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保卫战

刘旭峰

<p>1998年7月22日,受长江上游来水和润庭湖水顶托的双重压力,松东、松西两河夹击的南平大堤面临生死考验,南平大垸危在旦夕。</p> <p>堤外的平房己被水淹至屋脊。90岁高龄的杨继发老人在堤面上拄杖而立,满脸迷茫地望着被水淹没的房屋和自茫茫的水域。</p> <p>23日凌晨,县防汛指挥部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作出“决战荆南,死守南平”的紧急部署,60余公里的堤段紧急出动防汛劳力30000余人,一场惊心动魄的南平保卫战拉开了帷幕。</p> <p>650名县直机关干部组成的先遣突击队以及麻豪口、杨家厂、埠河11个乡镇急调的2000名突击队员火速增援南平。战地誓师大会上,大家立军令状,树生死牌,群情激奋。前线第一副总挥董玉友领誓:决战大洪水,誓死保家园。</p> <p>一辆辆整齐划一的军车风驰电掣,一列列威武雄壮的解放军战士英姿飒爽。广州军区当即派遣400余名官兵组建成先遣突击队第一时间抵达南平。指战员们顾不上长途行军的劳累与饥饿,放下背包,立即何最险的地方冲去。</p> <p>港关大桥南平桥头堤段出现管涌,"共产党员跟我来"!营长崔建伟大喊着第一个跳进凶涌的洪水中,瞬间三十人筑起了人墙挺立在旋涡之中。</p> <p>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支援的100万条编织袋,2000多吨沙石料以50多艘船舶等防汛物质相继抵达南平。207国道公安县城至南平60华里的路段上,运送抢险物质和人员的车辆川流不息,彻夜未断。</p> <p>官兵们争先恐后,用泥袋、沙袋、汗水和泥水组成钢铁长城。一个个裹满泥水的身影在雨幕中穿梭来回,一层又一层沙石袋垒起的子堤,不断地加固加高。</p> <p>400多名指战员肩扛沙袋,怒吼着冲向堤面,将沙袋同时投入水中,溅起2米高的水浪。</p><p>地方干部群众奋勇争先。县委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涂义强一次次冲下堤坡,抓起一上袋,甩上肩头,在泥水里摔倒又爬起来,他徒手用沙包垒起1米多高的防护墙。县民政局副局长王其龙脚掌被乱石划破,他全然不觉,在他身后走过的泥浆里,泛起了还2米长的血带。</p> <p>吕家咀堤段出现重大险情,紧急关头,黄继光团团长牛七伟一声令下,当地群众喻道华等8各勇一上和解放军敢死队跳进洪流堵管涌。</p> <p>很多地方只剩下个屋顶,每个屋顶还站着不少的老百姓,有的哭有的喊,有的在向解放军招手,武警战士用冲锋舟一趟一趟把他们救上岸。</p> <p>南平大堤上旌旗猎猎,人头攒动,人们在大雨中装沙包,运沙袋,打木桩,一幅气壮山河的场面。</p> <p>解放军战士在抗洪抢险的艰苦环境里一日三餐吃自带的干粮,偶尔吃上一次馒头。</p> <p>经过了一天的高强度的抢险救灾,晚上就在救灾现场睡,太累了,一躺下就睡着了,这是最美睡姿。</p> <p>解放军用冲锋舟把灾民救上大堤,南平政府把灾民妥善安置,不仅人人有饭吃,还让他们能看上电视。</p> <p>公安县教育局组织老师为灾区孩子们在安置点为学生上课,做到洪灾无情人有情,</p> <p>敢死队员李向群冲锋在前,连续奋战12天,扛起80多斤的砂袋往返奔跑在河堤上,发着40度的高烧心中默念入党誓词,咬牙坚持战斗。</p> <p>一个小时后,李向群身体彻底支撑不住,他嘴唇发紫,脸色苍白,搬东西也开始摇揺晃晃。战友们见状,都劝他停下来休息一会。“我还行,能坚持”。李向群死活不肯。但还处在高烧状态的他,最终没有能够坚持下去,只见他踉踉跄跄,倒在了堤坡上,嘴里喷出一口鲜血,将砂色染红。由于劳累过度,英雄李向群最终因肺部大面积出血,心脏衰竭,于8月22日上午10时10分壮烈牺牲。</p> <p>惊心动魄的3天3夜,30000多军民齐心协力,用110万条编织袋,在60多公里的堤段上筑起了土方达6万立方米的子堤。25日晚8时,荆南回河水位全面回落,公安人民和解放军官兵撼天动地的气魄终于使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俯首称臣。</p><p><br></p><p>南平街道,一列列军车缓缓而过,南平人民含着热泪夹道欢送子弟兵。 </p> <p>南平港关中学更名为“向群中学”,三里长街命名为“向群街”,一座英雄纪念碑在虎渡河畔巍然矗立,少先队员们在这里开展扫墓活动,听着抗洪英雄李向群和南平保卫战的故事,都感动得哭了。</p> <p>虎渡河两岸谧静安祥。虎渡河水缓缓流淌,把可歌可泣的南平保卫战永远传唱,虎渡河边的李向群英雄纪念碑成了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日活动的教育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