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孩子优秀,羡慕别的家长轻松自在,却不知,他们付出了比我们更多的努力,就如同我们看到湖里的鸭子,气定神闲怡然自得地浮在水面,水面以下的鸭掌却在不停地划动。</p><p> </p> <p> 育儿心得</p><p> ——嘉荣家长</p><p> 不知不觉,娃已经7岁,个头1米35.已然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他的成长倾注了我们不少心血,很多家庭都把孩子的教育当一份事业在做,可以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现在已切身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意!下面我就儿子的教育问题做简单分享:</p><p> 一、注重孩子品格的培养。贝多芬说过: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首先,“百善孝为先”,注重他从家庭.这个小圈子开始,养成尊敬老人,尊重父母的习惯。有好东西吃要优先老人,不能光顾自己的感受。说来惭愧,孩子三岁以前全部都是由奶奶带,我们没管,后来发现从他身上发现太多太多的毛病,性格内向,倔强,自私,不想出门,成天都是手机,平板,从没停过,后来改变他的这些毛病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一有好东西吃,绝对全部给他留着。每次如果出去和别人吃饭,奶奶会把孙子喜欢的全部夹到他碗里,儿子开始也不分青红皂白,拿着就吃,一点也不问问别人想不想吃,只要自己想吃的东西,会全部自己吃掉。我觉得这样有点不妥,于是建议他以后不管自己有多爱吃那样东西,都要考虑周围人的感受,或者将其平均,每人一份,这样才比较公平。经常提醒他,差不多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他的这个习惯才有所好转,还好儿子也比较乖,慢慢听从了我的建议,他也从中感受到分享比独吞更使人感到快乐。</p><p> 后来生了妹妹后,他就更加懂得分享的快乐,上特长班得的积分兑换玩具时,都会给妹妹和自己各一个,可能这就是二胎的含义,让我们老去之后还有一个最亲的人和他并肩作战,可以分享自己的不能跟他人所说的话语,</p><p> 其次,告诉他要懂礼貌,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但是这一点现在对于他还是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有时候不能理解,想想孩子也才7岁,对他要求不能以大人标准去衡量。 </p><p> </p><p> 2、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每个家长毋庸置疑地都很爱自己的孩子,都愿意去替他们做任何事情,甚至恨不得替他们扫清人生路上一切障碍,为他们铺上一条通往幸福的阳光大道。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也是不允许我们这么做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会不时地和儿子在网上一起浏览有关儿童安全教育网页,教他当身边没大人陪伴时,应该怎么注意自己的安全,照顾自己。平时鼓励他一个人去超市买东西,一个人自己去上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慢慢脱离对我的依赖。有时候他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我会适当奖励零钱给他,让自己去去安排这些钱的用处,有时候自己主动提出来,</p><p>他们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周一还是给我惊吓了,因为我跟他说过无数次,我们每来随便在哪里,都要在原地等候,不能到处跑,所以当时30分钟后没找到他,我就很着急了,一个孩子对一个家庭的音响实在太大了。)三、注重孩子主动性的培养。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头疼孩子做作业老要人喊,我以前也不例外。我性子有点急躁,喊多了难免有点来火,弄得我们心情都不好,关键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主动完成作业的问题。后来,我就和他商量,给他做一个计划,每天回家之后都应该做哪些事情,而且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后做,如果该做的事情是在没要我喊的情况下自觉完成的,一个星期后就会有奖励。到目前为止,儿子的学习都是他自己搞定的,没让我操很多心,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有点拖拉现在,因为他有这么高,有这么大,有时候我会有种错觉他是一个大孩子了,只要一拖拉,我就不耐烦,会凶他,我对他原则性很强,制定的东西不会轻易改变,感觉在他面前还有点威信,但有时候发现他会心里藏事情,这点我自己需要自我反思。但我还是觉得很欣慰:他能慢慢主动地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了。以我切身的体会,学会积极主动去做完成各项工作,对挖掘一个人的潜能和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p> 四、自己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p><p> 在儿子选择兴趣班的问题上,我充分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他很喜欢篮球、主持、现在还说喜欢街舞,我就全给他报了。