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潜阳汪氏一本堂文化园(宗祠)已于2020年10月6日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庆典,整个一本堂家族是一片欢欣鼓舞。这是潜阳汪氏一本堂家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是广大族众的共同心愿与热切企盼,我们的宗祠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工程,是一个宏伟经典建筑,彰显泱泱汪氏一本堂家族的大家风范。有千余位宗亲参加庆典,体现了一本堂家族万众一心,凝聚共识,众志成城,举全族之力,办好吾族大事的决心!</p><p> 如果说建祭祀大殿(后殿)是在追寻一本堂家族的“根”,那么建文化大殿(中殿前殿)便是塑造一本堂家族的“魂”。</p><p> 我们汪氏家族的先祖们,开疆拓土,繁衍生息,兴旺发达,贤达辈出。以文和公、越国公、思义公为代表的先祖们在历朝历代的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保境安民,乐善好施,功勋卓著,杰出非凡,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篇章,成就了我们汪氏家族的灿烂历史文化。(拟在中殿展示)</p><p> 在现代的大革命时期,我们一本堂家族涌现了许多革命先烈和共和国的功臣。他们追求真理,追随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用青春与鲜血谱写了我们一本堂家族红色革命文化。(拟在前殿展示)</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潜阳汪氏一本堂家族的革命先烈</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汪樾 </b>(1908—1935),字尚珍,名祖武,谱名忠富,化名徐君平,岳西县天堂镇城北社区人,铎股裔孙。8岁开始读私塾,16岁转到衙前粹新小学就读。在进步教师引导下,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8月(公历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1928年3月,王效亭到粹新小学担任校长,将校名改为崇新。汪越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这些活动,并同王效亭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p><p> 王效亭对汪樾的斗争精神和革命智慧颇为欣赏。他到各地指导斗争,多带汪樾一道。刘中一在沙村河秘密成立“穷人自救会”时(首批19人),王效亭与汪樾前往参加。</p><p> 1929年12月,中共衙前(汤池)区委成立,下辖3个党支部,衙前党支部设在崇新小学,汪樾任支部书记。潜山县委指示各地农会组建“摸瓜队”,领导群众开展抗粮斗争。天堂地区在王效亭、汪樾、王德耀、储余、金汤等人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斗争。1930年2月4日,汪樾率领衙前农会参加了请水寨暴动。王效亭宣布将原来的秘密武装组织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因为汪樾富有战斗精神和指挥能力,王效亭师长命其继任第三团团长。他率部在太湖、潜山、英山等地作战,不断取得胜利。</p><p> 1930年9月3日,中央独立二师返回潜山县,官庄团防和李维甫民团在石关阻击。汪樾率领第三团一个营,将敌人击溃。9月4日,中央独立二师在衙前战斗失利后,汪樾先潜往霍山县,后转移到皖南黟县。1930年底,经同乡共产党员、先一步转移皖南的汪润吾(汪大中)介绍,汪樾来到离县城50多公里黄山脚下的歙县胡村黄子坑余家岩汪春华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建立起党的外围组织贫农团,并将其中的积极分子先后发展为团员、党员。1931年6月,成立了胡村党支部,汪樾任书记。1932年4月,安徽省委特派员金汤(化名朱晓村)到歙县岩村召开会议,成立中共歙县县委。汪樾被任命为歙县县委书记,并兼任歙县游击队大队长(后改为游击师长)。汪樾在担任歙县县委书记的同时兼任徽州工委军事部长。1933年,徽州工委改为皖南特委。</p><p> 汪樾离开家乡时,曾立下了誓言:“男儿立志出乡关,革命不成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汪樾离开家乡后,他母亲两次派人到皖南找他回家,都被婉言回绝。一次家里托人到皖南做其思想工作,要他回家结婚也被拒绝。1934年12月,党中央调汪樾去江西瑞金开会。1935年1月22日,在赴江西途中,由于交通员出卖,汪樾等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2月18日遇害,年仅27岁。</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参考资料:《天堂镇简志》《请水寨暴动资料》《中共黟县党史资料》《汪氏族谱》《安徽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二卷、(由岳西响肠镇教师、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柯万英先生提供资料)</span></p><p> </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汪旭升</b>(1900-1930),字德煜,号黎阁,谱名光灼,兄弟排行第五,党内用名“汪升旭”。鐤股裔孙,安徽省潜山县余井镇黄岭村吴庄人(出生于黄岭村汪屋,五岁随其母分居到吴庄)。在安庆一中图书角读了大量马列主义的书籍,1923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在学校经王步文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秋至1928年春,以“求职”(找工作)为名,在潜山、怀宁一带活动,在怀宁(安庆)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协助建立中共潜山县委(下属12个支部),开展党的活动,发展党员,还在农民中发展党员,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党的支部,受潜山县委任命为六都(相当于余井、源潭之间四个乡)特别支部书记。公开职务是求知学校教师,后任校长。又调潜山中学任遮务兼授英语。两次被捕,多次审讯,皆曰“我是汪旭升,不是汪升旭,你们误捕”,毫无供词。</p><p> 1930年5月,他和徐勋、徐郊、操球等党的骨干奉命在岭头一带组织农民暴动,给了国民党重创。暴动后敌人围攻甚紧,起义领导人受红四军第三十四师师长王效亭(兼潜山县委书记)之命,将起义部队270多人(以求知小学高小学生几乎全部参加,包括岭头一带的农民)拉进大别山区,编为第三团,操球、徐郊、徐勋、汪旭升分别任正副团长和正副政委。