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情的吴越古国

隔空的灵魂

历史上的吴越国,以今天的杭州为首府,古称临安。<div> 2020.10.21.</div> 吴越国,是唐末宋初五代时期十国中的一国,由浙江临安人钱镠所创建,以杭州为都城首府,占地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地图如下)。其范围包括今之浙江省十一个地市的全部与江苏省的苏州、福建省的福州以及现在的上海当时称松江属明州。历三代五王,至公元978年纳土归宋,历时近百年。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而钱镠则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战略方针,重农桑、兴水利,发展与日本朝鲜等国海外交往。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后,南方的割据势力已经基本消除,此时赵光义才扣押了在汴京朝觐的清源军节度使(割据漳、泉二州)陈洪进,迫使他纳土归降,而同时被扣留的吴越国王钱弘俶自知没有与宋朝抵抗的资本,随即也为了自保以及避免战乱而选择主动归降。<br><br>“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吴越国王钱俶虽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是他的纳土归降对整个中国历史来说都是一种幸运,他避免了吴越国的生灵涂炭,促进了宋朝以更平稳的步伐向前发展。 吴越国统治不到百年,可在杭州境内却兴建了150多座寺院与数十座塔幢,为杭州成为著名的佛教风景胜地奠定了基础,从此便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吴越民族一直在被北人视为“蛮荒”之地的南方平原上,他们“水行山处,断发文身,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地广人稀,火耕水耨饭稻羹鱼,不忧饥馁”地生活着,并不被北方民族所了解,故一直被视为“蛮荒”之族。但当这个“蛮荒”之族日益强大后,他们又深感威胁,使出一切解数来压制和分化它。 五代前中国大都市都在长江以北,西京、东京称为“两京市”,是全国最大的商贸中心,其次便是扬州、益州(成都)。五代后,商贸中心便慢慢向苏、杭、明等州转移。这些均为后来赵匡胤统一中国,南宋王朝定都杭州的实践所证实。 吴越人在上古时期就“构木为巢,以避虫害”后来也被称为是居住“干栏式”楼房的民族。吴越民族的建筑风格中,绍兴的桥和苏州的园林为最有代表性。那曲曲弯弯的、结构精巧的回廊和小巧玲珑的、层层叠叠的亭台楼阁,那多姿多彩的拱形石桥,这些建筑在体现吴越人聪慧、灵巧的同时,也体现出他们那圆滑、变通又富于幽默的性格。不同民族的不同性格。北方的粗厚凝重、讲究和南方的细腻随意、流畅,这种明显的不同风格在这些建筑中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