也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个人觉得学打篮球挺辛苦的,每周两天晚上都要训练,基本要9点才回家。回家还要检查作业更正(每次我回家时他已经上课去了,所以得等他打完篮球才会检查他的作业,有时候不听爷爷奶奶的话,回来还要作业)他却一点都不觉得累,还能神采奕奕地回家!但每报一名特长班我都会询问他为什么想学,学这些特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困难,能否坚持,让他思考之后我才会给他报课,到目前为止,这些特长都学了3年,他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过。我相信只要合理安排好时间,还是不会影响他的学习的,而且打球能强身健体,培养他坚强的性格和团队协作精神,何乐而不为呢?本身我觉得他自身的运动细胞很缺乏,可能是小时候三岁以前没怎么动过的原因。 5、善于表达自己他还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小男孩,成语词语都能很合适的运用到他的语句中,三岁以后,我们接手带她之后,我每晚睡觉都会给他讲故事,从故事中让他懂得道理,改变自身不足,久而久之,他的识字量慢慢增加,5岁左右的时候常见字都认识,去外面逛超市,玩,都会鼓励他找自己认识的字,说出来之后,能得到表扬,也爱上了认字,从中能找到快乐,也购买过认字软件给他学习过,从中也有所收益,那个软件叫直映认字,(如果有家长需要的话,到时候我可以发群里,让孩子们一起学习)所以目前的识字量还是比较好,能认识字,在做作业和阅读上我就能省心很多,不需要我时时刻刻的守着。</p><p> 我觉得,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对于他们来说,也开始进入了小社会了,在与小朋友的相处和学习当中,总难免会遇到或这或那的问题,会同样使他们感到困惑,他们也同样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所以,我觉得:作为家长,不光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甚至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现在是孩子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不管我们平时有多忙,有多累,我们都应该抽出时间来陪孩子聊聊天,了解一下他们的思想动态,教他们学会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学会辨别是非曲直,学会如何去面对挫折,接受挫折,驾御挫折!使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p> <p> 从细节入手</p><p> ——芷琪家长</p><p> 在教育孩子上,每个家长或多或少都有些困惑,每个孩子的优点缺点都不一样,尤其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每一次进步都是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在芷琪成长的7年中,经过自己摸索,长辈的建议,在培养孩子方面有了一些见解,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经验。在培养芷琪兴趣方面,从开始生下来就给她买了识字的卡片,绘画故事书,每天晚上上必讲的故事书套书大概有100来本,起初讲故事每晚大概一到二个小故事,既可以听她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又不耽误睡眠,到后来的慢慢要求到要将5个以上的故事,有点开始精力与时间都不够了,通过与她协商,每晚坚持讲两个故事,到了快读一年级,给她下载了APP(喜马拉雅),听里面的晚安故事等,从而锻炼了她听力的专注性,在培养她听故事兴趣爱好时,不足的是没有很意识的去让她认识图画故事中的汉字,而她习惯性的让你去读,她来听,开学第一天,听了老师的建议,给她买了象形汉字,每天晚上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额外要认识10个生字,从最简单的开始,学了大概两个星期,发现在书本上指认的汉字都可以准确的读出来,但是换个地方,或者写在本子上让她认识,却不是很理想,后面给她下了2kids学汉字,在这个APP里面学汉字,很有章法,首先学一些简单的小故事,认识汉字,再手写每一个汉字,用做游戏的方式收集学过的字卡,在最后自己读录音,才学了几天感觉效果还可以,我相信只要坚持学下去,会对她认识汉字方面有大的进步吧。</p><p> 还有就是在开发她智力上,也下了一些功夫,比方说下国际象棋,飞行棋,拼图,玩积木,绘画等,其中玩的最多的就是绘画和拼图,绘画是她的第一大爱好,不管是开心的时候还是不开心的时候她都能一个人很安静的坐在那画画,自己想自己画,不管是画的好还是不好,她都很认真的去完成。在这些游戏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拼拼图,从刚开始的不愿意去尝试到后面能又快有准的找到每一块拼图的位置,能够很清楚的发现每一块拼图自己的特点,速度越来越快,看到了她拼完一幅幅图脸上高兴的表情,所以每次去图书馆她都要买各种各样的拼图,一回家还不到两小时,所有的拼图就会重新打乱,重新拼凑在一起,我觉得也算成功开发了她的智力吧。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都是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只要持之以恒,我相信做为家长的我们以及孩子们都会取得很好的成绩。