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打糍粑

阿光

<p>九月九,时间过得好快,似乎刚刚还在八月十五,转眼间已到重阳节。虽然我没有喝过菊花酒、没有登高、没有遍插茱萸、也没有打糍粑。但是重阳节还是有很多难忘的记忆。</p><p><br></p><p>每年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p><p><br></p><p>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最大,有长久长寿之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人们都以登高祈福、秋游赏菊等形式同庆重阳、共享温馨。</p> <p>传说糍粑来历跟伍子胥有关。在赵王勾践举兵伐吴时,正值年关,天寒地冻,城内民众断粮,饿殍遍野。危难之际,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我死后,如国有难,在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可找到充饥的食物。</p><p><br></p><p>原来伍子胥在建造城墙时,制熟糯米砖砌在城基。这些备用粮,使群众脱离饥荒。后来,每到丰年,人们就用糯米制成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纪念伍子胥。到了现在,人们仍然保留着吃这种特殊美食的风俗习惯。</p><p><br></p><p>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重阳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时节。过了重阳无时节,不是风霜就是雪。因此,农村人非常看重重阳节,把重阳节过得有滋有味,多半是用打糍粑的方式庆祝重阳节。</p> <p>打糍粑,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贵州,重庆,四川,江西,湖南,福建,湖北,广西,陕西等省市都有,又以江西吉安、福建武夷山地区最为盛行。安徽南部也有,主要是在重阳节的时候,作为节日食品供客人品尝。</p><p><br></p><p>在我们东至,重阳节当日有个习俗,家家户户会打糍粑吃,寓意慈祥。糍粑的程序是;先将糯米浸泡,然后上蒸笼蒸熟,在拿出来放到盆里打,打好后,放在砧板上擀平,切成一块块的,可甜的和咸的吃,也可用油煎着吃。</p><p><br></p><p>重阳节不可缺少的就是打糍粑,糍粑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这种用蒸熟的糯米在经过“千锤百炼”之后诞生的美食,一直让大江南北的父老乡亲甚是喜爱。当然啦,像那种用木撬子锤出来的糍粑,现在只能在东至县横岭村看到了。</p> <p>每年九九重阳佳节,东至县官港镇横岭村都要举办“九九孝老爱亲"传统特色糍粑节活动。该村也是有文化底缊的村落,有省非遗文南词,十番九子灯等项目。当天,这里除现场品尝外,还专门给村里的老人和困难户送上一份。</p><p><br></p><p>近年来,官港镇横岭村紧紧围绕扶贫攻坚工作中重点和亮点,以传统文化的方式进行宣传。在感受打糍粑的同时,大家还参观了横岭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同村民们一道观看文艺演出,品尝当地传统小吃糍粑。既好看好玩,还美味可口。</p><p><br></p><p>打糍粑,先将上好的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沥干备用,浸泡后糯米加入沸水煮至七成熟,再舀出放在竹篮子里面把水沥干,然后,放入锅上蒸,糯米饭就蒸好了。将蒸熟的糯米饭盛出来,接着,几个男子把糯米饭倒入石臼里,就开始打糍粑了。</p> <p>几个男子轮流上阵,脚点木撬,有节奏的踩踏,随着糯米饭被渐渐捣碎,黏性发作,石臼里黏稠的糍粑粘住石锤,越来越难往上提,男子汉们接着再捣,直到石臼里的糯米全都雪白细腻起来。一场下来,男子们一个个大汗淋漓,气喘吁吁。</p><p><br></p><p>打糍粑是个力气活,速度要快的同时还要控制力道,速度慢了就变硬,轻了糍粑不能成形。