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国培计划(2020)”—特岗教师名校跟岗培训A101(第三天)</p> <p>今天听了赵敏老师的《教师生命健康的自我关怀》和赵彭老师的《以幸福之心,做幸福教育》,我不禁在内心深处拷问自己:为什么我们越是努力寻求幸福,就似乎离真正的幸福,健康的生命状态越来越远?原来问题出在内在的精神性的缺失。</p><p><br></p><p>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而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p><p>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p><p><br></p><p>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p><p><br></p><p>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p><p> </p><p>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p><p> </p><p>在教师对学生众多的影响中,心理素质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好的影响会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不好的影响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p><p> </p><p>因此,教师要运用“同样的东西”对学生“施加影响”,首先教师自身得具备这些“同样的东西”,即常说的健康心理。如果教师自身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影响与培育就无从说起。甚至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教师情绪不好会影响学生心情;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等。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p><p> </p><p>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影响会更加深远。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还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p><p> </p><p>在对学生教育管理时,我们要经常想到学生是一位“受教育的人”他应该享受到老师给他带来的慈母般的爱,可以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膀,抱一抱孩子,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或手势。对问题学生,我们要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p><p><br></p><p>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必然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价值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p><p><br></p><p>因为,学生的幸福,就是老师的幸福;师生的幸福,就是教育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