</p> <p> 育儿中的苦与乐</p><p> ——刘博燊妈妈</p><p> 小朋友读一年级了,有几分甜蜜又有几分担忧。甜蜜的是他不是一个俨然的小学生,而是一个真正的小学生。若不是自己的宝贝,也许不会去看一些育儿的书,正因为他的成长不仅仅属于他自己,而对于他的爱和引导更属于我。整体来讲,这一个多月来,或许是六年多的时光以来,陆陆续续读过一些绘本,犹记得两岁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绘本阅读,所以只要听到妈妈的读绘本的声音,他立马就会凑过来听。曾听曹文轩讲过,美的文字更应该读出来,外国很多的学校或者公共场合都喜欢举办这样的活动。“娑婆世界,耳根最利。”“决定人成为什么人的,是他看到的东西,更是他听见的声音。”人们对于耳福的追求是总是孜孜不倦。可谓“美文,要耳闻其声。”在慢慢流淌的文字里能给他增添无穷的想象力。三四岁回老家,宝贝用锄头在竹林里自己说开垦一片土地,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妈,我准备明天种一块菜,可是昨天就被小偷偷走了。”当我把这句话念给他听的时候,母子笑得前仰后合。现在六岁,外婆炒一道什么菜,他也会表达:“外婆,这道菜里你少放了啥啥啥就少了灵魂……”这大抵是“我读他听”的妙趣吧! </p><p><br></p><p> 但是,现在最担心的是他的识字量和理解力,每每教他几个字,教得有点费劲,总理解不了,而且长时间不认识不知道。所以总在揣测别人是怎么育儿的,或许是别人的宝贝更加聪慧,或许是我不会幼儿知识的教育方法。很多人都说一年级不重要,哪有不重要啊,一个人的成才跟他日积月累的淬炼有很大的关系,任何人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天赋一般的他,作为妈妈又何尝不担心呢?有些字他总要换一种笔画,比如“竖”,他偏偏写成“竖钩”,“禾”和“手”总是混淆。而且浑然不觉,真心伤脑筋!他是一个比较有责任心的孩子,若是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一定会坚持完成。这是比较可喜的,跟他从小耳濡目染的习惯有关。再比如有些小朋友早上早起是有困难的,但是他的话,只要喊一句:“宝贝,要起床了。”立马就会起床,没有任何起床气,也不会赖床。作为一个小小的男子汉,不吃点苦怎么能行呢?看着我吃力地送他去学校,他跟我说:“妈妈,你每天给我两块钱的公交费我自己就可以到校了,你不用太担心啦。”懂事的他又有点让我泪目。</p><p> 希望那几分的担忧,他能够在他自己的习得和老师、家长的引导下日日进步,如果能达到一日胜两日,信手捧起书来,痴迷于知识的海洋中,慢慢提高,便是老师和家长最大的慰安!</p> <p> 呵护孩子,呵护未来</p><p> —— 博祯家长</p><p> 一个孩子就是一粒珍贵的种子。彭博祯就像一粒小小的种子,努力生长。作为父母,我们渴望为他提供最精心的呵护,化为他成长路上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帮助他最终成长为一棵高大、强壮、温暖、能遮风挡雨的大树。他在努力,我们也在努力。说到帮助孩子成长,我们觉得有两点可以提一提。</p><p> 一、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苏轼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多读书、读好书,其中好处不用多说。可男孩好动,要拴住心猿意马,静心安坐读书,对他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们的办法是经常给他读书,配上生动的语气、略夸张的表情,加上不时地提问,读书也可以成为一件快乐的事。读物的选择来源也很广泛,有班主任老师推荐的经典绘本,有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故事,还有孩子自己喜爱的故事合集等等。读书时间有相对固定的时候,比如睡前、或洗脚时;也有兴之所至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自己也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多看书。不知不觉地孩子就开始愿意读书。渐渐的,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做作业有时也不用我们读题了,可以自己读完自己做。 </p><p> 二、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困难挫折使人成长。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挫折,我们还在摸索。彭博祯玩游戏时,我们发现他只能赢不能输,一输就开始吵闹。我们对此的反应是首先表示理解他对胜利的渴望,但鼓励他通过更好地表现去赢得胜利。如果我们不急躁,能心平气和,他也会逐渐平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接着我们一起分析,找到解决办法,孩子逐渐开始可以冷静地对待胜负。</p><p> 走出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彭博祯一开始对此明显不很适应。上学总是哭丧着脸,幸亏班主任廖老师经验丰富。通过和她良好的沟通,我们和孩子也讨论后约定,下午放学后早点接他,让他呆办公室里,安静做作业。推迟吃饭时间,孩子渐渐的就适应了。能感觉到他在爱的影响下一点点进步,上学时也可以和小伙伴开心的进学校了。</p><p> 教育是门大学问,学习如何成为更好地父母,我们永远在路上。