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外战”著名人物简读(三)

艾亲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功高主不疑的“将将之才”郭子仪</b></p><p>郭子仪,今陕西渭南人,唐朝杰出名将、政治家。</p><p>郭子仪以武举中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时,已58岁的郭子仪正在为母守孝,之后,郭子仪被封为兵部尚书,李光弼为户部尚书,二人奉诏讨伐叛军。不久,战争的态势被扭转,李光弼收复常山,郭子仪兵出井陉关、沙河,会同李光弼击败史思明。安禄山听说河北战事失利,派精兵增援。郭子仪又在嘉山击破援军。然而,唐肃宗发兵南征时,宰相房琯在陈涛战败,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葛逻支联兵进击,终于平定河曲。郭子仪乘胜追击,率兵攻占潼关、蒲州,打通了潼关到陕州的道路。兵败如山倒的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弑杀。郭子仪在回纥军的支持下收复长安后驻兵香积寺。安庆绪调兵十万在陕州、新店摆好阵势欲与郭子仪决战。回纥军仍是侧后袭击,郭子仪再度大败叛军,此役得以收复东都洛阳。</p><p>至此,河东、河西、河南失地均已收复,郭子仪因功加封代国公。</p> <p>“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元气大伤。吐蕃在叛将仆固怀恩的引导下,联手回纥出动30万大军打到泾阳城下。</p><p>此时,郭子仪城中仅有万余士兵。其认为众寡不敌,难以力胜,但想到当年与回纥交情甚厚,便打算前往说服回纥。</p><p>回纥首领根本不信“郭公”真的在城中,希望能见上一面。使者回报后,68岁的郭子仪决定亲赴敌营。其认为只能赌一把,若赤心跟他们谈,或许会有转机。于是,郭子仪只率数骑直奔敌营。</p><p>回纥统帅药葛罗是可汗的弟弟。当郭子仪摘掉头盔,脱下铠甲,缓缓向前时,回纥的酋长们认出了“郭公”,于是纷纷下马并跪拜。郭子仪先是责备药葛罗帮助大唐叛将而负约大唐是愚蠢之举。经过一番对话,药葛罗表示愿意为郭公效力,共同收拾吐蕃。之后,郭子仪与回纥各酋长取酒共饮,并立下誓言。吐蕃人听到这个消息,连夜撤兵。郭子仪带着回纥的六位酋长到长安面见大唐皇帝,唐、回遂重归于好。</p><p>史书称郭子仪: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孤守西域五十三年的大唐“安西军”</b></p><p>“安史之乱”后,由于大唐驻守西域的安西、北庭都护府的士兵常年与周边的异族势力作战,凶猛剽悍、骁勇善战,他们被朝廷大批内调参与平叛,故而留守的不足一半人马。</p><p>话说吐蕃对河西地区觊觎已久,趁着大唐守军被调回中原之机,便出兵攻打河西走廊,并彻底切断了西域与朝廷的联系。到了公元763年,西域大部分地区沦陷,唐军几乎成了一只孤立无援的军队,他们虽然兵力不足二万,但是将士们一直在不间断地跟吐蕃、回鹘等势力周旋,一晃就过去了八年。</p><p>这时,<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安西都护府的主将是郭昕</b>,北庭都护府的主将是李元忠。郭昕是名将郭子仪的侄子,吐蕃侵扰西域时,郭昕奉命巡抚河西、安西等地,正值“安史之乱”,其奉命留下坚守,任职安西四镇留后,负责戍守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个军镇。李元忠原为河西节度使杨志烈的副将,杨赴北庭征伐时被叛军加害,随后,李元忠为杨志烈报仇,“枭”叛首后实现了对北庭都护府的控制。</p> <p>此时西域唐军与中原千里隔绝!</p><p>面对吐蕃、回鹘等强敌环伺,郭昕和李元忠仍然坚守安西四镇。在困守之际,他们不断派出人马试图与朝廷取得联系,直至公元781年才联系上,此时两万将士孤守广袤的西域<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已经长达十六年了。</b>当朝廷知道后,朝野上下都被他们“舍身报国”的精神所感动,唐德宗下诏激励西域将士,将士均按等级提拔七级,正式任命郭昕、李元忠分别为安西、北庭大都护。</p><p>由于唐朝刚从“安史之乱”中恢复过来,尚无力支援西域唐军。安西和北庭成为了一块名副其实的“飞地”。</p><p>公元790年,吐蕃再次猛攻北庭,<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李元忠及七千北庭军士卒</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全部战死,无一投降。</b></p><p>这样以来,郭昕的安西军失去了最后的“互为犄角”的队伍,真正成为一支深入敌后的孤军。然而,郭昕率领的<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安西军就像一颗钉子一样,深深地“钉”在了西域</b>,吐蕃人是怎么拔都拔不出来。</p><p>得不到朝廷一名战士、一粒粮食支援的安西军又坚守了十多年⋯⋯</p><p>公元801年,吐蕃攻陷麟州。</p><p>公元803年,大漠战略要地西州被吐蕃攻陷。</p> <p>公元808年,郭昕带着安西军不得已退守龟兹,这是他们孤守西域的最后一座城池,从时间上算起来,他们在西域抗击吐蕃军<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已经是第53个年头了</b>!这支威震西域的安西军,士卒们早已是白发苍苍;这支曾经所向披靡的安西军,早已在吐蕃的围困下弹尽粮绝。遗憾的是,安西军最后还是没有等到当年那支威震天下的大唐铁骑。</p><p>吐蕃的弃猎松赞率领十万虎狼之师又开始大举进攻龟兹城。那是一个暴风雪漫天的冬天,白发苍苍的郭昕将军,慨然拔剑高呼,面黄肌瘦的将士们手持兵器,<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依然喊出了震天地泣鬼神的气势</span>,与登上城头的吐蕃军进行了最后的浴血肉搏,<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最终,安西军全部壮烈牺牲,仍然是无一人投降!</b></p><p>这是孤守西域的大唐军队和吐蕃人的最后一战,如虹的气势、无惧的拼杀,还是让吐蕃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p><p>中唐诗人戴叔伦的《塞上曲》记述了这个惨烈的故事,是对“民族精神和气质”进行的最佳诠释:</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汉家旌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代表民族“精气神”的英雄张议潮</b></p><p>张议潮,今甘肃敦煌人,唐朝民族英雄。</p><p>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朝廷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防备吐蕃的重兵调入内地。吐蕃人见河湟防备空虚,便趁火打劫,吐蕃将领尚绮心儿领兵十余万进逼河西中心沙州。沙州刺史周鼎在被围一年后有弃城之意时被兵马使阎朝捉拿并斩杀。</p><p>之后,阎朝自领州事,率领军民抵抗吐蕃包围长达十一年,终因城内粮草军械全部用完,再也无力抵抗,在得到吐蕃不屠杀、迁徙沙洲百姓的承诺后开城出降。沙洲城沦陷。</p><p>沙洲沦陷多年后,张议潮出生,其父为唐朝尚书。张议潮年幼时对吐蕃人的残暴统治耳濡目染,<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每当长辈们说起昔日大唐的强盛和荣光时,其都会在脑海里神往。</b>汉唐精神激励着张议潮刻苦学习兵法和武艺,成人后,其“论兵讲剑,蕴习武经,得孙武、白起之精”。</p><p>为了壮大力量,张议潮把家产全部充做军资,秘密招募、训练义军;同时不断地收纳那些因反抗吐蕃而被镇压的流亡者。:</p> <p>在沦陷的日子里,<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沙州的汉人每每新年的第一天都会身着汉服祭祖,遥拜大唐方向,仰天长叹,涕泪纵横</b>。</p><p>公元841年,吐蕃遇到严重饥荒,并发生内乱;唐王朝则从“安史之乱”的破坏中舒缓过来并有中兴之象。