儿子,“凄凉”是因为要离开故乡远行了。</p><p>4.第15—28段塑造了少年闰土怎样的形象?</p><p>这部分文字塑造了少年闰土活泼健康、聪明能干、口齿伶俐、见多识广、热情纯真的小英雄形象。</p><p>5. 课文12-30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p><p>插叙。这部分文字塑造了少年闰土活泼健康、动作干炼、能言善说、见多识广、有勇有谋、热情纯真的小英雄形象。插入少年闰土和“我”友谊片断,表现了“我”和闰土纯真亲密的朋友关系,与下文两人的隔膜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p><p><br></p><p>6. 课文第12段写“我”记忆中的故乡的图画,这幅图画有什么特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p><p>第12段描绘了一幅“月夜刺猹图”,记忆中的故乡美丽动人,色彩明快;作者用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形象的烘托,同时它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萧条冷落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p><p><br></p><p>7. 闰土脸上“欢喜”和“凄凉”两种不同的神情同时出现是否矛盾?这里对闰土的描写刻画出闰土怎样的形象? </p><p>不矛盾。闰土见到阔别多年的儿时好友,自然高兴,所以“欢喜”;但二十多年的世态炎凉,以及贫困、窘迫的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所以脸上又现出“凄凉”的神情。表现了闰土见到儿时朋友的复杂心情。“动着嘴唇”“终于恭敬起来”说明闰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封建等级观念最终战胜了少年时的纯真友情。一个满含愁苦、愚钝麻木的中年闰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p><p><br></p><p>8. 为什么“我”听了闰土的称呼后“似乎打了一个寒噤”?</p><p>“老爷”这一称呼表明“我”与闰土少年时代建立起来的纯真友谊已被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所取代。“我”内心感到悲凉、凄冷,因此“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p><p><br></p><p>9. 你认为这“厚障壁”指什么?为什么是“可悲”的? </p><p>指的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文中是借喻的说法。“可悲”在于这样的“厚障壁”在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p><p><br></p><p>10.在71自然段中,中年闰土与“我”对话中,多次使用省略号,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p><p>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作者连用四处省略号,不仅写出了中年闰土反应呆滞,头脑已被痛苦塞满,讲话吞吞吐吐,更有助于刻画中年闰土——木偶人的形象。这与口齿伶俐的少年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p><p><br></p><p>11.“他只是摇头,脸是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p><p>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石像一般”运用明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闰土内心的不平却又无力反抗,在看不到希望中变得迟钝、麻木的形象。生活的重担将闰土压得沉默寡言了,这与“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的少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p><p><br></p><p>12.怎样理解“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句话? </p><p>这里的“高墙”是借喻。因“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因“我”与故乡的人们有较大的隔膜,所以“我”感到四面仿佛都是“高墙”。此句充满哲理,极好地深化了主题。 </p><p><br></p><p>13.“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p><p>“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我”所以感到“悲哀”。</p><p><br></p><p>1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两句话的理解。</p><p>作者把希望比作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去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这两句话升华了主题思想,给人以鼓舞。</p><p><br></p><p>六、课文主题</p><p>本文通过对“我”回故乡搬家的见闻感受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了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和对新生活的殷切希望,召唤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新生活而努力奋斗。</p><p><br></p><p>七、课外知识</p><p>文体知识</p><p>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p><p>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p><p>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p><p>塑造人物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p><p>分类(篇幅):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p> <p>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漂亮朋友》等;短篇小说有《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p><p><br></p><p>二、故事背景</p><p>《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p><p><br></p><p>三、理解词义</p><p>1.拮据 :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p><p>2.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p><p>3.十拿九稳:形容很有把握。</p><p>4.褴褛:形容衣服破烂。</p><p>5.文雅:(言谈、举止)温和有礼,不粗俗。</p><p>6.煞白:面色极白,没有血色。</p><p>7.张皇:惊慌,慌张。</p><p>8.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p><p>9.诧异:觉得十分奇怪、十分惊讶。</p><p>10.郑重其事:</p><p> 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p><p><br></p><p>四、课文分段</p><p>第一部分(①—④):故事开端,写菲利普盼望于勒归来。</p><p>第二部分(5-19):故事的发展,插叙旧事,采用对比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贫富不同的情况及菲利普夫妇相应的不同的态度和看法。</p><p>第三部分(20-48):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面对已沦落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p><p>第四部分(49段):故事的结局, 一家人躲避于勒。</p><p><br></p><p>五、句子解析</p><p>1.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这句永不变更的话有什么作用?</p><p>这个句子在小说中多处出现,这是作者在极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一个细节,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相见。这永不变更的话一方面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一方面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p><p><br></p><p>2.文章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叙述顺序交代的?有什么作用? </p><p>本题运用插叙作用分析法。插叙。