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母亲倔强的性格注定了她这一辈子有着比常人更多的曲折和坎坷,也有着比常人更多的感人故事。母亲倔强的性格也塑造了我自强不息发奋向上的人品。 </p><p>听母亲说过,当初她与我父亲相亲时,就遭到过家人和亲友的反对,但倔强的母亲看中了我父亲的善良和本分,毅然决然嫁给了我父亲,而那时我父亲穷得连迎亲时穿的衣服都是向邻居借的。母亲的到来让这个贫困潦倒的家庭有了生机,在我母亲的苦心经营下,家里的生活得到了初步改善。</p><p>我的出生带给一家人许多的欢乐。可是两年后,灾难降临到了我的头上,我患上了急性脊髓灰白质炎(即小儿麻痹症),一直发着高烧。母亲从医生那里了解到,这种病的后果不但可能遗留下肢体的残废,更严重的是可以夺去患儿的宝贵生命。好多人都劝母亲放弃对我的治疗。可是倔强的母亲决定将家里仅有的一点用于糊口的粮食卖了,又卖掉了一间房,筹钱送我到部队医院治疗。最后我的性命保住了,只是落下了终身残疾。而我们村里另外一个患有同样疾病的女孩因为医治不及时夭折了。母亲却很满足,说:“能活下来就好。”</p><p>到了我该上学的年龄,父亲认为我行动不便,反对我去读书,可是母亲却坚决要求送我上学。每天早晨母亲背着我到学校,晚上再把我接回家。风里来雨里去,从不间断。我就是在母亲的背上渐渐长大的。</p><p>当我读初一时,灾难又一次降临了,父亲患上了肝癌,虽然花去了大笔医疗费,还是离开了人世。考虑到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在读书,我想辍学回家,以减轻母亲的负担。母亲很激动地说:“你尽管好好读书,天塌下来,由妈顶着。”后来,不少热心人给我母亲张罗着对象,但当她听说人家要求丢下孩子,母亲生气地一一拒绝。记得母亲这样说过:“我不信我养活不了这四个孩子!”为了养活我们兄妹4个,母亲起早贪黑忙家务,白天和队里其他男劳力一样下地干活,为了多挣工分,别的男劳力一天挑40担粪,她一天居然挑了60担粪。那时候每到冬天,农村都要挖河兴修水利。这样的活计也是男人干的,可母亲不甘示弱上阵,肩挑车推样样行。有时工地上偶然改善一下伙食,母亲总是悄悄把自己的菜带回家,让我们几个孩子享用。</p><p>我高中毕业,因为身体状况无缘高考,找工作又遭到人家的拒绝。对此,我萎靡不振。母亲对我发火了,“你脚有残疾,可是你有一双健全的手,还愁养活不了自己?天无绝人之路!”母亲掏出了一大把皱巴巴的钱,块票角票分票加起来正好一百块钱。“这是给你的资本,出去闯一闯,闯出一条你自己的路。”</p><p>我用母亲给我的一百块钱,一边做着小生意,一边自学。几年后,我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也找到了一份文秘工作。再几年后,我成了当地很有名气的高产作家。1989年我获得了“全国自学人才奖”,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我在一天天成长,母亲却日渐衰老。当我从北京领奖回来,赶到乡下看望母亲时,发现她的背更驼了。但是她腰杆却挺了起来,人前人后,常常自豪地说:“我儿子就是棒,能到北京拿奖。中央首长都跟我儿子握了手!”</p><p>2007年我被选拔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萌发了“走全国宣传奥运”的想法。当时好多朋友都劝我放弃这一念头。母亲知道后,特地从乡下赶到城里,表示她对我做法的支持。出发那天,母亲又是早早地从乡下赶来为我送行。电视台记者采访母亲时,母亲声音洪亮地说:“谁叫他是火炬手呢?火炬手就应该为奥运做出贡献!”</p><p>现在母亲已经年近八旬,我和妻子不止一次地把她接到城里来住,但她呆不了三天,就嚷嚷着要回老家去。她说舍不得丢下我们老家的那个大院落,我觉得她是舍不得离开那方生生息息形影相伴的那一方土地,是丢不下鸡叫犬吠蛙鸣蝉噪的那一缕乡愁。我还能说什么呢?只有经常抽空回老家看望她,默默地在心中为这位伟大而坚强的母亲祈福!</p> <p>腰已经驼了的母亲今天终于挺直了脊梁!</p> <p>不到长城非好汉。母亲也算是一条“好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