于是,唐帝国联合回鹘和阿拉伯帝国对吐蕃形成合围之势。公元847年,河东节度使王宰于盐州大败吐蕃;凤翔节度使崔珙一举收复了原州、威州、石门等六关。</p><p>见到时机成熟,张议潮在沙州顺势振臂一呼,<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汉人们闻之百应</b>。其披坚持锐,联合好友安景旻、阎英达,指挥军民一夜就光复了沦陷半个多世纪的沙州城。紧接着,又率军大破包围沙州的吐蕃军队,沙州终于获得解放。</p><p>此时的张议潮极想与朝廷取得联系,一来巩固胜利,二来两面夹击,彻底收复故土。为此其派出了十支队伍,最终只有一支队伍历时两年到达了长安。当这支队伍进入长安城时,上至天子公卿,下至庶民百姓,皆感动不已。唐宣宗听闻张议潮大兴义兵收复故土,也不由得称赞道“关西出将,岂虚也哉”。</p> <p>张议潮的义军被称为“归义军”,军队纪律严明,勇猛善战,接连收复瓜州、伊州、西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等十一州之地,河西走廊除凉州以外,已尽数收复。唐廷也派军收复了三州七关,一时河西关陇遥相呼应,大唐声威重新大振,从长安通往西北的道路也完全打通。在这种情况下,张议潮派遣兄长张议潭携带版图、户籍入朝,唐宣宗下诏任命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p><p>然而,吐蕃人不甘失败,吐浑王趁九月麦熟前来劫粮。张议潮点兵迎击,吐蕃军知道不敌,一路溃败,“归义军”一直追了千余里到达吐浑境内。处于“归义军”包围的吐蕃军早已势穷,一击即溃。</p><p>公元858年,张议潮亲率七千骑兵东征吐蕃,在河西走廊最后的据点凉州,<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归义军”表现出了汉唐的气魄和勇武,</b>人人置生死于度外。历时三年,“归义军”收复了西北重镇凉州,至此,河西关陇连成一片。</p><p>公元867年,张议潮入朝,敕封为河西十一州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西万户侯。</p> <p class="ql-block">&gt;西讨南征、镇守蜀中的名将高骈</p><p class="ql-block">高骈,字千里,今北京西南人,属山东名门“渤海高氏”之后,唐朝后期名将、诗人。</p><p class="ql-block">高骈家族世代为禁军将领,其为唐宪宗时期名将、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年少时为人严谨,好研习兵书;还喜好文学,常与文人雅士交往,谈论治道之理。由于出身官宦和军门,家族和军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高骈没有像众多基层军士们那样用一刀一枪和浑身的伤疤来换取晋身之路,而是被左神策军将官所器重,在右武卫大将军属下担任司马,后累官为神策军都虞候。高骈少年素有大志,某日行军训练时,忽然听到空中有大雕鸣叫,其抬头发现是两只雕正在比翼高飞。高骈立即引弓搭箭,嘴上喃喃自语:我后大富贵,当贯之!其随即飞箭射向大雕,双雕应声落地,军中欢呼声一片,时人便送其“落雕侍御”的雅号。</p><p class="ql-block">唐懿宗初年,党项族叛乱,高骈率领一万禁军戍守陕西长武。当时,其它各路诸将均未有功,惟独高骈一路多次发动奇袭,杀获甚多,受到唐懿宗赞赏。</p> <p class="ql-block">数年后,吐蕃犯边,唐懿宗委任高骈为秦州刺史兼防御使,镇守秦州。公元 860 年,高骈从实际出发,大规模招降吐蕃军队中的“温末”,也就是吐蕃军最底层的仆役势力,几年下来,其诱降吐蕃将领尚延心及浑末部一万多帐,打乱了吐蕃军的后勤保障,进而轻松收复了河州、渭州。</p><p class="ql-block">公元864年,经宰相夏侯孜推荐,高骈被任命为安南都护、经略招讨使,以抵御南诏对安南地区的侵略。南诏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平时不敢乱动,唐朝有松懈,它就跳出来骚扰,唐朝后期,唐军和南诏在安南展开持续数年的拉锯战。南诏攻陷交趾时,高骈率五千禁军奔赴安南,经二年征伐,南诏军和当地蛮兵三万人被杀,当地两个部落上万人投降,近十年的安南边患得到平定。之后,高骈招募工匠开凿安南至邕州、广州海路中的暗礁,疏通了交、广二州水运航道,从而解决了安南粮食储备的问题。事后高骈晋为检校刑部尚书,兼静海节度使,后入朝为右金吾大将军,天平军节度使,而交趾交给其族孙高浔驻守。</p> <p class="ql-block">唐僖宗即位后,高骈加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二省协商政务。二年后的公元875年,南诏大军再次向西川发起进攻,此次南诏军队兵力雄厚,动用兵力达三十万,还有土著偏师助攻。南诏的主攻方向是西川,打败西川唐军后,又乘胜攻破了成都城,城中百姓受尽了南诏军队的蹂躏。朝廷急令高骈出任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使,封燕国公。高骈到达西川首战获胜后,马上派精骑五千追击南诏军至大渡河,将南诏军打得大败,擒其酋长五十多人并押送成都,在获得朝廷批准后,这些被俘酋长全部被斩首。之后,为了加强防御,其下令修复邛崃关以及大渡河附近的城墙,又在南诏与西川之间的多处要地比如戎州的马湖镇、沐源川等地建筑防御要塞,并且每处要塞都安排数千军士镇守,使南诏上至国王下至军队都失去了再战的勇气。</p><p class="ql-block">高骈治理西川的几年时间里,西川之地趋于安定,但其施行严刑峻法,甚至于滥杀无辜,为后人所诟病,这也成为其最终悲剧结局的一个诱因。</p> <p class="ql-block">公元878年,高骈迁任荆南节度使后,王仙芝、黄巢起义军转战江南,朝廷又任高骈为镇海军节度使、诸道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使,主管江淮重地的军事和财赋。第二年,黄巢军沿长江南岸西进,身为镇海军节度使的高骈遣将领张璘、梁缵成功阻击。公元880年,黄巢军北上,在江西上饶击毙张璘,并飞渡长江。高骈慑于黄巢军威势,拥兵十万却坐守扬州,保存实力。黄巢军攻长安时,唐僖宗急调高骈勤王,其未奉诏出兵,只是命幕僚崔致远作《檄黄巢文》,领兵至扬州东塘百余日以虚张声势,后又上表请唐僖宗巡幸江淮,被朝廷上下质疑为挟天子以令诸侯。</p><p class="ql-block">公元882年初,唐僖宗以王铎代替高骈,高骈不思己过,还出言不逊,暗指唐僖宗已为亡国之君,朝廷罢免其盐铁转运使,只给了一个虚衔。高骈晚年昏庸,笃信神仙之术,把军政大权交给术士,终致黄巢降将毕师铎、秦彦反叛,扬州城陷,高骈等人被囚禁,后连同一众子侄遭坑杀,曾经的一代名将结束了不光彩的一生。</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把契丹人撵到北川之外的李存审</b></p><p>李存审,本姓符,字德祥,今河南淮阳人,唐末五代时前晋、后唐著名将领。</p><p>符存审出身寒微,年轻时性格豪迈,足智多谋,喜谈兵事,其在唐朝末年眼见天下大乱,便纠集豪强,保护乡里,后依附光州刺史李罕之。效力期间,符存审当了俘虏,临刑时,其指着高墙对行刑者道:请你在那面墙下行刑,以便让倒塌的墙覆盖我的尸体,省得无人埋葬,你也算积点阴功吧。行刑者意动,便将其移至墙下。准备开斩时,正搂着歌妓饮酒的敌将觉得无人助兴,而歌妓乘机说道:俘虏中有个叫符存审的,乃是妾身旧识,不如就让其击掌伴奏吧。敌将很高兴,立刻命人放了符存审。</p><p>后来,符存审与另一名将杨师厚毅然投靠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并被收为养子,成为李克用十三太保中的第九太保,改名叫李存审。李存审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征云州战役中,其被敌箭射中,李克用亲自为其包扎伤口,还每日询问伤情。这份“父子之情”让其感激一生,也奠定了其为李氏效命的初心。</p> <p>李存审的军事生涯中,曾亲率800铁骑击退朱温的50万大军,堪称经典。</p><p>公元912年,梁太祖朱温亲率50万人马进攻镇、定两州,当时李克用的主力大军都在别处,救援来不及了,而离敌军最近的李存审部仅有800人。李存审面对老谋深算的朱温和绝对优势的梁军时毫不示弱,首先,其派人夺下敌军必经的博桥,以迟缓敌军进军的速度。接着,又派人捉拿梁军的牧马人,抓到数百人,杀掉一批,又放回几十人,让他们到梁军散布恐慌情绪,传递晋军主力已到的情报,再接着,其派出600人装扮成梁军打着梁军旗号到梁军大营里混杀。