介绍于勒的经历,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p><p><br></p><p>3.“信”在小说起什么作用? </p><p> 这两封信,神奇地改变了于勒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的印象。第二封信成了菲利普家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还给别人看,这封信还促成了菲利普二女儿的婚事,使情节得以进一步发展。围绕着这两封信,更好地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惟利是图的性格特征,揭示了整个社会的风气,二姐夫的求婚就是例子。所以,“信”是作品情节发展的催化剂,它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都有重要的作用。</p><p><br></p><p>4. 第20自然段中,“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p><p>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句话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景色的明丽,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于勒就要给他们带回来一大笔钱,他们可以很体面地生活了。为下文他们遇到于勒后情绪的变化作铺垫。</p><p><br></p><p>5. 文中描写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p><p>本题运用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处细节描写极为形象地描写了两位太太吃法的文雅,也正是这种文雅的吃法打动了爱慕虚荣的菲利普,为下文他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妻子、女儿吃牡蛎,直至于勒的出场做了铺垫。</p><p><br></p><p>6.“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分析此处省略号的作用。</p><p>此处菲利普神态异常,多处省略号可以看出他说话语无伦次,生动地体现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自私的个性跃然纸上。</p><p><br></p><p>7.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三种称呼有什么深刻含义? </p><p>“我”默念的话语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语意上的重复,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写“我的亲叔叔”,其中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饱含讽刺意味。</p><p><br></p><p>8. 作者在小说结尾处,安排了一个“十个铜子”小费的细节,这是多余的吗? </p><p>小说写若瑟夫付完牡蛎钱,按情节的发展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安排了若瑟夫给十个铜子小费的细节,让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来一次集中表演。于勒接过钱,赶紧道谢,并尊称自己的侄儿为“年轻的先生”,表现了他的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艰辛。</p><p><br></p><p><br></p><p>9 “在我们面前,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此处的“紫色的阴影”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p><p>“紫色的阴影”语意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此处的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p><p><br></p><p>六、课文主题</p><p>这篇小说通过展示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特点,同时,也通过写若瑟夫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作者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p> <p>第16课:《孤独之旅》</p><p><br></p><p><br></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曹文轩,江苏盐城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有长篇小说《草房子》等。</p><p><br></p><p>二、故事背景</p><p>文章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p><p>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p><p><br></p><p>三、理解词义</p><p>1.家底 :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p><p>2.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p><p>3.置之不理 :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例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积极 响应“光盘行动”的倡议,不能置之不理,肆意浪费。</p><p>4.嬉闹:嬉笑打闹。</p><p>5.撩逗:挑逗,招惹。</p><p>6.胆怯:胆小,畏缩。</p><p>7.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本文是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例句:他甚至歇斯底里地骂孩子,神经质地抱住老婆哭鼻子。</p><p>8.仓皇:匆忙而慌张。</p><p><br></p><p>四、课文分段</p><p>第一部分(1)开端:杜小康因家庭变故失学,跟父亲放鸭</p><p>第二部分(2-35)发展: 放鸭经过,描述孤独之旅</p><p>第三部分(36-49)高潮:暴风雨追鸭</p><p>第四部分(50-52)结局:杜小康觉得自己长大了,变得坚强了。鸭也长大了,下蛋了。</p><p><br></p><p>五、问题解疑</p><p>1. “前行是纯粹的”,这句话独立成段,有什么含义?</p><p>“纯粹”一词表明前行速度之快,强调父子俩离开油麻地是不可改变的,前行是绝对的,哪怕有痛苦,有磨难,也暗指前行是单调、寂寞。同时也含蓄地说明了父子俩对生活别无选择。</p><p><br></p><p>2. 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写鸭群的叫声有什么作用?</p><p>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p><p><br></p><p>3.“前行是未知的,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句中的“撩逗”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p><p>“撩逗”一词准确地写出了杜小康在一个陌生地开始将对家乡的思念移情于一个全新的旅途境域——对“前方”的祈盼。</p><p><br></p><p>4.作者把“芦苇”“芦荡”分别比作“浪潮”“大山”,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p><p>本题运用比喻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运用明喻修辞,把“芦苇”比作“浪潮”,把“芦荡”比作“大山”,写出了芦荡的宽广厚重,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越真切,生动地表现了陌生的环境使杜小康产生了压抑沉重的心理。</p><p><br></p><p>5. 阅读36自然段,“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连用四个“黑”,有什么表达效果? </p><p>突出了暴风雨到来之前天气阴沉的景象,它预示着杜小康将经受一次成长的洗礼,与后文战胜风雨后明亮的天空形成强烈对比。</p><p><br></p><p>6. 第36、37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暴风雨来临时的情景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着力描写? </p><p>“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天气的恶劣,渲染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而这场暴风雨也给了杜小康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p><p><br></p><p>7.