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0视唱练耳笔记/2:调号、拓展学习—五线谱基础知识

枫叶🍁

<p class="ql-block"><b>课堂笔记:</b></p><p class="ql-block">1、调号的推算方法、记忆方法</p><p class="ql-block">2、五线谱基础知识</p><p class="ql-block">老师看我们写的作业之后,将五线谱从零基础的知识,回炉重新进行了讲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课后作业:</b></p><p class="ql-block">单声部视唱:</p><p class="ql-block">第3页:1、《雷光耀曲》、2、3、4</p><p class="ql-block">第4页:5、《赵方幸曲、6、苏联《卡巴列夫斯基曲》1904-1987</p> <p>单声部视唱1</p> <p>单声部视唱2</p> <p>单声部视唱3</p> <p>单声部视唱4</p> <p>单声部视唱5</p> <p>单声部视唱6</p> <p class="ql-block">拓展学习:</p><p class="ql-block">五线谱 基础知识:</p><p class="ql-block">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p><p class="ql-block">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p> <p>五线谱一般分类为:</p><p>①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p><p>②分谱,分别记载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p><p>③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p> <p>三种谱号</p><p>G谱号 F谱号 C谱号</p><p>第一种是G谱号,当G谱号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时,称高音谱号;</p><p>第二种是F谱号,当F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时,称低音谱号;</p><p>第三种是C谱号,当C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三线时,称中音谱号(此处应注意,只有这三种情况下称高中低谱号,在其他线上时,均有不同名称)。</p> <p>音符 拍号 简谱</p><p>音符</p><p>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p><p>拍号</p><p>以分数的方式表现X/X</p><p>分母表示以几分音符为一拍</p><p>分子表示每一小节有几拍</p><p>3/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一小节有三拍。</p><p>还有个6/8不是这样理解的,下堂课视频会重点讲解到。</p><p>简谱</p><p>有数字简谱和字母简谱两种</p><p>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ti(中国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音的高低在数字上下加若干点,数字上面点越多音越高,下面点越多音越低</p> <p>休止符</p><p>用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间断时值的符号。(以四分音符为一拍)&nbsp;</p><p>音值的基本相互关系:每个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2与1之比。例如: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全休止符等于两个二分休止符等。</p><p>特别注意:如在3/4拍的乐曲中如果某一小节标有全休止符则表示休止3拍。</p> <p>节奏型</p><p>节奏型: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在整个乐曲或乐曲的部分中,具有典型意义并在歌曲中反复出现的有一定特征的节奏叫做“节奏型”。</p><p>节奏型在音乐表现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歌曲中运用某些节奏型,使人易于感受便于记忆,也有助于歌曲结构上的统一和音乐形象的确立。</p><p><br></p><p>节奏型细析</p><p>节奏型</p><p>节拍:单拍子,复拍子</p><p>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称为“单拍子”。所有的二拍子和 三拍子都属于这一类,如 2/2(强—弱)、2/4(强—弱)、3/4(强—弱— 弱)、3/8(强—弱—弱)等。</p><p>复拍子:如果一小节中包含两个以上同种类的单拍子, 出现两个以上的重音,就称为“复合拍子”或“复拍子”。这时,小节线后 面的那一拍当然是重音,仍然叫做强拍,第二个重音位置在力度上稍弱一些, 称为“次强拍”。最常见的复拍子是 4/4(2/4+2/4),其节奏感觉是强—弱—次强—弱;余者如 6/8(3/8+3/8)是强—弱—弱—次强—弱—弱,6/4(3/4+3/4)亦为强—弱—弱—次强—弱—弱。复拍子中还有九拍子和十二拍 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拍子(如 4/4)之外,复拍子的重音位置都是以 三拍子为基础的,即每隔两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p><p>以下给大家认识一下常见的九大节奏型</p> <p>G大调音阶</p><p>乐</p><p>中文名:G大调</p><p>外文名:G Major</p><p>G大调是以G为中心音的大调式。</p><p>平行小调为e小调,五线谱中计为一个升号。</p><p>组成:</p><p>G A B C D E #F G</p><p>七个基本音级</p><p>另外包括G和声大调和G旋律大调,</p><p>1,G和声大调音阶是G A B C D E #F G,</p><p>G大调为一个升号,相当于升了C大调的Fa。</p><p>2,G旋律大调上行音阶写法与自然大调相同,</p><p>下行降低六级和七级,音阶是 GA B C D 降E,还原F,G。</p><p>平行小调是e小调,近系调是C大调、D大调、a小调、b小调、e小调。</p> <p>首调唱名法</p><p>任何一个大调音阶,其第一个音到第八个音的依次间隔应该和C大调相同。我们唱起来应该感觉音程距离相同。只是音高有所不同。无论什么大调,都依照C大调各音阶的唱名,将第一个音唱成Do,第二个音唱成Re.第三四五六七个音唱成Mi Fa Sol La Si ......</p> <p>特点</p><p>G大调兴奋而有光彩,十分的活跃,热情奔放,充满着青春洋溢,可以说是充满着活力的一个大调。</p> <p>半音和全音</p><p>半音 全音</p><p>半音 全音</p><p>在乐音体系的音列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p><p>相邻两个琴键(包括白键和黑键)构成全音</p><p>在钢琴上任何两个邻键之间,构成半音</p> <p>音的分组</p><p>乐音体系中包含有八十多个音,仅用七个基本音级是很难区分的。为了区分不同的音,于是便产生了音的分组,这就是“音组”。</p><p>在钢琴正中央的一组音级(包括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的十二个音级--从C到B)叫做“小字一组”。用小写字母c、d、e、f、g、a、b来表示,并在其右上方标记出阿拉伯数字1。如:c1、d1、e1、f1、g1、a1、b1。</p><p>同样的办法,为其它音组定名。比小字一组高的音组由低到高分别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二组” 、“小字三组” 、“小字四组”、 “小字五组”、 “小字六组”等等。并在其右下方用阿拉伯数字1或2、3、4。如小字三组的D就标记为d 3,小字二组的bE就标记为b E 2等等;</p><p>比小字一组低的音组由高到低分别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大字三组”、“大字四组”等等。</p><p>其中大字组的音用大写字母C、D、E、F、G、A、B来表示,并在其右下方用阿拉伯数字1或2、3、4。如大字二组的D就标记为D 2,大字三组的bA就标记为bA 3等等。</p><p>每个音组内的音都有十二个,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大小写以及阿拉伯数字的位置。</p><p>认清每个音组内的音十分重要,请将下面的钢琴键盘与乐谱以及音组的对照认真记好,这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p> <p>以上的五线谱基础知识,老师在讲解调号的时候,对涉及到五线谱的最基础的知识也就是零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阐述!加深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