梁军欲战,却找不到对象,最终引起内部残杀,自废武功。朱温的大军被如此折腾了一番,加之朱温一场大病,最后梁军只得灰溜溜的撤走。</p><p>公元917年,契丹30万大军围困幽州,晋军大将周德威困在城中。耶律阿保机借晋国正与后梁“死磕”之机出兵幽州,企图拿下这个重要的北方屏障,使得整个华北平原完全“暴露”在了契丹人的视野之中。</p> <p>此时幽州的统治者是晋国的李存勖。当时晋军战线拉得太长,如果救援幽州,势必受到南线梁军的反扑,顾此必然失彼。晋军内部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李存勖有放弃幽州,孤注一掷与后梁决战的意思。独有李存审认为幽州不可不救,不可听任周德威战死。于是,熟悉契丹人的李存审向哥哥李存勖求战,其分析到,此次契丹号称是30万大军,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军队,前来攻打幽州的兵力应该和晋国的兵力相当。为进一步增强李存勖和众人的信心,李存审当场立下军令状,保证只要五千人马便能打败契丹30万大军,最后李存勖痛下决心,出兵救援幽州。</p><p>当年七月,李存审受命和李嗣源、阎宝带七万人马前往救援。李存审先是用“鹿角阵”大败前来阻击的一万契丹先锋军;接着又采用“绵里藏针”之计,诱敌出击,重创契丹主力;最后再与周德威里外配合,斩杀俘获敌军上万人,粮草辎重不计其数,被困二百多日的幽州得以解围;然后晋军乘胜追击,把契丹军撵到了北川之外。</p> <p>李存审打仗识机知变,军令严明,决策制胜,从无遗悔。从公元890年归附李克用开始,李存审大小战阵经历了上百场,无一败绩,而且大多数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还开创了古代军事史上以步制骑的先河。李存审不仅在军事上非常卓越,在政治上也有独到之处。当时的藩镇都喜欢揽权和扩大地盘,而李存审对李氏的忠诚远在自己的野心之上,其靠功勋和信任逐渐走到了节度使的高位,最强盛时镇守幽州,一人还独领三地节度使。</p><p>李存审还教子有方,其把从身体里取出来的上百个箭头分别交给儿子们保管,并告诫道:今日富贵来之不易,不可忘本,要努力有所作为。其九个儿子后来都成了大才,最差的也是州防御使,其中第四子李彦卿更是培养出了二朝三位皇后,也即柴荣、赵光义的皇后。至北宋时,李彦卿禀明宋太宗,把李姓改回到符姓。</p><p>公元924年,李存审病逝,终年63岁。一代英豪,凄然落幕。李存勖为太保弟弟辍朝三日,追赠其为尚书令,配享太庙,还被追封为秦王。</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北宋第一代抗辽“无敌大将”杨业</b></p><p>杨业,字重贵,今陕西神木人,北宋初期抗辽名将。</p><p>杨业洒脱有侠气,善骑射,虽然不是很喜欢读书,但是热衷于狩猎等活动。其曾对少年时的好友说:我将来当了将军去带兵,也要像猎鹰、猎狗一样去追逐野鸡、野兔。成年后,其辅佐北汉皇帝刘崇,因为骁勇善战,多次升迁直至担任建雄军节度使,由于其战功卓著,时人称其为“无敌大将军”。</p><p>公元979年,宋太宗征讨北汉,慕杨业威名,欲重金礼聘招为麾下。后来,杨业在所守的古城危急之时,杨业力劝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召见了杨业,任命其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再任命为郑州刺史。</p><p>归宋之后,杨业很清楚今后的战争威胁会来自北方辽国,于是,其以严格的手段整饬所部,并针对边地及辽军作战特点,悉心钻研战法,亲临教场,严格督教。</p><p>宋太宗十分看重杨业对边境战事的丰富经验,就改任其为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还赏赐其丰厚的财物。</p> <p>“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两侧双峰夹峙,高耸入云,鸿雁南飞时也须从双峰之间通过而得名。</p><p>公元980年,辽景宗发兵十万攻雁门。杨业凭借对地形熟悉的优势,亲自在关前防守,而命二个儿子领数千骑兵绕道辽军背后发动突袭,大败辽军,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指挥使李重海。战后,杨业提升为云州观察使,依然兼任郑州、代州的所有职务。不难看出,杨业的军事行动,每每都具有相当大的冒险性,其把“置之死地而后生”及“用兵贵在出奇制胜”演绎到了极致。</p><p>此战过后,杨业在辽军中声威大震,契丹人但凡见到杨业的旗号,都会远远地避开,不愿去触碰这个霉头。</p><p>然而,杨业降将的身份一直是其心头的痛处,一是宋太宗用其之时总带有疑问;二是过去在战场上与北宋将领们的恩恩怨怨总是挥之不去。后来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其他镇戍边疆的主将出于妒忌,有人暗中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学古人之法,把封好的“告状信”交给杨业,以示信任。</p> <p>宋太宗是个文人,对打仗自己心里没有多少底,又生怕手下造反,于是就采用各种办法把控军队。其亲征消灭北汉这个最后的割据势力后开始有点得意忘形。公元986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让北宋都城以北有战略缓冲带,也重新取得战略主动权。此次北伐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可谓尽遣精锐、空国而出。其中西路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主将、王侁、刘文裕为监军。</p><p>北宋大军一口气攻下云、应、寰、朔四州,而东路部队出师不利,各路军马被迫撤回。不久,朝廷下诏把四个州的百姓迁徙到内地,西路军负责保护百姓。当时,辽国萧太后率领军队十多万人再次攻陷了寰州,战局对宋军不利。杨业主张此时应避开辽军的锋芒,可以在石碣谷埋伏一千名弓箭手,敌兵遇到埋伏肯定不敢上前,那么三州的百姓就可以安全撤离。</p><p>然而,这样一个老陈的撤退方案竟然在其他人尤其是监军王侁眼里就是胆怯怕战,再由于杨业降将的身份,其遭到猛烈批判而无法辩驳。</p> <p>再说宋朝采用监军掣肘将帅,凡出征作战,主帅之外必设监军,监军官位虽然不高,却有监督之大权,这些人一般是皇帝的亲信人物。</p><p>王侁听完杨业的方案,立即进行了反驳,并说:将军号称无敌,现在眼前就是敌人,你难道有别的心思吗?刘文裕也附议王侁意见。杨业的方案也沒有得到潘美的认可,其后来哭着对潘美说:这次一定对我们不利,我是降将,皇上却没有杀我,还恩宠我做了将帅,不是我胆怯于敌,我只是想等时机打败敌军,现在大家都责怪我畏敌,那我就率先去死命杀敌吧。</p><p>当时杨业的无奈可以想见,怪只怪自己的身份,怪只怪军中弥漫着盲目自信,怪只怪不懂军事的人做了监军。</p><p>临出征,杨业指着谷口对潘美说:还是请你在这里摆开步兵,特别是弓箭手,等我转战到这里,就一起夹击敌人,敌人定然不敢上前。于是,潘美率领兵马在谷口布阵。当天从寅时到巳时,谷口一片寂静,王侁竟然判断辽军被杨业打败,为了争功,其命令离开谷口向内地撤退,潘美也没有去制止。</p> <p>那天,杨业率本部数千人马在朔州迎战辽军。辽军一看是杨业,马上调军十万来围攻,目的就是“砍掉”杨业这面旗帜。杨业率军从中午战到傍晚,一直把敌人往谷口方向引,到了谷口,遗憾的是没有看到自己人的策应,其拍着胸膛非常悲恸,自己舍身创造出来的打胜仗机会白白浪费了!</p><p>杨业看到手下只有上百人了,继续战斗下去,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其劝士兵们脱离战场,保住一条性命。这些跟随杨业多年的部下都表示要和杨将军同生死,绝不下火线。就这样,身负重伤的杨业在亲手杀了上百名辽兵后被擒,其子杨延玉战死。后来,杨业绝食三天而亡。</p><p>宋太宗听说杨将军的英勇事迹后,非常悲痛,随后下诏:杨业忠如坚硬的磐石,气节让风云激荡⋯追赠其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而大将军潘美降职三级,监军王侁、刘文裕免官,分别流放到金州、登州。朝廷封杨业的长子杨延朗任崇仪副使,二子杨延浦、三子杨延训同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同时担任殿直。