“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这里的“哭”有什么含义? </p><p>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p><p><br></p><p>8.“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请赏析这段话。</p><p>这是细节描写。母亲就代表着家,任何游子都会想念家,因为家是自己的根,心灵的港湾。孩子的心里除了家便是好朋友,好伙伴,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这次没有哭,他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能够面对现实勇敢、坚强、负责地对待,这就是心灵的成熟。</p><p><br></p><p><br></p><p>9. 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p><p>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文章结尾用鸭的下蛋来形象地暗示杜小康在经受孤独的磨砺后终于长大了,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同时,父亲的这一句话意蕴丰富,含有期盼与喜悦,还有回忆过去时的心悸。</p><p><br></p><p>六、课文主题</p><p>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及他的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挫折、孤独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p> <p>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p><p><br></p><p>二、故事背景</p><p>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我国国土日益沦丧,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鼓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这种散播悲观失望情绪、混淆黑白的论调,是极其有害的。鲁迅就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作本文进行针锋相对的批驳和揭露。 </p><p><br></p><p>三、理解词义</p><p>1.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于有关古迹的诗题)。伤今,对今天的人或事感到悲伤。</p><p>2.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p><p>3.玄虚:空而不切实;靠不住;不可信。</p><p>4.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p><p>5.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p><p>6.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p><p>7.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p><p>8.诓骗:说谎话骗人。</p><p>9.不足为据:不能够当作证据。</p><p><br></p><p>四、 课文分段</p><p>第一部分(①②):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树立起批驳的靶子。</p><p>第二部分(③—⑧):驳斥对方的论点和论据。</p><p>第三部分(⑨):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p><p><br></p><p>五、问题解疑</p><p>1.本文以问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 </p><p>这个问句聚焦了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它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十分巧妙;它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自己观点的自信,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询问,这样的标题内涵十分丰富。</p><p><br></p><p>2.“总”“只”“一味”三个副词有得很好,好在哪里? </p><p>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总”含有“一向”的意思,形象地写出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扬扬得意的样子;同时,“总”又写出了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只”含有“唯一”的意思,写出国民党政府不相信自己,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含有“死心塌地”的意思,充分体现了国民党政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副词尖锐泼辣,极富讽刺意味。</p><p><br></p><p>3.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p><p>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失掉的是“他信力”,因此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作者抓住对方论点和论据的脱 节来直接反驳,揭示其论证的错误。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p><p><br></p><p>4.文中的“他信力”“自欺力”分别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p><p>“他信力”: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对国联失望,失掉的就是“他信力”。“自欺力”:求神拜佛,麻醉自己。一味求神拜佛,发展的是“自欺力”。作用:运用了仿词的修辞手法,增添了讽刺的效果,生动地刻画了悲观论者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丑恶形象。</p><p><br></p><p>5.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分析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p><p>“笼罩”一词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了各个领域。“然而”一词表示转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由直接反驳转向正面立论,提出论点。 </p><p><br></p><p>6. “埋头苦干的人……”发别列举出几个人物。 </p><p>本题运用补写论据法。“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也包括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昇、张衡等。“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戚继光等。“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杜甫、包拯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等。 </p><p><br></p><p>7. “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p><p>“中国的脊梁”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人们,他们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鲁迅赞扬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p><p><br></p><p>8.“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分析句中的“简直”的作用。 </p><p>“简直”标明作者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观点确信无疑。语言犀利,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p><p><br></p><p>9.“脂粉”……各指什么?本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 </p><p>“脂粉”喻美化、伪装;“筋骨和脊梁”喻气节、操守、品格;“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这句话含义丰富,说明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观察,以辨是非。