部队在山区白岩寨韩家牛形建立兵工厂,制造、修理武器弹药,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是年6月17日晚,白岩寨韩家牛形遭敌人偷袭,他和学生陈尧(岭头求知学校高级班学生)等几人在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0岁。</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解放后潜山县政府立碑,事迹和照片进入潜山烈士堂,省市县志均有长篇记载》,关于汪旭升烈士的文章有:汪中新先生的《早期共产党员汪旭升牺牲前后》汪洁(汪旭升之子)/口述 汪中新/记录(2005年在安庆报上发表)。</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3、汪寅斋 </b>(1900-1932) 字省三、号奉修,名恭畏,青天乡人,铎股裔孙。一九三0年三月二十八日,霍山县南乡青天畈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爆发了一次红军暴动,霍山县南乡苏维埃政府诞生,汪寅斋任总指挥,汪禹鼎任文化委员,汪恭颖任土地委员,汪中长、汪全节任赤卫队长,王世杰任赤卫大队长。赤卫队、农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组织都相继建立。</p><p> 苏维埃政府最初设在汪氏宗祠,门前高挂“霍山县南乡苏维埃政府”木牌。大礼堂内,贴有鲜红醒目对联: “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并撰有以“青天”二字为句首的对联: “青少年立志,为民族求得解放红遍神州;天柱山可攀,愿我军振起精神登峰造极。”后来,为不影响上青小学继续办学,南乡苏维埃政府迁至跑马岗,继又迁至河口寺王家祠堂。霍山南乡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了半年多,革命烈火被国民党疯狂扑灭。这次暴动虽只坚持了五个多月,但在霍潜边区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皖西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凡是参加或目睹青天畈暴动的健在者,回忆起这段光辉历程,无不思念他(她)们的领导人之一 ——汪寅斋烈士。 </p><p> 汪寅斋同志一九00年十一月六日出生日于霍山县南乡青天畈(今岳西县青天乡)的一个中农家庭,一九一九年以前在家乡私塾读书,一九二0年考入霍山管家度二高小学读书,一九二四年又考入安庆一师读书,一九二七年春毕业后,被组织安排回乡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办校开展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青天畈支部书记,霍山南乡第二完小(即上青小学)校长,霍山南乡青天畈暴动总指挥等职,一九三三年春在霍山与敌作战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三岁。 </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来源于《岳西人网站》 关于汪寅斋烈士的文章《岳西青天——汪寅斋烈士传略》,网址:https://www.yuexire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14 也来源于岳西响肠镇教师、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柯万英先生提供的资料。</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4、 汪光荣 ,</b>1908年出生在潜山县痘姆乡鞔古村学堂组,钊股裔孙。1931年3月—1931年8月任中共潜山县县委委员、县训练委员等职,县委六位主要负责人之一。由于叛徒自首告密,1931年8月27日和县委书记金阶等30余名共产党员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敌人种种折磨,但始终英勇不屈,没有泄露党的机密,没有向敌人投降,这让国民党反动派恼羞成怒。同年9月6日,和县委、区委6位领导人被国民党反动派在潜山梅城天寨上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23岁。汪光荣烈士侄亲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将其尸体于午夜偷回家乡痘姆乡安葬。</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017年由安徽省档案馆核实,由省组织部、省民政厅核准,追认汪光荣为革命烈士。为告慰先烈,慰抚族人,潜山县民政局拨款3万元,为其在潜山县痘姆乡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亭》。</span></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5、汪全润 </b>(1909—1932年),又名汪雨亭、汪如玉,曾化名永潜、王益民,安徽省霍山县第四区上青(今岳西县青天乡)人,铎股裔孙。 </p><p>六安省立第三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毕业。民国16年(1927年)在农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为筹措革命活动经费,全润瞒着母亲,将界牌山10多亩田地出卖,后来当母亲责难时,全润以不仅要卖田而且要分田给农民的道理,耐心说服母亲。每逢寒暑假回到家乡,经常宣传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主张,并将进步书刊赠送给要求进步的青年。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同保守势力作斗争,从燕子河请来共产党员王盛楷、杜蘅香担任教师,在汪氏宗祠创办霍山县南乡第二完全小学。</p><p> 当时六霍地区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全润积极投身革命。民国18年7月,参加在霍山县豪猪岭召开的中共六霍中心县委会议。秋后,全润由六霍地区党组织推荐,到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干部训练班受训。19年上半年,受党组织派遣,随同王步文到芜湖,以教书为掩护,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担任《血花》报编辑,兼负印刷、发行等工作。</p><p>民国20年秋,全润到皖南太平、石埭(今石台)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在石埭的稠岭乡建立7个党支部。