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春天的绚烂,我们带着夏天的热情,如约相逢在这个丰盈的金秋。
2020年10月21日,武隆区2020年中小学教导主任管理能力提高培训进入了第二个阶段。<br></h3> <h3> 培训前,来自双河小学的陈港老师作课前分享。他认为努力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是我们人生永远的主题!</h3> <h3> 上午第一节课,武隆区教师进修校副校长胡天胜为我们做了《做研究型科研主任》的主题分享。
胡校长着重讲解了教科主任应该具备的科研素养:一是要有我看一步的意识,二是要有捕捉问题的眼光,三是要有系统考虑的思维,四是要有创新实践的行动,五是要有落地生根的技术。
同时,对作为科研基础的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考研网络与培训机制、做实集体备课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
胡校长用自己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用丰富的科研研究经验,给我们学员如何做一名研究型的老师,提供了方法和实践指导。<br></h3> <h3> 胡校长一句句看似普通的语言却富有深刻的哲理,更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 </h3><h3> 1.教学就是生产,抓教学就是抓生产。
2.做课题不单是为了晋职称,还包含着一种教育研究的情怀。
3.不论搞什么管理工作,都不要把自己的专业丢了。
4.教务主任要“理事”,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有心人。
5.想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变为现实。
6.教科主任如果教研这一块工作都没做好,去谈科研是很苍白的。
7.学校的教研活动,缺乏专业的引领,缺乏思维的碰撞,就像“萝卜炖萝卜,炖起炖来还是萝卜”。
8.教研活动要聚焦课堂、课本、课程。<br></h3> <h3> 上午第二节课,来自武隆中学的教务主任石剑波老师作了《教务主任的思与悟》的主题分享。
</h3><h3> 石老师从教务主任的认识、教务主任的角色、教务主任的条件、教务主任具备的十种意识、教务主任和校长相处的六大原则、提升教务主任素养的八条建议等方面,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教学管理中的做法和心得。</h3><h3> 石老师的讲座内容,对教务主任开展工作特别具有实操性,是带给我们每一位教务主任做好教学管理的“干货”。</h3> <h3> 下午,来自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校的张波老师,为我们做了《学校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主题分享。
</h3><h3> 张老师从学校为什么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什么是学校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层管理者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如何实现自我的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了分享。</h3> 特别是教师如何实现自我的专业成长方面,他提出了十大策略:一是理论策略,要求我们老师要学习专业的理论;二是教学设计策略,要求我们老师要通读课标、学习教材分析,老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提出“六问”:教什么?学生什么?如何教?如何学?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三是关爱学生策略;四是读书的策略;五是教学反思的策略;六是课例研讨的策略;七是研讨会策略;八是问题探究策略;九是论著的策略;十是关注教育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策略。
<h3><br></h3> <h3><span style="color: rgb(73, 72, 72); font-family: ynote_face; font-size: 16px;"> 三堂讲座让们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审视“教师”这个职业。通过培训,好多以前处于朦胧状态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作为教学管理的一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搭建平台,才能促成教师的专业发展。</span><br></h3><h3> <span style="font-size: 12pt;">希望我们能把这次讲座作为一次提升自己教育科研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教科主任上不断探索,且思且行。</span></h3><p style="line-height: 1.75; font-size: 12pt;"><br style="color: rgb(73, 72, 72); font-family: ynote_face;"></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