</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驻守西北四十年的百胜将军曹玮</b></p><p>曹玮,字宝臣,今河北真定人,北宋开国大将曹彬之子,宋真宗、仁宗时的名将。</p><p>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尤精于《左氏春秋》,少年时便随在外任职的父亲学习军事,稍大后就在父亲担任节度使的军中任牙内都虞侯,也就是贴身护卫的头目。除了帮助父亲处理军中事务,曹玮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所到之处一定有几辆车装的是书。</p><p>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期间,北面的契丹、西北的西夏和西南的吐蕃都经常进犯宋朝西北边境。宋太宗问曹彬:谁可以为将?曹彬说:臣的四子曹玮可以任用。宋太宗立即召见曹玮,并任命其以供奉官的身份管理渭州。就这样,19岁的曹玮少年得志,前往西北稳定局势。曹玮虽然年少,其在渭州任上,治军严明,赏罚立决,布置举措如同老将。公元999年,曹彬临终前,宋真宗追问其由谁替代为将,曹彬荐举了更加全面的曹玮,于是,刚刚26岁的曹玮丁忧守制期未满就被朝廷派到西北镇守。</p> <p>曹玮治军不如其父宽,然自成一家。</p><p>曹玮知秦州时,一次视察边防,发现军队挡箭板不符合规定,当即要求更换,军中老将见曹玮年轻便当即顶撞,赏罚立决的曹玮命令刀斧手把这位老将推出斩首。从此,全军上下都慑服于曹玮。在严明的军纪下,曹玮的部队军事素养非同一般。一次,山东名士贾同前来拜访,曹玮邀其一起巡边,贾同责怪曹玮没有带护卫,曹玮推开军帐的门,贾同这才发现门外居然环列三千甲士,静的就像没有人一样,贾同因而对曹玮极为佩服。</p><p>公元1016年,吐蕃国相李立遵率三万多人侵宋,曹玮率精骑六千迎战,并在三都谷摆下阵势。吐蕃人多势众,但宋军训练有素,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曹玮在阵中观察敌方,看到敌军一名蕃僧在前方走来走去,断定是指挥官,马上令李超在一百精骑的掩护下射杀之。那一百名骑兵快要冲到敌阵时突然向两侧分开,中间李超飞马而出,只一箭就射死了蕃僧,敌军顿时大骇。曹玮见状,率精骑从敌军的侧后方猛攻,吐蕃军大乱,溃败而去。</p> <p>曹玮在领兵与西夏作战的日子里,一天,其宴请宾客,酒正在兴头上时,一位士兵前来大声报告说有好多士兵闯过关卡叛逃到西夏去了。听到报告,在场的众将领和宾客都面面相觑,曹玮也暗自吃惊。不过,其情急生智,故意压低声音说:你们千万不要声张,那些都是我暗中派过去的人。宴席散后,曹玮的话很快被奸细传到了西夏军中,他们信以为真,对投奔过来的人一个不留地全给杀了,并割下那些人的头扔到了宋朝的边境内。曹玮的这一离间之计,既安抚了军心,又借刀杀掉了叛徒,还制止了宋兵的叛逃势头,算是一箭三雕。</p><p>曹玮从19岁领兵作战,一辈子驻守西北边防40年,百战百胜。曹玮所制定的备边措施,大多为后世所沿用,成为一代备边之法。公元1030年,“战神”曹玮去世,终年58岁。</p><p>和曹玮交过手的对手对其也非常敬畏,吐蕃首领唃厮啰听到有人提曹玮的名字,“即东向合手加额”。契丹的使者经过曹玮天雄军驻地时,也是告诫随从一律不准策马飞奔。</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把离间之计“玩”到极致的种世衡</b></p><p>种世衡,字仲平,今河南洛阳人,大儒种放之侄,北宋戍边名将,其和子孙们创建了让西夏闻风丧胆的“种家军”。</p><p>种世衡年少时崇尚气节,兄弟中有想分其资产者,其全数辞让,只取图书而已。最初因其叔父恩荫,补任将作主簿,后升迁至太子中舍。</p><p>西夏曾是宋朝藩属国,李继迁任西夏王后即与大宋反目,屡屡侵扰边境,致使西北宋夏之间战火连绵,百姓万分恐慌。</p><p>种世衡守边不是一味地杀伐,而是巧妙地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尽量消除敌意,为己所用。</p><p>羌人慕恩部最为强大,种世衡邀其饮酒,派侍女劝酒。种世衡借内急外出,透过空隙窥视到慕恩私下与侍女调情。种世衡乘其不备突然出来,慕恩惭愧请罪。种世衡笑着说:你想得到她有何难!于是,就把侍女赠送给了慕恩。此举换来了慕恩的拼死效力。有一个叫兀二族的不听种世衡的招唤,还煽动其他部落。慕恩知道后立马出兵诛杀了兀二族,其后一百多帐都自动归附,再也没有敢背叛的了。</p> <p>西夏王李元昊帐下有两员虎将,哥哥叫野利旺荣,弟弟叫野利遇乞,其妹妹是李元昊的皇后。兄弟俩是李元昊的左膀右臂,更是北宋的心腹之患。</p><p>种世衡为除掉这俩兄弟启用了一位叫王嵩的异客。一天,种世衡突然当众怒斥王嵩勾结西夏,并把其打得死去活来,拷问了一个多月,王嵩始终不肯承认。种世衡由此得知王嵩是个视死如归的忠义之士。于是,种世衡决定派王嵩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王嵩也毅然接受了。之后,王嵩拿着种世衡亲笔写给野利旺荣的蜡书,并设法交到其手上。信的大意是:欢迎你归降,已封你为夏州节度使,望择机起事。</p><p>野利旺荣大惊失色,其连忙把书信和王嵩一并送到了李元昊跟前。然而,李元昊疑心顿起,其要从王嵩处打开缺口,王嵩自然又是受尽折磨,但坚不吐实。李元昊又生一计,其派大臣李文贵假扮野利旺荣的使者前往种世衡的军营接头。种世衡将计就计,假装与其议定起事的细节。</p><p>李元昊听完李文贵的汇报后,认定野利旺荣的叛逆,并将其斩杀。</p> <p>第二个轮到野利遇乞了。野利遇乞驻扎在天都山,李元昊的奶娘白姥致信求其提拔侄子为军官,其治军严格不徇私情。白姥便怀恨在心,常在李元昊面前蓄意中伤,甚至诬告其巡边深入宋境不归,意在叛变投敌。李元昊将信将疑。种世衡侦知后决定乘此机会除掉野利遇乞。</p><p>野利遇乞屡立战功,李元昊曾赐给其宝刀一口。仲世衡以高官重赏收买党项人苏某想方设法盗回了宝刀,接着令人散布谣言说野利遇乞被白姥诬陷而死,其要亲写祭文在边境上祭吊。祭文详述了野利遇乞赠宝刀的经过。种世衡将祭文写在木板上,派人在边境上焚烧纸钱进行祭吊,“碰巧”被西夏巡逻兵发现,宋人故意留下宝刀、祭文、祭具等物。西夏兵将这些物品上交给李元昊。李元昊大怒,又认定野利遇乞叛国,遂赐其自尽。以上三条计策的巧妙运用,成功打乱了西夏的战略部署。</p><p>种世衡善于安抚士兵,有人生病都会派儿子帮其食饮汤剂,故而人人拼死效力。其去世时,羌人酋长数日早晚前来哀悼,并画其像立祠祭祀。</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年近七旬仍能大战西夏的杨文广</b></p><p>杨文广,今山西太原人,宋初抗辽将领杨业之孙,杨延昭的第三子。</p><p>杨文广以父荫入禁军任小官,直到53岁才经范仲淹、狄青二人考核,推举为广西邕州知州,后升任陕西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都总管,辖区是陕西西部、宁夏南部和甘肃中部和南部。</p><p>当时西夏屡屡侵犯宋境,秦州知州马仲甫建议在边境要害地方新筑一座城池,名筚篥城。主持西北边防的陕西经略使韩琦将此事交给杨文广办理。时年69岁的杨文广接到命令后,担心筑城的时候西夏人过来袭击,就采用示假隐真的策略,对外诈称在喷珠筑城,实则率军飞奔筚篥,于傍晚时分抵达,并连夜部署防御。西夏军队在喷珠扑了个空后赶到筚篥,发现宋军已做好战斗准备,就撤退了。杨文广马上披挂上阵,出城追击,一杆杨家枪横扫敌军,西夏人血流成河,乖乖地败退数百里。</p><p>获胜后,有人请教杨文广为什么要采用一真一假的策略,其解释道:此必争之地,彼若知而据之,则未可图也。</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把越国打回原形的北宋名将郭逵</b></p><p>郭逵,字仲通,今河南洛阳人,北宋时期著名将领。</p><p>郭逵自少为人豪爽,喜欢研习兵法,其凭借父亲的恩荫,补任北班殿侍 。</p><p>公元1009年,大越国黎朝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发起政变夺取帝位,开始进入李朝统治时期,虽为藩属的大越国一直对宋朝边境进行小规模侵扰。到了公元1075年,北宋一个一事无成的秀才徐百祥由于自身落魄而怪罪朝廷,其充当“汉奸”,捏造事实挑拨两国关系,其向大越国统治者说:中原皇帝不能知人善用,连我这样的人才都得不到重视,宋朝已走向了末路,大王不妨先下手为强,我可以做内应。</p><p>在徐百祥的吹捧中,大越国统治者越发认为自己兵强马壮,根本不必惧怕宋军,于是,大将李常杰分兵两路进攻广西,连破钦、廉二州。