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庚子九月初七周五霜降|最红星期五办理中国石油加油卡|印章边款,不能忘却的风景

汀苑拙叟

<p>在考古领域,但凡出土一件文物,一旦发现上面有文字,考古学家就会欣喜不已。因为有了文字的记载会让整个考古发掘变得清楚明白,考证也可以顺藤摸瓜。</p> <h3>虢季子白盘和上面的铭文<br></br></h3></br><h3>文字出现在器物上并非什么稀奇古怪之事,印章的边款也是如此。印章边款因印章的存在而存在,属于寄生艺术,如造像之题记,画之题跋。在没有新出土印章边款的情况下,我们不防说印章边款是由古代钟鼎上的款识借鉴而来。</h3></br><h3> <h3>毛公鼎和上面的铭文<br></br></h3></br><h3>印章边款是指印章上印面以外的款识,“阴字凹入者”即阴文,称为“款”;“阳字挺出者”即阳文,称为“识”。它集镌刻、书法、绘画、文学于一体,被喻为“袖珍的碑刻,精微的图画”。起初的古玺、秦汉印几乎都没有边款。</h3></br><h3> <h3>燕国铜鼻钮“广阴都左司马”鉨  故宫博物院藏</h3></br><h3> <h3>汉代  白玉羊钮“应衢”印  故宫博物院藏</h3></br><h3>后来文人用花乳石刻印,才开始普遍在印章上刻款,但也多为短款,记录篆刻者的姓名、刻制的时间。到了明、清,边款不仅刻上作者的姓名、年龄、地点、为谁而制,还会注明师法来源、印文出处、刻印意图等等,有的还在边款中刻上诗文,表达作者的艺术见解和创作感想,甚至配以图案造像。</h3></br><h3> <h3>清  翁大年篆刻  边款:叔均   故宫博物院藏<br></br></h3></br><h3> <h3>清  王石经篆刻  故宫博物院藏</h3></br><h3>印章边款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文人篆刻以来,印款被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来看,近代浙江王世先生有印论谈到“印不署款,不见郑重。宜于完成后,在印之侧面镌以小楷款识。”</h3></br><h3> <h3>清 金农  竹根朱文闲章<br></br></h3></br><h3>边款的最基本要素即是将艺术品的作者名号、创作年月等信息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到作品上面,这样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看到作者的名字,就可以较为清晰地获知该作品作者的作品风格,如果作品比较多的话,我们可以比较系统地把握艺术家的艺术面貌,如果没有名号的话,这一点则不易把握。</h3></br><h3> <h3>清  赵之谦 餐经养年印边款<br></br></h3></br><h3>文辞是边款艺术的基础,亦是考量印人文学水平的标准。文辞的雅俗,可以牵引赏读者的思维方向,激发赏读者的联想,同时亦可影响赏读者的情感。书法是印人必须具备的修养,在边款中可以真实地反映印人书法造诣。优美的文辞通过书法进行展现,加上刀法的诠释,构成边款艺术特有的金石韵味。绘画的引入给边款艺术又推开了一扇门,绘画的内容较之边款文辞更显自由,擅刻画款的印人,必以画为能事,书、画、印集为一身者方可表达。</h3></br><h3> <h3>吴昌硕印章边款</h3></br><h3>印章边款艺术,是艺林之瑰宝,亦可看成一种文化现象。历代印人,慧心独具,以其浩瀚的思路、高妙的技艺,把印章四周的这块荒地,拓为挥洒丹青、表演无声诗词的画廊,创造出了无数袖珍的碑刻、精微的图画,给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h3></br><h3> <p>近代&nbsp; 齐白石篆刻&nbsp; 故宫博物院</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ZXmUTOyXcxOeVuuZXnuX-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