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恰与文章开头的“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p><p><br></p><p><br></p><p>六、课文主题</p><p>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失去信心的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p> <p>第18课:《怀疑与学问》</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 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 开拓者、奠基人。著有《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p><p><br></p><p>二、理解词义</p><p>1.譬如:比如,例如。</p><p>2.视察:察看,审察。</p><p>3.三皇、五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说法不一。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据《史记》,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p><p>4.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p><p>5.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p><p>6.盲从: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没有见地,随着别人说话、做事。</p><p>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p><p>8.辨伪去妄:(对一些事物)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留下真的)去除虚假的。</p><p>9.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p><p>10.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p><p><br></p><p>三、问题解疑</p><p>1.文章开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p><p>本题运用引用论证作用分析法。 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作者在开头 引用这两句名言,既提出了论点,同 时学者的名言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 力证据,这使得论点的说服力增强。</p><p><br></p><p>2.就全文来看,第③自然段有什么作用?</p><p>本段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为后文论 述“做学问应如何对待传说”做铺垫。</p><p><br></p><p>3.为什么对于传说的话,要“经过一番思考”?</p><p>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 靠别人传说,而别人的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p><p><br></p><p>4.第④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事 例?有什么作用?</p><p>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 用分析法。作者列举“三 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事例进行论证。论述 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 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怀疑精神很有必要。</p><p><br></p><p>5.如何理解第六段开头这句话?</p><p>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 用,前半句归结上文的论点,后半句提 出本段的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 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p><p><br></p><p>6.文章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p><p>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事例,从正面 阐述学问家做学问的态度。</p><p><br></p><p>7.“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p><p>不能。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 的学问家全部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 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 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p><p><br></p><p>8.“古今科学……”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p><p>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新的”,突出了怀疑精神在人类文明史 上的作用。</p><p><br></p><p>四、课文主题</p><p>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p> <p>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著作有《当头棒喝》《在屁股上踢一脚》《创意大惊奇》等。</p><p><br></p><p>二、故事背景</p><p>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不善于活用所学知识。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认为搞发明创造是天才的事,与自己无关,不相信自己能有发明创造,导致创造力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些情况而写的。</p><p><br></p><p>三、理解词义</p><p>1.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p><p>2.行之有效:(方法、措施等)实行起来有成效。</p><p>3.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p><p>4.汲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p><p>5.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p><p>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p><p>7.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p><p>8.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p><p><br></p><p>四、课文分段</p><p>第一部分(①—③):提出问题,引出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第二部分(4—12):分析问题,论证探求新事物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及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依据。</p><p>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只要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并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探求,就一定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p><p><br></p><p>五、问题解疑</p><p>1. 本文标题是论点吗? </p><p>不是,文章标题用肯定的语气,直接点明文章论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里面暗含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就不会放弃探求,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p><p><br></p><p>2. 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p><p>特点:本文开头通过图形提出问题,这种开头非常新颖,而且四个答案全部正确,这种问题更新颖。</p><p>作用:这个问题既像是几何题,又好像是智力测验题,生动有趣,引人思考,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引出了本文要议论的话题。