当大越军合围邕州时遭到激烈的抵抗,邕州知州苏缄率四千官兵和招募的青年与城中百姓众志成城,在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硬是坚持打到城破后的巷战,前后拒敌42天,杀敌一万余人。</p> <p>邕州城破后,知州苏缄誓死不降,<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苏家37口全部自焚殉国,堪称满门忠烈。</b>大越国士兵为泄愤,开始肆意屠杀大宋百姓,广西遇难人数高达十五万余人。</p><p>北宋朝廷得知消息后,朝野上下十分震怒。宋神宗当即从北方调集数万禁军日夜兼程赶赴广西,同时在南方招募军队,组成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和大越军作战,自卫反击的总指挥便是宣徽南院使郭逵。当时的禁军是北宋最精锐的部队,之前全都部署在北方抗击契丹,这些身经百战的悍卒的战斗力远不是大越士兵所能比的。</p><p>大越军攻破邕州城后,本想继续攻击前进,当听说北宋大军杀来后立即带着战利品撤回大越国。</p><p>宋军一路追杀,于公元1076年10月进入大越境内,并朝腹地杀去,大越军被迫应战,结果是不堪一击。12月,郭逵采取“双击重点”的策略,一战而胜。抵达富良江(今红河),其对岸不足百里就是大越的都城交州(今河内),大越军退无可退,便想借助富良江之天险和宋军决战,大越太子洪真和王子昭文都在军中。</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郭逵前去平叛,其对大越人没有一丝好感,只有残酷的复仇。</b></p><p>在富良江之战中,主将郭逵充分利用洪真太子在军中督战的情势,故意示敌以弱,引诱大越军渡江偷袭。果然,洪真太子为保护都城亲率四万大军渡到江北,被提前埋伏好的宋军伏兵截杀,此战共斩首大越军数万人,洪真太子、昭文王子均被击毙。据记载,当时大越军士卒的尸体将富良江都阻断了。富良江防线被攻破后,宋军直接威胁大越都城。</p><p>大越人被彻底打醒了,急忙把“内应”徐百祥供了出来,祈求大宋谅解,并表示愿意赔偿所有的损失。宋朝当局立刻派兵缉拿徐百祥,此时其早已畏罪自杀了。徐百祥挑起两国大战,让数不清的百姓命丧战火,<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汉奸的杀伤力令人咂舌,真是不折不扣的历史罪人。</b></p><p>富良江之战后,宋军已是千里征战了,军中伤亡惨重,粮草殆尽,实在不宜继续深入,因此,宋朝接受大越国李乾德上表投降,宋军班师回朝。</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富良江之战是北宋对外最大一场胜仗,此战之后,大越国再也不敢挑衅大宋。</span></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王韶《平戎策》为北宋拓疆千里</b></p><p>王韶,字子纯,号敷阳子,今江西德安人,北宋名将。</p><p>王韶考中进士后担任过新安主簿等低级官员。其仕途并不顺利,在参加制科考试名落孙山后,胸怀大志的王韶来到陕西及以北地区游历,目的是详细了解边地的情况。几年后,其制订了<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谋取横山,以制西夏”</b>的对策。然而,宋仁宗畏惧西夏李元昊,接到王韶千辛万苦绘制的战略报告后,顺手就丢进了档案堆里。幸而太子赵顼看到过这份《平戎策》。常言道,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经过将近十年的准备,王韶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公元1048年,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神宗帝血气方刚,有心重振大宋,其拜改革家王安石为相主持变法,提拔王韶为西北边境的军政主官,君臣同仇敌忾,为击败西夏奋发图强。王韶的《平戎策》三篇详细陈述了攻取西夏的策略,即要想解决西夏,必须从河、湟地区入手,让西夏腹背受敌。河、湟地区不仅是战略要地,而且是北宋军马的重要来源地。</p> <p>话说随着唐朝的衰落,河、湟地区被吐蕃侵占,后来吐蕃的统治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有十个大大小小的部落,没有形成统一的强有力的政权。吐蕃人极为凶悍,他们以战死为荣,打起仗来不要命,北宋和西夏都吃过大亏,确实是难缠的角色。</p><p>王韶到任后,只身前往青唐一带,招降了势力最大的龙珂,龙珂率属下30万人口内附。此举引起吐蕃各部震怒,遂联合起来攻打大宋边境。公元1072年,北宋守将景思立数败于踏白城,一万守军全体阵亡。王韶临危收拾残局,其采取“逆向”思维,率军深入敌方腹地,主导了熙河战役,一举击败河、湟吐蕃各部,收复熙、河、洮、岷、宕五州,<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为北宋拓疆2000余里</b>。同年,神宗帝将王韶所收复的领土设置为熙河路,因此,后世将这段历史称为“熙河开边”。宋神宗对王韶的嘉奖是“官其兄弟及两子,赐绢八千匹,召为枢密副使”。</p><p>公元1081年,王韶身染恶疾,不治身亡,时年52岁。遗憾的是,王韶没有实现灭掉西夏的理想。</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既是诗人又是“防御大师”的章楶</b></p><p>章楶,字质夫,今福建南平人,北宋名将、诗人。</p><p>章楶生于官宦,其早年得到叔父官荫,任将作监主簿,后调为孟州司户参军。公元1065年,章楶进京赶考途中,惊闻父亲在任上蒙冤入狱,其火速赶赴魏县为父亲辩冤,“捞出”父亲后,其又带着父亲来到京城参加会试,并且没有受突如其来的官司所影响,连过三关,夺得状元。当年,其被任命为陈留县令。</p><p>章楶身为世家子弟,却毫无冰冷傲气,相反,其待人处事低调,常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尤善观察并发现别人的长处。其从政第四年,王安石开始变法,朝廷内党争严重,甚至到了针尖对麦芒的地步。其虽是新党一派,但有着极强的政治智慧,加上为官圆滑,在新党和旧党中都有不少的朋友,因此,总是能够避开政治纷争,保持官运亨通。王安石在位的时候能步步高升,旧党掌权的时候也顺风顺水。二十年间,其历任陕西常平、京东转运判官、成都路转运使,直至入朝任吏部右员外郎。</p> <p>话说宋哲宗亲政前,执掌朝政大权的是其祖母高太后,以司马光、文彦博为代表的官僚极力反对变法,害怕变法损害自己的既得利益,由这一帮人主政的北宋不但被西夏人上门羞辱,还把王安石变法期间收复的失地主动还给了西夏。当时西夏的梁太后是一个战争狂人。宋哲宗亲政时,北宋的形势已经难堪到了极点,这位年轻的皇帝不得不彻底肃清高太后所信任的旧党官僚,章楶的堂弟、改革派代表章惇被拜为宰相,主战派又占据了上风,于是,北宋停止了与西厦的领土谈判,还停止了给西夏的“岁币”。</p><p>面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朝廷开始选派官品高而有干略的文官充任经略安抚使。年逾六旬、阅历丰富的章楶还想在边境战场上“玩一把”,其在朝堂上分析道:西夏嗜利畏威,如不打击惩罚,边境不得休兵;应当逐步占据西夏疆土,用压缩对方来强固自己,然后派各路兵马守要害之处。 此议得到宋哲宗及朝中众大臣首肯。公元1091年,章楶以龙图阁直学士出任环应路经略使,兼知庆州。</p> <p>章楶果然不负重望,有针对性地发明了“筑垒”加“浅攻”战术,筑垒就是形成据点,浅攻就是步步紧逼。此战术的好处在于宋军能够以逸待劳,随时发起进攻或很快地撤退,还不用担心后方供给。而西夏军队面对这种打“慢仗”的方式十分不适应,野战快攻、急攻特点发挥不出来。此后章楶运用此战术是屡试不爽。</p><p>公元1092年,西夏军数十万人来犯,章楶率数万宋军迎击。在西夏军拿不下木波镇而撤退的途中,宋军在洪德城埋伏的一支精兵将敌方打得大败,死亡者不可胜数。此役使得章楶的声名大震,回朝后被任命为户部侍郎。</p><p>公元1094年,十万西夏军再次来犯,章楶奉命复出。章楶命大将折可适率六千精兵潜入夏境,假扮成巡察首领,夺取了烽火台,使烽火不能传递,之后在尾丁硙、高岭大破西夏军。另一路人马为策应,在都监张存统领下绕过韦州攻入安州川、霄柏川等处。等到西夏军在韦州集结时,合兵一处的宋军将集结中的西夏军击溃。紧接着宋军设伏,又把西夏兵吊打了一番。</p> <p>此后的公元1094年至1096年,北宋和西夏之间的战争从未间断,双方交战中北宋胜仗率更高一些,虽说沒有取得对西夏作战的绝对战略主动权,但是军民的信心、士兵的训练、军事装备逐步强了起来。