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激发中国军民斗志的优秀战斗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剑青

<p><b>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曾激励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英勇杀敌,唱响半个多世纪的战歌,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在侵略者面前必胜的信念和豪迈之情,讴歌了他们对祖国对家乡浓浓的眷恋之情,歌曲正是在爱与恨这两种极端情绪的呼应下,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b></p> <p><b>  </b></p> <p><b>  70年前,共和国刚刚成立,中华大地百废待举,帝国主义的屠刀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数万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年轻的共和国面临严峻的考验,风尘仆仆的人民军队受到新的挑战。</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央视《跨过鸭绿江》剧组拍摄花絮</b></p><p><br></p> <p><b>  1950年10月8日,经过慎重考虑,中共中央作出出兵朝鲜的重大战略决策。彭德怀受命挂帅,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p> <p><b>  抗美援朝战争时,词作者麻扶摇担任志愿军炮兵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1950年夏天,为准备参加抗美援朝,26团开赴鸭绿江边整装待命。</b></p> <p><b>  在五连召开的表决心大会上,好几个班的决心书上都写着“保卫和平,保卫祖国,就是保卫家乡”;有的战士在发言中写出“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的句子;几乎所有发言中都有“打败美国野心狼”的口号。</b></p><p><b> 连指导员麻扶摇将战士们发自内心的誓言记录下来,后几经修改补充,写成了一份诗歌形式的决心书。在全团出国作战誓师大会上,麻扶摇代表连队发言,这份决心书作为开场白,受到热烈欢迎。</b></p> <p><b>  会后,新华社记者陈伯坚采访了麻扶摇,觉得诗歌写得很好,并提出将“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等几处修改意见,随后引用于一篇战地通讯,发表在1950年11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上。</b></p> <p><b>  1950年11月26日,时任原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音乐家周巍峙,到时任原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田汉处开会,商议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筹备工作事宜。他随手翻阅当天的《人民日报》,读到了这首诗,他被诗的豪迈气概和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感动,激情澎湃之下,赞不绝口,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觉得,这首诗虽然很短,但是内容却很全面,而且很有气势。他马上全身心投入谱曲中。仅仅半个小时,他就一鼓作气谱出了曲。</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麻扶摇词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周巍峙曲</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雄赳赳气昂昂</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跨过鸭绿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保和平为祖国</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就是保家乡</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好儿女</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齐心团结紧</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抗美援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打败美国野心狼</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同年代的五个代珍藏版</b></p><p><br></p> <p><b>  这首战歌不长,也不复杂。周巍峙在创作时尽量从战士的生活和战斗实际出发,在音乐上作了仔细的构思和推敲,为了表现人民志愿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他在“雄纠纠、气昂昂”与“保和平、卫祖国”四小节上都没有用附点,用以表现军队快速行军、赶赴前线的特点,也表现出将士情绪昂扬、刚强沉毅的革命精神。后面两句“跨过鸭绿江”和“就是保家乡”,在音调上有所展开,以显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强大威力。最后两句“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用坚定的节奏唱出,在强有力的高音上结束全曲,更显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誓死挫败顽敌的坚决意志和必胜信心。  </b></p><p><br></p> <p><b>  回家后,周巍峙又用行书重新认真誊写了一遍。以诗中最后一句“打败美国野心狼”为歌名,署名为: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交给时任《人民日报》原文艺组组长、诗人袁水拍。</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霍勇演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b></p> <p><b>  后来,周巍峙接受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的建议,把“抗美援朝鲜”改为“抗美援朝”,用顿音唱出,显得更加有力;把“打败美帝野心狼”改为“打败美国野心狼”。周巍峙在手稿末尾特别注明:“此歌写于1950年11月26日下午,田汉同志住处。在听会时完成。”后来,这份手稿捐赠给了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b></p> <p><b>  1950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和12月初《时事手册》半月刊(《半月谈》前身),先后发表了这首歌。歌曲发表后,周巍峙总觉得歌名不够理想。恰在这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前身)旅大(现大连)区团委主办的《民主青年》杂志,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战歌》为题在12月1日出版的杂志上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周巍峙见后非常高兴,连连称赞“战歌”一词用得好,与歌词的主题思想和歌曲的旋律都很贴切,于是就将这首歌歌名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以后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此歌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b></p> <p><b>  1951年4月1日,《人民日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名再次向全国推荐这首歌。4月2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通知,以国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两首歌曲作为全国人民五一劳动节游行的基本歌曲。1953年,原政务院、原文化部和全国文联共同开展对1949年至1953年间的群众歌曲评奖活动,经过由下而上的推荐,从四年间全国发表的万余首歌曲中,评选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一等奖。为了给作者发奖,有关部门辗转查找,几经周折,终于寻找到了词作者麻扶摇。</b></p> <p><b>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每一个音符都是那么紧凑又干脆有力,绝不拖泥带水,将所有的情感都汇聚到一块,从而聚焦出一种慷慨激昂的效果,也给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以极强的必胜信念,是典型的用音乐来鼓舞士气的经典战歌。也是继《义勇军进行曲》之后,又一首激发中国军民斗志的优秀战斗歌曲。</b></p> <p><b>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有军魂、有国魂、有民族魂。歌声嘹亮,抒发出军人在风雨来临、军号吹响时所表现出的义不容辞、冲锋向前的万丈豪情,以临战状态,勇往直前、舍我其谁,反映的是军人对祖国、对人民承诺的真诚兑现;让人感受到的是战士的忠诚与无畏,是排山倒海的战斗气势。我们相信,强军路上,秣马厉兵的部队官兵群情激昂、士气高涨,誓将击退一切敢于来犯之敌。</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军种现场版</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片、文字: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