但我相信,面对问题,只要心平气和,沉着应对,孩子不会辜负你的付出。</p> <p> 育儿心得</p><p> ——诗怡家长</p><p> 不知不觉孩子已经一年级了,她的成长也倾注了我们不少的心血,我把孩子的教育当成了一份事业。在教育路上也是边学习边教育,她最大的缺点就是好动,专注力不够。这个坏习惯需要打长久战来改变。下面我分享一下我觉得是她的优点的教育心得:</p><p> 1.注重品格培养懂礼貌,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己想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应该先怎样对待别人。比如,他每天出入我们院子时,都会和门口的保安打招呼,向他们问好,以至于我们院子所有的保安都认识她,有们还会老远就和她打招呼。以前,别的小朋友到我家来玩,他不是很喜欢别人动他的玩具,我就问他,假如你到别人家去,看到一样自己很想玩的玩具,你会不会很想他大方地拿给你玩,他她点点头,我继续问,那别人现在很想玩你的玩具呢,该怎么办,他她想了想,马上把玩具给了那位小朋友。懂得了分享,分享快乐,一份快乐可以变成两份快乐。我觉得教他会换位思考,能帮助她更好地与别人相处。</p><p> 2.注重独立性的培养每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都愿意去替他们做任何事情,甚至恨不得替他们扫清人生路上一切障碍,为他们铺上一条通往幸福的阳光大道。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也是不允许我们这么做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经常会给她看关于安全教育视频,让她知道怎么做才是安全的,自己怎么照顾自己。平时鼓励她一个人去超市买东西,一个人自己去上学,一个人书店看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她慢慢脱离对我的依赖。孩子的潜能无限大,可以适当放手让她们去试试,这样她们也能更加自信。</p><p> 3.注重阅读的培养古时候有妇孺皆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今,吕叔湘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无庸质疑的硬道理。现在学校也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语言积累,对此,我也对孩子的阅读有了明确要求:1.大声地朗读文章,不认识的字多读多看几遍。2.对文章意思进行分析,说一说的意思。3.我提出问题,她一一回答问题。4.她对文章是否有疑问需要我讲解。</p><p> 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是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当然会有很多不足,未来的日子里我还是会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和老师一起齐手并肩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成长,成为优秀的人。</p> <p> 培养孩子,培养好习惯</p><p> ——芷昕家长</p><p>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芷昕七岁了,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有很多的地方做的不足,想想真的惭愧,有太多需要改正的地方。</p><p>作为家长首先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p><p> 1.了解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p><p>孩子是否专心听课,上课如果不专心,老师讲课的知识没听到,知识没掌握,作业就很难完成,很慢完成,时间下来成绩自然也就不好,所以专心听讲真的很重要,这也是我天天都会同孩子沟通的问题。</p><p><br></p><p>2.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p><p>开学到至今,从不喜欢阅读到每天的阅读三十分钟 也有了小小的进步,我相信她会慢慢的爱上阅读,养成好的阅读习惯。</p><p><br></p><p>3.尊重他人的选择对孩子都些表扬和鼓励。</p><p><br></p><p>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爱学习的好习惯</p><p>家长首先要做好带头作用。要知道,孩子不管大还是小,其实都喜欢模仿大人行事。所以,如若你想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你就要起到一种榜样作用。只有在一个父母都学习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更自觉地去学习。</p><p> </p><p> 为孩子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么找人来家里打麻将,要么把电视机开得很大声,这样是很容易让孩子分心,无法正常学习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努力营造一种安静、舒适的环境,这样孩子学习起来就不会容易开小差了。</p><p> 坚持陪伴孩子做家庭作业。有的时候孩子之所以不爱学习,是因为感觉学习挺困难的,很多题自己都不会做。