章楶的军事理论也更加趋于成熟,其认为战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平时浅攻扰耕,战时坚壁清野”策略已经不合时宜,这样只能伤其皮肤,而苦了百姓。在此大背景下,章楶向朝廷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略构想:在宋、夏双方都绝对不希望对方推进的地带建立一、二座稳固的军城,以吸引西夏军的主力,待敌方精疲力竭、士气低落之时,就聚兵打一个围歼战。</p><p>章楶的作战计划很快获得了批准,朝野上下同仇敌忾,君与臣、臣与臣之间达到空前的团结,誓言要给西夏及梁太后一次沉重的打击。</p><p>陕西前线的军事调动严密进行,五路将领都是清一色的新党强硬派,如吕惠卿、孙路、王文郁分别任鄜延路、河东路、熙河路经略使,总指挥自然是环庆路和泾原路经略使章楶。</p> <p>章楶选定的地方是泾原路和西夏重要屏障没烟峡之间。要短时间在双方都认为的要地建二座军城肯定需要用一些计谋。</p><p>吕惠卿等三帅统领的宋军在洪州、兰州和</p><p>盐州一带开始频繁骚扰,要么攻陷城池,要么抢略一番。西夏动员了半数监军司归名将妹勒都统率,两军交战数十次,宋军对敌斩首三千,俘虏三万余,更重要是赢得了22天筑城的时间。就在西夏军不自主地被牵着鼻子走的时候,章楶率军在兰州外围通往天都山的要途筑起了十几座大小不一的军城。军城完工后,宋哲宗亲自为二座大的军城命名为平夏城和灵平寨,命名隐含着消灭西夏王朝之决心。军城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西夏人的咽喉,扼住了其东进的出口,成为其眼中钉、肉中刺。</p><p>这就是第一次“平夏之战”的概况。此次战役的走向完全是按照章楶的构想进行的,事先章楶就与三位主帅约定:敌进一舍,我退一舍;敌谓我怯、不复备我边垒时,或出其后,或伏山谷,或水中置毒,断其归路。后来的“游击战”与其何其相似啊!</p> <p>第一次“平夏之战”的失败让西夏国内反对梁氏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梁氏只能压上更大的赌注。这一切都在章楶的预测之中,要不怎么说是战略高手呢?就是下一步棋想到了后面的好几步。</p><p>第二次“平夏之战”正式打响。公元1098年夏,梁氏带着儿子乾顺皇帝亲自上阵,这次的军力是四十万。在平夏城,郭成和折可适统领的二万守军顽强抵抗着西夏几十万人的围攻,前后长达两个多月。章楶强调的“弹性防御和各路之间的协调”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临近冬天,西夏人熬不住了,章楶命令各路军马全面出击,截粮道的截粮道,搞袭击搞袭击,弄得西夏人顾前不顾后,顾左难顾右,总共只有十万人的北宋军队竟然打出了百万人的气势。西夏人的指挥系统失灵了,他们感觉的是有被“包饺子”的危险,梁氏被迫下令全军撤退,结果又遭到更猛烈的追杀。此役,史载“击杀十万余,俘首酋三千余,获牛羊不啻十万,种羌震慑”。</p><p>“平夏之战”是决战性战役,其结果彻底扭转了宋夏之间的实力对比。</p> <p>二次“平夏之战”后,梁氏集团众叛亲离,梁太后因为怒喷宗主国辽国不给援助而遭到辽国赐死。执掌西夏权柄的西夏皇族变成了“和宋派”。</p><p>而在宋朝这一边,对西夏战争的胜利为羸弱的北宋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真正扬眉吐气了一把。</p><p>面对新的战略格局,章惇的态度是继续发动战争,直至灭了西夏。持此观点的在朝堂上不在少数。章楶的奏折更显得“老陈谋国”,其详细分析了大宋在西北财政上的困难,指出发动对西夏新一轮攻势还需要时间准备;此外,其还指出,宋、辽、西夏是一个三角关系,若是灭了西夏,势必形成宋、辽对峙局面,于宋不利。最后,其意见得到采纳。</p><p>章楶因积军功升为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学士、进阶大中大夫。</p><p>章楶军功外的另一面,作为北宋年间婉约派的领军人物,其一首咏柳絮的《水龙吟》一时惊艳四座,红透大江南北。连一代文豪苏轼也不禁怦然心动,立马写了一首咏杨花的《水龙吟》与章楶一唱一和,足见章楶文采之佳让人不得不佩服。</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被皇帝赵构出卖的卧底宇文虚中</b></p><p>宇文虚中,原名宇文黄中,字叔通,号龙溪居士,今四川成都人,两宋之际爱国名臣、诗人。</p><p>公元1109年,宇文黄中进士及第,宋徽宗赐名为“虚中”,在北宋一朝历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职。</p><p>公元1128年,南宋重镇中山府、大名府先后沦陷。金国派遣使臣开启和谈的窗口,赵构以“迎回二帝”为条件准备与金人和谈。</p><p>宇文虚中奉命抵达金国后,金国高层对这个普通的使臣不愿理睬。宇文虚中不得己留在了京城。不久,其才名很快就在京城市井中流传开来,其诗词一度洛阳纸贵,金国的一些官员也会就一些事宜请教,其指点的症结让金国人佩服不已。于是,金国任命其为翰林学士,再后来,其升太常卿、礼部尚书,最后还被奉为“国师”。</p><p>此时的宇文虚中已经能够参与金廷高层决策了。这才是宇文虚中的真正目的。其暗自结交对朝廷不满的人,组织起了庞大的情报网络。宇文虚中的这些极具分量的情报改变了宋金前线的态势。</p> <p>一次,宇文虚中获悉金兵在与岳飞、韩世忠等宋军在两淮地区作战陷入僵局,金国决定从陕西奇袭南宋的后方大本营四川,然后顺江而下,一举击破江淮防线。宇文虚中立即派人将这份重量级的情报送回南宋。由于情报准确,金军突袭四川被一举击溃。</p><p>半年后,金兀术从“不世奸臣”秦桧那里得知“国师”宇文虚中是个间谍,便向南宋索要宇文虚中的家人。宇文虚中紧急向赵构建言,希望以家人在战乱中四散难寻为借口回绝金国的要求。但是,在秦桧无耻的唆使下,赵构不仅不保护这位功臣的家人,反而亲自下诏将宇文虚中一家全部监视起来,并派人送往金国。</p><p>情况万分紧急之时,宇文虚中决定孤注一掷,其联络在金国的宋朝遗民,准备趁金熙宗去祭天时将其劫持以交换“二圣”南归,结果没有成功。宇文虚中又率领义兵攻击金国皇帝营帐,金熙宗差点死于乱军。事败之后,宇文虚中被捕。公元1146年,羞愤至极的金国用火刑发泄他们的仇恨,宇文虚中和家人百余口就此罹难。</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见证两宋巨变细节的外交官马扩</b></p><p>马扩,字子充,今甘肃临洮人,南宋武将、抗金义军首领。</p><p>北宋末年,辽国光禄大夫马植暗通宋朝,建议宋徽宗联络金朝瓜分辽国,宋徽宗被说得心动,赐其名为赵良嗣。当时,宋、金被辽所隔,只能经海路而去。公元1118年,武义大夫马政以北上买马的名义率众渡海联络金朝。之后两国频繁往来,最终商定好合击辽国的战略,<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这便是著名的“海上之盟”。</b></p><p>马政之子马扩时任和州防御使,父子两人被委任为出使金朝的使节。在金国,马扩颇得女真上层人物的青睐。据记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听闻马扩懂箭术,相邀一同围猎,当时一头黄獐窜出,马扩纵马追击,只一箭便射死黄獐,在场的女真人无不称赞“南使能弛射”。</p><p>合击之计商定后,宋朝派西北监军童贯领军北伐,兵锋直指燕州时,童贯想兵不血刃,然而派出的劝降者皆被斩杀。童贯只好让马扩出使辽国。显然,马扩此行十分凶险,但事关国家安危与存亡,其毅然答应了。</p> <p>在辽国朝堂上,马扩忽悠说宋朝出兵是“助辽抗金”,而非“连金攻辽”,此说辞弄得辽国君臣一时不好判断。期间,马扩成功策反了辽国燕州主将刘宗吉献城投宋。辽国大将耶律大石开始也是将信将疑,当有人报告说刘宗吉要投宋时,便诘问马扩,马扩机智地回答说宋朝“乃是遣兵救燕”,刘宗吉见宋军来救,那联络宋军是再正常不过了。耶律大石明知马扩是诡辩,但苦于没有确凿的证据,故不敢向上报告。马扩此行尽管劝降失败,但凭借机警和巧辩,最终得以安全返宋。</p><p>话说宋金“盟约”商定的是“燕云之地”由宋朝攻取,童贯两次率兵攻燕京,都被耶律大石逼退。完颜阿骨打知道后,决定亲自上阵。没花多大功夫,就占领了燕京。宋朝从态势上一下子就陷入了被动。公元1123年,经马扩、赵良嗣的外交斡旋,宋朝以“岁币”一百万贯的代价赎回燕京六州二十四县。金国虽有大臣不同意割地,但完颜阿骨打觉得这笔“买卖”很划算。