21年春,全润回到潜山县北乡、霍山县南乡一带进行革命活动,任中共潜北县委委员。5月30日被捕,霍山县地方武装——小八团团长郑学思对全润严刑逼供,一无所获,于6月15日清晨,在河口寺双河口将全润杀害。</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360百科网站https://baike.so.com/doc/644942-682685.html》,也来源于(岳西响肠镇教师、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柯万英先生提供的资料)。关于汪全润的文章有:汪小川《从青天乡汪全润烈士说起》</span></p> <p>汪正西烈士的革命烈士证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6、汪正西 </b>(1922—1947)钊股裔孙,潜山油坝汪花屋人,汪竹梅宗亲长子,华东野战军某团参谋长,曾获战斗英雄称号,在山东莱阳战斗中牺牲,烈士。<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于【中华汪氏通鉴】</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7、汪学法:</b>汪学法 :原名汪光虎,革命烈士,中共党员,潜山市油坝乡唐埠村光明组人(原潜山县油坊坝镇麻闸河),钊股裔孙,生于1915年3月22日,逝于1939年下半年(具体时间待考),毕业于桐城中学。时年日寇侵华,山河破碎,其同王零(汪灿)、汪健群(汪竹梅)、汪祖富(汪干)、汪申文(汪启明)等在外读书的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潜山籍同族进步青年一起回到位于潜怀边区的家乡,宣传发动抗日活动,组织领导抗日斗争。经县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批准,组建了“潜山县油坊坝镇青年抗敌协会”,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第五战区安徽省潜山县油坊坝镇保家卫国抗敌自卫团”,抗日除恶,威震一方。1938年底,自卫团与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取得联系,被收编为第18连,1939年2月,100多位潜怀边区热血男儿组成的部队开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皖中抗日战场。</p><p class="ql-block">在皖中新四军抗日前线,汪公曾任江北游击纵队汤家沟留守处中队长,荣获战斗英雄称号。1939年下半年(具体时间待考)返乡探亲,被曾任国民党来安县长的汪叔庆诱捕,要求其宣布脱离组织、以证清白,汪公大义凛然、严词拒绝,遂被杀害于潜山梅城。家人收敛烈士遗体,葬于油坝银珠山(今油坝初中校园内,无碑)。1951年,时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某部副主任的王零同志(后历任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回乡,曾为其立碑“汪学法烈士永垂不朽!”,后碑文于文革期间丢失。<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源于【中华汪氏通鉴】和(汪学法侄孙汪宏节提供)</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8、汪孔昭,</b>岳西县头陀镇石盆村人,1930年参加头陀河暴动,任红军游击队事务长。1930年参加红军游击队,后转往江南从事革命活动。1935年牺牲于祁门县。<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由岳西响肠镇教师、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柯万英先生提供,是否一本堂裔孙有待考证》。</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9、汪玉富,</b>岳西县天堂镇人,1930年参加红军34师担任副官,失利后去江南活动,参加歙县游击队任战士,1933年1月,在歙县牺牲。<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由岳西响肠镇教师、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柯万英先生提供,是否一本堂裔孙有待考证》。</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0、汪忠根,</b>岳西县天堂镇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红军34师,失利后去江南活动。参加歙县游击队任战士,1934年,在祁门县牺牲。<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由岳西响肠镇教师、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柯万英先生提供》。</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1、青天乡汪氏烈士名录:</b>汪长进 汪祖义 汪忠主 汪全节 汪恭先 汪恭锦 汪早相 汪全声 汪忠锡 汪恭连 汪全桃 汪全申 汪忠和 汪恭元 汪正贵 汪忠财 汪忠祥 汪恭桃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由岳西响肠镇教师、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柯万英先生提供》。(有待进一步沟通、考证)</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2、天堂镇汪氏烈士名录:</b>汪忠根 汪述先、汪胜良 汪在深、汪小林、汪再春、汪全宗、汪恭传、汪必发<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由岳西响肠镇教师、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柯万英先生提供》(有待进一步沟通、考证)。</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一本堂家族参加革命的仁人志士:</b></p><p> </p> <p>汪小川宗亲。</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 汪小川,</b>铎股裔孙,1913年6月出生在皖西大别山腹地的青天畈。他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游击队,1932年2月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长征,1936年随西路军西渡黄河,先后任西路军政治部宣传干事、红30军宣传部部长。