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在旁边耐心的陪伴孩子做作业,只有家长不断的帮助和鼓励孩子战胜困难,孩子一旦获得了鼓励和成就,也会慢慢爱上学习的。</p><p> 不给孩子养成拖拉的习惯。如果孩子平日里有做事爱拖拉的毛病,家长们可一定要尽快纠正过来,因为孩子一旦染上这样的陋习,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做作业非常的拖拉。所以,我们平日里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其在规定的时间写作业,甚至是完成作业。</p><p> 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学习。每个孩子的性情都是不一样的,有对孩子比较好动,有的孩子比较容易被引发好奇心,有的孩子则比较安静甚至是沉默。针对不同的孩子,家长应该甄选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这样获得的效果才更好。</p><p>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说不爱提问,比如说书写不规范,比如说不经常去预习或者复习功课等。一旦我们察觉到这些问题,就应该及早帮助孩子纠正过来,这样长期不断的鞭笞孩子的学习,孩子学习的好习惯就能养成了。</p> <p> 关于预习的要求</p><p> —— 雨轩妈妈</p><p> 对于一年级的女儿,我会对语文预习的要求是:</p><p><br></p><p>一画,大声地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子。</p><p><br></p><p>二问,问家长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词,自学字、词,并写下来。</p><p><br></p><p>三析,对课文进行分析,说一说课文里的主要内容,最好能够用图画把课文的意思表达出来。</p><p><br></p><p>四答,尝试性回答课后作业题。</p><p><br></p><p>五提,提出通过预习后还不懂的问题。“有疑则进”,有求知欲,则有兴趣。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在听课时就能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就能充满自信,这正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p><p><br></p><p>学习主动,走在前面,心情好,充满自信,于是成绩就好。成绩好了,学习更主动,学习兴趣更浓,成绩会更好,良性循环链就形成。所以,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一种最有效途径。</p><p><br></p><p>希望能做到这些!!这是计划也是目标!</p> <p> 浅谈育儿心得</p><p> ——思梦家长</p><p> 我家梦梦她是个喜动不喜静的孩子,虽然每天跟她呆一起,但从小奶奶带着,自然娇惯了些。我们也一直认为孩子小,对她也没太多的要求。</p><p> 今年九月开学季,梦梦一年级开学了,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放学后孩子表现的不错,看起来很开心,回到家总是叽叽喳喳的给我们讲述学校发生的种种,我心想,挺好,至少不用再为她担心不适应幼升小的变化。</p><p> 孩子上一年级之前,我们认为育儿就是健健康康的养大孩子,让孩子吃好、玩好、睡好,至于孩子的教育则只能拜托老师为之操心了。实则不然,每天下午放学后,孩子都会拿出学校发的一张小纸条,里面有老师布置的小作业,同时老师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都是为了孩子好,我们理解、支持。在这1个月时间里,虽然感觉比较辛苦,但我们在现阶段还是坚持做了以下几点:</p><p> 1、规定19:00至21:00为学习时间,21:30睡觉,早上7点起床;</p><p> 2、其次规范坐姿、学习纪律:请孩子按学校标准监督家长、同时监督自己;</p><p> 3、相互指出优缺点,表扬、鼓励为主,批评为辅(语气温和,控制情绪):我们表扬孩子今天做的好的,批评做的不好的,允许孩子表扬家长做的好的,批评做的不好的;</p><p> 4、坚信老师要求的就是最好的,听老师的话,现阶段以锻炼孩子好的习惯为目的,不再增加孩子过多负担;</p><p> 5、每天跟孩子有一定的聊天时间,耐心听听孩子讲讲学校每天发生的事。经过1个月的时间,孩子现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变,自信了、自觉了,同时发现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被磨炼的有耐心了,还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p><p> 以上谈不上什么育儿心得,作为家长,为了孩子,愿向老师、优秀家长们学习,一起努力让孩子变的更好。</p> <p> 从细节入手</p><p> ——恺琪家长</p><p>1 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会认真的看着他的眼睛,尽量字迹清晰缓慢、老实耐心的回答。</p><p> 2 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与看法 </p><p>3 不戏弄他 不瞧不起他 </p><p>4小孩本能会避免繁重体力活,我们会陪伴锻炼身体。