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四坛公园

Dong

<p>据记载,古都北京有五坛。始建于明代,到了清代和现代,大家普遍将五坛定义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据称社稷坛位于中山公园的中央,是一座三层的方坛,用汉白玉砌成,自下向上逐层收缩。坛面上铺垫着五色土,以五行学说中的五色对应五方。也有说是先农坛的,记载中的天、地、日、月四坛是无异议的,这也是目前北京城保留相对完整的几处祭坛。天坛是保留最为完整的皇家祭坛,地坛最为著名的为银杏大道,秋景最为引人瞩目,月坛、日坛现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p> <p>北京天坛公园,位于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p> <p>祈年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p> <p>丹陛桥位于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前,又叫海墁大道,是一座巨大漫长的砖石平台,长360米、宽30米,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p> <p>天坛长廊也叫七十二廊,既是联接神库、神厨等处的纽带,也是通往祈年殿的主道。</p> <p>七星石位于祈年殿东侧的长廊东侧的旷地上,其实是七大一小石块。</p> <p>回音壁,是天坛中存放皇帝祭祀神牌的皇穹宇外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如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p> <p>圜丘坛又称祭天台、拜天台、祭台,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p> <p>双环万寿亭位于天坛内坛西侧,由两座重檐尖顶圆亭套合而成,宛如套环,结构巧妙,造型新颖,亭顶装饰孔雀蓝的琉璃瓦,色彩明快,在中国古建筑中仅存此一例。</p> <p>月坛公园位于北京西城区南礼士路西侧,又名夕月坛,是北京五坛之一,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秋分日祭夜明神月亮和天上诸星宿神祇的地方。月坛公园面积不大,但风景和环境还不错,是属于小而精的公园,一个非常难得的清净的公园。</p> <p>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大坛的第二大坛,始建于明代嘉庆九年(公元1530年)。是皇帝祭祀土地的地方,也是古城北京有名的古迹!地坛公园不大,环境不错,有著名的银杏大道,古代的祭祀建筑等。</p> <p>地坛公园秋季非常漂亮,有银杏大道,树叶红绿黄褐,五彩缤纷,景色迷人,吸引了无数前来赏秋拍照的的各地游客。</p> <p>日坛公园位于朝阳区日坛北路,是北京市著名文物古迹“五坛”之一,是明清时期祭祀太阳神的场所。遗憾的是日壇根本就是關著不開放,只能隔著門縫看看。日坛公园周围是使馆区,地处幽静之地,公园虽不大,景色不错,红墙古柏,颇有意境。</p> <p>坛壝是日坛公园的主体建筑,也是明、清两朝皇帝春分时节专祭大明之神—太阳神的地方。可惜现在不开放。</p> <p>祭日壁画</p> <p>位于日坛公园最高点的清辉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