</p><p><br></p><p>3. 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p><p>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p><p><br></p><p>4. 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p><p>(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p><p>(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p><p>(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p><p><br></p><p>5. 本文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例?有什么作用?</p><p>(1)约翰·古登贝尔克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p><p>(2)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p><p><br></p><p>6.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p><p>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p><p><br></p><p>7. 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p><p>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p><p><br></p><p>六、课文主题</p><p>本文由一个选择题入手,阐述什么是创造性的思维,以及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希望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使自己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p> <p>第20课:《创造宣言》</p><p>知识点</p><p><br></p><p><br></p><p><br></p><p><br></p><p>一、作者简介</p><p>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shè)县人,著名教育家和实践家。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p><p><br></p><p>二、故事背景</p><p>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p><p><br></p><p>三、理解词义</p><p>宣言:(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 开表示意见以 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宣告; 声明。</p><p>中伤: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p><p>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 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p><p>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p><p>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 词穷的样子。</p><p>鲁钝:愚笨,不敏锐。</p><p>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p><p>崇拜:尊敬佩服。</p><p><br></p><p>四、课文分段</p><p>第一部分(1~4):引出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p><p>第二部分(5~11):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p><p>第三部分(12~15):以东山樵夫为例,指出创造要从点滴做起,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p><p>第四部分(16):发出创造宣言,表达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p><p><br></p><p>五、问题解疑</p><p>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p><p>本题运用议论文标题作用分析 法。文题的意思是:对创造的宣告, 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坚定信念。题目 虽为“创造宣言”,但不是讲一般 的创造,其话题范围是教育问题, 是在教育育人这个领域里讲创造。</p><p><br></p><p>2.为什么说“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p><p>教师的创造工作是一项集体活动,创造的成败属于集体,不属于个人,号召教师要团结协作。</p><p><br></p><p>3.第四段结尾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p><p>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p><p><br></p><p>4.第⑥自然段中,连用三个“单调”“无过于”有什么作用?</p><p>三个“单调”“无过于”既是排比又是对比,加强语势,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有力地批驳“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p><p>5.第8自然段是如何批驳“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这一错误观点的?</p><p>是通过列举某些人对幼年研究者的蔑视,和在事实面前哑口 无言的表现,来批驳错误观点的。批驳错误观点,鼓励学生勇于创造。</p><p><br></p><p>6.第九段前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p><p>本题运用引用论证作用分析 法。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慧能的话,作为道理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p><p><br></p><p>7.第⑫自然段作者举“水滴石穿”的例子,有什么目的?</p><p>用“水滴石穿”的例子,来 告诫我们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 不要因为点滴的创造小而不做, 要从基础做起,积小成大,不要 奢望“一口吃个胖子”。</p><p><br></p><p>8.作者写东山樵夫断定“泰山没有东山好”的目的是什么?</p><p>批评东山樵夫只注重表面现象,不会变通,不会创造。</p><p><br></p><p>9.作者想象树苗与樵夫的对话,有什么作用?</p><p>树苗与樵夫的对话,是作者 丰富的想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 性和感染力。</p><p><br></p><p>10.回树苗与茅草最后的结局是一样的,都化作了“几缕黑烟”,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p><p>用树苗和茅草相同的结局, 说明没有创造的可悲,启发我们 要“时时处处”进行创造。</p><p><br></p><p>11.第⑮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p><p>作者直抒胸臆,热切呼唤, 表达了渴望创造的急切心情。</p><p><br></p><p>12.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p><p>借罗丹的话,发出宣言,号 召我们用自己的“汗”“血’’ “热 情”去创造。</p> <p>初三(2)班/初三(4)班:语文学科学习宗旨:求真、求善、求美</p><p><br></p><p>初三(2)班/初三(4)班:语文学科学风:乐学精思、美言美行</p><p><br></p><p>初三(2)班/初三(4)班:语文学科教风:松之高洁、水之善润</p><p><br></p><p>初三(2)班/初三(4)班:语文学科训诫:正以养身、廉以明志</p><p><br></p><p>初三(2)班/初三(4)班:语文学科口号:国语第一、爱我中华</p><p><br></p><p>学好母语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振兴中华</p> <p>茶亭中学:初三(2)班/初三(4)班:</p><p>语文老师课程表</p> <p>备注:更多语文预习和复习资料,请家长们和同学们点击关注:熙熙语文教育。获取更多语文预习和复习资料,提高语文成绩!或扫描二维码进入语文学科家长群,获取语文预习和复习资料!若有打扰之处 请家长们和同学们原谅!</p><p>语文老师:敬上!</p>

语文

诗人

乡愁

初三

土地

艾青

祖国

作者

意象

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