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陪明月看荷花,小词大雅叶嘉莹

Lemon

<p>叶嘉莹(1924.7-),号迦陵,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迦陵基金”创立者。她曾获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还曾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p> <p>1927-1928年,叶嘉莹3.4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1930年,6岁的叶嘉莹就随家庭教师读《论语》,9岁考入笃志小学,一年以后以同等学历考入北平市立二女中。</p> <p>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时值抗战,北平被日军占领已有将近4年之久。她的父亲已因“七七事变”随国民政府西迁,与家中断绝了音信。同年9月,其母因癌症住院,术后不久去世。叶嘉莹便与伯父,伯母及两个幼弟一同生活。沦陷区中,生活艰苦,幸而一应家务尚有伯母操持,叶嘉莹在读书方面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在丧母的悲痛中,叶嘉莹反而写作了大量的诗词。</p> <p>1948年叶嘉莹南下到南京结婚,不久随丈夫迁居台湾,并在台湾生活了十八年,度过了人生中一段极为艰辛的岁月。</p> <p>1976年,叶嘉莹趁开会的机会刚刚去多伦多看望了结婚三年的大女儿和女婿,然后又飞至美国费城的小女儿处,只是数天之隔,叶嘉莹就接到了大女儿夫妇因车祸遇难的噩耗。</p> <p>《祖国行》</p><p>卅年离家几万里,</p><p>思乡情在无时已。</p><p>一朝天外赋归来,</p><p>眼流涕泪心狂喜</p><p>……</p> <p>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