打糍粑也是个技术活,讲究快、准、稳、狠,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打得瓷实,黏糊糊的有韧性。将打好的糯米团放到铺好芝麻粉的木案板上。</p><p><br></p><p>摊开后拿刀切成一小块,就做成了甜甜糯糯的糍粑。糍粑摊开是直接上手来的,将手在水池洗净后,直接将一团打好的糍粑按推在铺好的芝麻粉上,再将面上撒上一层芝麻。芝麻粉香味很浓,加入糖裹着糯米,恨不得立即揪下一块品尝一番。</p> <p>将一大块糍粑,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刚出锅的热糯米,在捶打后还是热的,放上芝麻后趁热来上一块,又香又甜。第二锅糯米出来时,前一锅糍粑已经切好,放在竹篮中,而后重复第一锅的步骤,整个山村充满着欢声笑语并弥漫着糍粑香味。</p><p><br></p><p>不得不说,用木橇锤出来的糍粑确实非常好吃,跟一般用机器搅出来的根本是两种口感。但好吃归好吃,锤糍粑那可是一件体力活,没个20分钟估计形成不了最后的美食。一般人锤了一次糍粑,脚就会酸疼几天,腿上的肌肉就会呈现出硬邦邦的感觉。 </p><p><br></p><p>古人王维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p> <p>打糍粑,吃糍粑,那种浓浓的人情味和年节味混在一起,这才是传统过节的味道,热乎乎的糍粑,更是儿时难忘的美味。小时候,过年前制作糍粑是农村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具有浓厚的乡村风味,打糍粑活动成为大家过年前的一项重要准备活动。</p><p><br></p><p>50年前,那时候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开始打糍粑、出米酒了。一大早,奶奶在厨房里烧起了柴火,铁锅上面蒸着先一天就泡好的糯米。柴火旺旺的,铁锅上的饭甑子冒着好闻的香味。</p><p><br></p><p>打糍粑的石臼早就被奶奶擦洗得干干净净,我爸爸把石臼移到堂屋正中央,一家人说说笑笑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妈妈在堂屋,将盘箕摆上八仙桌,拿出炒熟磨好的芝麻粉,撒在桌子上准备好。我们姐弟三人在屋里穿出穿进,嬉笑打闹,热闹非凡。</p> <p>随着奶奶一句吆喝:“蒸熟了!”爸爸麻利地揭开木甑子的盖子,一股白烟冒了出来,顿时,屋里热气腾腾,弥漫着一股糯米饭特有的香味。边吹边用饭勺挖了一梢箕糯米饭,倒进了石臼。抡起打糍粑用的大木棒,用力碾压糯米饭,边压边转圈走动。</p><p><br></p><p>等到妈妈把糯米饭在石臼中压紧实了,爸爸又举起大木棒,用木棒开始一下一下用力打下去。边打边围着石臼转圈走动着,这样才能把每一粒糯米饭都打成泥。糯米饭粘性大,打下去需要大力气,把木棒抽离需要更大的力气,不一会就出汗了。</p><p><br></p><p>第一臼糯米饭打好了,妈妈它放进盘箕里,接着去打第二臼。奶奶忙开了,她先给旁边留着口水的我们姐弟各抓一个小糍粑,打发去一边吃,接着把饭团沾上糯米粉,搓成长条状,再摘断成小团,压扁,放上芝麻粉,再放进做糍粑的白糖继续用手压。</p><p><br></p><p>刚刚做好的糍粑是软的,奶奶把做好的糍粑一个个摊到盘箕里去冷却,防止变形。不一会儿,几个盘箕里整整齐齐摆满了糍粑,像一个个等待检阅的士兵。一家人整整忙活了一天,几百个糍粑就都做好了。糍粑晾了一天后,奶奶就会把糍粑收起来。</p> <p>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也没有过年打糍粑的习俗了。想吃糍粑,有现成的机器做的买,糯米的小米的黄豆的芝麻的都有,可是再怎么吃,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我知道,小时候的糍粑,有亲情的味道,用时髦的话说,是有灵魂的糍粑。</p><p><br></p><p>如今,过年没有了糍粑,也没有了重阳节那种糍粑过年节味道,虽然街道上也有小商贩在贩卖糍粑,但是它的味道已经没有小时侯的味道了,可我依然思念小时候的糍粑味道,它一直伴我成长。只有糍粑才让我吃出五彩斑斓的童年和我的年节味道。</p><p><br></p><p>糍粑,一种糯米制成的传统小吃,各地都有吃糍粑过重阳的传统。但一些人并不知道重阳节为什么会吃糍粑?在东至,我们把它当做一种风俗,打糍粑吃糍粑慢慢的成了习惯,是人们重阳节庆祝一种方式,希望横岭村打糍粑的这个风俗一直传下去。</p>