同年,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去世。</p> <p>宋廷安排的任务完成了,赵良嗣非常得意,马扩却只得苦笑,其深刻地认识到<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兵威不立,将来必有大麻烦。</b></p><p>公元1125年,金国好战的大将完颜宗翰掌握军政大权,北宋察觉到金兵有异动,便派马扩去金国探听消息,特别是有无南侵之意。虽然马扩对完颜宗翰详陈了得失利害,无奈金国攻宋之意已决,马扩无法以一己之力拖住或延迟战争的爆发,其只能迅即报告宋廷。不久,金兵就开始南下攻宋。匪夷所思的是,马扩从金国回来,却在真定府被人诬陷为“约虏人献城”而被捕入狱。</p><p>公元1126年九月,金兵破真定城时,一名深知马扩含冤的狱卒冒险打开牢房让马扩乘乱逃走。逃狱后的马扩来到西山参加了义军,并被推举为首领。其领导下的义军<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与金人相拒,或一日十数战”。</b>然而,义军兵甲不良,也无后援,实属独木难支。马扩知道必败,干脆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希望多杀敌人并以死报国。这场战斗中,马扩最终被俘并被送回真定府。而西山和尚洞的义军没过多久便全被剿灭。</p> <p>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与马扩交好,其许以高官劝马扩降金,马扩宁死不受。数日之后,完颜宗望再来劝降,马扩想清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于是提出希望得到一片田地以躬耕,完颜宗望当场答应。之后,马扩又在完颜宗望的许可和帮助下开了一间酒肆。其实,马扩心里想的是开酒肆可以多接触各方义士,也方便打探信息。就这样,当马扩得知五马山有义军时,其设法瞒过金人,再一次加入了义军,并被推举为首领。期间,宋徽宗之子信王赵榛也来到这里,于是太行山地区的义军悉数来投,人数多达十数万。之后,马扩和赵榛都分析到若无后援,义军不可能成功,于是赵榛派马扩去向南宋皇帝赵构求援,临别赠诗:遣公直往面天颜,一奏临朝莫避难;<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多少焦苗待霖雨,雨霖只在月旬间</b>。但是,畏金如虎的赵构根本不敢出兵,五马山的“焦苗们”最终没有等来“霖雨”。金兵攻破五马山后,赵榛不知所终。留在后方的马扩因不满“投降派”主政,辞官而去,二十余年后郁郁而终。</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孟珙灭金抗蒙,力撑南宋数十载</b></p><p>孟珙,字璞玉,号无庵居士,今湖北枣阳人,南宋民族英雄、灭金抗蒙名将。</p><p>孟珙出身于将门,其曾祖父和祖父都是岳飞的部下,其父孟宗政也是抗金名将,常年驻守襄阳城,屡次打败金兵。</p><p>孟珙自幼熟读兵书,从少年时起,便和三位哥哥一起跟随父亲生活在军营之中,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也培养了对战场的敏锐和高度认知,以“豪伟、有胆略”著称。</p><p>话说13世纪初,<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铁木真</span>统一蒙古草原并整合诸部力量,<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激活了蒙古人的战争潜力,蒙古处于强势上升期。</b>而金国的“机器”已经运行一百多年,已渐渐“磨损”,百病丛生,处于一种极盛之后的衰败期。此时的南宋是宋宁宗时期,有“恢复之志”的宋宁宗却新遭“开禧北伐”之败。这<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好似又一个时代的“三国演义”。</b>蒙古帝国因“积怨”南侵金国,金军节节败退,金宣宗迁都汴京。南宋见状便拒绝向金国纳币。金宣宗对南宋之举十分恼怒,其不顾两线作战的危险,悍然发动了侵宋战争。:</p> <p>公元1217年,金军进犯襄阳。22岁的孟珙认为金军同时必犯樊城,并料定从罗家渡过河,其向父亲孟宗政献<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半渡而击”</b>的策略。果然,当宋军作好埋伏,金军开始渡河,孟宗政依计出伏兵击之,金军半数以上被歼。</p><p>接着孟宗政奉命救援枣阳,在战阵中父子被冲散。孟珙望见敌阵中有白袍白马者被围,高呼:吾父也!其立即率骑兵杀进敌阵,救出父亲。宋、金枣阳之战打了八十多天,孟宗政率领的宋军杀敌三万,威震四方。孟珙在军中的地位也一路上升。</p><p>打败金兵后,唐州、邓州一带百姓纷纷前来投军,孟宗政精选了两万名壮士,编为“忠顺军”。后来,孟宗政去世,孟珙被朝廷任命为京西路兵马钤辖,驻守枣阳,其也成为“忠顺军”新的统帅。</p><p>孟珙屯守枣阳期间,领导百姓修建水利工程,开拓田地,边关得以丰饶。为了对付女真、蒙古的游牧骑兵,其极为重视马匹的饲养,发动“忠顺军”将士每家每户都养马,官府拨给马粮,因此马匹数量增长很快,也令孟珙拥有了一支精锐的骑兵。</p> <p>接下来是孟珙与金国大将武仙的对决。武仙原是宋朝的公爵,之后降蒙,再之后降金,是个毫无节操的家伙。此次来犯,武仙率领的是当时金国唯一一支10万多人的野战军团,其目标是打进四川,在天府之国开辟新天地。</p><p>对战局十分敏锐的孟珙识破了武仙的策略。孟珙先是趁武仙手下大将武天锡一部突出时,迎头痛击,阵斩武天锡,斩首五千级。次战,孟珙预测武仙会进军吕堰,果然,当武仙来到吕堰时,遭到三面围攻,武仙发现地形不利,在慌乱撤军时又留下了五千首级。接着,孟珙向北迫近邓州,守将害怕重蹈武天锡覆辙,奉表请降。之后,武仙的爱将刘仪投降,并提供了武仙驻军的情报。孟珙采纳先夺取离金寨的建议。第二天,宋军假扮金军混进敌营,到处放火制造混乱,很快就占领离金寨。孟珙在后来六天的战斗中,把金兵的据点全部攻破,敌军尸体堆积如山。金军统帅武仙带着六名骑兵逃命去了,剩下七万人全部缴械投降。后来武仙被蒙古军擒杀,金国的计划彻底破产。</p> <p>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病死军中,之前其留下“假道伐金”的遗嘱,之后,新汗窝阔台几次遣使到南宋,提议联合灭金,但南宋朝廷一直议而不决。到了公元1232年,蒙古军在三峰山围歼金国骑兵二十万,步兵十五万,金国精兵良将损失殆尽,此时南宋看清金国灭亡在即,遂遣使回访蒙古,答应共同灭金。</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蒙宋联合共同伐金,孟珙是南宋主帅。</span>公元1233年,宋蒙联手围困金哀宗最后据守的蔡州。金军依托柴潭和练江两道天然屏障负隅顽抗。蒙宋将士同时将柴潭、练江的河堤挖开逼近城下。第二年初,被围困三个月的金军已经山穷水尽。孟珙率领的宋军士气高昂,誓要雪耻,他们架云梯率先登城,在南门竖起了大宋旗帜,接着打开西门放入蒙古军。</p><p>金哀宗见大势已去,自缢而死。在激烈的巷战中,金军元帅及偏将二百人被杀。孟珙找到金哀宗的尸体,宋蒙两国各分一半作为战利品。金国就此灭亡。</p><p>孟珙率军攻灭金国,<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雪“靖康耻、臣子恨”,完成了岳飞等前辈的夙愿。</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孟珙有着一位名将所具备的一切优秀素质:忠诚、勇猛、果决、担当、多谋善断等。</b>其打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机动灵活。</p><p>孟珙清楚金亡之后,蒙古会把南宋视为下一个“猎物”。宋理宗召见孟珙等人,问及议和之事,孟珙掷地有声地回答说:<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臣是武将,只谈论战,不谈议和!</b>这是一个武将最标准的回答。宋理宗听后,赏赐了孟珙,并任命其为知黄州,节制黄、蕲、光三州及信阳军的所有兵马。</p><p>为了加强京湖地区防御,孟珙加紧“增埤浚隍”,建屋3万间,招来河南、山东的流民开荒。为避免兵民杂处,孟珙在地势较高处建齐安、镇淮二寨安顿诸军,使黄州防务更加稳固、可靠。</p><p>金国灭亡后,蒙古不再隐瞒对南宋地盘的渴望,这支横扫欧亚大陆的军队根本没有把孱弱的南宋放在眼里。