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共育”内涵 <p>我们常说“共育”,那究竟该何解?有专家提出,用“共育”的概念来解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其实有双重意蕴:第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追求;第二,家校共育是目标、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即帮助儿童理解和扮演好孩子、好学生和好公民三重角色。</p> <p>面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我们必须结合家庭养育和学校教育的各自优势,实现互补、互助,才能让教育共生、共荣。家校共育是教育科学化、民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次面向全校家长,学校开展了<b>“家校共育,向阳花开”主题系列活动,</b>通过讲座会、家长会、家委会“三会合一”,共育花开!</p> 讲座会 新体验 <p>2020年10月16日,学校组织四至六年级家长代表参加了由我校教师胡佩宏主讲的专题家庭教育讲座会。</p> <p>讲座中胡老师提出了正面管教的方法,指引家长既不骄纵、也不惩罚地去管教孩子。希望家长关注到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看到他实际上最深的需求就是寻找一个归属感和价值感。</p><p><br></p><p>引导家长需要根据孩子表现出来的错误行为、错误目的来识别他行为背后可能有的一个信念,从而对应去做出一些改变。</p><p><br></p><p>孩子的错误目的有四种:</p><p><br></p><ul><li><b>寻求过度关注</b>:唯有你时刻关注我,给我特殊待遇时,我才有归属。(其实他此时内心深处的想法是:注意我。让我参与,并发挥作用。)</li></ul><p><br></p><ul><li><b>寻求权力</b>: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者至少不让你指使我时,我才有归属感。(内心信念:让我帮忙。给我选择。)</li></ul><p><br></p><ul><li><b>报复</b>:我没有归属感,这让我很伤心,所以我要通过伤害别人来扳平。(我很伤心。认可我的感受。)</li></ul><p><br></p><ul><li><b>自暴自弃</b>:我放弃!让我一个人呆着!(不要放弃我,教我一小步。)</li></ul><p><br></p><p>针对孩子的错误目的,胡老师通过讲解让孩子参与、给他选择、认可他的感受、花时间训练、教他一小步、运用启发式提问等可操作性方法,给了家长今后教育孩子新思路。</p> <p>瞧,讲座会后,还有家长主动梳理要点,分享给其他家长,这就是发挥了影响力!</p> 家长会 常态化 <p>为了更好、更广地促进家校联系,传达有效教育观念,岳溪小学于2020年10月23日正式召开第一次全校家长会。本次家长会第一项活动便是各班家长通过班班通观看之前的家教讲座录制视频。真正做到了教育宣传由“点”及“面”。</p> <p>接着魏云川副校长利用学校广播进行了集中讲话。通俗又接地气的语言和事例中不乏高效且正确的教育理念。虽然受限于条件,魏校长未能和家长面对面交流,但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也同样有助于家校双方找准彼此的关系定位,形成共管格局,提升育人合力。</p> <p>之后各班自主开展家长会,科任老师根据本班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交流沟通。</p> <p>有些家长不喜欢开家长会, 原因有多方面:耽误时间;孩子平时表现不佳,参加家长会没面子;老师提的要求家长没办法落实;自己在孩子教育上帮不了忙,这些都是无效的……其实这是对家长会的认识误区,家长会是家长和老师相互沟通孩子各方面情况的直接且重要的渠道,彼此互通才能找到孩子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有效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学会开家长会,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之一。</p> <p>下面,插播几个小技巧,让你会开家长会!</p><p><br></p><ul><li><b style="color: rgb(1, 1, 1);">要和其他家长相互交流沟通彼此的教育经验和心得。</b></li></ul><p><br></p><ul><li><b style="color: rgb(1, 1, 1);">提前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想法、感受和困惑。</b></li></ul><p><br></p><ul><li><b style="color: rgb(1, 1, 1);">提前想好要和老师沟通的问题,而且要去跟老师面对面交流。</b></li></ul><p><br></p><ul><li><b style="color: rgb(1, 1, 1);">记住科任老师的学习要求,积极配合,落实要求。</b></li></ul><p><br></p><ul><li><b style="color: rgb(1, 1, 1);">认真倾听,学做笔记,记录下打动你的地方。</b></li></ul><p><br></p><ul><li><b style="color: rgb(1, 1, 1);">回家后要和孩子谈心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b></li></ul><p><b style="color: rgb(1, 1, 1);"></b></p><ul><li><b style="color: rgb(1, 1, 1);">及时修正自己的观念,把学到的有效教育理念、方法去运用并坚持</b></li></ul><p><br></p> <p>会后各班老师认真听取了家长对班级和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收集起来上交给了学校。学校就以此做出相应的一些回应决策,这样就真正形成了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系统。</p> 家委会 共助力 <p>随后,各班家委会主任参加了学校第二次家委会会议,会议主要进行了家委会常委换届选举,现成员分职分责如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会长:邱明雨</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副会长:黄礼兰</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宣传部长:陈开琼</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秘书:梁龙清</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后勤部长:张芳</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家庭教育指导:王兴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顾问:王小翠</b></p> <p>接着学校德育主任朱红英、大队辅导员张渝欢跟家长形成有效沟通,仔细聆听家委会成员对学校工作的建议,有效的建言献策为今后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想法。</p> <p>此次“特色三会”后,家长们表示更加地理解学校、理解老师了。家长更是成为了学校教育路上的同行伙伴,表示以后会通过电话、微信、家校互访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由客体变为主体,从被动接受安排到主动参加学校管理。这样多元共生、开放包容的家校互通模式,定会让孩子更加自信、阳光,积蓄更多的力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span class="ql-cursor"></span>撰稿:胡佩宏</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责编:朱红英 张渝欢</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总编:魏云川</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审核:吴成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