</p><p>5 对于沉迷手机的方面,前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制止,现在只能通过外出玩耍或者学习技能来分散注意力</p><p> 6 能让他自己做决定的还是让他选择</p><p> 7 能表扬他的时刻一定会表扬,比如会说,哎呀,有你真好,我都没想到,你怎么知道的?多亏了有你!这么长的文字你居然能一口气背完,不错粉红等。</p><p>8 引导他,虽然他很可能不知道,还是会问他,怎么办,会怎样。</p><p>9 尽量用示范告诉他怎么做,因为他天生比较放不开,孩子不敢交朋友,我会走到小朋友面前跟他们说能否大家一起玩,去小朋友家玩他不敢去,我先敲门三下,告诉他怎么沟通等 </p><p>10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学校里班主任掌控孩子的学习氛围,家里要靠自己监督,家长只有不断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才能比较科学的让孩子少走弯路。</p> <p> 和孩子一起成长</p><p> ——品瑜妈妈</p><p> 虽然品瑜前面有个要上大学的姐姐了,但育儿这门学问还得不断学习。十多年前的育教理念与现在差得太多,所以我也只能算个初学者。</p><p> 我感觉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现在变得尤为重要,现在在他们小学时不显得重要,到十多岁的时候就无法补救了。我同龄人的孩子已经出现了很多之类的问题。所以要给他们适当的挫折教育,要让他们学会接受坏的事情,带他们多出去见识交流,锻炼自我的保护能力等。</p><p> “课外阅读”非常重要。我看到阅读量大的小孩在之后的学习上有很大的优势。之前我给她诵读了“大学”、“弟子规”,她能背诵不少,但我因为其他事情没有坚持下去。我现在发现之前陪读的时间太少了。以后我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她。</p><p> 品瑜就是学过的字总是会忘了,我给她买了网课斑马课堂,学过的字换到绘本上就不认识了。</p> <p> 育儿心得</p><p> ——子豪家长</p><p>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成长,所以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谁都不能忽视,谁都不能逃避,谈谈本人在家庭教育上的几点心得体会:</p><p> 1、家长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与榜样。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且是永远的连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教材,会使孩子道德认识与评价,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来统一自己的道德情感与意志,产生与父母类似的道德理念与行为。父母良好的言行,以自己良好的风范教育影响孩子,事事处处当好孩子的榜样。 </p><p> 2、不要轻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好,例如当着孩子的面,在人家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如别家孩子听话,学习不好,这样适得其反,孩子肯定心里会想,我什么事都努力去做了,父母还在别人面前说自己怎么怎么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这么不好,干脆就不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或心灵扭曲。</p><p> 3、决不为孩子护短。老师的包庇,家长的护短,会导致孩子走向歪路,甚至会导致他走向犯罪,因此,我觉得作为每一个家长要清醒地看到这一点的危害性,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该纠正的时候要及时纠正。</p><p> 4、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爱好及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长的影响,从小我们很多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长的影响,我家刘子豪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我经常鼓励刘子豪,多阅读课外书,丰富他的知识面及识字量,让孩子对知识产生好奇,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p><p> 总结以上几点,归根到底主要还是要培养他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他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这样对孩子来说不会形成太大的压力。总之,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位家长的心愿,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每个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如何全面地教育好孩子是每个家庭都很关心的问题,以上只是我个人几点浅显的想法和做法,不到之处请各位家长同仁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