公元1235年,阔窝台派出三路大军同时攻宋,东路进攻两淮,中路由阔窝台的三子阔出进攻荆襄,西路是阔窝台的二子阔端主攻四川。在此后的抗蒙战场上,孟珙几乎以一人之力扛着南宋三分之二的战线。</p> <p>蒙古的重点在中线和西线,因为东线靠近临安,南宋有重兵防守。蒙古在这个方向主要是牵制宋军。结果,东线在名将杜杲的指挥下大败蒙古,战事很快结束了。</p><p>蒙古在中线战场从河南入侵,连续攻破襄阳、随州,进而攻击江陵。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孟珙先是用计谋迷惑蒙古军队,其派出人马白天不断变换军队旗帜和衣服的颜色,晚上用火把照江面,绵延数十里,摆出一副大军来援的样子。此计使得河对岸的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之后,孟珙利用敌方松懈之机,传令出击,连破二十四座营寨,抢回被俘百姓两万多人,将蒙军的渡江船只一并焚毁,遏制住了蒙古人的进攻态势。</p><p>在随后的黄州保卫战中,孟珙遭遇到了当时世上最强大的敌人最残酷的进攻。首战不利的宋军面对如狼似虎的蒙古军本已绝望,但听说孟珙来援,士气大振,齐声欢呼:吾父来矣!入城后的孟珙将此前49名畏敌退缩的士兵处斩以正军法,又安排军医治疗伤员,自己更是“驻帐城楼,指画战守”,全城军民士气高涨。</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孟珙不愧是“防御大师”,</b>其知道一味的死守只会是越来越被动。于是,其瞄准时机派部将经常趁夜突袭蒙古军,使蒙古军军心动摇。这种主动出兵骚扰,还起到了把敌人的攻势扼杀于萌芽状态的效果。最终,蒙古军死伤“十之七八”,被迫于次年春天撤退。</p><p>京湖战局有所缓解后,孟珙又奉命驰援岌岌可危的四川战场,在归州西大垭寨经历一场激战后大获全胜,蒙古军丢盔弃甲,撤至夔州。</p><p>公元1240年,宋理宗授孟珙为宁武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孟珙成为继岳飞、毕再遇之后的<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南宋第三位旗帜性大将</b>。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孟珙大力整顿,以及后来余玠的治理,四川战局焕然一新,四川的抗蒙一直坚持到宋亡之后十多年。</p><p>孟珙在抵御蒙古入侵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其亲自筹建了公安和南阳两个书院,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有胆识的学子。其启用的一批人才后来都成为了南宋各个战场的顶梁柱,如坚守钓鱼城、打死蒙古大汗蒙哥的王坚;坚贞不屈、死节扬州的李廷芝等等。</p> <p>远见卓识的孟珙在局势稳定后,向朝廷提出“藩篱三层”的防御战略,特别提出在湘西南和广西桂林一带设置第三道防线,防止蒙古军从云南、广西迂回进攻湖南。之后的战局印证了孟珙的预测,遗憾的是南宋疏于防范,而忽必烈正是迂回云南灭大理后进入南宋腹地的。</p><p>从公元1244年开始,孟珙利用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蒙古陷入内乱之机,多次派兵主动出击,并屡屡获胜,也使不少原先降蒙的南宋将士纷纷来归。公元1246年,原南宋镇北军将领、时任蒙古河南行省的范用吉背叛蒙古人,秘密向孟珙请降。也许是朝廷怕惹是生非,不愿意招降纳叛;也许是宋理宗担心范用吉的归顺将会大大增强孟珙的势力,总之,这个原本有助于宋朝的请求被否决了。</p><p>在此情况下,孟珙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引退了,于是,其主动上表请求辞职,宋理宗马上给予批准,仅给了孟珙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的虚职。之后不久,孟珙患病,且病情加重至一病不起,同年孟珙逝于江陵,享年52岁。</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南宋钓鱼城的“守护者”王氏父子</b></p><p>王坚、王安节父子,今河南邓州人,南宋末年著名抗蒙将领。</p><p>处于上升期的蒙古军队相继灭掉了与宋交战百年的西夏和金国之后,整个东亚的对手就只剩下了南宋。</p><p>公元1235年,蒙古人决定攻取四川,然后沿江而下直捣金陵和临安。几年内,川西平原地区沦陷,而川东地区则依靠大山的阻隔还在顽强的抵抗。南宋在川东的高山修筑了许多山城用来阻击蒙军,其中以“四川八柱”最为有名,而这八座城池中尤以钓鱼城最为险峻。</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钓鱼城位于嘉陵江上,距离重庆仅50公里水路,是重庆最后的门户。</span>宋军依地势稍加改造,就将钓鱼城修筑为三面环山四面环水的城堡,城门紧邻悬崖,因为山势陡峭,大型攻城器械完全用不上,更奇的是城内及周围山麓都有大片良田和充足的水源,利于长期坚守,所以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城。从公元1235年入川到1258年,蒙古人在此驻足了23年。然而,蒙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攻下钓鱼城。</p> <p>公元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汗亲率西路大军进入川东,川东险要或被攻破或者投降,最后只剩了钓鱼城。在蒙哥汗看来,拿下这座小城并不需要费太大的周折。守城将军叫王坚,是一位智勇双全、坚韧不拔的名将。蒙古人将南宋的援军一一击退后,钓鱼城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城。王坚和手下的将士们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还果断地斩杀了前来劝降的南宋叛将。守军有意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的蒙军,并投书称即使再守10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蒙哥汗被激怒了,其未采纳术速忽里的迂回前进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蒙军大将汪德臣率军也曾通过地道攻入西北外城,但是守军用滚木雷石击杀了汪德臣。痛失大将,蒙哥震怒,亲自在望楼下擂鼓指挥发动总攻,当天,一块砲石不知怎么就击中了望楼,望楼崩塌的同时鼓声也戛然而止⋯</p><p>数天后,蒙古军拔营撤兵,蒙哥汗在军中去世。蒙哥汗暴毙,蒙古各王为了争夺汗位,纷纷北还,南宋迎来了喘息之机。</p> <p>蒙哥汗留下遗言说日后若攻下钓鱼城,当尽屠城中之军民。</p><p>蒙哥汗在钓鱼城下的败亡,其影响十分巨大,它导致灭宋战争的全面瓦解,使南宋国祚得以延续20年;它也使蒙军第三次西征停滞下来,同时还缓解了对欧、亚、非等国的威胁。</p><p>后来,忽必烈执掌蒙古政权,其推行汉化政策,也逐步改变了蒙军滥杀的做法,使南部的经济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坏。</p><p>公元1268年,忽必烈进攻南宋的策略是放弃四川,全力在襄樊方向进攻。公元1276年,临安城破;公元1279年,陆秀夫背着南宋末帝跳海自尽。但是,川东钓鱼城的军民坚持到了最后!同年,在得知皇帝都殉国后,钓鱼城的军民知道大势已去,王坚之子、守将王安节在得到忽必烈“不杀城中一人”的承诺后,这才自愿打开城门,钓鱼城落入蒙古之手。弃城后,没有一人乞求怜悯,<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守城的32名将军全部拔剑自刎</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可谓忠烈千秋、万古流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川东钓鱼城的抗蒙是南宋时期最有血性的一场战役,欧洲人更是称钓鱼城之战拯救了世界。</span></p> <p>>>图片来自网络,与文字无关;文字由艾亲搜集、编辑、整理;如有侵权,敬请联系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