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 筑梦课堂——记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小学数学学科送教下乡活动

°

<p>  踏着秋的凉爽,迎着秋的晨光,闻着秋的花香,收获秋的安康,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一场教学盛宴盛大开幕。为了充分发挥优质资源,体现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资源共享,逐步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2020年10月23日上午,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小学数学学科送教下乡活动在洛宁县第二实验小学举行。</p><p>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洛阳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侯晓丽、洛宁县教研室主任张金效、教研室副主任王海芳、洛宁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张拴群以及全体小学教研员。本次活动由教研室数学教研员马小玲老师主持,由洛阳市涧西区、老城区、西工区的三名优秀教师作引领示范课,100多名教师参加了现场观摩,台上教师各展风采,精彩纷呈,观摩教师聚精会神,收获满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精彩展示</span></p> <p> 第一节是由涧西区东方第二小学的于瑛璇老师执教的《被盗的猫画》。于老师运用有趣的绘本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于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经历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有效排除障碍,最终成功破案,找到了被盗的猫画。整节课学生在于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发言,兴趣盎然,整节课由于绘本的插入,不仅使课堂讲的有味、有趣,而且也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p> <p> 第二节是由老城区第二小学的张丽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张老师通过手指游戏,让学生认识一一对应和间隔,教师精讲一端栽一端不栽,渗透给学生研究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画图,小组交流讨论总结,研究两端都不栽和两端都栽的情况,并分组汇报。教师亲切的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p> <p> 第三节课是由西工区唐宫西路小学的吴源辉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吴老师分两部分进行讲解,首先,从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飞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第二部分,通过一些的生活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还可以表示一些数量关系,体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为初中学习代数知识打下基础。整个课堂中,老师循循善诱,学生深度思考。吴老师既重视了知识本身的建构,又重视了课堂结构的建构。充分体现了学生从“生活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是一节“新、趣、活、实”的好课。</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分享设计意图</span></p><p><br></p> <p> 送课老师在执教过程中,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师生交流融洽,和善的笑容极具亲和力,图文并茂的课件,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言,让我校学生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即愉悦了身心又掌握了知识。课后针对这三节观摩课,三位老师对自己的重难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作了非常详细的阐述。</p> <p> 最后,县教育局教研员马小玲老师就本次活动作了总结,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为我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实现了教师间的教学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达到了资源共享和互补,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

老师

学生

教研室

教研员

教师

小学

送教

课堂

教学

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