1938年受党的委派,担任新疆日报社副社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汪小川分别担任延安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科长、晋绥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吉林省委民运部副部长等职务,为民族解放事业,为东北地区的土地改革等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汪小川历任东北局宣传部副秘书长,长春市委第二书记,东北地质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等。2005年1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夫人肖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新华社国内干部处处长,中宣部新闻处顾问。</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于360网站https://baike.so.com/doc/458487-485490.html、《潜阳汪氏宗谱》。关于汪小川前辈的文章有:1、柯万英先生《汪小川不忘初心》;2、汪文鸽《汪小川两封家书的故事》;3、戴明贤《一个永远强项的老头》;4、2009年《岳西县志.汪小川》;5、2005年1月28日《人民日报.汪小川同志逝世》;6、汪一平、刘同声《汪小川传》。</span></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汪正东,</b>男,汉族,又名汪应中,1916年2月出生,铎股裔孙,陕西柞水县凤镇区凤凰镇康湾行政村人。1934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北红军情报员。1944年任冀晋纵队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纵队司令部科长(期间代理11旅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49年2月任第19兵团64军191师参谋长。1951年6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4军191师参谋长。1955年任大连警备区司令员。1966年3月至1980年12月任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1977年12月至1980年1月任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0年7月在沈阳逝世,享年84岁。<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于360网站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314/16/10325810_899145462.shtml》、《潜阳汪氏宗谱》</span></p> <p>汪健群(汪竹梅)宗亲。</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3、汪健群,</b>号竹梅(1901—1993),钊股裔孙,潜山油坝汪花屋人。1938年率领油坝家乡儿郎105人参加由黄毓贤领导的新四军江北抗日纵队,命名为第十八连,105人都是潜怀两县的热血青年和学生,油坝附近一本堂裔孙居多。例如有汪灿、汪学发、汪启明,汪干、汪瑞成等等。汪竹梅任连长,他解放后历任杭州市委副书记,浙江省民政厅长。1988年续修一本堂宗谱时候有宗亲拜访他,他回忆:十八连在无为县战斗后,分散进行游击战,又经历整编。解放后他多方寻访才联系到汪灿。有许多战士都为国捐躯,还有许多牺牲后都没有留下姓名,成为无名烈士。</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于2020年潜山市电视台的潜山新闻:潜山.抗日记忆《从油坝走出去的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十八连》腾讯视频链接。也来源1988年一本堂宗亲拜访他,他本人回忆。</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4、汪忠恩</b>(1906—1960),字宗泽,号润吾,又名汪大中。安徽省岳西县天堂镇城北社区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2月,参加请水寨暴动。5月,潜山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任青年委员会主任兼共青团书记。6月,任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率部转战于潜山、英山、霍山、太湖、桐城等县,冲锋陷阵,屡立战功,为创建天堂革命根据地,做出重大贡献。当时,潜山县一大批革命同志在汪润吾前后来到黟县,他们在黄梓坑、十都、屏山、二都一带以教书、种山为掩护,进行秘密活动,发展党组织。汪润吾同他们取得联系后,遂成立黄梓坑党支部,汪润吾任书记。1931年春,黟县第一个全县性的中共党组织——黟县特支随之建立,汪润吾任特支书记。后任第三区委书记。<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参考资料:《中共徽州党史》《岳西县乡镇简志》《潜阳汪氏宗谱》《由岳西响肠镇教师、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柯万英先生提供》。</span></p> <p>汪竹梅宗亲和夫人。</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5、汪友道,</b>号汪涛,名汪灿,安徽潜山油坝乡人,铨股裔孙,早年参加革命,和汪竹梅一道,参加了新四军江北抗日游击纵队,是105人的十八连骨干成员。解放后在山东省政府、国家部委任职。<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于来源于《潜阳汪氏宗谱》(其职位有待考证)</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6、汪忠荩,</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铎股裔孙,早年参加革命,历任陕西洵阳县县长第八路军总部军法官,陕西省民政厅三处处长,陕西省军事裁判处法官。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于《潜阳汪氏宗谱》(出生地年月有待进一步考证)</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7、汪祖富,</b>钊股裔孙,潜山油坝金店人,又名汪干,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十八连成员,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副军长、旅大警备区参谋长,少将军衔。