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濮阳县第六小学3-6年级数学听评课活动如约而至,我们走进了每一位数学的课堂,感受了一节又一节视听盛宴!</p><p><br></p> <p> 申校长和王主任也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参加了这次听评课活动。每位老师都精心准备,积极展示各自的课堂!</p> <p>三(1)班孟令山老师在学生有了以前百以内数加法的基础,放手让学生尝试笔算自主解决三道例题三位数加法,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来。并给予学生充分展示交流的机会,指名学生学习,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自己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在交流中释颖解难,把课堂还给学生。</p> <p>三(3)班刘海珠老师让学生经历进位笔算加法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并掌握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掌握验算方法和书写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计算完主动进行验算的良好习惯。课堂上让孩子说算理,做练习,重在全员参与,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p> <p>三(4)班王金花老师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囗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三位加三位数利用类比的思想去学习,先用口算,再用笔算,然后对比囗算,笔算哪种方法更好,得出笔算更简洁好算,然后让学生讨论得到笔算的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各种题型的练习,巩固新知。</p> <p>三(5)班赵利楠老师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并掌握笔算减法的算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p> <p>四(1)班李玉芳老师讲授的是巜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位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等初步获得笔算乘法的方法,再通过独立计算,判断,应用等对新知识进行巩固。</p> <p>四(2)班郭利红老师这节课先播放北京的名胜古迹,吸引孩子的眼球,引出今天的课题,通过让孩子独立找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并列出算式。重点让孩子先试着算一算,发现问题,并多次强调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应注意什么,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发挥主导作用,紧接着两道练习题,第一道练习题的目的让学生学会验算,养成做题认真的习惯。第二道练习题通过四位数乘两位数,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新旧知识的联系,掌握了这些联系,就能很好利用旧知识解决更多的新问题。</p> <p>四(3)班孙蓉蓉老师讲授《角的分类》,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有了度量角的有关基础。直角、锐角、钝角是学生经常见的角,二年级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在角的分类的学习过程中,平角和周角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们容易把他们和直线、射线混为一谈。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抓住角的特点来讲解周角和平角的特殊性。采取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量一量的方法来探索,从而达到目标要求!</p> <p>四(4)班张晖丽老师说,小学生对沏茶这一生活现象比较熟悉,也较常见。于是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为客人沏茶的生活情境。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烧开水给李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么做的,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帮助小明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问题打下基础,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有效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p> <p>五(2)班杨静静老师在讲授《方程的意义》这节课时,由同学们的熟悉的天平导入,并通过演示操作天平,学生能正确地根据天平写出算式,进而引出方程的意义,在探讨“等式”和“方程”的区别与联系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活动的气氛达到了高潮。</p> <p>五(3)班张亚玲老师认为从实物的个数抽象出自然数是学生思维的一次巨大的飞跃,这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数再到字母,又是学习思维的一次巨大提升。要想让学生较快较好地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就必须经历从实际问题中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感到我们学习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数学,使学生真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p> <p>听完课后,大家都要聚在一起评课,相互学习,肯定优点,说明不足,同时也提出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相互献计献策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大家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探讨、学习、进步、成长!</p><p><br></p> <p>最后,申校长做出总结:</p><p>1、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与学生产生共鸣;</p><p>2、授课要有目标;</p><p>3、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