<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于《潜阳汪氏宗谱》(出生年月有待进一步考证)</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8、汪光森,</b>现名王林,潜山油坝麻闸河人(祖居地油坝汪花屋)。早年参加革命,新四军江北抗日纵队十八连成员。全国解放后首任上海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同济大学党委书记。<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于《中华汪氏通鉴》(出生年月有待进一步考证)</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9、汪光灿,</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钊股裔孙,潜山油坝汪花屋人。曾参加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荣获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多次。来源于《潜阳汪氏宗谱》(出生年月有待进一步考证)</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0、汪正勤,</b>铎股裔孙,早年参加革命,历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正军级。来源于<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潜阳汪氏宗谱》(出生年月有待进一步考证)</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1、汪祖谟,</b>出生于陕西省白河县,黄埔军校21期学员。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戎马一生,战功无数。<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于陕西白河宗亲提供,其碑文有记载,出生年月有待补充。</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2、汪朝举,</b>号胜文,早年参加革命,历任浙江嘉兴地委书记,浙江省工业厅厅长。<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于《潜阳汪氏宗谱》(出生地和年月有待进一步考证)</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3、汪光长,</b>号其祥,曾任南京军区司令部少校参谋。获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各一枚。转业后任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正厅级。<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于《潜阳汪氏宗谱》(出生地和年月有待进一步考证)</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4、汪禹鼎 </b>(1885-1940) 号治亭,又号在溶,(出生年月地)清末秀才。历任教员,曾任霍邑南乡学董。民国19年3月,任霍山县南乡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由岳西响肠镇教师、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柯万英先生提供》。</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5、汪忠友,</b>(1937年1月—2003),潜山余井黄岭人,镛股裔孙。1953年元月入朝参战,当年十六岁成为志愿军新兵团三营十二连战士,1953年5月为志愿军炮兵五四0团指挥连战士,后参加了志愿军抗美援朝最后的大战役——“金城战役“。1953年12月任一三0师电训队学员,无线电员,1956年2月担任炮兵五四0团指挥连电台台长。1958年2月复员回乡,先后在安庆、合肥、铜陵、太湖、潜山等邮电局工作。1968年担任潜山县革委会副主任。退休后,于2000年担任潜阳汪氏一本堂理事总会首任会长。</p> <p class="ql-block">汪忠友宗亲当照片。</p> <p class="ql-block">汪忠友宗亲和夫人合影。</p> <p> 恕有太多遗漏,欢迎宗亲们继续提供信息,对相关资料进行考证和完善。对考证确认的史料,我们将在宗祠文化大殿展示。我们也将制作美篇文章在家族群发表。以上史料详见【中华汪氏通鉴】、【安徽府志】、【潜山县志】、【潜阳汪氏宗谱】、网站搜索、也来源于宗亲们提供的资料和其它途径搜集,有的需要进一步考证。</p><p> 这鲜活的人物、真实的历史,极其生动地反映出潜阳汪氏一本堂家族极其厚重的红色文化。这是我们一本堂家族全体族众的骄傲,也是皖西南人民的骄傲。这些用青春、鲜血、生命书写的红色文化,值得我们永远的珍藏、宏扬、和传承。先贤们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后代裔孙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之源。这就是我们把一本堂宗祠定名为“潜阳汪氏红色文化园”的时代背景。</p><p> 我们将把一本堂宗祠打造成祭奠列祖列宗的殿堂,打造成缅怀革命先烈的平台,打造成红色革命教育的基地。将会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将会激励下一代以先贤为榜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情操;有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敢于横刀立马,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英雄气概!</p><p> 尊敬的各位宗亲,女士们、先生们!挖掘、宏扬我们一本堂家族的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是全体裔孙使命担当!建好宗祠为传承家族文化提供平台是全体裔孙应尽义务。我们生逢其时,责无旁贷!恭候您莅临宗祠参观;欢迎您建言献策;期盼您为建祠慷慨解囊。您的无私奉献,是敬祖爱宗功德无量之举!您的无私奉献,是添砖加瓦记入一本堂史册之举!您的无私奉献,是启迪后昆树立榜样之举!</p><p> </p><p> 潜阳汪氏一本堂理事总会</p><p> 汪火节汇编</p><p> 2020年10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